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与浓硝酸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
【考纲要求】
1、了解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根据加成、取代反和消去等反应的特点,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并能书写给定反应物和反应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别从加(脱)氧、脱(加)氢的角度来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内容讲解】
考点一、取代反应
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常见有机物:
考点二、加成反应
1、定义: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3、典型的加成反应
考点三、消去反应
1、定义 :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HX,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过程。
2、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醇、卤代烃
考点四、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小分子互相作用生成高分子的反应。聚合反应包括加聚和缩聚反应。
(一).加聚反应:
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加聚反应中单体的结构特点是含有不饱和键,如:C=C、C≡C等。
1.单烯烃的加聚
2.二烯烃的加聚
3.单烯烃与二烯烃共聚
(二)缩聚反应:
由小分子合成高分子的同时,还有小分子生成。该类反应的单体一般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如酚醛树脂、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等。
考点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①定义:去氢加氧的反应。
②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广义氧化:所有的有机物燃烧;
狭义氧化:烯烃、炔烃及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醇的催化氧化;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醇酚醛皆可使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还原反应
①定义:去氧加氢的反应。
②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等与氢气的加成。
六、其它反应
1、显色反应:FeCl3遇苯酚显紫色;浓硝酸遇含苯环的蛋白质显黄色(黄蛋白实验);碘水遇淀粉显蓝色。
2、中和反应:羧基与碱的反应。
3、置换反应:乙醇与钠等活泼金属的反应。
苯酚和硝酸的化学方程式:(浓硫酸作催化剂)
苯酚分子由一个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构成。由于苯环的稳定性,这样的结构几乎不会转化为酮式结构 。
酚羟基的氧原子采用sp2杂化,提供一对孤电子与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同形成离域键。大π键加强了烯醇的酸性,羟基的推电子效应又加强了O-H键的极性,因此苯酚中羟基的氢可以电离出来。
硝酸中的羟基氢与非羟化的氧原子形成分子内氢键,这是硝酸酸性不及硫酸、盐酸,熔沸点较前两者低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苯酚属于酚类物质,有弱酸性,能与碱反应:
PhOH+NaOH→PhONa+H₂O
苯酚Ka=1.28×10-10,酸性介于碳酸两级电离之间,因此苯酚不能与NaHCO₃等弱碱反应:
PhOˉ+CO₂+H₂O→PhOH+HCO₃ˉ
此反应现象:二氧化碳通入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
原因:苯酚因溶解度小而析出。
浓硝酸不稳定,遇光或热会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从而使外观带有浅黄色。但稀硝酸相对稳定。
反应方程式:4HNO₃=光照=4NO₂↑+O₂↑+2H₂O
4HNO₃=△=4NO₂↑+O₂↑+2H₂O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1.当向苯酚中加入浓硝酸时,大部分苯酚会被硝酸氧化
2.乙醇和硝酸反应,
用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生成硝酸乙酯。
反应现象是有果香味和溶液分层
不会爆炸的,至多也就是剧烈沸腾
方程式是CH3CH2OH+HNO3=O2NOCH2CH3+H2O
千万注意:不要加甘油!!!!!!
3. 铁丁,硝酸
稀硝酸:
Fe+4HNO3==Fe(NO3)3+NO↑+2H2O (足量铁和稀硝酸)
3Fe+8HNO3==3Fe(NO3)2+2NO↑+4H2O(铁和足量的稀硝酸)
浓硝酸:
反应很复杂,生成二氧化氮
Fe少量 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HNO3浓度下降:Fe+4HNO3=Fe(NO3)3+NO+2H2O
Fe过量:Fe+2Fe(NO3)3=3Fe(NO3)2
安静的放在一起,没什么.
因为只有硝酸、无水乙醇易挥发,不会发生爆炸!
至多就使得药品变质
但绝对不能混合加热,这主要还是由于硝酸、无水乙醇:
1.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
2.酒精和水混溶降低硝酸的溶解度,
促进硝酸分解然后硝酸分解产生热量进一步加快反应.
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和加热后蒸发的酒精.
会产生大量气体,极易发生爆炸!!!
1、苯酚的硝化反应
C₆H₅O⁻+CO₂+H₂O = C₆H₅OH+HCO₃⁻
2、苯酚与甲醛的反应,本质为缩聚反应,生产中用于制酚醛树脂。
C₆H₅OH + HCHO → C₆H₃OHCH₂ + H₂O
3、苯酚与溴的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3Br₂+C₆H₅OH → (C₆H₅OH ) Br₃+3HBr
4、苯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
C₆H₅OH +NaOH→C₆H₅ONa+ H₂O
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在室温下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碱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机溶剂中,难溶于石油醚。
扩展资料
苯酚的使用:
1、苯酚常用于测定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作有机合成原料等。 苯酚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该法具有产品纯度高、原料和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但其发展受联产物丙酮的制约。
2、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可制取酚醛树脂、己内酰胺、双酚A、水杨酸、苦味酸、五氯酚、己二酸、酚酞n-乙酰乙氧基苯胺等化工产品及中间体,在化工原料、烷基酚、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涂料和炼油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用途。
3、苯酚还可用作溶剂、实验试剂和消毒剂,苯酚的水溶液可以使植物细胞内染色体上蛋白质与DNA分离,便于对DNA进行染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如果是稀硝酸应该发生氧化还原,先氧化酚羟基,由于受苯环影响甲基也可以被氧化但与硝酸浓度和反应条件有关(高中阶段对这两类氧化不要求)
一、苯酚的还原性
苯酚为无色晶体,但会因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被氧气所氧化而显粉红色。
思考1:其他露置在空气中或久置易变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还有哪些?
(提示:NO、Na2O2、FeSO4、Fe(OH)2等)
二、苯酚的弱酸性
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因而不能用指示剂来检验苯酚的存在,但可借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判断:A为稀盐酸;B为Na2CO3;C为 溶液。反应的现象是:C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OH+ 。由此说明酸性强弱顺序为 —OH
思考2:将CO2通入 —ONa溶液中,是否能得到 ?
(提示:无论CO2过量与否,都只能生成 )
思考3:向溶液中通入CO2后会产生浑浊现象的还有哪些?
(提示:饱和 溶液、 溶液、 溶液等)
注意:与量有关的反应很多,量不同,反应情况不同,如CO2与石灰水的反应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受量的影响,如 与 的反应就与量无关。
三、苯酚的取代反应
苯酚与溴水很容易发生取代反应,现象明显,可用于苯酚的检验,也可用于定量检测生活废水中的酚含量。
思考4:为什么苯酚与溴水可发生取代反应,而苯却不能?
(提示: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要比苯容易得多)
注意:苯酚与卤素、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形式相同,都是2,4,6—三取代物,类似的反应可能在信息题中出现,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迁移能力。
四、苯酚的显色反应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呈紫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苯酚的存在,但不能用于苯酚的分离或提纯。
思考5:中学无机反应中的显色反应有哪些?
(提示:碘水与淀粉、Fe3+与SC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