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一套乙醇生产设备 要多少钱,要 投资 多少

寂寞的老鼠
外向的棒棒糖
2023-01-01 08:29:31

一套乙醇生产设备 要多少钱,要 投资 多少

最佳答案
笑点低的豌豆
悦耳的火
2025-07-19 00:15:01

利润可以,也要看你的技术水平和你的售货方法。一台设备最便宜的35万左右【国产的】,德国和日本的最好【价格全部在500万左右,小型机器,不建议购买,旧机器更不用考虑】,技术员的工资在月薪10000左右。看水平了

最新回答
甜甜的樱桃
柔弱的饼干
2025-07-19 00:15:01

是想问纯乙醇还是乙醇汽油?

这个东西价格总是浮动的

给你一个大致的价格吧:

乙醇/吨销售价格 4200-4700左右 生产价格在3100-3500左右

乙醇汽油/吨销售价格 4500-4900上下

因为现在乙醇汽油成分主要还是以汽油为主 这就得关乎到原油的价格 现在每吨高品原油3800-4000元

如果想要成本划算加分 我给你算具体的

淡然的小海豚
激动的小鸽子
2025-07-19 00:15:01
生物乙醇

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中文名

生物乙醇

性质

用发酵将生物质转化燃料酒精

现状

以粮食作物为原料

地区

主要是美国、巴西等国

快速

导航

发展现状争议商业使用研究进展

作用

汽油掺乙醇有两个作用:一是乙醇辛烷值高达115,可以取代污染环境的含铅添加剂来改善汽油的防爆性能;二是乙醇含氧量高,可以改善燃烧,减少发动机内的碳沉淀和-氧化碳等不完全燃烧污染物排放。同体积的生物乙醇汽油和汽油相比,燃烧热值低30%左右。但因为只掺入10%,热值减少不显著,而且不需要改造发动机就可以使用。

生物乙醇

发展

工业化生产的燃料乙醇绝大多数是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的,从长远来看具有规模限制和不可持续性。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是决定未来大规模替代石油的关键。

美国能源部预计纤维素燃料乙醇可能在2012年左右即可取得重要突破,而欧洲的一些研究机构则认为大约在2015-2020年,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则有可能在2025年之后纤维素燃料乙醇才能进入规模生产和市场应用阶段。除了燃料乙醇外,一些企业还选择研发生物质气化生产生物柴油、费托合成柴油和生物质液化生产生物柴油等技术的关键问题,为未来规模应用储备技术,为抢占未来市场打基础。

美国业界普遍认为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成本在3-4美元/加仑之间,即0.8-1美元/升。在纤维素燃料乙醇实现商业化生产之后,预计其生产成本在0.53美元/升左右,稍低于玉米乙醇价格。如果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价格继续上涨,纤维素乙醇实现量产之后的价格极具竞争力。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前期投资较大,根据美国一些研究机构的测算,生产规模相同的条件下,纤维素燃料乙醇需要的投资是玉米燃料乙醇的7-8倍。

中国在纤维素酶生产技术、戊糖发酵菌株构建等方面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各单位中试研究的每吨纤维素乙醇的原料消耗都在6吨以上,生产成本估算都在5000-6500元/吨乙醇以上,还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理性估算,中国的纤维素乙醇形成规模化生产至少还要3-4年以上研究。河南天冠、安徽丰原等公司的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发和示范走在全国前列。

现状

近两年来,各大能源消费国竞先寻求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美国和欧洲不约而同地都选择生物燃料乙醇作为主要的替代运输燃料,并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开发计划。2007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计划在今后10年中将其国内的汽油消费量减少20%,其中15%通过使用替代燃料实现,计划到2017年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达到1325亿升,是年使用量的7倍。2007年3月,欧盟27国出台了新的共同能源政策,计划到2020年实现生物燃料乙醇使用量占车用燃料的10%。[1]

生物乙醇

继2008年增长60%后,欧盟2009年的乙醇生产量又继续增长,增长了31%,欧盟乙醇生产量已从2008年28亿升增长到2009年37亿升。虽然一些国家,包括奥地利和瑞典,其2009年乙醇产能大大增加,法国仍然是最大的生产国。法国乙醇生产量从2008年10.00亿升增长到2009年12.50亿升。德国也不甘落后,该国2009年乙醇生产量增长32%,至7.50亿升,而第三大生产国西班牙生产量为4.65亿升。总计欧盟18个乙醇生产国家中有6个生产量未增长或保持不变。奥地利和瑞典是唯一乙醇生产量增加一倍以上的生产国,奥地利生产量增加了102%,瑞典生产量增加了124%。他们的排名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大生物燃料生产国。欧盟的乙醇总消费量也在上升,欧盟2009年消费量约为43亿升。较2008年的35亿升有大幅度增长。德国消费11.43亿升,使其成为最大的乙醇消费国。法国是第二大消费国,消费7.98亿升;其后是瑞典,消费3.77亿升。预计到2020年,所有欧洲汽油的13%都必须来自于可再生原料。欧洲汽油现仅3.5%来自可再生来源生产,预计在今后10年内可再生运输工业将以超过10倍的速度增长。

北海集团(North Sea Group)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经济联盟(Benelux)最大的独立燃料供应商,该公司于2010年3月26日组建乙醇子公司,该子公司将致力于乙醇销售和分配。新的企业命名为北海全球乙醇公司(North Sea Global Ethanol (NSGE)),总部在瑞士Zug,在巴西S?o Paulo拥有子公司。NSGE的目标之一在于使完全可持续的供应链与下游终端应用组合成一体化。

北海集团(North Sea Group)原由Van der Sluijs集团与FNR+ Holding公司 (Frisol, 北海石油, Reinplus Vanwoerden)联合而组成,该集团已作出决定,重点将生物柴油与甘蔗生物乙醇业务集合在一起,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北海全球乙醇公司 (NSGE)是一家国际性的乙醇贸易、分销和投资公司,重点专注于全球乙醇市物。不仅处理燃料乙醇业务,而且也开发工业、医药、化妆品和饮用级乙醇。

中国开发生物燃料乙醇的热潮也在近两年骤然升温。2005年,中国生产燃料乙醇125万吨,2006年增长到133万吨。中国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已占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成为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消费国。

乙醇生产补贴

至2010年5月,三项政策左右美国乙醇行业未来。尽管利润率提高,生产商已从破产困境走出,政府也支持发展生物燃料,但美国乙醇行业整体状况在得到改善的同时,其未来发展仍具不确定性。美国乙醇行业2010年做了三件大事:说服国会继续对乙醇生产给予补贴优惠、延续乙醇进口关税以及提高汽油中乙醇掺混比例。

可再生燃料协会(RFA)主席鲍勃?迪内恩在全美乙醇会议上表示,最大的挑战是确保政府将之前45美分/加仑的乙醇税收补贴优惠计划再延长一段时日,否则的话,美国近40%的乙醇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据了解,美国2009年乙醇总产量约为107亿加仑,比前一年增加了16.5%。

研究人员称,政府取消补贴的话将使美国乙醇行业11.2万人失业。虽然相对于美国的劳动力规模来说,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失业率接近10%的当下,其影响当局不能忽视。

美国的生物燃料计划已经根据《可再生燃料标准》(RFS)立法。因此,到底是继续资助本地乙醇生产,还是通过进口乙醇达到RFS要求,立法者需要作出选择。

乙醇装置建设近况

总部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欧塞奇生物能源(Osage Bio Energy,OBE)公司于2010年3月26日宣布开发冬季大麦乙醇作为先进生物燃料,将利用区域性的谷物,主要是冬季大麦,通过将淀粉转化为糖类、然后发酵的传统的途径,来生产乙醇和高价值的联产品,以供应东海岸市场。OBE公司将于2010年7月在弗吉尼亚州Hopewell为Appomattox生物能源公司(ABE)建设第一家工厂,将于2010年底投产,可生产6500万加仑/年乙醇。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公司(Clean Energy Capital,CEC)于2010年11月6日宣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Imperial Valley开发第一套大型商业化规模甘蔗乙醇炼制厂。生产的乙醇将符合加利福尼亚州的低碳燃料标准。该项目将投资5.75亿美元,生产6600万加仑/年乙醇,足以可满足3.5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并且产生的生物甲醇可为1万户家庭提供热能需求。与甘蔗具有相似特性的甜高梁也将使用。来自炼油厂对乙醇的强劲需求缘于生产的乙醇将可满足美国最苛刻的低碳燃料指令的要求。这项业务将与主要的国际石油公司签约销售乙醇的长期合同,并从当地农场主购买甘蔗。

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产商美国Poet公司最新的乙醇装置于2011年3月15日投产,这是该公司第27套乙醇装置,装置位于印第安纳州,年产能为9000万加仑,这将使该州总乙醇生产量超过10亿加仑目标。Poet公司于2010年收购了Poet Biorefining公司,现正在完成投资约3000万美元的改造,包括采用Poet公司专利的发酵工艺BPX,该工艺使用酶替代热,可降低能源成本。该装置也拥有水回收系统和新的污染控制设备。

其他一些州也在考虑采用与加利福尼亚州相同的低碳燃料标准,包括康乃提克州、德拉瓦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俄勒冈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德岛、佛蒙特州和华盛顿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夏威夷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罗林那州和得克萨斯州在内的一些州,甘蔗将有增长,将成为建设甘蔗乙醇炼制厂的首选地。

争议

2007年9月,经合组织(OECD)发表了题为《生物燃料:是比疾病还要糟糕的治疗方案吗?》的长篇报告,认为发展生物燃料得不偿失,呼吁美国和欧洲国家取消对当前生物液体燃料的补贴政策。在同期召开的OECD“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上,针对燃料乙醇的能源投入产出比、经济性、社会和环境影响问题,支持和反对生物燃料的两派展开了激烈辩论。

美国和欧盟似乎还并未对质疑的声音做出反应,而中国已率先开始限制和调控生物燃料乙醇产业。07年底,国家发改委紧急下发《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08年6月,发改委全面叫停粮食乙醇的开发,要求今后生物燃料的发展必须满足不占用耕地、不消耗粮食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商业使用

全球使用生物乙醇做成ETBE(Ethyl Tertiary Butyl Ether)替代MTBE,通常以5~15%的混合量在不需要修改/替换现有汽车引擎的状况下加入;有些时候ETBE也以替代铅的方式加入汽油中,以提高辛烷值而得到较洁净的汽油;也可以完全替代汽油使用为输送燃料。

使用乙醇的汽车

世界上使用乙醇汽油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巴西等国。在美国使用的是E85乙醇汽油,即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混合作为燃料,而美国是用甘蔗和玉米来生产乙醇的,这种E85汽油的价格与性能与常规汽油相似。早在2003年7月中旬美国威斯康星州、美国乙醇汽车联合会与通用汽车公司就在美国6个州推行E85的使用,将其作为汽油的代用燃料。美国仅有大约140家加油站提供E85,其中大多数在中西部。有300万辆车是既可以用汽油也可以用E85,而且通用汽车公司还在大量生产这种使用两类燃料的汽车。美国每年要消耗30亿加仑的乙醇添加到汽油中。如今E85已占乙醇燃料的85%,也正在受到公众的喜爱。然而,这似乎还不够。为了节能和环保,2005年6月28日美国参议院还通过了一项能源法案,要求到2012年,每年石油供应商应当添加80亿加仑的乙醇到汽油中。

研究进展

日本成功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可低成本、高产量地利用稻草生产生物乙醇。[2]

在通常情况下,稻草中的淀粉很难溶解于水,所以,现有技术主要是利用稻草中的纤维素来生产乙醇,淀粉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技术人员在稻草原料中增添了一种特殊的碱溶液,并确认淀粉在碱溶液中能充分溶解。然后,再将溶解后的淀粉采用与纤维素不同的生产工艺,使淀粉转化成糖。[2]

日本实验生产设备已经能够用1吨干稻草生产出315升乙醇,与利用原有技术与设备生产相比,产量增加了24%以上,成本也已下降到每升70.7日元(约合0.7美元)。[2]

生物乙醇已成为美国、巴西等国重要的清洁燃料,但生物乙醇基本上用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常常会与粮食安全产生矛盾,不具有可持续性。[2]

根据阿得雷德大学的研究,墨西哥沙漠植物龙舌兰有望成为生物燃料和其他生化产品的来源。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植物细胞壁卓越中心的研究者们发现,每公顷龙舌兰植物每年可以生产多达1.5万升的生物燃料,而且它还可生长在低降雨条件下的贫瘠土地。

研究者们正在寻找乙醇生产的最佳栽培方法,例如利用种植密度和机械化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并优化发酵。龙舌兰植物生产大量的糖,很容易发酵成生物乙醇。研究者们对乙醇产量进行了建模,每公顷植物预测每年可生产4000~15000升乙醇

稳重的大叔
温柔的小懒猪
2025-07-19 00:15:01

乙醇的七种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方法

1、发酵法

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CH2═CH2 + H─OH→C2H5OH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此发展很快。

3、煤化工

工业制乙醇还主要是通过乙烯氢化制得,而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就是利用煤化工技术,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直接或者间接的合成乙醇。

4、联合生物加工

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乙醇能缓解非再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压力。联合生物加工技术,一体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5、合成法

以乙烯为原料生产乙醇。该法生产的乙醇中夹杂着异构高碳醇,对人有麻痹作用,不宜作食品、饮料、医药和香料等。

6、分批萃取精馏法

7、分子筛固定床吸附法(简称分子筛法)

分子筛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的新材料

二、乙醇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无水乙醇指的是纯乙醇,里面不含有水或其他物质,一般在一些化学试验中用到。酒清一般是指含有一部分水,比如一般纯酒精指的是95%的酒精(里面有5%的水)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只有75%的洒精才有杀菌作用。浓度过高或过低都起不到杀菌作用。

孝顺的狗
震动的飞机
2025-07-19 00:15:01
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酒精的熔点很低,是-114.1℃,常温下不可能是固体),而是将工业酒精(乙醇,CH3CH2OH)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固体形态。

方法一

向装有回流冷凝管的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9.0g(约0.035mol)硬脂酸、50mL酒精和数粒水沸石,摇匀。在水浴上加热至约60℃,并保温至固体溶解为止。

将3.0g(约0.074mol)氢氧化钠和23.5g水加入250mL烧杯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25mL酒精,搅匀,将液体从冷凝管上端加进含有硬脂酸,石蜡和酒精的圆底烧瓶中,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5min,使反应完全,移去水浴,待物料稍冷而停止回流时,趁热倒进模具,冷却后密封即得到成品。

方法二

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而是醋酸钙与酒精形成的凝胶。

醋酸钙易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当两种溶液相混合时,醋酸钙在酒精中成为凝胶析出。液体便逐渐从浑浊到稠厚,最后凝聚为一整块,就得到固体酒精。

药品:醋精(30% CH3COOH 溶液),工业酒精(95% C2H5OH 溶液),碳酸钙(CaCO3)

制法:

(1)将醋精慢慢加入碳酸钙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

(2) 将所得溶液蒸发制成饱和溶液

(3) 在溶液中慢慢加入酒精 注意:一开始酒精会剧烈沸腾,需慢慢倒入酒精

(4)待溶液冷却后,即可得到固体酒精

(5) 将所得固体酒精盛放到铁罐中,使用时点燃即可

方法三

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在另一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搅拌使之溶解,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加入125g酒精,搅匀,趁热灌注成型的模具中,冷却后即成为固体酒精燃料。在配方中加入石蜡等物料作为粘结剂,可以得到质地更加结实的固体酒精燃料,加入硝酸铜可以在燃烧时改变火焰的颜色,美观,有欣赏价值。

方法四

在常温下将乙醇溶入硝化纤维素中,再加入水即可,但是具体的比例需要自己试验。

可靠的黑裤
迷人的红牛
2025-07-19 00:15:01
1.对白酒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税方法,维持现行的对粮食类白酒按

出厂价依25%税率、对薯类白酒按出厂价依15%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办法不变的前

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取消现行的以外购勾兑生产

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酒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

2.适当调整啤酒的单位税额,按照产品的出厂价划分为两档定额税率:每

吨啤酒出厂价在3000元(含3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单位税额为250元/吨

;每吨啤酒出厂价在3000元以下的,单位税额为220元/吨。

酒类消费税的调整,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生产进行政策导向的直接体

现,对涉及到的白酒和啤酒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或限制、或调整的

作用。了解消费税的涵义与作用,以及消费税调整对酒类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的

影响,有助于把握酒类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动向,以及更深层次认知酒类上市公司

的投资价值。

第一部分 消费税简要释义

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制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在普遍征收增值

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一道消费税。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在产品的生

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在此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不再缴纳消费税,税

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根据税制设计,征收消费税的产品原来是征收产品税或增

值税的,现改为征收增值税后,这些产品的原税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了不因

税负下降造成财政收入减收,需要将税负下降的部分通过再征一道消费税予以弥

补。开征消费税属于新老税制收入的转换,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虽然还要征收增

值税,但基本上维持了改革前的税负水平,因此对少数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不应成

为物价上涨的因素。

消费税征税方法分两种: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除了黄酒、啤酒、汽油、柴

油四种产品实行从量计征外,其余应税消费品均为从价征收。具体到酒类行业的

计征税率如下:黄酒240元/吨,啤酒220元/吨,粮食白酒为出厂价的25%,薯类

白酒为出厂价的15%,其他酒为出厂价的10%。其中黄酒和啤酒之所以按销售量而

不是按价格来计税,是考虑到其社会用量较大,按销售数量计税方法简便易行,

且税款征收多少,只与数量有关,而与价格高低无关。

最新的调整细则对啤酒在从量计征的基础上又划分为两个档次,添加了从价

征税的限制:每吨出厂价≥3000元的,则税率为250元/吨;每吨出厂价在3000元

以下的,税率保持不变为220元/吨。也就是说对定价在中高档层次的啤酒企业,

比如青岛啤酒,是个不利因素。

原消费税法对利用外购的已税酒和酒精生产的酒(包括以外购已税白酒加浆

降度,用外购已税的不同品种的白酒勾兑的白酒,用曲香、香精对外购已税白酒

进行调香、调味以及外购散装白酒装瓶出售等),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

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而最新调整后的规则取消了这一条,也就是说,以生产

白酒散酒为主的企业,由于购进酒再生产不能抵扣消费税,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

力将被大大削弱。那些缺乏必要生产规模的中小型白酒生产企业,本身欠缺良好

的生产设备和优质的原料及工艺技术基础,经营依赖于快速勾兑外购酒再拿到市

场售卖的方式,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靠廉价去争夺市场份额。因此,这部分企

业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一旦受到致命打击,销售市场占有率预期大幅下降,企业

经营将无可避免地立于危墙之下。这其实也正是国家出台新的消费税则目的所在

:清理淘汰劣势小白酒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化。

征收消费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社会消费方向,保证国家

财政收入。这次调整消费税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白酒加征一道税,取消外购

白酒可抵扣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中高档啤酒从价计征,正是这一功能的本质体现

第二部分 新税收政策对白酒行业的影响

一、 国家调控白酒消费税的意图与效果

1.行业现状与政策目的

市场供求定律表明,价格具有弹性时,供给与需求将趋于一致,也就是达到

“市场出清”(Market Clear)状态。但国内白酒市场的现状却是:一方面竞争激

烈,需求下降并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行业内大量小规模、低产能、结构分散的中

小企业,不断制造着产出。2000年全国白酒产量476.11万吨,虽然比96年最高峰

的801.3万吨已减少几乎一半,但据白酒专业协会会长沈怡方判断,全国白酒产

量要压到350万吨左右才能基本保持产销平衡。据统计,2000年度国有及销售收

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为1286家,在这1000多家比较有规模的白酒企业中

,利税排前20名的企业掌握着全行业大部分的产量、销售收入以及利润;而同一

时间,全国实际生产白酒的工厂达到37000多家。换言之,绝大多数的地方小酒

厂制造着无效的产出。

短缺经济结束,企业竞争由原来抢占新的市场空间变为对现有市场份额的争

夺,大企业因具备规模化产销和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比中小企业更具竞争比较优

势,此时应该出现企业快速两极分化,生产能力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但

我国白酒业的实际情况是:市场淘汰机制失效,许多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并不退出

;在地方保护主义下,大量中小酒厂不计成本、不计亏损照样维持运转,长期用

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其他企业被迫随之降价,导致行业生产秩序混乱,整

体经济效益下降。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就白酒行业而言,虽然其技术和产品本身并不是新

技术新产品,现有生产能力总体上也过剩,但只要优势企业更有效率,就不应该

限制有竞争力的企业扩大规模,而应该切实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加速淘汰没有竞

争力的企业,这正是国家调整白酒行业消费税的目的之一。

出台新税率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追回流失的税收。由于市场迟迟不能完成

白酒业的优胜劣汰,国家主管部门已经对此失去了耐性,政策调控被逼到前台。

财政部透露,国家对白酒企业消费税的法定税率是25%或15%,但在各地实际执行

中,仅维持在7%左右;33%的所得税被地方财政修改为15%;更主要的是,对小酒

厂的情况很难掌握,低廉的成本使小酒厂成了地方财政的救命稻草。

调整前的白酒消费税办法是从价计征的,并且只在生产环节征收,这样导致

白酒企业采用转移定价的方法来规避纳税。白酒企业常通过设立自己的销售公司

、关联公司以及加大包装物等手段调低白酒在出厂环节的价格,从而达到减少缴

纳消费税的目的。新复合计税方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企业如何通过转让定价达到避税的目的呢?举例来说,一家白酒生产企业,

在各个省市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它们都实行独立核算。假设该企业向自己的销

售公司提供的产品价格每瓶为20元,而市场上其它酒厂向没有关联关系的经销商

提供的类似产品价格,平均每瓶为24元左右。由于酒类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

以25%税率计算,该白酒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每瓶为5元,其他酒厂缴纳的为6元。

该企业通过向销售公司低价销售,少缴了消费税,至于销售公司因进货成本低而

在市场销售上多获的利润,可通过其它方式返还给白酒生产企业。

2.新政策对白酒市场的冲击

以2000年白酒行业产量粗略估算,新政策执行后白酒企业仅在生产环节按量

增缴的消费税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取消抵扣优惠的影响,财政部估计将

收回80亿元的税收。

以国有企业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过去3年的经营数据为取

样对象,对消费税的实施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作一分析。选择这些企业作为

样本是因为它们集中了大部分的行业资源和优势,代表了行业的生产能力及未来

发展趋势。

年度 企业数(家) 销量(万吨) 每吨酒售价(元) 利润(亿元) 销售利润率(%)

1998 1428 557.62 8539.69 33.086.94

1999 1334 489.30 10330.00 41.188.15

2000 1286 466.30 11006.86 43.278.43

数据来源:《中国酒》杂志2001年第3期

按每斤白酒0.5元即每吨1000元的消费税率计,并根据正常、严格的征税假

设推算,过去3年分别增加55.76亿元、48.93亿元和46.63亿元的消费税赋,如此

一来,这些规模较大的白酒企业实现的总体利润将成为负数,也就是说过去的净

利润还不足以缴纳新征的消费税,相应的销售利润率也变成负值。再从收入/成

本角度分析,从量征收每斤0.5元的消费税影响三年度成本上升的比例分别为

11.71%、9.68%和9.85%。在2000 年度1286家大型白酒企业中,亏损面已达

23.95%,全国3万多家白酒厂中微利和亏损的企业有多少可想而知;同样地,根

据上面分析,消费税的调整已给大型白酒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整个白酒行

业来说更是一次重创,很大一部分白酒企业将由微利走向亏损,亏损走向巨额亏

损,整体白酒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新政策将对生产低档酒的中小企业产生致命打击,逐步被淘汰。对生产中高

档酒为主的名牌企业而言则是一柄双刃剑:短期而言,企业业绩有所下降;长期

而言,低档白酒企业被淘汰后,在白酒需求总量相对稳定之下,中高档企业的产

品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促进白酒生产向其集中。

二、 消费税调整对白酒企业的影响及相关应对措施

1.从量征税的影响

每斤白酒加多0.5元的消费税后,首当其冲的是以低档酒生产为主的白酒企

业,因为从量计征消费税会使低档白酒成本增幅较大。

比如以中低档酒为主的沱牌曲酒,2000年白酒销量仅次于五粮液,但由于其

产品结构中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沱牌系列中一半的销量是10元以下的产品,

所以14.3万吨的销量只赚回1.064亿元的净利润,平均每斤酒利润只有0.37元,

还不足0.5元。如果沱牌不改变经营方针,新政策实施后须增缴消费税1.43元,

倒贴4000万元;如果年报上披露的2001年销售目标18万吨顺利实现,则意味着公

司要在原来基础上多支付1.8亿元的税费。基于斤酒的平均销售毛利相对较低,

从量征收的消费税已经足以抵消其对利润的贡献,并且低附加值产品具有利润并

不随销量增长而成倍扩张的特点,因此沱牌公司非常可能步入亏损行列。

而去年净利润为1273万元的山西汾酒,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增缴1150万元

消费税,在新政策下几乎无利润可言,更何况山西汾酒有此净利润并不全是经营

性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带来的增值。竹叶青酒自从适用

消费税率从10%提到25%,从享受国酒待遇变为一般保健酒地位以后基本就不赚钱

了;从量增加消费税将加速“利转税”的结果,经营毫无效用。主导产品汾酒这

些年来都是以低价位、大批量的方式经营的,以量计征消费税后单瓶在20元以下

的产品将出现深度亏损,无法经营。

川酒是我国白酒行业的一面旗帜,以它为分析对象可起到“管中窥豹”的作

用,四川省的白酒上市公司所受影响见下表,取样区间为2000年度。

公司 增加的 2000年 2000年 2000年收 2000年

消费税 净利润 每股收益实际每股 增缴消费

名称 (万元) 将减少 将减少 收益(元) 费税后的

(万元) (万元) 每股收益(元)

五粮液 15000127500.25 1.60 1.35

泸州老窖 300025500.05 0.34 0.29

全兴股份 500042500.100.439 0.339

沱牌曲酒14300 122000.360.316 -0.044

注: ① 2000年实际发生数据来源为各公司2000年报

② 增加的消费税以2000年销量为基数,按每吨1000元的比例计算

③ 剔除15%所得税的影响后,“净利润减少额”=增加的消费税额×85%,

低价酒受的致命打击从以上分析可明显看出,比如沱牌,净利润下降的1.22

亿元已超过去年实现的净利润1.064亿元。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酒厂有3万多家,

多数以生产低档酒为主,许多低档白酒每瓶利润也仅在0.5元左右,而且很多厂

的经营实力与沱牌不是同一层面,因此更无能为力去抵挡调税后的冲击。

山东酒系是川酒之外的第二大集团军,96年的秦池标王带起了一个鲁酒轰轰

烈烈的时代。近几年来鲁酒声势虽有所滑落,但靠过去的品牌和现在的价格优在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基本做到产销平衡。新政策将给以

中低档酒为主的鲁酒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以下是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山东酒厂的例

子。

孔府家集团作为全国首家推出低度酒的大型白酒企业,以薄利多销为原则,

主要生产低价大众酒。2000年该企业实现销量1.48万吨,其中价格在10元左右的

低档酒1.1万吨,每斤酒利润0.06元;20元左右的中档酒销量3610吨,每斤酒利

润0.23元;中低档酒的合计销量占总销量98.99%,平均每斤净利润仅为0.11元。

每斤白酒除了增加0.5元的消费税外,还要再增加消费税的附加税如城建税和教

育费附加0.05元,以去年产量计算,税负将增加1628万元,而去年该企业利润仅

为400万元,粗略计算将由此亏损1228万元。

心酒集团所受影响更为明显。心酒这几年主要面向农村市场,在价格上、包

装上、促销上很受农民欢迎。去年销量2万多吨,主要是10元以下的低档酒,基

本上没有利润。去年上交税收1200万元,实行新的税收政策后,全年将亏损2000

多万元。

2. 取消现行的“外购酒已纳消费税可以抵扣”政策后的影响

白酒企业通常的产销模式为:以自有基酒和部分外购基酒生产成品酒,然后

将成品酒批发给下属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卖给各地经销商。在这一过程中,

应交的消费税为生产环节的销售收入(即批发给下属销售公司的销售收入)乘以

25%(粮食类)或15%(薯类)再扣除其外购基酒已纳消费税。新政策实施后外购

基酒已纳的消费税就不能再抵扣了。

以五粮液为例,2000年度向关联单位五粮液酒厂购买的基酒及原酒共计5.22

亿元,这部分消费税不能抵扣后,上市公司将增纳消费税1.305亿元(5.22×25%

)。扣除15%所得税影响后,公司净利润将因此再下降1.11亿元,每股收益减少

0.22元;加上前面从量征税的影响,公司每股收益总计将下降0.47元,下降幅度

高达31%。上市公司中除了五粮液之外,受影响最大的是古井贡,该公司去年外

购了1.5万吨的食用酒精。

外购基酒或干脆OEM贴牌生产,已是白酒行内公开的秘密了。山东秦池神话

的破灭源于97年北京《经济参考报》的一则关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

列报道,四川的邛崃是全国各地酒厂的“幕后英雄”。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

只有3000吨左右,他们从四川收购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

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秦池代表

了大部分山东白酒的状况,进一步,更代表了全国各地酒厂的状况。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邛酒已替新疆、黑龙江、甘肃、内蒙等多家企业生产OEM散酒,直接就

地装瓶出厂的已有20多个品牌,按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5年后中国白酒三成

左右可能出自邛崃。如果各地酒厂严格按照新政策交税的话,“外购酒已缴消费

税不能抵扣”的措施将给它们带来相当大程度的冲击。

3.白酒企业如何应对?

面对迫在眉睫的甚至威胁到生存的新政策,白酒企业可以做的事情不外乎以

下三种:

(1) 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高档产品的开发销售

按照上述分析,在消费税调整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低档酒,要消化新政策的

负面影响就必须提高产品销售毛利率,因此要么是提高产品售价,要么升级换代

。提价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目前售价10元以下的低档酒的提价空间其实非

常小。因此白酒企业今后竞争的突破口应该是努力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

加中高档酒的产销比重,以品牌效应去开发和占有市场。

该方式比较适用于大型和名牌企业,主要通过提高中高档酒比重,降低营销

费用来缓解政策变动的冲击。五粮液在目前产量下全面提高中高档酒比重;春节

后,200元的五粮液牌白酒已经连续两次涨价,涨幅20元,用意在于确立品牌创

造财富的核心竞争力。全兴推出号称最贵的白酒“水井坊”,泸州老窖推出国窖

酒,纷纷进军中高档市场。

(2) 生产领域转型重组

该方式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与大型名牌企业相比,由于生产线投资以及品

牌渠道等无形资产投资较少,退出壁垒小,因此中小企业向生物制药和果酒等领

域拓展就相对容易了。 宁城老窖董秘称,该公司上市以后其实再没有提高过产

量了,并承认生物科技是公司未来利润的支撑点。在今年初的公告中,宁城老窖

将募集的资金投向了两大项目:家畜胚胎生物工程和特色牛肉加工,公司从白酒

业突入生物工程产业已基本定局。古井贡控股了北京金盛怡科技公司,并投入了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公司,资本运作和生物科技将是古井贡的重要来源。伊力特公

告变更2亿多的资金投向,新增保健饮品、水泥销售等。经统计近半年的公告,

白酒上市公司投向其它领域的资金高达50亿元左右。沱牌曲酒与上海复旦大学合

作生产生物药品和保健制品。

投资生物科技是白酒上市公司最主要的方向,这固然是因为在股市上是个不

错的概念,但带来的技术上升级的意义更大一些,而不只是简单的产业多元化。

酿酒的传统发酵产业、新型发酵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本来就是同一基础的三个层

面,如果转型是确有其事的话,酒企业走的方向正是借自身优势向现代生物产业

领域过渡。酿酒业属于发酵工业,与生物工程有相通之处,具有技术人才的相对

优势。酿酒副产品是上佳的种畜饲料,产业链延伸使白酒企业向生物基因产业发

展具备了必然性与可能性。

(3) 合理避税方式

白酒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上游基酒或原酒生产厂家来避免两个环节征税,消除

“外购酒已纳消费税不能抵扣”的影响,这里面应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决定企

业规模”的学说。比如五粮液用所属塑料瓶盖厂置换集团公司的5个基酒车间。

古井贡也拟收购一个年产3万吨的食用酒精厂,减少原料流通环节。

在消除“从量计征”的影响方面,如前论述,上市公司设立销售公司的做法

仍属于合法避税的范畴。

三、新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国家实施新政策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淘汰一大批不产生实际效用的中小

白酒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规范行业生产秩序。但担心就在于白酒企业之间实

际税负不公平,不能一把尺子,这也是“中国特色”。对于上万家小型白酒企业

来说,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等种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没有如实申报纳税的现象

,导致企业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使国有大中型白酒企业处在不平等的竞争

条件下。

很多小酒厂本身经营已经很不规范,有的是两本帐;有的是把伪劣产品拿到

市场上卖,以次充好;有的是私人作坊,根本没经过正规的工商登记注册;还有

的没有必要的生产工序,靠买卖酒精勾兑白酒。私营中小型白酒企业在经营各环

节、财务核算等方面都难以控制。如果新政策对这些白酒企业难以起到限制作用

的话,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和当初的出发点南辕北辙了。

新政策要打击的就应该是上面所讲的这些企业,但如果白酒市场经济秩序不

深入有效地整顿规范的话,实际上受罪的是那些各项管理都比较规范,但产品和

企业实力处于行业排名中流的中型国营企业,上市公司的例子有山西汾酒、沱牌

曲酒等。这其实是消费税调整工作中的最大难度和重点所在,是白酒行业整顿清

理的关键之处。

四、值得注意的一些上市公司

从长远看,白酒行业的总体产量会因新税收政策进一步萎缩,但中高档酒份

额会提高。从竞争态势看,白酒企业多为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业务重组面临重

重困难,因此白酒上市公司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因利乘

便,有充足的现金流,对实施收购重组、战略转移等行动有较好的比较优势。

各个上市公司具体所受的冲击程度不同,从从量加收的消费税额看,五粮液

和沱牌曲酒销量最多,因此受影响的绝对额最大;从所增加的消费税额占公司净

利润的比重看,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受影响最大,其比重分别高达135%和90%;

从外购酒已缴消费税不能抵扣看,五粮液和古井贡受影响最大。

简单来说,五粮液、全兴、湘酒鬼属于中高档酒企业,产品结构合理完善。

比如湘酒鬼,其产品以中高档为主,税收政策调整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很小,同时

其生产能力完全能满足销售,不存在外购基酒情况。低档酒和外购基酒生产企业

被进一步打压,对这样类型的企业来说实质上是利好,其发展空间将更进一步打

开。 转型的企业可以留意宁城老窖和伊力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域偏远,有

少数民族概念,并且在切入生物工程和其他领域方面已经真正贯彻开展起来了。

而由于消费税调整以致被逼上梁山的公司要重点关注沱牌曲酒和山西汾酒。

经过前文详细分析,这两家企业是白酒上市公司里处境最困难的,“置之死地而

后生”可以用来很贴切地形容它们。沱牌曲酒很早就公告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的

事宜,并且四川的白酒再怎么困难也还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现在焦点在山

西汾酒上了,汾酒属于清香型的白酒,与四川浓香型白酒不一样,消费口味的特

定性较强,出了山西就卖得不怎么好。消费税的调整对该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

再不想方法进行重组或引入优质资产的话,“白酒上市公司无一亏损”的神话将

被毫无悬念地打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企业背水一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非

常巨大的。该公司已经在洽谈引入生物工程及国有股减持的事宜,需密切留意其

资产置换和重组的进展。

第三部分 新税收政策对啤酒行业的影响

此次对啤酒税额只作了适当调整,按照产品的出厂价格划分了两个档次的额

定税率,由统一的“220元/吨”变成了以出厂价3000元/吨为界:3000元/吨以下

的,依然是老税额,所征消费税为220元/吨;出厂价是3000元/吨(含3000元/吨

,不含增值税)以上的,每吨消费税增加至250元/吨。

也就是说中高价啤酒每吨多收30元,啤酒价格会不会因此抬高呢?这种担心

是多余的,因为税收实际增加并不多,折算下来每斤只增加1到2分钱,啤酒厂家

完全可以消化。啤酒上市公司里燕京和青岛啤酒是两大龙头,其中燕啤走的是中

低价路线而青啤是高档路线。燕京公司已经形成了宝塔型的产品结构,占15%份

额的中高档啤酒完全可以通过对总成本的控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定价。

我国目前对啤酒业征收消费税采用从量定额的办法:税额与销售数量成正比

;单位课税对象的消费税额与销售额成反比,销售额提高,若消费税额不变则税

负相对减轻。我国确定使用从量定额税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某种产品的价格差异

不大,但事实上目前优质高档酒和普通低档啤酒在价格上相差较大。这次税收调

整实际上应该是94年税制改革的一个延续,拉开了低档和中高档啤酒的税收界限

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独特的硬币
贪玩的钢笔
2025-07-19 00:15:01
根据综合性的了解,应该有三种方法。

工业上大量生产乙醇是用石油裂解气(petroleum pyrolysis gas)中的乙烯做原料。

一种方法是把乙烯在100℃吸收于浓硫酸中,然后水解。此法优点是乙醇产率高,但要用大量硫酸,对设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还存在对废酸的回收利用问题。

另一种方法在烯烃酸催化下加水时,用磷酸做催化剂,在300℃和7MPa压力下,把水蒸气通人乙烯中,此法步骤简单,没有硫酸腐蚀及废酸的回收利用问题,但需用高浓度的乙烯,且在高压下操作,生产设备要求很高,且一次转化成乙醇的量很少,要反复循环,消耗能量较大。

上述两法,成本差别不是很大,由于乙烯可大量地从石油加工得到,受到各国重视。

生产乙醇的第三种方法叫做发酵法(fermentation method),这是与上述方法完全不同的,是通过微生物进行的一种生物化学方法。饮用的酒就是用这种方法生产的。中国的乙醇发酵是用干薯、马铃薯及其它含淀粉的物质做主要原料,这些原料先和黑曲霉作用进行糖化,即把淀粉转变成单糖,然后,加入培养的酵母发酵,把糖变为酒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副产品,产率均为95%,可将之降温,压缩装入钢瓶中,并成为固体,叫做干冰,在常压下即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在酵母的作用下把糖变为酒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现在对这个过程已经有了很清楚的了解,它是许多专一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各专一反应都是由特殊作用的酶进行的,目前,从酵母复合酶中已分离出12种酶。酶是一种专一而又活性极高的有机催化剂。在制酒的发酵过程中,还产生少量戊醇的两个异构体及少量丁二酸,这些产物不是来自淀粉,而是由原料中所含蛋白质的发酵产生的。

瘦瘦的金毛
秀丽的蜜蜂
2025-07-19 00:15:01
生物质能概念股 生物质能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

1. 万向德农(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371),

2. 华冠科技(600371),在国内率先拥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项最新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赖氨酸上市公司:

1. 荣华实业(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311),赖氨酸(豆粕的替代品)新增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

乙醇汽油上市公司:如果没有补贴,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企业将亏损1400元左右。

1. 丰原生化(000930),公司已经形成乙醇汽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

2. 北海国发(600538),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广西国发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已具备燃料乙醇生产能力。

甲醇汽油上市公司:与乙醇汽油相比,甲醇汽油并不逊色,且成本更有优势;生产1吨车用乙醇燃料约需3.5吨粮食和2.5吨煤,成本比成品油高得多,相当于车用甲醇燃料价格的两倍多。乙醇市场售价4000多元/吨,而甲醇一般不超过2000元/吨,乙醇比甲醇贵一倍多。

1. 北大荒(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598),公司具有年产10万吨甲醇项目。

糖料燃油精上市公司:

1. 广东甘化(000576),利用甘蔗、玉米等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汽油代替品。

2. 华资实业(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191),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资源生产燃油精,成为纯车用汽油代替品。

木薯乙醇上市公司:木薯是替代玉米的最佳选择,原料优势(生物特性好、种植面积广阔、单产增长潜力大);酒精生产率高于其它作物;木薯乙醇生产的成本较低。只要国际油价保持在60美元/桶以上,木薯燃料乙醇就能有较大盈利空间。

1. 海南椰岛(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238),公司拥有20万吨木薯乙醇项目。

生物质能设备上市公司

1. 华光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475),国内垃圾焚烧炉制造龙头企业,在200t/d以上级别垃圾焚烧锅炉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未来将加大对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技术开发力度。

生物质能运营上市公司

1. 华电国际(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027),公司涉足清洁能源,实现以火电为主,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互补的多元化发电结构。

生物质发电概念上市公司

1. 凯迪电力(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939),拥有生物质发电在建项目9个,并拟收购控股股东凯迪控股拥有的1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公司;凯迪电力生物质电厂的建设成本为7,000元/千瓦,低于目前市场价格;旗下祁东电厂预计八月底进行性能测试,通过性能测试后可并网发电,将更快受益于此次政策的出台。 2. 韶能股份(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601),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广东省韶关市2×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

参考自:财富赢家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