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饱和硫酸铜溶液
1·不考虑水合物
已知20度下溶解度20g,原溶液是饱和的
40克水可以溶解8克硫酸铜形成饱和溶液,即饱和溶液中有40克水时有8g硫酸铜;析出40g水后,这8g硫酸铜析出。
原溶液是饱和的,终态温度仍旧是20度,那么应该析出40克水溶解的硫酸铜,为8克
2·考虑水合物
剩下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析出的硫酸铜完全溶解在蒸发的水中应该是饱和溶液,溶解度为20。析出的硫酸铜质量:(结晶水质量+40)=20:100
设析出硫酸铜xg,水分子量a,硫酸铜为b
x/(x*5a/b+40)=20/100=0.2
a=18,b=128
m
cuso4·5h2o=x*218/128约为13.67克
脱水性,此时,而是完全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水里,硫酸不再电离,因此开始显现出硫酸自己的特性,所以此时的硫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分子,如吸水性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水中硫酸会完全电离,因为此时的溶液开始有一定的吸水性了,水分难以再继续减少,当浓度大于67%时,它可以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浓度越来越高,溶液中的硫酸根开始达到饱和。稀硫酸溶液会因为水分会自然挥发,但最高不可能大于67%,所以具有强酸的特点,形成硫酸溶液,67% 无水硫酸是一种油状无色透明的液体,强氧化性等等
硫酸铵
溶液的配制
①在25℃下,硫酸铵溶液由初浓度调到终浓度时,每升溶液所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1.?2.?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0℃)
①在0℃下,硫酸铵溶液由初浓度调到终浓度时,每100毫升溶液所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25℃下100%硫酸铵是1L水中约加780g硫酸铵。可以在加进去之后,用微波炉加热到溶解为止,然后放置在过夜,第二天就会有晶体析出,这就可以了。
双蒸水中加入过量硫酸铵,热至50-6
0度
保温数分钟,趁热滤出沉淀,在0度或25度平衡1-2天,有固体析出时即达100%饱和度,以氨水调节PH值至7.0。
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100度
时为1.034g/ml,0度时为0.706g/ml
。因此,每100ml蒸馏水加90gAR级结晶硫酸铵,80度溶解,趁热过滤,降至室温后即有结晶析出,应任其留存瓶中,使用前吸出所需的量,用28%的氨水调PH至7.2即可。结晶(要留着,随着温度变化,溶解度也会变化,你总要保证溶液中是饱和的,所以结晶留在瓶底,不需要再过滤,使用时取上面的溶液即可。pH7.0或7.2影响不大,也有调到7.4的,因为最后沉淀的蛋白一般都是用PBS稀释的。)
最方便的就是
500ml
水加半瓶250g硫酸铵剧烈搅拌,上层澄清的就是饱和的了。
另外较快达到
饱和状态
的方法是,将过量的硫酸铵(参考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大多数,或干脆多加点)放在水浴箱内高温溶解,取出致室温放置至其平衡(会有硫酸铵重新析出),上清即为室温下的饱和硫酸铵
先将
硫酸氨
80克溶解到100水中,加热到80左右,溶解部分过滤,其余的再溶,仍有一部分结晶,过滤的溶液当降到室温的时候就会有结晶,平衡一两天,取上清用同时氨水调节PH值用。
饱和硫酸铵溶液浓度是1.248g/mL。25度时饱和硫酸铵溶液的摩尔浓度我记得是4.1mol/L,是将767g硫酸铵溶于一升水得到,由此可以计算密度:(1000+767)/(767/132.13/4.1*1000) = 1.248g/mL。
已知硫酸铵饱和度或溶质的质量分数得到硫酸铵溶液的密度。或者反过来,已知硫酸铵溶液的密度求其饱和度。现在没有条件作试验,只能靠分析推导。
化学性质
都有铵根,所以铵根都会水解。由于铵根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铵根使溶液显酸性,碳酸氢根水解大于电离,碳酸氢根使溶液显碱性。
硫酸根为强酸酸根,不水解,硫酸根使溶液显中性。硫酸氢根为强酸酸式酸根,电离放出氢离子,硫酸氢根使溶液显酸性。
1g的硫酸铅兑9g的水均匀混合,溶解就是10%的醋酸铅溶液
思路分析: 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硫酸铜的溶解平衡,溶液已经饱和,所以硫酸铜“不再”溶解,硫酸铜存在溶解平衡,这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看上去硫酸铜晶体不再溶解,也不再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不变,实际上硫酸铜晶体存在着溶解,同时也有硫酸铜晶体的析出,只是单位时间内析出的晶体和溶解的晶体质量相等,所以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