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乙酯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用途:
1、作为工业溶剂,用于涂料、粘合剂、乙基纤维素、人造革、油毡着色剂、人造纤维等产品中。
2、作为粘合剂,用于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的生产。
3、作为提取剂,用于医药、有机酸等产品的生产。
4、作为香料原料,用于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香料制造、可以做白酒勾兑用香料、人造香精。
5、萃取剂,从水溶液中提取许多化合物(磷、钨、砷、钴)。
6、有机溶剂。分离糖类时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物质。
7、检定铋、金、铁、汞、氧化剂和铂。
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而且乙醇与乙酸极易溶于水,会造成倒吸。
4、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醋酸乙酯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乙酸乙酯的缺点是容易分解成乙醇和乙酸,挥发过快.
而苯挥发较慢便于涂刷,稳定性好,而且是很好的乳化剂,使漆成分更好的分散.
但是这个毒性很大,在体内是不讲解,也不易排出.开发出更好的成分和配方主要被国外垄断,
国内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水分散的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你的实际产量是:
5.5*0.9=4.95g
理论产量:
由于乙醇的物质的量是28*0.95*0.79/46.07 = 0.4561摩尔
醋酸的物质的量是30*1.05/60.05 = 0.5246摩尔
理论产量用乙醇的量就是0.4561摩尔
就是0.4561*88.11 = 40.19g
产率:4.95/40.19=12.32%
扩展资料:
一、工业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方法:
1、乙醛缩合法
在乙醇铝催化剂作用下,在0-20℃时乙醛自动氧化缩合成乙酸乙酯。
2、乙醇氧化法
从原料的来源和成本分析,以乙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较合理、廉价。乙醇氧化法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两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
3、乙烯加成法
采用负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多酸为催化剂,乙酸和乙烯在反应温度为150℃ 、压力为1.0MPa 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二、乙酸乙酯合成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而且乙醇与乙酸极易溶于水,会造成倒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中文名:乙酸乙酯
英文名:ethyl acetate
别称:醋酸乙酯、乙酸乙醚、甜菜糖蜜滓
化学式:C4H8O2
分子量:88.11 g·mol−1
CAS登录号:141-78-6
EINECS登录号:205-500-4
熔点:-84 °C(189.55 K)
沸点:77 °C(350.25 K)
水溶性:8.3 g/100 mL(20 °C)
密度:0.897
外观:无色液体
闪点:-4 °C
应用:有机化工、香精香料、油漆、医药等行业
安全性描述:S:S16-S26-S33
危险性符号:NFPA 704
危险性描述:R:R11-R36-R66-R67
危险品运输编号:32127
SMILES:CC(=O)OCC
折光度:1.3720
黏度:0.426(25 °C)
偶极矩:1.78
主要危害:易燃,有刺激性
1、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2、饱和食盐水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扩展资料
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反应温度不宜过高。
2、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3、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4、使用无机盐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乙酯
汽车内饰清洗需要的费用为:
1、一般内饰清洗分为二种。一种是常规的汽车清洗顺带会对车内进行清洗,拿吸尘器吸吸尘,脚垫拿出来用水冲冲,看得到的中控台等用布擦擦,这种只需要50元左右就搞定了
2、一种是专门的内饰清洗,这种独立的清洗也就是几乎对车内主要部件进行的全面清洗,一般价格在200-300元左右;
3、如果你经常开车出入在比较烂的路,又或者像个人身处广州的夏季,时不时就会下一场大暴雨,这些情况当然是避免不了占上很多泥巴和污迹,就需要看一下你的车内地毯和座椅(包括缝隙)是不是已经很脏了,如果是的话就需要及时去清洗呢,特别是比较隐蔽的地方,很容易滋生很多细菌。
醋酸仲丁酯,即乙酸仲丁酯,也称醋酸另丁酯,为无色、易燃、具有果实味的液体,可溶解多种树脂及有机物,是醋酸丁酯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之一,它与其它异构体的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相似,其作溶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沸点较常用的醋酸正丁酯和醋酸异丁酯低,蒸发速度较快。因此,与醋酸正丁酯相比,对于慢干要求很严的场合,应用时可能要加入挥发性较低的组分以调节体系的挥发度(如用价廉的1000号/100号芳烃溶剂油取代体系中高价的甲苯/二甲苯),或减少高挥发度溶剂的用量,以达到良好的性能。对于希望快干一点或慢干要求不严的场合,可100%替代醋酸正丁酯(醋酸丁酯)。 醋酸仲丁酯可以与任意比例的 醋酸丁酯/醋酸混丁酯 混溶和混用。
最近几年,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趋严格,人们趋向于减少甲苯、二甲苯、酮类等溶剂的用量,其发展方向是开发和利用树酯涂料和用醋酸酯类等含氧溶剂取代挥发性涂料配方中的芳烃和酮类,而由价格低廉的醋酸仲丁酯正可满足这一趋势。
1 醋酸仲丁酯的应用
(1)取代醋酸丁酯/醋酸正丙酯用作涂料和油墨的溶剂
醋酸仲丁酯对许多物质具有良好溶解性。工业上它可用作制造硝基纤维素漆、丙烯酸漆、聚氨酯漆等的溶剂,这些漆类可用作飞机机翼涂料、人造皮革涂料、汽车涂料等,也可用于赛璐珞制品、铜板纸、漆皮等的制造。它还可用作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性溶剂和感光材料的快干剂。油墨行业的大佬之一广东中山叶氏油墨已经成功应用。国内知名品牌油漆商大多数都已试用。
(2)作香料
醋酸仲丁酯存在于贻贝、熟香蕉、烘山芋、苹果汁香精等物质中,是这些物质的致香组分之一,因此,可用作果实味香精。
(3)用于医药
醋酸仲丁酯由于其挥发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可用作药物吸收促进组分。
(4)作反应介质组分
醋酸仲丁酯和其它两种常用的醋酸丁酯一样,可作为反应介质,如用于合成三烷基胺氧化物,N,N二丙烯基乙二胶等。
(5)作萃取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用作萃取剂组分,用作共沸蒸馏溶剂组分和部分取代以往采用甲苯、二甲苯和甲基异丁基酮等作为溶剂的场合,如萃取分离乙醇丙醇、丙烯酸等物质。
(6)作金属清洗剂组分
醋酸仲丁酯可以用作金属清洗剂组分,清除金属表面的涂料。
2 醋酸仲丁酯的生产及使用情况
目前醋酸仲丁酯的生产方法有两种:醇酯化法和加成法。70年代前,醋酸仲丁酯在国内外均有醇酯化法生产,美国曾有溶剂用醋酸仲丁酯产品。我国50、60年代,在涂料中也用过醋酸仲丁酯, 后来因生产成本过高,改为醋酸正丁酯及其它混合物代替,目前,中国已成功开发醋酸仲丁酯生产新工艺。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产品已投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北京等地。
3 醋酸仲丁酯的市场分析及建议
对于醋酸仲丁酯的市场情况,由于影响因素很多,很难估计。据业内人士推测,醋酸仲丁酯用于涂料的需求量可达3000t/a,印墨中的应用量大约2000~4000t/a,取代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用量可达5000t/a。醋酸仲丁酯可良好地取代甲苯(甲苯111℃,仲丁酯112℃,沸点最接近),如果我国对甲苯作溶剂予以限制,其用量将较大。此外,醋酸仲丁酯还可在医药工业中占有一定的用量。因此,在几个较大的应用范围内,我国醋酸仲丁酯的市场潜力可达1万t/a以上。 由于各涂料厂、油墨厂对溶剂配方存在偏爱,虽然醋酸仲丁酯的市场潜力较大,但市场有待于开拓。考虑到醋酸仲丁酯在国内作涂料溶剂已被其它溶剂取代30多年,推向市场需用户调改配方,而各涂料生产厂的偏爱不同,并非所有可用的厂家都愿意改变配方,因此,需要进行用于涂料溶剂的研究开发;对其它应用,也需要开展应用开发。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2130
CAS号 105-46-4
中文名称 乙酸仲丁酯
英文名称 sec-butyl acetate;2-butanol acetate
别 名 醋酸仲丁酯;醋酸第二丁酯
分子式 C6H12O2;CH3COOCH(CH3)CH2CH3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果子样的香气
分子量 116.16 蒸汽压 2.00kPa/25℃ 闪点:19℃
熔 点 -98.9℃ 沸点:112.3℃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6;相对密度(空气=1)4.00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化学试剂,调制香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可引起皮肤干燥并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羟胺-氯化铁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00mg/m3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在少量酸(H2SO4或HCl)催化下,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该反应通过加成-消去过程。质子活化的羰基被亲核的醇进攻发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脱水成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完成反应一般采用大量过量的反应试剂(根据反应物的价格,过量酸或过量醇)。有时可以加入与水恒沸的物质不断从反应体系中带出水移动平衡(即减小产物的浓度)。在实验室中也可以采用分水器来完成。
酯化反应的可能历程为:
在本实验中,我们是利用冰乙酸和乙醇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反应式如下:
二、实验仪器及所需药品
仪器:恒压漏斗、三口圆底烧瓶、温度计、刺形分馏柱、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锥形瓶。
药品:冰醋酸、95%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无水碳酸钾。
三、实验步骤
1、反应
在100 mL三口烧瓶中的一侧口装配一恒压滴液漏斗,滴液漏斗的下端通过一橡皮管连接一J形玻璃管,伸到三口烧瓶内离瓶底约3 mm处,另一侧口固定一个温度计,中口装配一分馏柱、蒸馏头、温度计及直型冷凝管。冷凝管的末对端连接接引管及锥形瓶,锥形瓶用冰水浴冷却。
在一小锥形瓶中放入3 mL乙醇,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加入3 mL浓硫酸,并将此溶液倒入三口烧瓶中。配制20 mL乙醇和14.3 mL冰醋酸的混合溶液倒入滴液漏斗中。用油浴加热烧瓶,保持油浴温度在140℃左右,反应体系温度约为120℃左右。然后把滴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慢慢滴加到三口烧瓶中。调节加料的速度,使和酯蒸出的速度大致相等。加料约70 min。这时保持反应物温度120-125℃。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约10 min,直到不在有液体流出为止
2、纯化
将馏出液先用饱和NaCO3溶液中和馏出液中的酸,直到无CO2气体溢出为止;之后在分液漏斗中依次用等体积的饱和NaCl溶液(洗涤碳酸钠溶液),饱和CaCl2溶液(洗涤醇,CaCl2可与醇生成络合物)洗涤馏出液,最后将上层的乙酸乙酯倒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加入无水K2CO3干燥30 min。
英文别名:Ethyl 2-Cyanoacetoacetate, Pract.Ethyl 2-Acetylcyanoacetate, Pract.ethyl 2-cyano-3-oxobutanoateethyl (2R)-2-cyano-3-oxobutanoate
CAS号:634-55-9
分子式:C7H9NO3
分子量:155.1513
InChI:InChI=1/C7H9NO3/c1-3-11-7(10)6(4-8)5(2)9/h6H,3H2,1-2H3/t6-/m1/s1
闪点:91.2°C
蒸汽压:0.11mmHg at 25°C
异氰基乙酸乙酯
作 用:医药中间体,光电显示材料、高级化妆品原料。
包 装:专业低温包装。
物理性质
性状:浅黄色液体
密度(g/mL,25/4℃):1.03
沸点(oC,常压):194-196
折射率:1.417-1.425
闪点(oC):84
溶解性:微溶于水、碱液,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作用与用途
遇明火能燃烧。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贮存方法
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 摩尔体积(m3/mol):无可用
3、 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 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 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4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0.7
6、 重原子数量:8
7、 表面电荷:0
8、 复杂度:122
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810 6.1/PG 3
危险品标志: 有害
安全标识:S26 S36/S37 S36/S37/S39
危险标识:R20/21/22 R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