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乙醇的物理常数

坚定的冥王星
内向的盼望
2023-01-01 07:41:54

乙醇的物理常数

最佳答案
温婉的花卷
自觉的过客
2025-07-15 05:36:40

乙醇的物理常数: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相对密度(d15.56)0.816,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

λ=589.3nm和18.35℃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

扩展资料:

乙醇的毒理性:

1、毒性:低毒。急性毒性:LD50 7060mg/kg(大鼠经口);7340 mg/kg(兔经皮);LC50 37620 mg/m³,10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4.3 mg/L×5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 mg/L×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

2、刺激性:家兔经眼:500 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 mg/24小时,轻度刺激。

3、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0.2 g/(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

4、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

5、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1~1.5 g/(kg·天),2周,阳性。

6、生殖毒性:大鼠腹腔最低中毒浓度(TDL0):7.5 g/kg(孕9天),致畸阳性。

7、致癌性: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40 mg/kg(57周,间断),致癌阳性。

乙醇用途: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最新回答
粗犷的乌龟
冷艳的御姐
2025-07-15 05:36:40

酒精瓶装图片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学名是乙醇, 分子式C2H6O,(酒精燃烧C2H5OH+3O2=2CO2↑+3H2O)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闪点:75℃ (不同含水量的酒精会有所不同) 熔点: -114.1℃ 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 78.3 ℃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燃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酒精的用途 燃料 95%的酒精用做燃料 医疗单位常需使用酒精灯、酒精炉,点燃后用于配制化验试剂或药品制剂的加热,也可用其火焰临时消毒小型医疗器械。 灭菌消毒 70%-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有人以为,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错误的。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而杀死细菌。但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因而可彻底杀死细菌。 用70%-75%的酒精消毒医疗器械应当用浸泡的方法,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浸泡消毒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免器械上的残余酒精刺激机体组织。 因为酒精只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芽孢和病毒,所以,医疗注射或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常使用效果更好的碘酒。为了减少碘对皮肤的长期刺激,一般在用碘酒消毒后,用75%的酒精脱去碘。 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 预防 40%-50%的酒精用于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而且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愈合;其预防的方法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按摩时,护理人员会将少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物理退热 25%-50%的酒精用于物理退热 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高贵的学姐
霸气的星星
2025-07-15 05:36:40
下面,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无水乙醇 ,又叫已醇,或者叫无水酒精;分子式为:C2H6O;分子量为:46.06844,CAS号:64-17-5;它的用途很广泛,我大体想了一下,大约有8种用法,稍等一下我给大家列出来。首先,我说一下它的化学性质: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性辛辣味。 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能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若干无机化合物。 其次,说一下简单点的生产方法:(1)由含淀粉或糖类原料(薯类、玉米、废糖蜜等)用发酵法制得。

(2)由乙烯直接催化水合而成。最后,说一下它的用途:1.用途 用作自助火锅燃料、野外旅游燃料等

2.用途 常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制药工业

3.用途 抽提溶剂;载色剂;香料溶剂;增香剂;防腐剂。GB 2760-96规定为食品加工助剂。

4.用途 广泛用于1,6-己二醇 、合成1.4丁炔二醇 、合成2,3-丁二醇 等有机合成工业

5.用途 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等行业,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6.用途 用作制饮料酒,用于食品工业

7.用途 用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有机溶剂,制饮料酒,食品工业

8.用途 乙醇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医药、涂料、卫生用品、化妆品、油脂等各个方法,占无水乙醇总耗量的50%左右。乙醇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于制造乙醛、2-噻吩乙醇 、2-溴乙醇 、4-硝基苯硫醇 、2-萘硫醇 、D-泛醇 等等,并衍生出医药、染料、涂料、香料、合成橡胶、洗涤剂、农药等产品的许多中间体,其制品多达300种以上,但目前乙醇作为化工产品中间体的用途正在逐步下降,许多产品例如D-山梨醇 、DL-氨基丙醇 、苯甲醇 已不再采用乙醇作原料而用其他原料代替。75%的乙醇水溶液具有强杀菌能力,是常用的消毒剂。经过专门精制的丙炔醇 也可用于制造饮料。与胆固醇 类似,乙醇可作能源使用。有的国家已开始单独用DL-泛醇 作汽车燃料或掺到汽油(10%以上)中使用以节约汽油。

俏皮的毛衣
阳光的芒果
2025-07-15 05:36:40

C₂H₆O。

酒精,即乙醇,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CH₃CH₂OH,是最常见的一元醇。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

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扩展资料

应用领域

1、工业原料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以用于:

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晶;洗涤剂;萃取剂;

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2、消毒用品

体积分数99.5%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

注意: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3、饮料制品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

注意: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另外对于啤酒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

4、有机原料

乙醇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5、汽车燃料

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现代生物能源乙醇。随后,乙醇被加入到汽油里作为抗爆剂。可以说安全、清洁是乙醇的主要优势。

第一代生物能源正是乙醇(俗称“汽车酒精”)。这类乙醇使用粮食或者甘蔗作为原料,通过淀粉或者蔗糖发酵得到的,而微生物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乙醇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无限的麦片
缥缈的乌冬面
2025-07-15 05:36:40
我有一份模板。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中文名称2:酒精

英文名称2:ethanol

技术说明书编码:393

CAS No.:64-17-5

分子式:C2H6O

分子量:46.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 含量 / CAS No.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乙醇 64-1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中国MAC(mg/m3):1000

前苏联MAC(mg/m3):OSHA 1000ppm,1880mg/m3ACGIH 1000ppm,1880mg/m3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

监测方法: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工程控制: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身体防护:

手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pH: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3.3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7060 mg/kg(兔经口)7430 mg/kg(兔经皮)LC50:37620 mg/m3,10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061

UN编号:1170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小开口铝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其它法规:无水乙醇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11-83)。

参考资料:http://www.msds51.cn/a/MSDSyangben/2011/0629/141.html

平常的指甲油
怕黑的乌龟
2025-07-15 05:36:40
乙醇(ethanol),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俗称酒精。[1]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1]

乙醇与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2]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化学性质

酸碱性

弱酸性(严格说不具酸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碱发生化学反应),因含有极性的氧氢键,故电离时会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其化学反应式为:[2]

乙醇的pKa=15.9(20℃),与水相近。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2]

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其化学方程式:[2]

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2]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2]

与金属反应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可将乙醇羟基里的氢置换出来生成对应的有机盐以及氢气。[3]

结论:

(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3]

(2)活泼金属(钾、钙、钠等)可以将乙醇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所生成的金属盐遇水则迅速水解生成醇和碱,其水溶液为强碱性。[3]

酯化反应

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并加热的情况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为可逆反应:[3]

取代反应

乙醇可以和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3]

通式: (X为卤素)

氧化反应

①燃烧

乙醇燃烧产生的光谱

完全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并放出大量的热;[3]

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黄色火焰,放出热量。[3]

②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3]

(制乙醛的原理)

脱水反应

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2]

1、分子内脱水: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70℃左右,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和水(切记要注酸入醇,酸与醇的比例是1:3)。制取时要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以免暴沸。[2]

2、分子间脱水: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40℃左右,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和水。[2]

主要种类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11]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11]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11]

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利用造纸废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酒精,主要产品为工业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11]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11]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11]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相当于高纯度酒精及普通精馏酒精。三级相当于医药酒精,四级相当于工业酒精。新增二级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的需要,减少生产与使用上的浪费,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而制订的。

温柔的水杯
老实的酸奶
2025-07-15 05:36:40

甲醇(Methanol)又称羟基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其化学式为CH3OH/CH4O,其中CH3OH是结构简式,能突出甲醇的羟基,CAS号为67-56-1,分子量为32.04,沸点为64.7℃。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乙醇就是我们所说的酒精,化学式C2H5OH乙醇可以用来勾兑白酒,还可用作黏合剂,还可作用为化妆品,氢剂,脱氢剂等溶剂。乙醇还可用作防冻剂,染料,消毒剂,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95%的乙醇可以用于擦拭紫外线灯,40%到50%的乙醇可以用来预防褥疮,25%到50%的乙醇可以用于物理退热,高烧的患者则是用25%到50%的乙醇擦洗全身达到降温的目的。

仔细看甲醇分子式只有一个C,乙醇有两个C

甲醇

乙醇

自觉的含羞草
开心的毛巾
2025-07-15 05:36:40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乙醇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标记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乙醇中毒 22.1 毒理作用22.2 临床表现22.3 实验室检查22.4 诊断22.5 治疗22.6 预后22.7 预防 2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24 实验室监测方法25 环境标准26 泄漏应急处理27 防护措施28 急救措施29 乙醇药典标准 29.1 品名 29.1.1 中文名29.1.2 汉语拼音29.1.3 英文名 29.2 分子式与分子量29.3 性状 29.3.1 相对密度 29.4 鉴别29.5 检查 29.5.1 酸堿度29.5.2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29.5.3 吸光度29.5.4 挥发性杂质 29.5.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29.5.4.2 测定法 29.5.5 不挥发物 29.6 类别29.7 贮藏29.8 版本 30 乙醇说明书 30.1 乙醇的别名30.2 外文名30.3 适应症 31 参考资料附:* 乙醇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yǐ chún

2 英文参考

ethanol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grain alcohol [朗道汉英字典]

3 国标编号

32061

4 CAS号

64175

5 中文名称

乙醇

6 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ethanol

7 乙醇的别名

酒精

8 分子式

C2H6O;CH3CH2OH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10 分子量

46.07

11 蒸汽压

5.33kPa/19℃

12 闪点

12℃

13 熔点

114.1℃

14 沸点

78.3℃

15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

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用作溶剂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 *** 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类。

急性毒性:LD507060mg/kg(兔经口);7340mg/kg(兔经皮);LC50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4.3mg/L×5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mg/L×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

*** 性:家兔经眼:500mg,重度 *** 。家兔经皮开放性 *** 试验:15mg/24小时,轻度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0.2g/(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1~1.5g/(kg·天),2周,阳性。

生殖毒性:大鼠腹腔最低中毒浓度(TDL0):7.5g/kg(孕9天),致畸阳性。

致癌性: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40mg/kg(57周,间断),致癌阳性。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乙醇中毒

乙醇(酒精)分子式为C2H5OH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易燃易挥发的液体,亦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广泛用于工业、医药和生活,是酒的主要成分。可由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通常口服乙醇80%以上由上消化道迅速吸收,空腹饮酒则吸收更快,90%以上于饮酒后1.5h内吸收入血液循环,绝大部分在肝脏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二氧化碳、水,同时产生热量,仅小部分由肺和肾脏排出。乙醇氧化代谢较快,故毒性不具有蓄积性。不同个体对乙醇的耐受量有较大差异。长期饮酒者体内可诱导产生肝微粒体酶, 对乙醇的耐受性增强。急性中毒多由一次性过量饮酒引起,俗称醉酒。其他含有乙醇的日用品等也可因误服而引起急性中毒。长期酗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人中毒量个体差异很大,成人一般为75~80ml;致死量小儿为6~30ml,成人为250~500ml。[1]

22.1 毒理作用

酒精是脂溶性的物质,可迅速透过大脑中枢神经细胞膜,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酶,使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欣快兴奋是乙醇对大脑皮质高级中枢抑制从而解除了对边缘系统的抑制所致。当乙醇摄入量增大时,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增强,首先作用于大脑皮质,继而影响皮质下中枢,可引起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呼吸中枢麻痹是重症致死的主要原因。外周血管扩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体温调节紊乱,以及由于意识状态下降均导致患者体温下降。此外,还可影响肝内糖的代谢,使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增多,而糖异生减少而致低血糖。[1]

22.2 临床表现

急性乙醇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两期[2] :

兴奋期:呈兴奋状态、欣 *** 、悲喜不定、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颜面潮红、呕吐、步态不稳、活动不协调等,甚至精神错乱、躁狂。

兴奋期后渐人嗜睡状态,甚至昏迷。尿便失禁、体温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瞳孔扩大或正常,呼吸缓慢而有鼾音,常可因吸入呕吐物引起吸人性肺炎,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小儿中毒后很快进入昏睡中,可出现低血糖性惊厥,亦可出现高热、休克、急性肺水肿、肺炎、中毒性脑病、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并发症:成人乙醇重度中毒后可并发中毒性肺水肿、脑血管意外、频发室早、房颤等多种心律失常及肝功能损害。大量饮酒后还可出现急性乙醇中毒性肌病,肌痛、肌无力、肌肉肿胀、横纹肌溶解而导致急性肾衰。重度酒精中毒可并发脑水肿,此时颅内压增高,患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尤其是眼底视 *** 水肿,为脑水肿的重要依据。严重的脑水肿能并发脑疝,使病情更加严重,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有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心肌损害、多发神经病、Wernicker脑病等。

22.3 实验室检查

[3]

1.血清、呼出气、尿液乙醇浓度高,非酗酒者乙醇浓度大于32.6mmol/L就可昏迷。血乙醇浓度>86.8mmol/L,或昏迷超过12h者预后不良。

2.可出现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轻度代谢性酸中毒、血清渗透压升高、肝功能异常、血胆固醇增高、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血肌酸激酶增高及尿肌红蛋白阳性等。

3.心电图出现各种心律失常,STT改变。

22.4 诊断

乙醇中毒的诊断要点为[3] :

1.中毒史:有一次服用过量乙醇或饮酒史,小儿有因发热酒精擦浴史等。患者的呼吸,呕吐物有强烈乙醇味。

2.中毒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等上述中毒症状,重度昏迷者呈昏迷状态;并排除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

3:实验室检查:测定可疑患者的呕出物或血中乙醇浓度有助于诊断。

4.有酸中毒时须与低血压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他醇类中毒所致乳酸性酸中毒等鉴别。昏迷患者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

22.5 治疗

乙醇中毒的治疗要点为[4] :

一般酒醉可不必治疗。轻度中毒只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喝些浓茶和咖啡以醒酒。绿豆汤、梨、西瓜、荸荠生吃,亦有较好的解酒作用。口服大剂量乙醇者在30min内可催吐或洗胃,用水或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液不可过多,2000~4000ml内即可,吸引器负压要小。洗胃过程中,出现频繁呕吐,可停止洗胃。可服硫酸钠20g导泻(忌用硫酸镁)。

1.对症支持治疗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保暖、纠正低体温状态,纠正酸中毒,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1)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必要时加以约束,镇静剂的应用应该慎重,必要时可用安定5~10mg肌肉注射。忌用巴比妥类镇静剂及吗啡,以免抑制呼吸,而副醛、氯丙嗪和非那根均与酒精有协同作用,应慎用。如果患者呕吐次数较多,或出现干呕或呕吐胆汁,应及早应用镇吐剂,如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以防止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未出现呕吐,禁止应用镇吐剂。

(2)呼吸抑制、严重昏迷者,可用可拉明、洛贝林,并吸入氧气。必要时配合人工呼吸行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以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为宜。PEEP不宜超过0.98kPa(lOcmH2O),以免增加心脏循环负担或发生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或气胸等并发症。

(3)脑水肿者应限制入水量,首先应用20%甘露醇125~150ml快速静脉滴注,6~8h一次,因其对肾脏有一定的损害,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与速尿注射液交替使用,也可以应用β七叶皂苷钠或甘油氯化钠静脉滴注。头部冰袋冷敷降低头部温度,有降低耗氧量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4)低血压、休克者,给予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用阿拉明、多巴胺、麻黄堿等。

(5)纠正酸中毒。

(6)对有感染的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

(7)有条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楔压,以了解患者有无血容量不足、肺水肿,便于及时对症治疗。

(8)有出血倾向者给予维生素K新鲜血浆。

2.药物治疗

(1)纳洛酮:近来应用纳洛酮疗法较多,纳洛酮对昏迷者有一定促醒作用,重度中毒患者应用后苏醒时间缩短,死亡率下降。纳洛酮0.4~0.8mg(小儿0.O1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15~30min重复一次,直至患者清醒,呼吸平稳。重度中毒患者可将0.8~1.2mg纳洛酮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维持,同时每半小时静脉注射一次,剂量0.4mg。心功能障碍和高血压患者慎用。或哌甲酯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l~3/d。乙胺硫脲1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1/d,脑水肿急性期忌用。中药醒脑静(安宫牛黄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1~2/d;或安宫牛黄丸鼻饲,2/d,每次1丸。其他如清开灵、生脉注射液亦有一定疗效。

(2)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加入普通胰岛素8~12U静滴;维生素B1、B6、烟酰胺各100mg肌肉注射,可加速乙醇在体内的氧化。根据病情可6~8h重复给药一次。还可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加速尿40mg,有促进药物排出的作用。

(3)呼吸抑制呈表浅缓慢呼吸者,可给予苯甲酸钠咖啡因0.25~0.5g静脉或肌肉注射,或肌肉注射戊四氮0.1~0.2g,或利他林10~20mg,尼可刹米0.375g,每2h交替使用。

(4)果糖:加速乙醇浓度下降,5~10g/d。

(5)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地清除体内乙醇,适用于深度昏迷者。

(6)对酒精中毒有脱水者,可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酸堿平衡。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葡醛酸内酯,以及硫普罗宁保护肝脏。避免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出现上消化道血者,可口服泰胃美800mg或静脉注射法莫替丁20mg。

3.慢性中毒者应彻底戒酒,治疗神经损害。因常有低镁、低钾、低钙、低磷血症及各种维生素缺乏应及时予以补充。

22.6 预后

因饮酒过量所致中毒,常在5~6h内恢复。成人一次摄入5~6g/kg,儿童摄入3g/kg,同时血中浓度>4g/L,则易于发生死亡。如伴有误吸或有其他基础疾病者,死亡率会有所上升。[5]

22.7 预防

[5]

1.避免过量饮酒是预防的关键。

2.服用药酒要掌握用量,用酒精擦浴时应避免用量过多、浓度过大。

3.有心、肺、肝、肾疾病及上消化道溃疡病者,应禁止饮酒。

2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

24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重铬酸钾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25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0mg/m3 前苏联(1977) 大气质量标准 5.0mg/m3 嗅觉阈浓度 50ppm

26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7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28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29 乙醇药典标准29.1 品名29.1.1 中文名

乙醇

29.1.2 汉语拼音

Yichun

29.1.3 英文名

Ethanol

29.2 分子式与分子量

C2H6O  46.07

29.3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有特臭,味灼烈;易挥发,易燃烧,燃烧时显淡蓝色火焰;加热至约78℃即沸腾。

本品与水、甘油、三氯甲烷或乙醚能任意混溶。

29.3.1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A)不大于0.8129,相当于含C2H6O不少于95.0%(ml/ml)。

29.4 鉴别

(1)取本品1ml,加水5ml与氢氧化钠试液1ml后,缓缓滴加碘试液2ml,即发生碘仿的臭气,并生成黄色沉淀。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附录Ⅳ C)。

29.5 检查29.5.1 酸堿度

取本品20ml,加水20ml,摇匀,滴加酚酞指示液2滴,溶液应为无色;再加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溶液应显粉红色。

29.5.2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本品应澄清无色。取本品适量,与同体积的水混合后,溶液应澄清;在10℃放置30分钟,溶液仍应澄清。

29.5.3 吸光度

取本品,以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测定吸光度,在240nm的波长处不得过0.08250~260nm的波长范围内不得过0.06;270~340nm的波长范围内不得过0.02。

29.5.4 挥发性杂质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E)。

29.5.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起始温度40℃,维持12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80℃。对照溶液(b)中乙醛峰与甲醇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29.5.4.2 测定法

精密量取无水甲醇100μl,置5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a);精密量取无水甲醇50μl,乙醛50μl,置5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0μl,置1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b);精密量取乙缩醛150μl,置5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0μl,置1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c);精密量取苯100μl,置10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0μl,置50ml量瓶中,用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d);取供试品作为供试品溶液(a);精密量取4甲基2戊醇150μl,置500ml量瓶中,加供试品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b)。精密量取对照溶液(a)、(b)、(c)、(d)和供试品溶液(a)、(b)各1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a)如出现杂质峰,甲醇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a)主峰面积的0.5倍(0.02%);含乙醛和乙缩醛的总量按公式(1)计算,总量不得过0.001%(以乙醛计);含苯按公式(2)计算,不得过0.0002%;供试品溶液(b)中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4甲基2戊醇的峰面积(0.03%,以4甲基2戊醇计)。

乙醛和乙缩醛的总含量%[(0.001%×AE)/(ATAE)]+[(0.003%×CE)/(CTCE)]    公式(1)

式中 AE为供试品溶液(a)中乙醛的峰面积;

AT为对照溶液(b)中乙醛的峰面积;

CE为供试品溶液(a)中乙缩醛的峰面积;

CT为对照溶液(c)中乙缩醛的峰面积;

苯含量%(0.0002%BE)/(BTBE)×100%                                     公式(2)

式中 BE为供试品溶液中苯的峰面积;

BT为对照溶液中苯的峰面积。[6]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9.5.5 不挥发物

取本品4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后,在105℃干燥2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29.6 类别

消毒防腐药、溶剂。

29.7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29.8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0 乙醇说明书30.1 乙醇的别名

醇酒精 ,乙醇

30.2 外文名

Alcohol

30.3 适应症

单纯的画板
腼腆的太阳
2025-07-15 05:36:40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相当于高纯度酒精及普通精馏酒精。三级相当于医药酒精,四级相当于工业酒精。新增二级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的需要,减少生产与使用上的浪费,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而制订的。

扩展资料

酒精被作为化妆品的基础原料加入化妆品中,不过化妆品中添加的酒精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专用酒精。有皮肤学专家认为,酒精是较好的消毒杀菌剂、清洁剂和去油污剂,对于油性肌肤和易生粉刺暗疮的皮肤十分有益,合理地使用酒精有利于皮肤健康。使用含酒精化妆品的四点提示:

1、干性皮肤不建议使用含有酒精的化妆品。

2、对酒精过敏的人或敏感性肌肤人群不能使用含酒精的化妆品。

3、不要依赖嗅觉判定化妆品中是否含有酒精,高级酒精气味柔和,与配方中香料散发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很难通过嗅觉闻到酒精气味。

4、根据自己皮肤类型正确选择和使用含有酒精的产品,就不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干燥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酒精在化妆品中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