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如果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稀
==CaSO4+H2O+CO2↑,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太缓慢.
A、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没有物质出来,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B、装置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也没有物质跑出来,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C、稀盐酸和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溢出,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变化;
D、锌与盐酸生成氢气,但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气体没有跑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故选:C.
。因为纯碱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但其水溶液显现碱性,化学式为na2co3
,
食盐就是氯化钠,食醋中含醋酸化学式为
c2h3coo。
食醋和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为c2h3cooh+na2co3=c2h3coona+h2o+co2,食醋与氯化钠不反应,故能鉴别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式用来表示物质。
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浓度较小的水溶液。
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
二者都是混合物,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盐酸溶质是氯化氢,化学式:HCl。
溶剂是水,化学式:H2O。
所以在除去铁锈的时候,可能铁也有很少部分和稀盐酸反应,但是影响不大
除铁锈应该不会用一氧化碳去还原的吧
NaOH+HCl=NaCl+ 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①取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测量其温度;然后加入适量10%的盐酸,用
玻璃棒搅拌,再测温度
②温度计示数变大(或温度升高)
(3) 生成蓝色沉淀;
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也无明显现象(或盐酸可能有剩余)
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等)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Mg+H2SO4=MgSO4+H2↑
1、PH试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PH试纸检验、酸性的是盐酸、碱性的是氢氧化钙
石蕊变红的是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钙
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钙、不变色的是盐酸
2、向两溶液通入CO2气体,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钙
Ca(OH)2
+
CO2====CaCO3(沉淀)
+
H2O
HCl无反应
3、向两溶液分别加入少量Na2CO3溶液、反应有气泡的是盐酸,有沉淀的是氢氧化钙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气体)
Ca(OH)2
+
Na2CO3====2NaOH
+
CaCO3(沉淀)
4、向两溶液分别滴加AgNO3。有白色沉淀的是盐酸、有黑色不溶物生成的是Ca(OH)2
HCl
+
AgNO3
====AgCl(沉淀)
+
HNO3
Ca(OH)2
+
2AgNO3
====CaCl2
+
2AgOH(沉淀)
2AgOH
====Ag2O
+
H2O
AgOH迅速分解,生成Ag2O为黑色
回答满意请采纳
当PH=7时,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XA/36.5=0.1B/40
X=3.65B/40A
NaOH+HCl=NaCl+H2O
40-------------58.5
0.1B-----------Y
Y=5.85B/40 g
则有(5.85B/40 )/(A+B)=7.8%
变形得:B/A=3.12/2.73
X=3.65B/40A=3.65*3.12/(40*2.73)=10.4%
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