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水稻稻瘟病目前“稻瘟酰胺”效果最好。
稻瘟酰胺制剂用药量为50~67克/亩,即750~1005克/公顷。应于水稻破口期前5-7天喷施次,齐穗期喷施第二次。
施药时应穿防护服和手套,避免药液接触皮肤,眼睛和吸入药液。不得在现场饮食、饮水、吸烟等。施药后应及时洗澡,并更换衣服。对鱼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水稻稻瘟病预防方法:
1、抗病品种。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稻瘟病品种,可以减轻稻瘟病发生为害。
2、科学施肥。水稻种植管理中,要增施有机肥、硅肥,避免偏施或者是迟施氮肥,或磷钾肥过量使用。
3、科学灌溉。分蘖前期浅水勤灌,分蘖盛期适时排水晒田,抽穗后湿润灌溉,可控制土壤中氮肥的供应,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达,使稻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4、处理病稻草。水稻收获后,应把稻草全部收回,不能留在田中,若是要留在稻田中,须经过10~15d的50~60℃高温处理。发病严重的稻草应烧毁。
二、市场主流药剂
三环唑
1974年开始推广,内吸性强,是市场上长期来使用较多的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但因多年使用,不少地方反映防治效果变差,主要是稻瘟病菌对其产生了抗性;并且三环唑只能阻止病菌侵入,感病后用药根本无治疗效果,对已进入稻株的病菌没有杀灭作用,尤其是对已发生的稻叶瘟,更无治疗效作用。
已产生抗性,且无治疗作用。
稻瘟灵
1975年日本人开始推广,为内吸性杀菌剂,耐雨水冲刷。可用于浸泡稻种。对稻瘟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于多年使用以及市场混乱,也有产生抗性的情况,导致用量增加,抗性进一步加剧,同时一般稻瘟灵持效期4-7天,与大农户的防治需求差距较大。
持效期短,抗性高。
稻瘟酰胺
稻瘟病菌对稻瘟酰胺抗性较小,因而它在稻瘟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表现出的防效要高于稻瘟灵及三环唑。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内吸残留活性,对新生叶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稻瘟酰胺最大的问题是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只有一个对稻瘟病活性高,其他三种活性很低,虽然含量够了,但是有活性的稻瘟酰胺含量远远不够,这也是稻瘟酰胺销量一直不大的主要原因。
同分异构体,对稻瘟病菌有活性的部分含量不够
春雷霉素
1965年开始推广,属于农用抗菌素,具有很强的内吸性,同时具有一定预防及治疗作用。防治稻瘟病时,应抓住发病初期用药。春雷霉素遇紫外线、碱性环境易分解,稳定性较差,要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稳定性差,见光易分解。
咪鲜胺
咪鲜胺为咪唑类广谱杀菌剂,无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稻瘟病菌有一定活性,可用于浸种,该药对鱼类有毒,在稻田施用时不要污染养殖水域。
无内吸作用,持效期短。
三、新型防治药剂
稻清
巴斯夫2016年新推出的稻清,是目前市场上对稻瘟病菌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持效期长达15天,无抗性。
稻清是唯一获准在水稻登记的吡唑醚菌酯产品,也是唯一 一个登记“植物健康”作用的成分,其独有的施乐健功能还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生理效应改善水稻植株长势,增强水稻生命力,提高水稻抗逆性,收获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稻清也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2016年防治稻瘟病的全国重点推荐产品。
水稻稻瘟病(谷粒瘟)。用三环唑、稻瘟灵(富士一号)、咪鲜胺、稻瘟酰胺、甲基硫菌灵、嘧菌酯、春雷霉素、异稻瘟净等进行防治。
可以一起使用。碱性农药、含铜农药除外。
芸苔素,又叫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公认的高效、广谱、无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强、内吸快,在很低浓度下,即能显著地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和促进受粉作用。能有效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根壮苗、保花保果;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显著减少病害的发生;并能显著缓解药害的发生,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并能消除病斑。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过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和茎叶喷施处理.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也能使茶叶的采叶时间提前,也可令瓜果含糖份更高,个体更大,产量更高,更耐储藏。
农药市场上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人工合成的复硝酚钠和芸苔素两大类为主。在实际应用中,以天然提取的芸苔素质量最好,综合经济效益更优,更能得到农民欢迎和应用。不管属于哪一类植物激素,对人畜都是无害的,正常使用剂量非常有效。
天然芸苔素可广泛用于粮食作物如水稻,麦类,薯类,一般可增产10%左右;应用于各种经济作物如果树、蔬菜、草莓、瓜果、棉麻、花卉等,一般可增产10至20%,高的可达30%,并能明显改善品质,增加糖份和果实重量,增加花卉艳丽。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缓解作物遭受病虫害,药害,肥害,冻害的症状。
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6类植物激素。可以用以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花卉等。具有强力生根、促进生长、提苗、壮苗、保苗、黄叶病叶变绿、促进座果果实膨大早熟、减轻病害缓解药害、协调营养平衡、抗旱抗寒、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重功能。对因重茬、病害、药害、冻害等原因造成的死苗、烂根、猝倒现象急救效果显著,施用12至24小时即明显见效,迅速恢复生机。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等,促进生长,做果实膨大剂,增加产量。
芸苔素兑水比例要根据芸苔素的浓度来判断。浓度为0.01%的芸苔素,每5至8毫升就需要兑30斤水。浓度为0.004%的云台素,每15毫升的芸苔素兑30斤水。合理使用才可更好的产生作用。芸苔素是一种高效,无毒的生长调节剂,即便用低浓度的也可促使植物更好的生长。
稻曲病稻曲病,水稻破口前3-5天喷施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
稻瘟病稻瘟病建议用,稻瘟酰胺,咪鲜胺,三环唑,春雷霉素,稻瘟灵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其残留能引起肝病和染色体畸变,对哺乳动物有毒害。
基本介绍中文名 :多菌灵 外文名 :carbendazim 别名 :棉萎灵 类型 :一种广谱性杀菌剂 用处 :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分子式,特性,功能,施用,混配喷雾,灌根,注意事项,毒性,安全术语,风险术语,主要剂型,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影响,制备方法, 分子式 英文通用名称 carbendazim1.化学名: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carbendazim 中文别名:贝芬替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甲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 英文别名 methyl benzimidazol-2-ylcarbamateMethyl-1H-benzimidazol-2-yl carbamateCarbendazolBavistinDerosalDelseneMethyl 2-benzimidazolecarbamate1H-Benzimidazole-2-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2-Benzimidazole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2-(Carbomethoxyamino)benzimidazoleBCM N-(benzimidazlyl-2)methyl carbamate(effective constituent) EINECS号 234-232-0 2.分子式:C9H9N3O2 CAs号:10605-21-7 3.结构式:见图 4.分子量:191.2 特性 本品为无味的粉末,在215-217℃时开始升华,大于290℃时熔融,306℃时分解, 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可溶于无机酸及醋酸,并形成相应 的盐,化学性质稳定。 药剂特性 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302℃~307℃(分解),密度1. 45glcm3 (20℃)。24℃时溶解度:水29mglL(PH4),二甲基甲酰胺5g/L,微溶于其余有机溶剂中。低于50℃至少2年稳定。在碱性溶液中缓慢分解,随pH升高分解加快,随pH降低失去活性,以7作为基准。在酸中稳定形成可溶性盐。原药为棕色粉末。化学性质稳定,原药在阴凉、干燥处贮存2-3年,有效成份不变。对人畜低毒,对鱼类毒性也低。 功能 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在我国的使用范围广泛,但其残留能引起肝病和染色体畸变,对哺乳动物有毒害。 施用 1.防治麦类病害(1)麦类黑穗病。用多菌灵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kg均匀喷洒100千克麦种,再堆闷6小时后播种。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搅匀,浸麦种100千克36~。时,然后捞出播种。药液可连续使用。
(2)麦类赤霉病。如 小麦 扬花初有连续阴雨天气,每667米2用25%可湿性粉150~200克,对水50~80升喷雾,隔5~7天视天气状况和病情发展,决定喷第二次药与否,用药量同第一次。
2.防洽水稻病害
(1)稻瘟病。每667米z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稀释作常量或低容量喷雾。防治叶瘟,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次。
(2) 水稻纹枯病 。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各喷药一次。每
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
喷水稻茎部。
(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药。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50~80升喷雾。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
3.防治棉花病害 防治 棉花立枯病 、炭疽病,每100千克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采用浸种方法,用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克,对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种子24小时。
4. 油菜菌核病 的防治 在 油菜 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50~80升喷雾。
5.防治 花生立枯病 、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克。也可先将 花生 种浸泡24小时或将种子用水湿润,再按上述的药量拌种。
6.防治 甘薯黑斑病 用20 000倍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3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10次。
7.防治蔬菜病害
(1) 番茄早疫病 。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37.5克,对水50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5次。
(2) 黄瓜炭疽病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杂肥2000千克,配成药土覆盖。
8.果树病害的防治
(1) 梨黑星病 。在梨树萌芽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第一次药,落花后喷第二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3~4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
(2)桃疮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灵呵湿性H剂2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灭喷一次。
(3) 苹果褐斑病 。在病害始见后,使用25 cYo多菌灵W湿性粉剂25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
(4) 葡萄 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 葡萄 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一次。
9.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法是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25%多菌灵25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隔7~10天喷一次。 10.多肉植物扦插时防止伤口烂腐。 混配喷雾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与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混配后,兼防治白菜类、芥菜类、萝卜等的霜霉病和白斑病,甘蓝类霜霉病。 拌种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因病而异。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4%,防治大白菜褐斑病,白菜类炭疽病。 灌根 将12.5%增效多菌灵可溶液剂对水稀释为200~300倍液,在初发病时灌根,每株次灌药液100毫升,每隔10天左右灌1次,连灌2~3次,防治白菜类和萝卜的黄叶病。 注意事项 (1)与硫磺、混合胺基酸铜·锌·锰·镁、代森锰锌、代森铵、福美双、福美锌、五氯硝基苯、丙硫多菌灵、菌核净、溴菌清、乙霉威、井冈霉素等有混配剂;与敌磺钠、代森锰锌、百菌清、武夷菌素等能混用。 在蔬菜收获前18天停用。本剂不能与强碱性药剂或含铜药剂混用,应与其他药剂轮用。 (2)不要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也不能与硫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同类药剂轮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不能采用增加单位面积用药量的方法继续使用,应坚决停用。 (3)剧毒。在阴凉、干燥处贮存。[1] 毒性 对人、畜、鱼类、蜜蜂等低毒。 对皮肤和眼睛有 *** ,经口中毒出现头昏、恶心、呕吐。[2] 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1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大鼠腹腔注射LD50>15000mg/kg。大鼠在含2.2mg/L有效成分空间中能容忍。原药对狗和大鼠3个月的喂养,无影响剂量分别为500mg/kg和400mg/kg。未见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鱼类和蜜蜂低毒。鲤鱼LC50为40mg/L(48h)。 安全术语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S45In case of a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46May cause heritable geic damage. 可能引起遗传性基因损害。 R60May impair fertility. 可能损害生育能力。 R61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 *** 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主要剂型 25%、50%可湿性粉剂,40%、50%悬浮剂,80% 水分散粒剂。 作用机理 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到杀菌作用。 防治对象 (1)防治瓜类白粉病、疫病,西红柿早疫病,豆类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兑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洒,共喷2次,间隔5-7天。 (2)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防治茄子、黄瓜菌核病,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红柿、莴苣、菜豆菌核病,西红柿、黄瓜、菜豆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豇豆煤霉病、芹菜早疫病(斑点病),用50%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雾。 以上喷雾均在发病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喷1 次,连续喷药2-3次。 (3)防治西红柿枯萎病,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 防治菜豆枯萎病,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用60-120倍 药液浸种12-24小时。 (4)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50%可湿性粉剂1份,均匀混入半干细土1000-1500份。播种时将药土撒入播种沟后覆土,每平方米用药土10-15公斤。 (5)防治黄瓜、西红柿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波灌根,每株灌药0.3-0.5公斤,发病重的地块间隔10天再灌第2次。 (6)对花生控旺有一定作用。 影响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微生物、含水量和Cd对土壤中多菌灵降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多菌灵(5.0mg·kg-1和10.0 mg·kg-1)的降解半衰期在灭菌条件下为非灭菌条件下的12.6~13.8倍复合降解菌群(枯草杆菌、副球菌、黄杆菌和假单胞菌)的加入显著缩短了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半衰期(32.1%~37.1%)当土壤含水量由40%田间持水量提高到60%或80%田间持水量,多菌灵降解半衰期缩短46.2%或74.0%低浓度Cd(5.0 mg·kg-1)的加入显著缩短了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半衰期(32.1%~52.4%),而高浓度的Cd(50 mg·kg-1)延长多菌灵的降解半衰期(92.6%~103.0%)对添加复合降解菌群的土壤,低浓度Cd(5.0 mg·kg-1)的加入同样显著缩短了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半衰期(34.0%~34.4%),高浓度的Cd(50 mg·kg-1)延长多菌灵的降解半衰期(74.4%~109.4%).研究表明,土著微生物在多菌灵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多菌灵降解菌群、较高的土壤湿度和低浓度的Cd也促进了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 制备方法 工业上生产多菌灵主要是以甲醇、光气、石 灰氮(氰胺化钙)为原料先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然后再与邻苯二胺缩合生成多菌灵。该法称为氰胺化钙法或称氯甲酸甲酯合成法。
1、种子处理,播种前可以选用500倍液异稻瘟净浸种24-48小时,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或选用使百克等药剂浸种,可以有效预防稻瘟病。
2、苗期药剂。对苗瘟叶瘟田间病叶率达3%时,及时亩用稻瘟灵100克,或30%己唑·嘧菌酯40-50毫升兑水45公斤混匀喷施防治,重病田可以药后5-7天选用三环唑或稻瘟酰胺在防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