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酸 > 正文

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醇是极性分子吗

故意的小蜜蜂
乐观的期待
2023-01-01 07:36:11

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醇是极性分子吗

最佳答案
优雅的洋葱
孤独的帆布鞋
2025-07-15 05:39:07

丙醇,乙酸,乙酸乙酯,乙醇是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视结构情况而定如CH4就不是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分子。如:氨气分子,HCl分子等。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高中阶段知识如下:

极性分子:HX,H2O,CO,NO,H2S,NO2,SO2,NH3,H2O2,CH2Cl2,CHCl3,CH3CH2OH等。

非极性分子:Cl2,H2,O2,N2,CO2,CS2,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等。

有机物的分子除少数为非极性分子外,大多数是具有极性的。

最新回答
发嗲的哑铃
单薄的煎蛋
2025-07-15 05:39:07

水(H2O)>甲醇(MeOH)>乙醇(EtOH)>丙酮(Me2CO)>正丁醇(n-BuOH)>乙酸乙酯(EtOAc)>乙醚(Et2O)>氯仿(CHCl3)>苯(C6H6)>四氯化碳(CCl4)>正己烷≈石油醚(Pet.et)。

其中甲醇、乙醇和丙酮三种溶剂能与水互溶,正丁醇是所有与水不相容(分层)的有机溶剂中极性最大的,常用于萃取苷类成分。氯仿是唯一比重比水重的溶剂。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

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

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

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

拓展资料:

水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且廉价易得。所以水是最常用的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及其他极性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

水能溶解无机盐以及糖、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液体制剂用水应以蒸馏水为宜。水的化学活性较有机溶剂强,能使某些药物水解,也容易增殖微生物,使药物霉变与酸败,所以一般以水为溶剂的制剂不宜久贮。在使用水作溶剂时,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是否产生配伍禁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溶剂

无私的吐司
鲤鱼水蜜桃
2025-07-15 05:39:07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最大)>甲酰胺>三氟乙酸>DMSO>乙腈>DMF>六甲基磷酰胺>甲醇>乙醇>乙酸>异丙醇>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丙酮>三乙胺>正丁醇>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酸甲酯>三丁胺>

甲乙酮>乙酸乙酯>三辛胺>碳酸二甲酯>乙醚>异丙醚>正丁醚>三氯乙烯>二苯醚>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甲苯>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石油醚)(最小)

扩展资料

常用的极性溶剂有:

1、水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且廉价易得。所以水是最常用的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及其他极性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

水能溶解无机盐以及糖、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液体制剂用水应以蒸馏水为宜。水的化学活性较有机溶剂强,能使某些药物水解,也容易增殖微生物,使药物霉变与酸败,所以一般以水为溶剂的制剂不易久贮。在使用水作溶剂时,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是否产生配伍禁忌。

2、乙醇也是常用的溶剂。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有机物,具有较广泛的溶解性能。乙醇的毒性小于其他有机溶剂。含乙醇20%以上即具有防腐作用,40%以上则能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但乙醇本身具有药理作用。与水相比存在成本高及易挥发、易燃等缺点。

3、甘油本品为黏稠状液体,味甜、毒性小,可供内服与外用。甘油能与乙醇、丙二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许多不易溶于水的药物,如硼酸、鞣酸、苯阶等。无水甘油有吸水性,对皮肤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含水10%的甘油则无刺激性,且对药物的刺激性有缓解作用。

甘油由于黏度大,化学活性相对水较弱,并且在30%以上具有防腐性,故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在内服溶液制剂中,甘油含量在12%(g/ml)以上能防止鞣质的析出并兼有矫味作用。但过多的甘油含量会产生刺激性,且黏度大、成本高,故在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4、丙二醇的性质基本上同甘油相似,但其黏度较小、毒性与刺激性均较小。药用丙二醇应为1,2-丙二醇,可作为内服及肌内注射用溶剂。

丙二醇同样可与水、乙醇、甘油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诸多有机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局麻药、维生素A、D及性激素等。同时可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增加稳定性,但因其具有辛辣味,放在口服制剂的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极性溶剂

愉快的西牛
彪壮的发箍
2025-07-15 05:39:07

对于溶剂的极性判断,业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比较可靠的是根据溶剂介电常数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实际上应用时未必将上述溶剂全部应用(有些溶剂,例如三氟乙酸,乙酸,三乙胺,三丁胺等有着很高的反应活性,可能会与底物发生反应),往往采用混合溶剂分离两种极性差不多的物质(如乙酰二茂铁和二茂铁的柱色谱分离即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1的溶剂洗脱),同时混合溶剂也用于物质重结晶(咖啡因在75%乙醇中重结晶)。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甲酰胺>三氟乙酸>DMSO>乙腈>DMF>六甲基磷酰胺>甲醇>乙醇>乙酸>异丙醇>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丙酮>三乙胺>正丁醇>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酸甲酯>三丁胺>甲乙酮>乙酸乙酯>氯仿>三辛胺>碳酸二甲酯>乙醚> 异丙醚>正丁醚>三氯乙烯>二苯醚>二氯甲烷>二氯乙烷>苯>甲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石油醚)(最小)。

扩展资料

常用的极性溶剂有:

(1) 水

水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且廉价易得。所以水是最常用的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及其他极性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水能溶解无机盐以及糖、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液体制剂用水应以蒸馏水为宜。

水的化学活性较有机溶剂强,能使某些药物水解,也容易增殖微生物,使药物霉变与酸败,所以一般以水为溶剂的制剂不易久贮。在使用水作溶剂时,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以及是否产生配伍禁忌。

(2)乙醇

乙醇也是常用的溶剂。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等有机物,具有较广泛的溶解性能。乙醇的毒性小于其他有机溶剂。含乙醇20%以上即具有防腐作用,40%以上则能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但乙醇本身具有药理作用。与水相比存在成本高及易挥发、易燃等缺点。

(3)甘油

本品为黏稠状液体,味甜、毒性小,可供内服与外用。甘油能与乙醇、丙二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许多不易溶于水的药物,如硼酸、鞣酸、苯阶等。无水甘油有吸水性,对皮肤黏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含水10%的甘油则无刺激性,且对药物的刺激性有缓解作用。

甘油由于黏度大,化学活性相对水较弱,并且在30%以上具有防腐性,故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在内服溶液制剂中,甘油含量在12%(g/ml)以上能防止鞣质的析出并兼有矫味作用。但过多的甘油含量会产生刺激性,且黏度大、成本高,故在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忧郁的书本
发嗲的季节
2025-07-15 05:39:07

主要的有机试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常用的试剂的极性具体是多少也是可以查到的,下图是常见有机溶剂的的具体极性数值。

自然的滑板
忐忑的大白
2025-07-15 05:39:07
己烷、异辛烷、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丙酮、乙腈、异丙醇、甲醇、水。它们的极性依次增强。

一般来说,对于烷烃,支链结构越多,极性越强;

对于卤代烃,卤原子越多极性越强;

对于酸、酮、醇等,一般来说是醚基大于羰基大于醇基

含蓄的菠萝
义气的鸡
2025-07-15 05:39:07
甲醇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的极性(永久烷极)是由其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否重合所引起的。根据其分子在空间是否绝对对称来判定极性,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弱极矩μ则是其极性大小的客观标度.

甲苯、甲醇、乙醇、甲酸、乙酸是极性分子

苯是非极性分子

根据它们的几何构型。几何构型对称的是极性分子,不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

潇洒的唇膏
典雅的蜜蜂
2025-07-15 05:39:07
乙酸大于丙醇。

丙醇,分子式C3H8O。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因羟基可取代碳链两端或中间碳原子上的氢,故能生成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丙醇为无色液体,熔点零下126.5℃,沸点97.4℃,相对密度0.803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可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87℃,含水量28.3%。

据分子间作用力排序如下解释。

乙酸:有羧基,氢键作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强。

正丙醇:羟基,氢键作用力,没有羧基强。

发嗲的凉面
冷艳的星月
2025-07-15 05:39:07
丙二醇与乙醇的极性参数有19个。

1、环已烷:-0.2。

2、石油醚(Ⅰ类,30~60度)。

3、石油醚(Ⅱ类,60~90度)。

4、正已烷:0.0。

5、甲苯:2.4。

6、二甲苯:2.5。

7、苯:2.7。

8、二氯甲烷:3.1。

9、异丙醇:3.9。

10、正丁醇:3.9。

11、四氢呋喃:4.0。

12、氯仿:4.1。

13、乙醇:4.3。

14、乙酸乙酯:4.4。

15、甲醇:5.1。

16、丙酮:5.1。

17、乙腈:5.8。

18、乙酸:6.0。

19、水:10.2。

热心的寒风
安静的战斗机
2025-07-15 05:39:07
丙醇的沸点为97℃.乙酸的沸点为118℃。

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丙醇是propanol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化合物,分子式C3H7OH。因羟基可取代碳链两端或中间碳原子上的氢,故能生成两种不同的丙醇。

沸点(BoilingPoint)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