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光伏发电项目真实不
真实。贵州毕节光伏发电项目真实,中核纳雍寨乐10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毕节市纳雍县寨乐镇,是中核汇能在纳雍县投资建设的第三个光伏项目。威宁曾是贵州深度贫困县,但境内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居贵州之首。2015年5月,装机3万千瓦的威宁自治县平箐光伏电站建成投产,自此开创了贵州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模式,开启了贵州加快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光伏发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跨越式、规模化发展阶段。
你好!我是贵州遵义人,从事光伏发电项目10年时间了,目前咱们贵州地域来讲,最适合安装光伏发电的是六盘水,毕节,黔西南自治州,这几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日照资源充足,平均全年日照时间在1500小时左右,非常适合安装光伏发电项目,其次比较好一些的地方如:安顺,贵阳黔东南,黔南州这些地方日照时间相对前面几个城市要低很多,全年日照时间自由1200小时左右,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并且国家政府还有补贴,每发一度电国家补贴0.42元。目前贵州基本全部是大型地面电站,均是由大型央企或者实力较为雄厚的民企在参与建设光伏项目,如若你想要发展光伏项目,我个人建议你考虑分布式光伏项目,直接利用居民用户的屋顶安装,投资额较小,收益可观,可持续发电30年,目前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选择材料时尽可能选择国内大型厂商,
《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大纲
一、总论
1.1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
1.2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背景
1.3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1.4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概况
1.5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二、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市场分析
2.1行业发展情况
2.2市场竞争情况
2.3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2.4该项目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分析
2.5项目企业综合优势分析
2.6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三、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1产品方案
3.2产品应用领域
3.3产品特点
3.4产品营销策略
3.5建设规模
四、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地区建设条件
4.1区位条件
4.2自然地理
4.3产业园区发展状况
4.4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
4.5社会经济条件
五、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工艺技术方案
5.1设计指导思想
5.2设计原则
5.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5.4项目生产工艺
5.5产品生产技术方案
六、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厂区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
6.1厂区建设方案
6.2公用及辅助工程
七、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环*境保护
7.1设计依据
7.2项目施工期环保措施
7.3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4环/境保护估算
7.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八、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节约能源
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8.2能耗分析
8.3节能措施综述
九、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
9.1设计依据
9.2安全教育
9.3劳动安全制度
9.4劳动保护
9.5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9.6消防设施及方案
十、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10.1管理机构设置原则
10.2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图
10.3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十一、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实施进度安排
11.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1.2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二、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招投标
12.1项目招标目的
12.2招标原则及招投标方案
十三、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估算及资金筹措
13.1工程概况
13.2编制依据
13.3其他费用及预备费说明
13.4项目估算
13.5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十四、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财务评价及社会效益分析
14.1财务评价
14.2营业收入及税金测算
14.3成本费用测算
14.4利润测算
14.5财务分析
14.6项目盈亏平衡及分析
14.7财务评价结论
14.8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十五、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15.1风险因素识别
15.2风险防范对策
十六、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结论建议
16.1结论
16.2建议
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的重点将放在政策可行性(前提:项目的建设必须满足项目建设地的相关规划政策)、市场可行性(基础: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服务,就没有的价值)、技术可行性(先决条件:项目产品技术或工艺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和财务可行性。
选取项目建设地近五年同类型项目的相关参数作为基数,同时综合考虑项目自身特点、产品/服务目标群体的接受度、项目覆盖市场区域、未来市场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财务预测模型,以求能够更加贴合市场实际情况。
黔西县农业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周期及费用需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而定,编制费用主要与项目所属行业及规模有关,编制周期主要与项目所属行业及企业能够提供的基础资料有关。详情私信
案例:盱眙县首个光伏扶贫项目,安装228户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量317.52KW,发电量全部接入国家电网。项目资金统筹方式:盱眙县烟草局出资9万+第三方公司担保+农户从当地农行贷款95%以上,共261万元。贫困户收益:总收益556万元+补贴228万元。
模式二:扶贫资金(60%-70%)+农户自筹(银行小额贷款)
案例:云南红河县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安装300户,每户3KW。项目资金统筹方式:项目总投资900万,其中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补助州级财政资金配套政府出资600万,贫困农户出资三分之一享受农村信用社的贴息贷款自筹300万。贫困户收益:年平均发电量约3600度*云南省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0.95元=每年每户可增加售电收入3000元至3300元。模式三:扶贫资金(80%)+企业投资(20%)
案例:贵州罗甸木引镇光伏扶贫项目,项目资金统筹方式:政府出资80%+企业垫付20%后期农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企业。贫困户收益:每户每年可发1000多度电,产生4000元左右的收益。
模式四:扶贫资金+地方投资公司投资。
案例:安徽亳州利辛县光伏扶贫电站,每户建设3KW光伏电站,需要22500元。项目资金统筹方式:省里每户补助8000+市、县财政各配套2000+光伏电站承建公司捐助一部分+余款通过金融机构推出的“阳光贷”等产品配套支持,还款由光伏扶贫创业平台公司统筹统还。贫困户收益:在该模式的支持下,利辛县到2017年底计划建成户均3KW的光伏电站1.5万座+村均60KW的村级光伏电站90座+实现脱贫4.5万人收回成本后预计每户年发电收入3000多元。
模式五:政府全额出资
案例: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作为省会城市贫困程度和贫困数量较小,财力较强,为了扩大光伏扶贫覆盖面,合肥市坚持财政全额买单。建设资金按2:1的比例从市、县两级贫困专项资金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