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得二氧化钛?
20%的盐酸在常温下与钛发生瓜在生成紫色的TiCl3,钛与5%的硫酸有明显的反应,在常温下,约40%的硫酸对钛的腐蚀速度最快,当浓度大于40%,达到60%时腐蚀速度反而变慢,80%又达到最快。加热的稀酸或50%的浓硫酸可与钛反应生成硫酸钛
制得钛盐后加碱水解得到氢氧化钛,将氢氧化钛煅烧可得到二氧化钛
镍钛合金,遇到酸会产生化学反应。
钛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Ti,原子序数22,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VB族。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其特征为重量轻、强度高、具金属光泽,耐湿氯气腐蚀。但钛不能应用于干氯气中,即使是温度0℃以下的干氯气,也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再分解生成二氯化钛,甚至燃烧。
普通的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48,由22个质子和26个中子构成。
卤素和氧族元素与钛生成共价键与离子键化合物;
过渡元素、氢、铍、硼族、碳族和氮族元素与钛生成金属间化物和有限固溶体;
锆、铪、钒族、铬族、钪元素与钛生成无限固溶体;
惰性气体、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除钪外),锕、钍等不与钛发生反应或基本上不发生反应。与化合物HF和氟化物氟化氢气体在加热时与钛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钛。
不含水的氟化氢液体可在钛表面上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氟化钛膜,可防止氢氟酸浸入钛的内部。氢氟酸是钛的最强溶剂。即使是浓度为1%的氢氟酸,也能与钛发生激烈反应:
无水的氟化物及其水溶液在低温下不与钛发生反应,仅在高温下熔融的氟化物与钛发生显著反应。 HCl和氯化物氯化氢气体能腐蚀金属钛,干燥的氯化氢在>300℃时与钛反应生成四氯化钛。
浓度<5%的盐酸在室温下不与钛反应,20%的盐酸在常温下与钛发生瓜在生成紫色的三氯化钛。
当温度长高时,即使稀盐酸也会腐蚀钛。各种无水的氯化物,如镁、锰、铁、镍、铜、锌、汞、锡、钙、钠、钡和NH4+离子及其水溶液,都不与钛发生反应,钛在这些氯化物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硫酸和硫化氢钛与5%的硫酸有明显的反应,在常温下,约40%的硫酸对钛的腐蚀速度最快,当浓度大于40%,达到60%时腐蚀速度反而变慢,80%又达到最快。加热的稀硫酸酸或50%的浓硫酸可与钛反应生成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硫酸钛。加热的浓硫酸可被钛还原,变成亚硫酸(随即分解为二氧化硫气体和水)。
粉末钛在600℃开始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钛的硫化物,在900℃时反应产物主要为TiS,1200℃时为Ti2S3。硝酸和王水 致密的表面光滑的钛对硝酸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是由于硝酸能快速在钛表面生成一层牢固的氧化膜,但是表面粗糙,特别是海绵钛或粉末钛,可与次、热稀硝酸发生反应。
常温下,钛不与王水反应。温度高时,钛可与王水反应生成二氯化钛。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原料:各种钛铁矿、钛渣等。
优点:原料:钛精矿、钛渣和硫酸,低价易得,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而且可生产氯化法不能生产而市场需要的锐钛型各种牌号的钛白粉。所以只要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重视推进科技进步,硫酸法钛白粉还会与氯化法钛白粉并存,短期内不会被淘汰。
缺点:流程长,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湿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每吨成品钛白粉分别要排出8吨废酸和3吨多硫酸亚铁,还有大量的污水;而且生产的钛白粉质量相对比较差,比如南京钛白粉厂就因为环保问题被关停。
加热的浓硫酸可被钛还原,生成SO2,
2Ti+6H2SO4=Ti2(SO4)3+3SO2+6H2O
钛的化学性能不活泼.主要化合物有二氧化钛、四氯化钛、硫酸钛和碳化钛.四氧化钛为液体,遇水分解成二氯化钛和盐酸,四氯化钛烟雾在潮湿空气中能水解生成二氯氧钛(TiOCl2)和其水化物TICl2( OH )2,并能进一步水解产生盐酸,具强烈的刺激作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热法合成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特点;
2.掌握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
水热法材料合成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釜中,以水作为溶剂,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和水的自身蒸汽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高温高压水热体系中,水的性质将发生很大变化。例如:水的离子积和蒸汽压变高,介电常数、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均变低等等。此时,物质在水中的物性与化学反应性能均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水热反应与普通反应有很大的差别。一些热力学分析上可能进行,而在常温常压下受动力学条件影响进行缓慢或难于进行的反应,在水热条件下变得可行。
相对于传统制备无机功能材料的方法,水热法有以下特点:1) 低中温液相控制,能耗较低,且适用性广,可以合成各种形态的材料;2) 原料相对价廉,工艺较为简单,反应产率高,可以直接得到物相均匀、结晶完好、粒度分布窄的粉体,而且产物分散性好、纯度高;3) 合成反应始终在密闭反应釜中进行,可控制气氛而形成合适的氧化还原条件,实现其它手段难以获取的某些物相的生成和晶化,尤其是有利于有毒物质体系,尽可能减少污染。
目前,水热合成法作为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纳米制备技术,在纳米晶的液相合成和控制方面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相信其在新兴材料制备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Ti(SO4)2为前驱物制备TiO2粉体的反应机理如下:
Ti4+ + 4 H2O → Ti(OH)4 + 4 H+( 1 )
Ti(OH)4→ TiO2 + 2H2O ( 2 ) Ti(SO4)2在水中溶解生成Ti4+离子,Ti4+离子经过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Ti(OH)4 ,
1
Ti(OH)4聚集在一起形成初级粒子,脱水生成TiO2颗粒。反应( 1 )是个可逆反应,存在一个平衡点,随着水热反应的进行,生成越来越多的H+,H+的增多会促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抑制Ti4+的水解。因此我们在反应体系中引入了尿素,尿素会在反应过程中分解产生NH3。
(NH2)2CO + H2O → 2 NH3 + CO2( 3 ) NH3极易溶于水,与水生成(NH4)OH可以中和溶液中的H+,促进反应( 1 )正向进行。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尿素分解速度加快和分解量增多,有利于TiO2形成。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
1、实验设备:磁力搅拌器,干燥箱,离心机。
2、实验材料:硫酸钛,尿素,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称取1.8 g硫酸钛和1.8 g尿素,将其置于35 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
2、将获得的无色透明溶液倒入50 mL容积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中,180 °C 下恒温反应2 h;
3、反应结束后,用石棉手套将反应釜取出,并用龙头水将其冷却;
4、将获得的白色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清洗若干遍后,产物在70 °C下干燥。
五、问题与讨论
1、水热法制备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2、水热法制备TiO2的机理是什么,加入的尿素具有什么作用?
2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实验1 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
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热法合成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特点;
2.掌握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
水热法材料合成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釜中,以水作为溶剂,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和水的自身蒸汽压,创造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 1 页
在高温高压水热体系中,水的性质将发生很大变化。例如:水的离子积和蒸汽压变高,介电常数、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均变低等等。此时,物质在水中的物性与化学反应性能均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水热反应与普通反应有很大的差别。一些热力学分析上可能进行,而在常温常压下受动力学条件影响进行缓慢或难于进行的反应,在水热条件下变得可行。
相对于传统制备无机功能材料的方法,水热法有以下特点:1) 低中温液相控制,能耗较低,且适用性广,可以合成各种形态的材料;2) 原料相对价廉,工艺较为简单,反应产率高,可以直接得到物相均匀、结晶完好、粒度分布窄的粉体,而且产物分散性好、纯度高;3) 合成反应始终在密闭反应釜中进行,可控制气氛而形成合适的氧化还原条件,实现其它手段难以获取的某些物相的生成和晶化,尤其是有利于有毒物质体系,尽可能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