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丁酯沸点
醋酸丁酯
中文别名:醋酸正丁酯乙酸丁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丁脂丁基醋酸盐N-醋酸苯酯N-丁基醋酸醋 酸 丁 酯乙酸丁酯,醋酸丁酯醋酸丁酯 N-BUTYL ACETATE乙酸正丁酯, 99+%乙酸正丁酯, SEMICONDUCTOR GRADE, 99% MIN乙酸正丁酯, HPLC GRADE, 99.5+%
英文简称: s-BAC
主要性质:与醋酸正丁酯相似,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沸点112.3℃(101.3kPA)
相对密度0.872
(20℃/4℃)
闪点31.1℃
主要应用:漆用溶剂、稀释剂,各种植物油与树脂溶剂。还用于塑料和香料制造。
分子式(Formula):C6H12O2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116.16
CAS No.: 123-86-4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1、比重:0.878-0.885;
2、含量:≥96%;
3、水份:≤0.4;
4、游离酸(以醋酸计):≤0.010%;
5、不挥发物:≤0.010
【应用】
本品为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被广泛地用于造漆工业,涂料工业,用来制造硝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清漆以及聚氨酯清漆,及醇酸树酯清漆和多彩涂料,也用于樟脑,矿油,油酯及合成树酯,天然及合成橡胶乙烯等,苯乙烯等,2一甲基丙烯酸等聚合物制品,同时还用于人造革及医药工业和电子工业,同时大量用来制造油漆工业,稀释剂,也用于塑料工业,香料工业,以及作为萃取剂和脱水剂应用于各种领域,本品由于毒性很低,还用作酒类的调香剂,总之应用非常广泛.
中文别名:醋酸正丁酯乙酸丁酯乙酸正丁酯乙酸丁脂丁基醋酸盐N-醋酸苯酯N-丁基醋酸醋 酸 丁 酯乙酸丁酯,醋酸丁酯醋酸丁酯 N-BUTYL ACETATE乙酸正丁酯, 99+%乙酸正丁酯, SEMICONDUCTOR GRADE, 99% MIN乙酸正丁酯, HPLC GRADE, 99.5+%
英文名称:n-Butyl acetate
英文别名:Butyl Acetate ,n-Butyl acetate,n-Butyl acetate (sequencing),Acetic acid butyl ester
俄文名称:Бутилацетат
CAS号:123-86-4[2]
结构简式:CH3COO(CH2)3CH3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116.16
分子结构式: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香。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溶于大多数烃类化合物,25℃时溶于约120份水。相对密度(d2020)0.8826。凝固点-77℃。沸点125~126℃。折光率(n20D)1.3951。闪点(闭杯) 22℃。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体积)。有刺激性。高浓度时有麻醉性。
沸点 126.5℃
凝固点 -77.9℃
相对密度 0.8825
折射率 1.394(20℃)[3]
闪点 22℃
沸点126.5 ℃,
闪点(开口)33℃,
燃点421℃,
比热容(20 ℃)1. 91KJ/(kg?K),
粘度(20℃)0.734mPas,
溶解度参数δ=8.5。
比重0.872-0.885
醋酸仲丁酯 即 醋酸第二丁酯 分子式 C6H12O2;结构简式:CH3COOCH(CH3)CH2CH3
醋酸丁酯 分子式:C6H12O2 结构简式:CH3COOCH2CH2CH2CH3
品名:乙酸正丁酯/乙酸丁酯
外观为清澈无色液体,具有愉快水果香味的,易燃液体。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丁酯
CAS:123-86-4
英文名: n-butyl acetace, butyl acetate
结构式: CH3COO(CH2)3CH3
示性式:CH3 COOC4 H9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116.16
物化性质编辑
相对密度(20℃ )0.8807.
凝固点-73.5 ℃,
沸点 126.114℃
闪点(开杯)33℃,(闭杯) 27℃.
折射率() 1.3941.
蒸汽压(20℃)1.33kpa。
汽化热309.4j/g。
比热容(20℃)1.91j/(g.℃)。
自燃点:421℃
粘度(20℃):0.734 mPa.s
表面张力(20℃):25.09mN/m
与醇、酮、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与低级同系物相比,较难溶于水,所以也难于水解。
二、丁酮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丙酮气味。易挥发。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混溶。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含水11.3%),共沸点73.4℃(含丁酮88.7%)。相对密度(d204)0.805。凝固点-86℃。沸点79.6℃。折光率(n15D)1.3814。闪点1.1℃。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300mG/kG。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81%~11.5%(体积)。高浓度蒸气有麻醉性。
中文名
甲基乙基酮
外文名
2-Butanone
CAS号
78-93-3
EINECS号
201-159-0
中文别名
丁酮MEK;2-氧代丁烷
英文别名
butan-2-one
分子式
CH3COCH2CH3
危险品编号
32073
分子量
72.11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
熔点(℃):-85.9
相对密度(水=1):0.81
沸点(℃):79.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2
饱和蒸气压(kPa):9.49(20℃)
燃烧热(kJ/mol):2441.8
临界温度(℃):260
临界压力(MPa):4.4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9
闪点(℃):-9
爆炸上限%(V/V):11.4
引燃温度(℃):404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1]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0.60[2]
2、摩尔体积(m3/mol):91.6[2]
3、等张比容(90.2K):196.3[2]
4、表面张力(dyne/cm):21.0[2]
5、极化率(10-24cm3):8.17[2]
化学性质
1.
丁酮由于具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反应。与盐酸或氢氧化钠一起加热发生缩合,生成3,4-二甲基-3-己烯-2-酮或3-甲基
-3-庚烯-5-酮。长时间受日光照射时,生成乙烷、乙酸、缩合产物等。用硝酸氧化时生成联乙酰。用铬酸等强氧化剂氧化时生成乙酸。丁酮对热比较稳
定,500℃以上热裂生成烯酮或甲基烯酮。与脂肪族或芳香族醛发生缩合时,生成高分子量的酮、环状化合物、缩酮以及树脂等。例如与甲醛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缩
合,首先生成2-甲基-1-丁醇-3-酮,接着脱水生成甲基异丙烯基酮。该化合物受日光或紫外光照射时发生树脂化。与苯酚缩合生成2,2-双(4-羟基苯
基)丁烷。与脂肪族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β-二酮。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酸酐作用发生酰化反应,生成β-二酮。与氰化氢反应生成氰醇。与氨反应
生成酮基哌啶衍生物。丁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各种卤代酮,例如与氯作用生成3-氯-2-丁酮。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黄色的2,4-二
硝基苯腙(m.p. 115℃)。[2]
2.稳定性:稳定。[2]
3.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强还原剂。[2]
4.聚合危害:不聚合。[2]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1690~5640mg/L(96h)(蓝鳃太阳鱼);3200mg/L(96h)(黑头呆鱼,pH值
7.5);1950mg/L(24h)(卤虫);<520mg/L(48h)(水蚤,pH值8);918~3349mg/L(48h)(水蚤,pH
值7.21)
IC50:110~4300mg/L(72h)(藻类)。[2]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生物降解(h):96~672;[2]
3.非生物降解性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h):1.80×104~7.10×105;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64.2~642;
一级水解半衰期(h):>50a。[2]
三、区别
醋酸正丁酯主要用途为: (1)用作溶剂
醋酸仲丁酯(SBA)的溶解性能与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丁酯相似,在涂料配方中可以广泛取代醋酸正丁酯和醋酸异丁酯。
在金属闪光漆中,可以用醋酸仲丁酯来溶解醋酸丁酸纤维素,制得15%~20%的溶液。 醋酸仲丁酯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工业上可用作制造硝基纤维素漆,丙烯酸漆,聚氨酯漆等的溶剂,这些漆类可用作飞机机翼涂料,人造皮革涂料,汽车涂料等。醋酸仲丁酯也可用于赛璐珞制品,橡胶,安全玻璃,铜版纸,漆皮等产品的制造过程。它还可以作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溶剂,用于胶印等应用中;此外还可用作感光材料的快干剂。 (2)用于医药工业
醋酸仲丁酯可用作青霉素的精制;由于其挥发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也可用作药物吸收促进组分。 (3)用作反应介质
醋酸仲丁酯是手性分子,和其它两种常用的醋酸丁酯一样,可用作反应介质,如用于合成三烷基胺氧化物,N,N-二丙烯基乙二胺等。 (4)用作萃取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用作萃取剂,如萃取分离乙醇-丙醇,丙烯酸等物质。或用作共沸蒸馏溶剂,部分取代甲苯,二甲苯和甲基异丁酮。
乙酸丁酯就是乙酸正丁酯的一个简称。如果要求区分,你可以用CAS号,每一个东西都有唯一的CAS号,就像身份证一样。
乙酸正丁酯和乙酸丁酯的号都是 123-86-4
不是很清楚什么可以取代,但是详细数据跟你说下吧!
乙酸正丁酯,简称乙酸丁酯,为无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气味的液体。较低级同系物难溶于,与醇、醚、酮等有机溶剂混溶,易燃。急性毒性较小,但对眼鼻有较强的刺激性,而且在高浓度下会引起麻醉。乙酸正丁酯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对乙基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以及多种天然树胶均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中文名 乙酸丁酯
外文名 n-Butyl acetate
别 名 醋酸丁酯;乙酸正丁酯;醋酸正丁酯
化学式 CH3COO(CH2)3CH3
分子量 116.16
CAS登录号 123-86-4
EINECS登录号 204-658-1
熔 点 -77.9 ℃
沸 点 126.5 ℃
水溶性 难溶于水
密 度 0.8825 g/cm³
外 观 无色透明液体
闪 点 22 ℃
安全性描述 S25
危险性符号 R10;R66;R67
UN危险货物编号 1123
物理性质
沸点 126.5℃
凝固点 -77.9℃
相对密度 0.8825
折射率 1.394(20℃) [2]
闪点 22℃
沸点 126.5 ℃,
闪点(开口) 33℃,
燃点 421℃,
比热容 (20 ℃)1. 91KJ/(kg?K),
粘度 (20℃)0.734mPas,
溶解度参数 δ=8.5。
比重 0.872-0.885
真想看详细的信息就去这里看下详细信息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中文名称
乙酸丁酯
中文别名
丁基醋酸乙酸正丁酯醋酸正丁酯醋酸正丁酯
英文名称
butyl
acetate
英文别名
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butanol
acetateacetic
acid
n-butyl
esterButyl
acetateButylacetatAcetate
de
butylen-Butyl
ethanoateAcetic
Acid
Butyl
EsterN-BUTYL
ACETATEAcetic
acid,butyl
ester
CAS号
123-86-4
日本海关编码(HS-code):291539990
概述Summary:291539990.
乙酸酯.
易燃液体和蒸气。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 类别 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 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性说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36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 用。
事故响应: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 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 火灾时: 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4+P340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舒适体位。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
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 持低温。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 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
易燃液体和蒸气。
健康危害: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第3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 CAS No.
Butyl acetate 100% 123-86-4
第4部分 急救措施
急 救:
吸 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 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醋酸仲丁酯,即乙酸仲丁酯,也称醋酸另丁酯,为无色、易燃、具有果实味的液体,可溶解多种树脂及有机物,是醋酸丁酯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之一,它与其它异构体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相似,其作溶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沸点较常用的醋酸正丁酯和醋酸异丁酯低,蒸发速度较快。因此,与醋酸正丁酯相比,对于慢干要求很严的场合,应用时可能要加入挥发性较低的组分以调节体系的挥发度(如用价廉的1000号/100号芳烃溶剂油取代体系中高价的甲苯/二甲苯),或减少高挥发度溶剂的用量,以达到良好的性能。对于希望快干一点或慢干要求不严的场合,可100%替代醋酸正丁酯(醋酸丁酯)。 醋酸仲丁酯可以与任意比例的 醋酸丁酯/醋酸混丁酯 混溶和混用。
最近几年,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人们趋向于减少甲苯、二甲苯、酮类等溶剂的用量,其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树酯涂料和用醋酸酯类等含氧溶剂取代挥发性涂料配方中的芳烃和酮类,而由价格低廉的醋酸仲丁酯正可满足这一趋势。
1 醋酸仲丁酯的应用
(1)取代醋酸丁酯/醋酸正丙酯用作涂料和油墨的溶剂
醋酸仲丁酯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溶解性。工业上它可用作制造硝基纤维素漆、丙烯酸漆、聚氨酯漆等的溶剂,这些漆类可用作飞机机翼涂料、人造皮革涂料、汽车涂料等,也可用于赛璐珞制品、铜板纸、漆皮等的制造。它还可用作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性溶剂和感光材料的快干剂。油墨行业的大佬之一广东中山叶氏油墨已经成功应用。国内知名品牌油漆商大多数都已试用。
(2)作香料
醋酸仲丁酯存在于贻贝、熟香蕉、烘山芋、苹果汁香精等物质中,是这些物质的致香组分之一,因此,可用作果实味香精。
(3)用于医药
醋酸仲丁酯由于其挥发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可用作药物吸收促进组分。
(4)作反应介质组分
醋酸仲丁酯和其它两种常用的醋酸丁酯一样,可作为反应介质,如用于合成三烷基胺氧化物,N,N二丙烯基乙二胶等。
(5)作萃取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用作萃取剂组分,用作共沸蒸馏溶剂组分和部分取代以往采用甲苯、二甲苯和甲基异丁基酮等作为溶剂的场合,如萃取分离乙醇丙醇、丙烯酸等物质。
(6)作金属清洗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以用作金属清洗剂组分,清除金属表面的涂料。
2 醋酸仲丁酯的生产及使用情况
目前醋酸仲丁酯的生产方法有两种:醇酯化法和加成法。70年代前,醋酸仲丁酯在国内外均有醇酯化法生产,美国曾有溶剂用醋酸仲丁酯产品。我国50、60年代,在涂料中也用过醋酸仲丁酯, 后来因生产成本过高,改为醋酸正丁酯及其它混合物代替,目前,中国已成功开发醋酸仲丁酯生产新工艺。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产品已投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北京等地。
3 醋酸仲丁酯的市场分析及建议
对于醋酸仲丁酯的市场情况,由于影响因素很多,很难估计。据业内人士推测,醋酸仲丁酯用于涂料的需求量可达3000t/a,印墨中的应用量大约2000~4000t/a,取代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用量可达5000t/a。醋酸仲丁酯可良好地取代甲苯(甲苯111℃,仲丁酯112℃,沸点最接近),如果我国对甲苯作溶剂予以限制,其用量将较大。此外,醋酸仲丁酯还可在医药工业中占有一定的用量。因此,在几个较大的应用范围内,我国醋酸仲丁酯的市场潜力可达1万t/a以上。 由于各涂料厂、油墨厂对溶剂配方存在偏爱,虽然醋酸仲丁酯的市场潜力较大,但市场有待于开拓。考虑到醋酸仲丁酯在国内作涂料溶剂已被其它溶剂取代30多年,推向市场需用户调改配方,而各涂料生产厂的偏爱不同,并非所有可用的厂家都愿意改变配方,因此,需要进行用于涂料溶剂的研究开发;对其它应用,也需要开展应用开发。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130
CAS号 105-46-4
中文名称 乙酸仲丁酯
英文名称 sec-butyl acetate;2-butanol acetate
别 名 醋酸仲丁酯;醋酸第二丁酯
分子式 C6H12O2;CH3COOCH(CH3)CH2CH3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果子样的香气
分子量 116.16 蒸汽压 2.00kPa/25℃ 闪点:19℃
熔 点 -98.9℃ 沸点:112.3℃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6;相对密度(空气=1)4.0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化学试剂,调制香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可引起皮肤干燥并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羟胺-氯化铁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0mg/m3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