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盐酸 > 正文

用盐酸白糖造蜂蜜

典雅的荔枝
有魅力的蜜粉
2023-01-01 07:48:38

用盐酸白糖造蜂蜜

最佳答案
神勇的冥王星
落后的棉花糖
2025-07-15 14:30:51

这个反应是由蔗糖与水在盐酸存在下,加热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类似于蜂蜜,但营养价值远不如蜂蜜。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分泌的汁液酿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以稠如凝脂、味甜纯正、清洁无杂质、不发酵者为佳。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其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作为营养滋补品、药用和加工蜜饯食品及酿造蜜酒之用,也可以替食糖作调味品。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蜂蜜(英文:Honey),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不多的营养价值,1kg的蜂蜜含有2940kcal的热量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不仅仅是在冰箱里,即使冬天放在室内储藏也会产生结晶。当加热时结晶又会重新变回液体,并不是质量的问题。当蜂蜜中含有很多杂质时便不会结晶。人们有时会以在低温下是否结晶来区分纯蜂蜜和加糖的蜂蜜,然而,将蜂蜜中的杂质过滤掉,也可以令蜂蜜不产生结晶,所以这方法并不可靠。

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唯一不会变坏的食品。

蜂蜜水分含量少,细菌和酵母菌都不能在蜂蜜中存活,但某些厌氧菌(如肉毒杆菌)可以以非活性的孢子形态存在其中,因为婴幼儿肠胃消化器官不发达,胃酸的分泌较差,所以,一岁内的婴儿不要食用没有经过消毒的蜂蜜。蜂蜜中孢子并不会繁殖产生毒素,一般情况下,蜂蜜中的厌氧菌也没有在人体内繁殖的危险。

蜂蜜比蔗糖(砂糖的主要成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为蜂蜜是由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

最新回答
坦率的小蝴蝶
懵懂的睫毛
2025-07-15 14:30:51

按一楼的解释,你的问题应该是:将白糖溶解于酒精、甲醇、盐酸的混合液后,如何将白糖分离开来?按一楼的方法,他想用蒸馏的方法蒸出酒精、水和甲醇、氯化氢,白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会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等蒸完溶剂,白糖估计也分解完了,这个要看量。

我觉得可以试一下:在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具体量以将盐酸刚好中和为准,可用酚酞指示剂判断终点,然后再蒸馏溶剂,这样可以防止白糖分解,但是有一点,蒸馏完白糖里会含有氯化钠,会变咸,有多咸就看你有多少氯化氢。

谨慎的百合
踏实的睫毛膏
2025-07-15 14:30:51

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是为了测定水解速率常数的话就不能将蔗糖加入盐酸中 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的,消耗的水可忽略不计,所以该反应可看作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盐酸只作催化剂。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和甜菜。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刮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

扩展资料:

白砂糖食用的糖,是为结晶状的,颜色很白,而且非常的甜,白砂糖不仅可食用,还有其它的作用。

1、 适当食用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

2、吃糖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防龋齿的产生。

3、糖尿病病人不易直接食用食糖,最好是以甜味剂替代。

4、用酱油烧菜时,酱油中的糖分有些被分解,菜肴往往带有酸味,在炒菜时加点糖,酸味即可消除。

超帅的大神
任性的小蝴蝶
2025-07-15 14:30:51
生活中有趣的化学现象1、小木炭跳舞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化学吧,那么你就自行动手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实验的题目叫小木炭跳舞。取一只试管,里面装入3一4克固体硝酸钾,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固定在铁架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块,投入试管中,并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跃起来,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自身翻转,好似跳舞一样,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有趣极了。请你们欣赏一下小木炭优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为什么会跳舞吗?答案原来在小木炭刚放入试管时,试管中硝酸钾的温度较低,还没能使木炭燃烧起来,所以小木炭还在那静止地躺着。对试管继续加热后温度上升,使小木炭达到燃点,这时与硝酸钾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因为硝酸钾在高温下分解后放出氧来,这个氧立刻与小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个气体一下子就将小木炭顶了起来。木炭跳起之后,和下面的硝酸钾液体脱离接触,反应中断了,二氧化炭气体就不再发生,当小木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时,又发生反应,小木炭第二次跳起来。这样的循环往复,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跃起来。2、白糖变“黑雪”白糖,是大家经常食用的一种物质,它是白色的小颗粒或粉未状,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却能将它立刻变成“黑雪”。如果你不信,那就请看下面的实验吧。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几滴经过加热的浓硫酸,顿时白糖就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在嗤嗤地发热冒气声中,“黑雪”的体积逐渐增大,甚至满出烧杯。白糖顿时变成了‘黑雪”,真有意思,谁知道这里的奥妙在什么地方?答案原来白糖和浓硫酸发生了一种叫做“脱水”的化学反应。浓硫酸有个特别古怪的爱好,就是它与水结合的欲望特别强烈,它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质中的水分它也不放过,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夺过来不可。白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c12h22o11),当它遇到浓硫酸时,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夺走,可怜的白糖就剩下炭了,变成了黑色。浓硫酸夺过水为己有之后,并不满足,它又施展另外一个本领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来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跑出来。c+2h2so4=2h2o+2so2+co2由于反应后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跑出,所以体积越来越大,最后变成蓬松的“黑雪”。在浓硫酸夺水的“战斗”中,是个放热过程,所以发出嗤嗤的响声,并为浓硫酸继续氧化碳的过程提供热量。3、不用电的电灯泡某中学的趣味化学表演大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其中一个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一根木杆上挂着一只200瓦左右的电灯泡,这个灯泡发出耀眼的白光,就亮度来说,一般的电灯比起它来是望尘莫及的。然而这个电灯泡并没有任何电线引入,因为它是一个不用电的电灯泡。请你们想一想,这个不用电的电灯泡的秘密在那里?答案原来,这个电灯泡中装有镁条和浓硫酸,它们在灯泡内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引起了放热发光。大家知道,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尤其是和一些金属相遇时更能显示出它的氧化本领。金属镁又是特别容易被氧化的物质,所以它俩是天生的“门当户对”了,只要一相遇,便立刻发生脱的化学反应:mg+2h2so4(浓)=mgso4+so2+2h20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灯泡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很快地使镁条达到燃点,在浓硫酸充分供给氧的情况下,镁条燃烧得更旺,好象照明弹一样。4、净水能手——明矾说起明矾,人们对它是很熟悉的,也有人管它叫白矾,化学名称叫硫酸钾铝。然而明矾不只用作化工原料,它还是一个净水能手呢!有一次,我们下乡搞调查研究,在做午饭的时候,发现缸里的水太浑,不能用,正在为此而着急的时候,农技站的张技术员来了,他看见我们没有法,立刻取出几块明矾,把它研成细未,然后撒在水缸里。不一会儿,缸里的水变得清澈透底了。这件事虽然时隔几年,但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然而,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道理,请读者给我解释一下。答案原来,水中的泥尘被明矾“捉”住以后,一起下沉到缸底了。那么,明矾为什么能“捉”住水中的泥尘呢?这得先从水的混浊的本身谈起。水中那些特别小的泥土和灰尘,由于重量很轻,所以它们不容易沉淀下去,在水中“游荡”,使水变得混浊。另外,这些微小的粒子还有个特点,就是它很喜欢从水中把某种离子拉到自己身边来,或者自己电离出一些离子,从而使自己变成一个带有电荷的粒子,这些带电荷的粒子往往都带有负电荷。因为同性电荷排斥,异性电荷吸引,所以这些都带负电荷的粒子互相排斥而靠不到一起,它们没有机会结成较大的粒子而沉淀下来。明矾却有使这些彼此不能靠近的粒子跑到一起来的奇特本领。,明矾一遇到水,就发生水解反应,在这种反应中,硫酸钾是个配角,硫酸铝是个主角。硫酸铝和水作用后生成白色絮状的沉淀物——氢氧化铝。所生成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铝,一碰到带有负电荷的泥尘颗粒,就彼此“抱”在一起。这样,很多粒子聚集在一起,粒子越来越大,终于双双沉于水底,水就变得情澈透明了。简单的说是铝离子水解5、石灰煮鸡蛋南京小学的校舍需要重新维修,工人师傅往一堆的响声,好象开锅似的。慧清和艳丽两位同学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一边议论。慧清说:“看这个热乎劲,准能将鸡蛋烧熟。”艳丽说:“根本不可能。”她俩为了弄个明白,就从家里拿来一个鸡蛋,埋到正在冒气的石灰堆里,不大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爆炸了。她们看到这种情形,更加纳闷了,她们想来想去也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谁能给她俩解释一下?答案道理很简单。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水后变成熟石灰,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白灰。把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叫做“消化”这是一个放热反应:6、不安定的卫生球说起卫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经常用它来杀死衣箱中的蛀虫。然而,当你把它放到一个含有醋酸和小苏打的水溶液里一它会怎样呢?开始时,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过一会儿,它就不安静了,却在水里上下跳动,好象得了癫狂症一样。谁知道这是为什么?答案经过这种化学反应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了一个个很小很小的小气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卫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满这种小气泡。二氧化碳比水轻,要往水面上升,一旦卫生球粘住的这种气泡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样,直往上升。当卫生球升到水面时,由于所受压力的减小,附在卫生球上面的小气泡破裂了,卫生球又恢复原来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于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够的小气泡时,又浮了上来。这样循环往复,卫生球便奔走不停。7、“六六六”粉名字的来历城郊一片小麦田发生了虫灾,为了抗灾灭虫,农民喷洒一种叫作“六六六”粉的化学农药。这时,爱动脑筋的甲同学一本正经地问乙同学:“你说,这种农药为啥叫‘六六六’粉呢?”“这还不知道,因为在发明这种农药的时候,科学家们实验了六百六十六次。”乙同学胸有成竹地回答。甲同学反驳说:“你说的不对,我听别人说,这种农药是用六百六十六种药配成的,所以叫‘六六六’粉。这两位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请读者评一评,他俩谁讲的对?为什么?答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不对。这种农药是用一种叫作苯的化学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和氯气作用生成的。c6h6十3c12=c6h6cl6从生成的“六六六”粉的分子式中可以看出:、它的分子是由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六个氯原子组成的,所以叫作“六六六多,粉。8、氯化铵的妙用——防火布亲爱的同学,我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千就成防火布了。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请你们说说,这是什么道理?答案原来,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一种是氨气,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nh4cl—>nh3(气)+hc1(气)这两种气体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象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9、一个鸡蛋的沉浮在一个大烧杯中装入稀盐酸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放一个新鲜鸡蛋,它会马上底。不一会儿,鸡蛋又上升到液面,接着又沉入杯底,过一会儿鸡蛋又重新浮到液面,这样可反复多次。请大家分析一下,这是什么道理?答案由于鸡蛋外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cac03十2hc1=cac12十c02(气)十h20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气泡紧紧地附在蛋壳上,产生的浮力使鸡蛋上升,当鸡蛋升到液面时气泡所受的压力小,一部分气泡破裂,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从而使浮力减小,鸡蛋又开始下沉。当沉入杯底时,稀酸继续不断地和蛋壳发生化学反应,又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再次使鸡蛋上浮。这样循环往复上下运动,最后当鸡蛋外壳被盐酸作用光了之后,反应停止,鸡蛋的上下运动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时由于杯中的液体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所以最后液体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因而,鸡蛋最终浮在液体上部。

天真的高山
过时的日记本
2025-07-15 14:30:51
蔗糖与稀盐酸会反应生成还原糖,就是蔗糖被分解了。但蔗糖分解的方程式是没有盐酸的,可以理解为催化剂。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果糖------ 葡萄糖C12H22O11+H2O→2C6H12O6麦芽糖------------- 葡萄糖(C6H10O5)n+nH2O→nC6H12O6淀粉-------------葡萄糖(C6H10O5)n+nH2O→n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CH2OH(CHOH)3-(C=O)-CH2OH是果糖(C=O要竖着写)

蔗糖如果加入硫酸,前提是浓硫酸,就会脱水炭化2H2SO4(浓)+C=2H2O+2SO2↑+CO2↑ 生成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独特的唇膏
快乐的美女
2025-07-15 14:30:51
你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是为了测定水解速率常数的话就不能将蔗糖加入盐酸中

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的,消耗的水可忽略不计,所以该反应可看作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盐酸只作催化剂.

如果将蔗糖加入盐酸中,蔗糖的起始浓度就是一个变化的值,而且先加入的蔗糖会先水解,影响起始浓度和反应速率.

只有将盐酸加入到蔗糖溶液中,所有实验才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优雅的溪流
激动的盼望
2025-07-15 14:30:51

白糖会变成黑炭,俗称黑面包反应,因为浓硫酸有强腐蚀性和脱水性,而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与浓硫酸迅速反应。

1、蔗糖属碳水化合物,遇到具有脱水性的浓硫酸,会失水炭化变黑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3、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的,使糖形成多孔膨松的形态。

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扩展资料:

浓硫酸化学性质

1、腐蚀性

纯硫酸加热至290℃分解放出部分三氧化硫,直至酸的浓度降到98.3%为止,这时硫酸为恒沸溶液,沸点为338°C。无水硫酸体现酸性是给出质子的能力,纯硫酸仍然具有很强的酸性,98%硫酸与纯硫酸的酸性基本上没有差别。

2、脱水性

脱水指浓硫酸脱去非游离态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氢氧原子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氢氧元素的过程。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脱水时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或脱去非游离态的结晶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

活力的板凳
温婉的长颈鹿
2025-07-15 14:30:51
第一,葡萄糖是身体的供能物质。细胞靠有氧呼吸获得能量,而有氧呼吸的原材料只能是葡萄糖。 第二,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其他药品配伍可以接近血液的渗透压,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 第三,有些药品如果和葡萄糖合用的话,可以刺激细胞膜上的受体,促进吸收。

明理的鞋子
认真的星星
2025-07-15 14:30:51
你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是为了测定水解速率常数的话就不能将蔗糖加入盐酸中

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的,消耗的水可忽略不计,所以该反应可看作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盐酸只作催化剂.

如果将蔗糖加入盐酸中,蔗糖的起始浓度就是一个变化的值,而且先加入的蔗糖会先水解,影响起始浓度和反应速率.

只有将盐酸加入到蔗糖溶液中,所有实验才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野性的流沙
爱听歌的柜子
2025-07-15 14:30:51
你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是为了测定水解速率常数的话就不能将蔗糖加入盐酸中 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的,消耗的水可忽略不计,所以该反应可看作是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盐酸只作催化剂.如果将蔗糖加入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