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盐?具体点,呈什么性?有什么共同特点?水解后共有什么?
盐类水解反应的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可看作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口诀如:都强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像氯化钠就不会水解,它属于强酸强碱盐,显中性。强酸弱碱盐才会水解,水解显酸性,如:
NH4Cl+H2O=NH3H2O+HCl
NH4+ + H2O====NH3.H2O + H+
检验盐酸有很多方法,浓盐酸在打开瓶盖时会有白雾生成。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待测液,有气泡生成,说明待测液具有酸性,然后加入硝酸银,若有白色不溶沉淀生成,就便是盐酸了。
你也可以用教科书上写过的方法,用2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氨水和待测液,然后相互靠近,会发现生成白雾,也就是氯化铵。
可溶性盐酸盐一般在溶液中可电离出氯离子,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氯离子的特征反应来鉴别,比如前面几位所说的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不溶沉淀物。
盐酸盐即金属氯化物或氯化铵。
盐酸盐溶液和盐酸一样,都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反应生成不溶于水 白色 的 氯化银沉淀。此反应可用检验 可溶性 的盐酸盐。
反应通式为:XCl+AgNO3=AgCl↓+XNO3
其实质是检验氯离子。
离子反应为:Ag+ + Cl-=AgCl↓
盐酸盐中会产生氯化银的不溶物,硫酸盐中会产生硫酸钡的不溶物,如:NaCl和AgNO3会产生AgCl不溶物,K2SO4和Ba(OH)2会产生BaSO4的不溶物
碳酸盐可以形成钾盐、钠盐、铵盐。如:K2CO3、Na2CO3、(NH4)2CO3等盐。
这些知识点可以用在化学的一些推断题中的特征反应,如:在莫溶液中在入H2SO4产生沉淀,就可以知道沉淀为BaSO4,等等。
酸碱盐中的规律
在常见的酸中,除硅酸、原硅酸不溶于水,石炭酸在常温下微溶于水外,其余的都易溶于水。
在常见的碱中,除一水合氨(只存在于溶液中)、钾、钠、钡的氢氧化物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大多数难溶于水。
在常见的盐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一般易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亚汞微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外,其余易溶于水;硫酸盐除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外,其余的易溶于水;碳酸的正盐、硅酸的正盐、亚硫酸的正盐、磷酸的正盐、氢硫酸的正盐除钾盐钠盐铵盐易溶于水外,其余的难溶于水。
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下列歌诀概括上时主要内容:
碱有钾钠钡钙镁,后两种逐渐不溶于水;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还有亚汞盐步后尘;
硫酸盐微溶银和钙,还有硫酸钡在后面;
后五种,较特别,只有钾钠铵盐溶。
另外,还要掌握:
磷酸二氢盐一般易溶于水,磷酸氢盐和正盐类似,一般不溶于水;碳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
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易溶于水,而碳酸氢钙易溶入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硫酸钡、氯化银、硫化铜、硫化银、硫化铅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关于酸碱盐的一些口诀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