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碳、硅、铝、铬、铜、镍、钙、稀土金属、铁)的CAS或者英文全称
Carbon========7440-44-0
Silicon=======7440-21-3
Aluminum======7429-90-5
Chromium======7440-47-3
Copper========7440-50-8
Nickel========7440-02-0
Calcium=======7440-70-2
Iron==========7439-89-6
Rare metals===这是一类物质,没有单一的CAS号
ADC12是日本牌号,又称12号铝料,Al-Si-Cu系合金,是一种压铸铝合金,适合气缸盖罩盖、传感器支架、缸体类等,执行标准为:JIS 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
ADC12相当于中国国产的合金代号YL113,合金牌号是YZAlSi11Cu3,执行标准GB/T 15115-2009。美国合金牌号是384,执行标准为:ASTM B 85-03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Alloy Die Castings (可能还有比ASTM B 85-03更新的版本)。
常识
日本的ADC10及ADC12,基本上是用废旧铝再生的,日本还制订出废铝再生压铸铝合金的标准。当前国内广泛应用压铸合金Y112,依据机械工业部的压铸合金标准,比较适宜于用废铝来熔炼,这无疑可缓解铝锭供不应求的矛盾。
成分
ADC12含铝(Al) 余量,铜(Cu)1.5~3.5,硅(Si)9.6~12.0,镁(Mg)≤0.3,锌(Zn)≤1.0,铁(Fe)≤1.3,锰(Mn)≤0.5,镍(Ni)≤0.5,锡(Sn)≤0.2,钙(Ca) ≤200ppm,铅(Pb) ≤0.1,镉(Cd) ≤0.005。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ADC12
道是钙铝合金是属于危险品的。因为其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对钙铝合金的运输和保存,一定要防水、防潮、防火、防磕碰,必须要在密闭的容器中存放。
在化学上
CAS号 即
CAS Registry Number或称CAS Number 又称CAS登录号
是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CAS)为化学物质制订的登记号
该号是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Biological sequences])、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
希望对你有帮助
根据CAS可以大概知道这种化合物登录时间。
详见此
http://baike.baidu.com/view/607012
铝的化学符号为Al。铝是一种轻金属,原子序数:13。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含量8.3%。主要以铝硅酸盐矿石存在,还有铝土矿和冰晶石。氧化铝为一种白色无定形粉末,它有多种变体,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α-Al₂O₃和β-Al₂O₃。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六千多万种。
扩展资料:
食品铝污染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铝元素为人体不需要的微量元素,过多的摄入铝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为30~50 mg,约相当于六至十根油条的铝含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则不对摄入量做上限。
铝不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成年人体内共含铝45~150毫克,平均100毫克左右。通常,每天从一般饮食中摄入肠胃道的铝10毫克,吸收率约为0.1%,绝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摄入举例,每用一次铝锅短时间制作双人早餐将在食物中添加1~2毫克铝。
进入体内的微量铝,正常人也有能力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铝排泄出去。但是,研究发现,人肠壁的这种屏障作用并不十分完善,当人摄入过多的铝后,也会较多地进入组织。而且也难以迅速排泄出去,从而淤积在各器官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铝
jīn shǔ gài
2 英文参考calcium
Ca
3 国标编号42002
4 CAS号7440702
5 中文名称
金属钙
6 英文名称calcium
7 金属钙的别名钙
8 分子式Ca
9 外观与性状银白色稍软的金属,有光泽
10 分子量40.08
11 蒸汽压1.33kPa(983℃)
12 熔点842℃
13 沸点1484℃
14 溶解性不溶于苯,微溶于醇,溶于酸、液氨
15 密度相对密度(水1)1.54
16 稳定性不稳定
17 危险性金属钙为遇湿易燃物品,受热或接触强氧化剂有发生燃烧爆炸危险;遇水或酸发生反应而放出大量的热及氢气。
17.1 危险标记9(自燃物品)
18 主要用途用于与铝、铜、铅制合金,也用作制铍的还原剂、合金的脱氧剂、油脂脱氢等
19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 *** 呼吸道和肺,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对眼有 *** 性,甚至引起灼伤,造成永久性损害。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 微细粉末在室温下遇潮湿空气能自燃。受高热或接触强氧化剂,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的 *** 性烟雾。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能引起燃烧。粉尘与湿气接触能灼伤眼睛和皮肤。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钙。
21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钙和镁》,朱巖巖矿测试.1989,8(2).133~166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原子吸收法 GB1190589 水质 原子吸收法 GB13580.1292 大气降水 EDTA滴定法 GB747687 水质 原子吸收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23 环境标准欧洲共同体(1975)饮用水水质标准:指导标准 100mg/L;最低要求浓度 10mg/L
24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5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26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