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验中通入盐酸是什么意思,具体步奏如何
当某些实验需要酸性环境或者cl离子的时候,就会通入HCL气体或者低入浓(稀)盐酸。盐酸一般是在发生装置中,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滴加。hcl气体则是通过链接生成hcl气体的反应装置导入系统中。比如GaCl2和或H2SO4的加热反应。具体操作视频可以在百度上搜到。望采纳
颗粒状的石灰石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石灰石与所有的强酸都发生反应,生成钙盐和放出二氧化碳,反应速度取决于石灰石所含杂质及它们的晶休大小。杂质含量越高、晶体越大,反应速度越小。
白云石的反应速度慢于石灰石。白云石、石灰石的判定方法:用10%盐酸滴在白云石上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滴在石灰石上则剧烈地产生无味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和石灰石
石灰和石灰石是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石灰石可以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CaO吸潮或加水就成为熟石灰,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可以称之为氢氧化钙,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氯化钙碳化法:系将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用二氧化碳碳化后即得碳酸钙,再经结晶、分离、洗涤、脱水、烘干、筛选后,得结晶碳酸钙成品。
BaCO3溶于稀硝酸,BaSO4则不溶
NaOH加过量B,B是Mg(HCO3)2,产生Mg(OH)2沉淀,溶液乙是Na2CO3
Mg(HCO3)2+4NaOH=Mg(OH)2+2Na2CO3+2H2O
溶液乙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丙NaCl
A:Ba(OH)2,B:Mg(HCO3)2,甲:NaOH,乙:Na2CO3,丙:NaCl
设Bg S完全反应要的铁为Xg,生成的FeS为Yg
Fe+S---FeS
56 32 88
X 8 Y
X=14
楼主说的互滴离子方程式不同有很多例子,比如用盐酸滴碳酸钠溶液:
刚开始产物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之后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我就不写了,电脑写不出来).
但是碳酸钠滴盐酸,产物就直接是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因为此时酸过量,能将所有的碳酸根离子反应成二氧化碳.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楼主要抓住什么离子是过量的,过量的离子会发生哪些反应,这样就容易写这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了.
(1)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 - +H + ═H 2 O,故答案为:OH - +H + ═H 2 O;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故答案为: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
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产生大量白雾,容器变热 。
浓硫酸滴入稀盐酸:容器变热 。
浓盐酸滴入浓硫酸:产生大量白雾,液体飞溅,容器变热 。
稀盐酸滴入浓硫酸:液体飞溅,容器变热 。
稀硫酸稀盐酸互滴:无明显现象。
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
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现酸雾。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够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钠才会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如果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完,则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这时不会有气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