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外观:无色
性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气味:有臭鸡蛋气味
蒸汽压:2026.5kPa/25.5℃
闪点:<-50℃
熔点:-85.5℃
沸点:-60.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溶于水称为氢硫酸(硫化氢未跟水反应)
溶解度:1:2.6(溶于水)
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1.19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实验室制法:FeS+H2SO4(稀)=FeSO4+H2S↑
硫化氢是酸性的,它与碱及一些金属(如银)有化学反应。 例如:硫化氢和银接触后,会产生黑褐色的硫化银:
H2S + 2Ag → Ag2S + H2↑
硫化氢可以用于工业上制造高纯度硫磺(与二氧化硫反应);含有硫化氢的温泉对皮肤病有一定疗效。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硫化氢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性 18.1 爆炸极限18.2 最小点火能18.3 引燃温度18.4 最大爆炸压力18.5 危险标记 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1.1 急性毒性21.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21.3 污染来源21.4 硫化氢的行业分布21.5 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环节21.6 危险特性21.7 燃烧(分解)产物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23 实验室监测方法24 环境标准25 泄漏应急处理26 防护措施27 急救措施28 参考资料 1 拼音
liú huà qīng
2 英文参考hydrogen sulfid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ydrogen sulphid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epatic gas [朗道汉英字典]
hydrosulfuric acid [朗道汉英字典]
hydrothion [朗道汉英字典]
solfurated hydrogen [朗道汉英字典]
stink damp [朗道汉英字典]
sulfhydric acid [朗道汉英字典]
sulfur hydride [朗道汉英字典]
sulfuretted hydrogen [朗道汉英字典]
3 国标编号21006
4 CAS号7783064
5 中文名称硫化氢
6 英文名称hydrogen sulfide
7 硫化氢的别名氢硫酸
8 分子式H2S
9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气体
10 分子量34.08
11 蒸汽压2026.5kPa/25.5℃
12 闪点<50℃
13 熔点85.5℃
14 沸点60.4℃
15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16 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1.19
17 稳定性稳定
18 危险性硫化氢[液化的]是易燃、有剧毒的液化气体;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的危险,有导致人畜生命的危险。
18.1 爆炸极限4.0%46.0%,
18.2 最小点火能0.077mJ,
18.3 引燃温度260℃,
18.4 最大爆炸压力0.490MPa。
18.5 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
19 主要用途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20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 *** 作用。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1.1 急性毒性LC50618mg/m3(大鼠吸入)
21.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 *** 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氟,有小气道损害。
21.3 污染来源硫化氢很少用于工业生产中,一般作为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的成分和杂质,而经常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染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还有天然气、火山喷气、矿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硫化氢的产生途径[1]:
1)自然界中伴生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矿、天然矿泉等中的硫化氢,伴随上述物质进入开采、运输、贮存等工作场所。
2)含硫的有机质在厌氧条件下降解或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氢,在无通风或通风不良环境下,积聚在地势低洼区域或密闭空间内,如池、沼泽、坑、洞、窖、井、下水道、仓、罐、槽等。
3)生产中含硫的有机物料在加温、加氢、酸化等过程中硫转化为硫化氢。
4)生产中硫化物或含硫化物物料,与酸混合,硫化物与酸反应产生硫化氢,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逸散到空气中。
21.4 硫化氢的行业分布工业生产中很少使用硫化氢,接触的硫化氢一般是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常以副产物或伴生产物的形式存在。接触硫化氢较多的行业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煤化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煤矿采选业、化学肥料制造业、有色金属采选业、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污水处理业(化粪池)、食品制造业(腌制业、酿酒业)、渔业、城建环卫等。[1]
21.5 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环节硫化氢中毒多由于含有硫化氢介质的设备损坏,输送含有硫化氢介质的管道和阀门漏气,违反操作规程、生产故障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硫化氢大量生成或逸出,含硫化氢的废气、废液排放不当,无适当个人防护情况下疏通下水道、粪池、污水池等密闭空间作业,硫化氢中毒事故时盲目施救等所致。常见的易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环节如下[1] :
a) 含硫油气田的鉆井、采油、采气作业中,出现井喷;
b) 石油、天然气以及煤气化生产装置,含有硫化氢的设备、管线发生泄漏;
c) 含硫化氢物料非密闭采样;
d) 石油加工、化工企业含硫化氢装置设备检维修作业,含硫化氢物料储罐内检维修及清罐作业, 含硫化氢污水切水、排凝等作业;
e) 地下沟、窖、井、化粪池、沼气池、污水处理场等清理、挖掘、维修等作业; f) 酒槽、腌槽(坑)、库、渔舱等清理作业;
g) 造纸厂污水池、管道疏通作业、制浆系统等检维修作业; h) 有色金属选矿硫洗作业。
21.6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21.7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硫化氢库仑检测仪、硫化氢气敏电极检测仪;
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醋酸铅检测管法、醋酸铅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GB/T1467893 空气 碘量法 GB/T11601.11998 天然气 亚甲蓝法 GB/T11601.21998 天然气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世平编 空气 24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中国(TJ36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1mg/m3(一次值)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mg/m3) 一级0.03;二级0.06~0.10;三级0.32~0.60 中国(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0.33~21kg/h 25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6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7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溴化氢溶于水形成氢溴酸,氢溴酸为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可以和除铂、金、钽以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溴化物。还原性也很强,露于空气及日光中因溴游离而逐渐变成黄棕色。其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被应用于制造医药、染料、香料等。
碘化氢溶于水形成氢碘酸,氢碘酸是无放射性无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有强腐蚀作用,非常危险,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气体微溶于水,形成弱酸,称为“氢硫酸”。氢硫酸它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有酸的特性),不直接腐蚀皮肤,作用于皮下血管,痛由皮下产生,它在高浓度时,容器口有小液滴生成,兑水时产生大量的热。
扩展资料:
常见的强酸:
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盐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溴酸(HBrO4)、氯酸(HClO3)、溴酸(HBrO3)、氟硅酸(H2SiF6)、氯铅酸(H2PbCl6)、
偏磷酸(HPO3)、锇酸(OsO4·2H2O或写作H2[OsO4(OH)2])、高锰酸(HMnO4)、硒酸(H2SeO4)、高铁酸(H2FeO4)、氟硼酸(HBF4)、氟磺酸(HSO3F)、氰酸(HOCN)、硫氰酸(HSCN)、偏高碘酸(HIO4)
有机强酸:
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HC6H2N3O7)、2,4,6-三硝基苯甲酸(焦性苦味酸,HC7H2N3O8)、三氟乙酸(TFA,CF3COOH)、三氯乙酸(CCl3COOH)、甲磺酸(CH3SO3H)、
苯磺酸(C6H5SO3H)、KMD酸(环己硫醇磺酸,C6H10(SH)SO3H即C6H12S2O3)、2-氯乙硫醇(CH3CHClSH,一般视为强酸)
超强酸:
氟锑酸(HSbF6,质子酸SbF5与HF的混合物)、氟锑磺酸(SbF6SO3H俗称魔酸)、全氟磺酸树脂(Nafion-H)、氯氟铝酸(HAlCl3F,含配离子AlCl3F-)、碳硼烷酸(H[CHB11Cl11])、
特里布尔挥发酸(HBr·HI·H2Te·13H2O,或写作H4Ph)、ZXQ酸(CF3OH·2CrO2Cl2)、固体超强酸(如FeCl3·HClO4·SiO2·nH2O)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氢溴酸
百度百科——氢碘酸
百度百科——氢硫酸
氢硫酸是硫化氢的水溶液,化学式为H2S,属混合物,一般将氢硫酸视为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稍弱。硫化氢是氢硫酸的气态形式,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6。常温下,氢硫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因其有酸的特性),与皮肤接触时,不直接腐蚀皮肤,而作用于皮下血管,皮下产生痛觉。氢硫酸在高浓度时,装入容器中,容器口有小液滴生成,兑水时产生大量的热。氢硫酸可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所以氢硫酸不宜在空气中长久保存。
氢硫酸是硫化氢的水溶液,化学式为H2S,属混合物,一般将氢硫酸视为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稍弱。硫化氢是氢硫酸的气态形式,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6。常温下,氢硫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气味(因其有酸的特性),与皮肤接触时,不直接腐蚀皮肤,而作用于皮下血管,皮下产生痛觉。氢硫酸在高浓度时,装入容器中,容器口有小液滴生成,兑水时产生大量的热。氢硫酸可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所以氢硫酸不宜在空气中长久保存。
中文名
氢硫酸
别名
硫化氢水溶液
化学式
H2S
水溶性
易溶
外观
室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氢硫酸是硫化氢的水溶液,含有不同的分子和离子(硫化氢分子、水分子、氢离子、硫氢根离子、硫离子、极少量氢氧根离子),一般将其视为是一种二元无机弱酸,室温下为有刺激性的无色液体,化学性质与硫化氢相似,表现出酸性和还原性。
与硫化氢区别
硫化氢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H2S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6。硫化氢气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氢硫酸是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稍弱。
硫化氢
硫化氢和氢硫酸都可用H2S表示,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1)状态不同:硫化氢在常温下是气态,而氢硫酸在常温下是液态。
(2)组成不同:硫化氢是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硫化氢分子)组成;氢硫酸是溶液,属混合物,含有不同的分子和离子(硫化氢分子、水分子、H+、S2-、HS-、极少量OH-)。
(3)性质不同:硫化氢在与其它物质反应时只表现出还原性,氢硫酸可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硫化氢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氢硫酸不能燃烧。
②氢硫酸溶液具有酸类的通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硫化氢气体只能与碱溶液反应(实质上也是与其溶液反应),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酸性:H2S+2NaOH=Na2S+2H2O ;H2S过量:H2S+NaOH=NaHS+H2O(Na2S+H2S=2NaHS)
③氢硫酸中的硫化氢有一小部分发生电离,能电离出很少量的H+,这些H+可表现出弱氧化性。如氢硫酸与镁粉反应
Mg+H2S(水溶液)==MgS+H2↑
④氢硫酸极易被氧化,氢硫酸的还原性比硫化氢更强,氢硫酸在空气中放置时就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或与SO2反应而析出硫单质:
2H2S(溶液)+O2==2S↓+2H2O
2H2S(气体)+SO2==3S+2H2O
所以氢硫酸不宜在空气中长久保存。硫化氢在常温时很难被空气中的O2氧化。
氢硫酸不是强电解质。[1]
氢硫酸电离方程式:H2S=H++HS-;HS- =H++ S2-
H2S的密度是1.189(相对密度) 15℃ 0.10133MPa。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臭味,有剧毒(LC50=444ppm<500ppm)。
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50℃,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为(空气=1)1.19。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燃点为292℃。
硫化氢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荧光粉,电放光、光导体、光电曝光计等的制造。有机合成还原剂。用于金属精制、农药、医药、催化剂再生。通用试剂。制取各种硫化物。
用于制造无机硫化物,还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扩展资料
硫化氢是有毒物质,其预防措施为
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不能根据臭味来判断危险场所硫化氢的浓度,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嗅觉麻痹)。
2、对含有硫化氢的废水、废气、废渣,要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密闭容器、坑、窑、地沟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采取通风排毒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4、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5、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作业工人腰间缚以救护带或绳子。做好互保,要2人以上人员在场,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救出中毒人员。
6、患有肝炎、肾病、气管炎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硫化氢作业。
7、加强对职工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8、安装硫化氢处理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2S
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水溶液为氢硫酸,酸性较弱,比碳酸弱,但比硼酸强。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硫化氢为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
硫化氢用于合成荧光粉,电放光、光导体、光电曝光计等的制造。有机合成还原剂。用于金属精制、农药、医药、催化剂再生。通用试剂。制取各种硫化物。
硫化氢的贮运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注意事项:钢质气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硫化氢
1.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硫化氢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3.理化性质
英文:Hydrogen Sulfide 国标编号:21006 CAS号:7783-06-4 EINECS号 231-977-3 InChI InChI=1/H2S/h1H2 二元弱酸 分子式:H2S 分子量:34.076 理化特性外观: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气味:有刺激性(臭鸡蛋)气味(注意:在一定浓度下无气味) 嗅觉阈值:0.00041ppm 熔点:-85.5℃ 沸点:-60.4℃ 燃点:260℃ 蒸汽压:2026.5kPa/25.5℃ 闪点:<-50℃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溶于水(溶解比例1:2.6)称为氢硫酸(硫化氢未跟水反应) 密度:相对空气密度1.19(空气密度设为1)。 稳定性:不稳定,加热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H2S=H2+S 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
4.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H2S=H2+S(加热)
/2/酸性
H2S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 2NaOH+H2S=Na2S+2H2O
/3/还原性
H2S中S是-2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SO2,Cl2,O2等氧化。氧化
/4/可燃性
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2H2S + 3O2 =2SO2 + 2H2O (火焰为蓝色)(条件是点燃).若空气不足或温度较低时则生成单质硫和水。
/5/沉淀性
硫化氢气体通常运用沉淀性被除去,一般的实验室中除去硫化氢气体,采用的方法是将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中,形成不溶解于一般强酸(非氧化性酸)的硫化铜。CuSO4+H2S=CuS↓+H2SO4 注意:硫化氢的硫是-2价,处于最低价没错。但氢是+1价,能下降到0价,所以仍有氧化性。 如:2Na + H2S == Na2S + H2↑硫化氢亦有氧化性
化学品名称:硫化氢 (H2S)
化学品描述:
化学式H2S。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克/升3。熔点-85.5℃,沸点-60.7℃。有毒、恶臭的无色气体。当空气中含有0.1%H2S时,就会引起人们头疼、晕眩。当吸入大量H2S时,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与H2S接触多,能引起慢性中毒,使感觉变坏,头疼、消瘦等。工业生产上,要求空气中H2S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H2S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化学性质不稳定,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还原性。能使银、铜制品表面发黑。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可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它和许多非金属作用生成游离硫。
用途: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制法:可由硫蒸气和氢直接化合而成;也可由金属硫化物同酸作用来制取。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但极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 另外,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
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锣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氯化氢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氢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chloride
中文名称2: 盐酸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59
CAS No.: 7647-01-0
分子式: HCl
分子量: 36.4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氢 7647-01-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与其它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火场中钢瓶的阀门,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烟雾。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5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OSHA 5ppm,7.5[上限值]
TLVWN: ACGIH 5ppm,7.5mg/m3
监测方法: 硫氰酸汞比色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pH:
熔点(℃): -114.2
沸点(℃): -85.0
相对密度(水=1): 1.1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27
饱和蒸气压(kPa): 4225.6(20℃)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51.4
临界压力(MPa): 8.26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
主要用途: 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稳定性:
禁配物: 碱类、活性金属粉末。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46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危险货物编号: 22022
UN编号: 105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不燃气体。
前者用NaS和盐酸制得,后者由H2,Cl2化合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