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盐酸 > 正文

楚甲(阿莫罗芬搽剂)怎么这么贵啊

昏睡的跳跳糖
单薄的口红
2023-01-01 07:28:12

楚甲(阿莫罗芬搽剂)怎么这么贵啊?

最佳答案
知性的菠萝
矮小的月饼
2025-07-14 22:07:17

不贵,性价比很高的。以2毫升规格楚甲(楚甲(阿莫罗芬搽剂))为例,每周用药1次,一次只要一滴就可以覆盖整个甲板,一瓶药有100滴左右,如果只有一个灰指甲,折算一滴药不到3元。而且从疗效上看,阿莫罗芬搽剂是目前治疗灰指甲效果最好的一个药品。综合来看,是非常便宜的。你也可以百度一下。

最新回答
安静的小懒虫
眯眯眼的钢笔
2025-07-14 22:07:17

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这项发明之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但一直不承认这个人物作用的存在。

那我们来看看阿司匹林的发明历程吧,19世纪20年代,瑞士科学家从一种植物的叶子里提取了水杨酸有镇痛解热的功效,但是对食管和胃部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人们并没有发现他的医学价值。然后格尔哈特在一次实验中在水盐酸中滴入了一定数量的醋酸,就合成了一种被称为ASS有结合化合物,但是当时的人们就忽略了ASS无与伦比的药用功能。

过了半个世纪之后,费利克斯·霍夫曼又重新运用起这个公式,据说霍夫曼在拜尔公司的上级艾兴格林,就说给水杨酸加上乙酰基,然后霍夫曼就这样给水杨酸分子加上了一个乙酰基,发明了乙酰水杨酸,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但这项发明并没有说明艾兴格林这个人物的作用,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医学价值很高,阿斯匹林解热镇痛作用比较强,它能够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是对正常的体温,几乎等于没有影响,它能够缓解症状,不能够治疗病因。阿司匹林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量和24小时至28小时即可退烧,对关节红肿疼痛症状也有明显作用。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延长出血的时间,防止血栓的形成。怎么样,有没有对阿司匹林的医用价值感到惊叹?阿司匹林可以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牙痛,肌肉痛,关节痛,腰痛,术后小伤口疼痛等等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有没有对阿司匹林的了解加深了?

孤独的西装
小巧的微笑
2025-07-14 22:07:17

5.1.1 诺尔特地区金-多金属成矿时代

为了确定区内金-多金属成矿时代,重点对阿克提什坎矿化区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阿克提什坎金-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石英脉型穿插于红山嘴组地层中,而蚀变岩型矿体的蚀变原岩为红山嘴组中的砂岩及火山岩,因此,成矿在时间上应至少是在早石炭纪之后,即华力西中期以后。

采用石英的40Ar/39Ar法测年可精确测定矿床形成时代。其原理是:当石英晶格中的Si4+被Al3+置换后,K+,Na+等可作为电价补偿离子而进入石英晶格中,故可采用K-Ar或40Ar/39Ar法测定石英年龄。用石英作为测试对象,其有利条件为:石英化学成分单一、较纯净、杂质少;石英的光学性质有利于镜下观察研究及挑选样品;石英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好;石英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比较广泛,它普遍存在于本区各矿床及相关地质体中。

但是石英作为定年样品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①石英的K含量极低,从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用常规K-Ar稀释法难以测定,但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依赖石英中39K(n·p)39Ar核反应,把微量K的测定转化为39Ar的静态质谱法测定,因灵敏度高,可圆满解决。

②石英中一般都含有液相、气相或固相包裹体(含量与K相当,约10-4),存在过剩Ar及大量杂质气体的干扰,若按照常规样品分析,无校正过剩Ar的技术,就会给测定结果带来很大偏差,以至无法采用。

③石英样品中一般含有可观的Cl,经中子照射后,38Cl、36Cl将衰变成38Ar、36Ar,因此,38Cl和36Cl的加入必然对年龄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于K含量较低的样品,若不考虑Cl的干扰,有时得到的年龄甚至大于地球年龄。同时在较长的分析时间内,36Cl几乎是稳定不变的,这种同量异位素的叠加,使36Ar质谱峰成倍增加,因而造成了大气Ar的过量扣除,使数据偏低或出现负值。尤其重要的是,对Cl诱发产物进行准确测定,就有可能得到矿物中原始大气(40Ar/39Ar)i初始比值,该比值是研究古代大气氩演化的重要参数,通过计算样品的Cl含量,进而根据40Ar-Cl相关性,可以校正过剩40Ar对定年的影响。

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试过程中,通过样品挑选、样品照射、实验流程以及数据处理等环节,上述问题均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能够得到较好的年龄数据。

对诺尔特地区阿克提什坎金-多金属矿化区主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中的石英样品进行的40Ar/39Ar年龄测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RGA-10气体源质谱仪上完成。为了消除样品中硫化物的影响,对样品进行了:稀盐酸→[80℃,24h]热水→[50C,12h]蒸馏水→[2h]烘干[100℃,4h]等流程的处理。石英样品给出的40Ar/39Ar年龄谱属于“马鞍型”年龄谱(表5-1,图5-1a),这种谱线特征表明,过剩40Ar主要有两个相:一为低温相,主要含在流体包裹体之中(因流体包裹体含K、Cl),通常在400~700C之间析出,所占比例一般较小;二是高温相,主要赋存于石英晶体之中,通常在1000C以后析出,这部分过剩40Ar所占比例较大。所以低温和高温部分气体给出的视年龄,一般不具地质年代学意义,而年龄谱中坪年龄或最小视年龄一般代表了石英的形成时代(桑海清等,1994;李正华等,1995Zeitler,1983)。阿克提什坎金-多金属矿化区石英-硫化物成矿阶段中石英样品的坪年龄为(138.5±2.1)Ma,最小视年龄为(133.2±3.5)Ma,其中坪年龄部分包括780~1140℃5个中温阶段,39Ar析出量占总量的77.25%。

表5-1 阿克提什坎金矿床石英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定年数据

测试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下标m示测试值,39Ark为39K活化产生的39Ar,40Ar*为放射性Ar。

另外,在石英的40Ar/39Ar定年中,如果坪年龄是由3个加热阶段以上的数据点构成,参加坪年龄计算的数据点还可以进行等时线年龄的计算(Folland,1983;桑海清等,1994)。无论何种年代学方法,对等时年龄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即矿物样品必须具备同时、同源和化学封闭条件。由于40Ar/39Ar定年实验是在一个样品上完成的,所以更易于满足等时线要求。阿克提什坎矿化区石英样品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35.4±4.2)Ma(图5-1b),可见坪年龄(138.5Ma±2.1Ma)、最小视年龄(133.2Ma±3.5Ma)、等时年龄(135.4Ma±4.2Ma)这3个年龄值十分接近,反映了样品石英年龄真实可靠,坪年龄应该代表石英的形成时代。

通过等时线年龄得到的(40Ar/39Ar)i初始值a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过剩Ar的重要指标,若α>295.5±5,表明40Ar过剩,若α<295.5±5,则36Ar过剩。阿克提什坎矿化区石英样品的(40Ar/39Ar)i=301.5±7.5,与尼尔值(295.5±5)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表明样品中基本不含过剩Ar,进一步证明坪年龄准确可靠(表5-1,图5-1b)。

石英40Ar/39Ar定年表明,阿克提什坎金-多金属成矿年龄为138Ma,相当于侏罗纪与白垩纪的界线,属于燕山期的成矿作用。

同时,本次研究在诺尔特地区库马苏矿化区及托格尔托别矿化区等地进行了KAr年龄测试,得到库马苏矿化区金矿石中绿泥石的K-Ar年龄为(166±4)Ma,托格尔托别含金石英脉中绿泥石K-Ar年龄为(158±10)Ma,金矿石中绢云母K-Ar年龄为(144±3)Ma,此外,芮行健等(1994)还曾报道过阿克提什坎金矿床蚀变矿物冰长石178Ma的K-Ar年龄数据,皆指示燕山期矿化作用(表5-2)。对托格尔托别矿化区围岩中的石英-绿石脉中绿泥石进行了K-Ar年龄测试,年龄为(237±8)Ma,该数据反映燕山期矿化作用之前的一次热液活动。

图5-1 阿克提什坎矿床矿石中石英的39Ar-40Ar年龄谱(a)与39Ar-40Ar等时线(b)

纵观整个额尔齐斯构造-岩浆成矿域,由南至北,从乌伦古河到诺尔特河,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时期主要为华力西中—晚期成矿。乌伦古河中上游地区,金矿形成于华力西早、中期;华力西早期,在板块俯冲带形成以Au-Cu类和Au-W类为主的金矿成矿系列,华力西中期,形成以Au-As类,Au-W类为主且兼有Au-Cu类的金矿成矿系列。在布尔根、喀拉通克、萨吾尔一带,于萨尔布拉克金矿床中曾采用Pb-Pb法得到304Ma的成矿年龄,应属于华力西中期成矿。克兰河中下游地区,在多拉纳萨依金矿床,李华芹(1994)测得含金石英脉年龄为(269±16)Ma,属于华力西晚期成矿;在塞都金矿床,李华芹(1995)测得272~305Ma的含金石英脉成矿年龄,芮行健等(1994)采用K-Ar法测得294~316Ma的含金蚀变岩的年龄,均属于华力西中期成矿作用。本文在诺尔特地区阿克提什坎矿化区、库马苏矿化区及托格尔托别矿化区,得到的成矿年龄均属于燕山期成矿(表5-2)。

可见,在阿尔泰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可能具有多期性,除主要发生在华力西中—晚期外,在部分地区如诺尔特地区,可以确定存在燕山期的金成矿地区,可以确定存在燕山期的金成矿相对的构造活化阶段是相一致的。

5.1.2 区域成矿时代

新疆北部各种贵重、有色金属的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华力西中、晚期,同位素资料显示,燕山期的成矿作用也可能存在。

表5-2 阿尔泰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

测试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新疆北部地区金矿主要赋存在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而华力西中、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矿形成起了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成矿时代为360Ma,300~280Ma和250~240Ma(胡霭琴等,1994)。由于金矿形成中某些情况下大气降水低温流体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成矿时代上出现一个明显的晚于含矿母岩时代的时间差。如金窝子含矿母岩泥盆纪金窝子组Rb-Sr等时线年龄为362Ma,ISr=0.71217,代表金窝子组的上限年龄;矿区内与金矿成矿作用有关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大约在360Ma左右,但是含金石英脉的Rb-Sr等时线年龄仅242Ma,ISr=0.7135,代表来自地壳物质,而且δD=-120‰,δ18O=-16‰,均表明大气降水在金成矿中起了主导作用,并且导致了较后时期的成矿作用。西准噶尔哈图地区齐求Ⅰ号金矿26条含金石英脉产于太勒古拉组玄武岩和凝灰岩中,应用40Ar/39Ar法测定了两个玄武岩的年龄为(296.6±0.95)Ma和(311.91±0.45)Ma;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定了含金石英脉中石英的年龄为(280.85±18.82)Ma,石英Rb-Sr等时线给出的年龄代表金矿成矿作用最晚阶段的年龄。

新疆铜镍硫化物矿床受华力西中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获得的同位素年龄范围是310~290Ma(喀拉通克矿区,卢武长,1989)。

新疆北部地区铅锌成矿分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花山铅锌矿和与奥陶纪的石英斑岩有关的硫磺山铅锌矿,单阶段铅模式年龄为500~440Ma;第二个时期是阿尔泰地区层控型铅锌矿,产于泥盆系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英云母片岩,以及英安岩、安山岩中,由阿舍勒、铁木尔特、可可塔勒铜铅锌成矿带60多个Pb同位素分析,单阶段铅模式年龄的平均值为(397±12)Ma;第三阶段是产于下石炭统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如天山的马鞍桥铅锌矿,单阶段Pb模式年龄为249.7Ma,249.1Ma和237.7Ma,代表华力西晚期热液活动的成矿时间(胡霭琴等,1994)。

新疆夕卡岩型、火山岩型Cu矿主要成矿时代为华力西中晚期330~250Ma,如测定了索尔库都克夕卡岩型Cu-Mo矿黑色安山岩和辉石闪长岩的40Ar/39Ar全熔年龄为274Ma和253Ma,粗面岩的40Ar/39Ar坪年龄为332.7Ma(胡霭琴等,1994)。

新疆北部地区钨矿的形成时代为280~230Ma,锡矿的成矿年龄可能在260~230Ma,即华力西晚期成矿。天山东段小白石头泉夕卡岩型白钨矿,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二长花岗岩,其中黑云母40Ar/39Ar全熔年龄为(227.08±0.38)Ma(陈岳龙,1990),代表小白石头泉夕卡岩型白钨矿年龄。琼洛克云英岩型黑钨矿的形成时代大体上与含矿的钾长花岗岩的年龄一致,由黑云母的40Ar/39Ar全熔年龄(282.6±0.3)Ma给出了钾长花岗岩侵位的上限年龄及黑钨矿成矿时间的下限。博乐地区祖鲁洪钨矿的成矿作用与华力西中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有关,该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84Ma,矿石中白云母的K-Ar年龄为260Ma(王奎仁、周有勤,1988),代表成矿年龄。东准噶尔地区与锡矿成矿作用有关的各种类型花岗岩、脉岩以及单矿物的U-Pb,Rb-Sr和K-Ar年龄的测定结果,可以总结出锡矿的成矿花岗岩侵位年龄在300~270Ma,而锡矿的成矿年龄在260~230Ma(卢秋霞等,1989)。

至于新疆燕山期的成矿作用,也有一些证据表明是存在的。早在50年代,在喀拉昆仑便报道了燕山期的成矿作用(西尼村,1958);在中蒙边境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中生代黑钨矿石英脉型矿床的报道(Ковапъ,1983);在西天山南部和静、阿克苏的汞锑矿化,部分前苏联学者认为是中新生代的产物(Фепортнк,1983);包括诺尔特地区在内的北阿尔泰地区除主要的加里东-华力西期花岗岩外,燕山期岩浆活动等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计有百余个(张湘炳等,1996;胡霭琴等,1994;本文),如富蕴县阿拉尔斑状黑云母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为(131.39±4.5)Ma,那森恰花岗岩K-Ar年龄为127~183Ma,达尔哈特地区花岗岩K-Ar年龄在158~170Ma之间,将军山花岗岩为158Ma,本次研究测得诺尔特地区有3个花岗岩体单矿物K-Ar年龄分别为103Ma、117Ma和133Ma。此外,阿尔泰地区尚克兰云英岩型黑钨矿产于尚克兰碱长花岗岩中,碱长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1±12.9)Ma,ISr=0.70483,表明尚克兰黑钨矿可能在燕山期成矿;塔里木北缘和西南缘的产于古生代碳酸岩中的铅锌矿床也可能是中生代形成的;另外,相当多的资料证实中天山和南天山在中生代是构造-岩浆活化区,并形成了一定的矿石建造组合;此外,大型中生代的鄂霍茨克-蒙古成矿带(包括鄂霍茨克、外贝加尔、蒙古等地)的尾部有可能伸入阿尔泰境内。

因此,对于在新疆北部及至阿尔泰地区存在的燕山期成矿作用是应予以肯定的。在我国,中-新生代是金、多金属尤其是金矿床很重要的成矿期。中-新生代,沿西太平洋岛弧带形成了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同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格拉和利海尔金矿、台湾金瓜石金矿),沿我国东部大陆边缘活动带则形成了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重熔(同熔)岩浆热液金矿床,前者的成矿时代主要为第三纪(如金瓜石),后者主要为燕山期(如胶东地区)。涂光炽(1986)认为,不能将中生代燕山运动引起的活化局限于中国东部,这种影响,在中国西部,包括新疆在内,都应该是存在的。新疆北阿尔泰地区进入燕山期后,由于南北挤压,地幔上隆,导致局部活化,部分地区产生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因此,新疆北阿尔泰地区可能存在燕山期金的成矿作用,且燕山期可能是诺尔特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时期。

鲤鱼猎豹
哭泣的发箍
2025-07-14 22:07:17
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 Earth)。简称稀土(RE或R)。1)轻稀土(又称铈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

2)重稀土(又称钇组):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铈组与钇组之别,是因为矿物经分离得到的稀土混合物中,常以铈或钇比例多的而得名。

稀土金属(rare earth metals)又称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常用R或RE表示。它们的名称和化学符号是钪(Sc)、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它们的原子序数是21(Sc)、39(Y)、57(La)到71(Lu)。

17种稀土元素名称的由来及用途

镧(La) � �"镧"这个元素是1839年被命名的,当时有个叫"莫桑德"的瑞典人发现铈土中含有其它元素,他借用希腊语中"隐藏"一词把这种元素取名为"镧"。 镧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应用于压电材料、电热材料、热电材料、磁阻材料、发光材料(兰粉)、贮氢材料、光学玻璃、激光材料、各种合金材料等。她也应用到制备许多有机化工产品的催化剂中,光转换农用薄膜也用到镧,在国外,科学家把镧对作物的作用赋与"超级钙"的美称。

铈(Ce) "铈"这个元素是由德国人克劳普罗斯,瑞典人乌斯伯齐力、希生格尔于1803年发现并命名的,以纪念1801年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

铈的广泛应用:

(1)铈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现已被大量应用于汽车玻璃。不仅

能防紫外线,还可降低车内温度,从而节约空调用电。从1997年起,日本汽车玻

璃全加入氧化铈,1996年用于汽车玻璃的氧化铈至少有2000吨,美国约1000多吨.

(2)目前正将铈应用到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可有效防止大量汽车废气排到空气中

美国在这方面的消费量占稀土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强。

(3)硫化铈可以取代铅、镉等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金属应用到颜料中,可对塑料着色

,也可用于涂料、油墨和纸张等行业。目前领先的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

(4)Ce:LiSAF激光系统是美国研制出来的固体激光器,通过监测色氨酸浓度可用

于探查生物武器,还可用于医学。铈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稀土应用领

域中都含有铈。如抛光粉、储氢材料、热电材料、铈钨电极、陶瓷电容器、压电

陶瓷、铈碳化硅磨料、燃料电池原料、汽油催化剂、某些永磁材料、各种合金钢

及有色金属等。

镨(Pr) �� 大约160年前,瑞典人莫桑德从镧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但它不是单一元素,莫桑德发现这种元素的性质与镧非常相似,便将其定名为"镨钕"。"镨钕"希腊语为"双生子"之意。大约又过了40多年,也就是发明汽灯纱罩的1885年,奥地利人韦尔斯巴赫成功地从"镨钕"中分离出了两个元素,一个取名为"钕",另一个则命名为"镨"。这种"双生子"被分隔开了,镨元素也有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镨是用量较大的稀土元素,其用于玻璃、陶瓷和磁性材料中。

镨的广泛应用:

(1)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中,其与陶瓷釉混合制成色釉,也可单独作

釉下颜料,制成的颜料呈淡黄色,色调纯正、淡雅。

(2)用于制造永磁体。选用廉价的镨钕金属代替纯钕金属制造永磁材料,其抗氧性能

和机械性能明显提高,可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磁体。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器件和马

达上。

(3)用于石油催化裂化。以镨钕富集物的形式加入Y型沸石分子筛中制备石油裂化催

化剂,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我国70年代开始投入工业使用,

用量不断增大。

(4)镨还可用于磨料抛光。另外,镨在光纤领域的用途也越来越广。

钕(Nd) � �伴随着镨元素的诞生,钕元素也应运而生,钕元素的到来活跃了稀土领域,在稀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左右着稀土市场。 �

钕元素凭借其在稀土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多年来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金属钕的最大用户是钕铁硼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体的问世,为稀土高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钕铁硼磁体磁能积高,被称作当代"永磁之王",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用于电子、机械等行业。阿尔法磁谱仪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钕铁硼磁体的各项磁性能已跨入世界一流水平。钕还应用于有色金属材料。在镁或铝合金中添加1.5~2.5%钕,可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气密性和耐腐蚀性,广泛用作航空航天材料。另外,掺钕的钇铝石榴石产生短波激光束,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厚度在10mm以下薄型材料的焊接和切削。在医疗上,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代替手术刀用于摘除手术或消毒创伤口。钕也用于玻璃和陶瓷材料的着色以及橡胶制品的添加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稀土科技领域的拓展和延伸,钕元素将会有更广阔的利用空间。

钷(Pm) ��1947年,马林斯基(J.A.Marinsky)、格伦丹宁(L.E.Glendenin)和科里尔(C.E.Coryell)从原子能反应堆用过的铀燃料中成功地分离出61号元素,用希腊神话中的神名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命名为钷(Promethium)。钷为核反应堆生产的人造放射性元素。

钷的主要用途有:

(1)可作热源。为真空探测和人造卫星提供辅助能量。

(2)Pm147放出能量低的β射线,用于制造钷电池。作为导弹制导仪器及钟表的电

源。此种电池体积小,能连续使用数年之久。此外,钷还用于便携式X-射线仪、

制备荧光粉、度量厚度以及航标灯中。

钐(Sm) ��1879年,波依斯包德莱从铌钇矿得到的"镨钕"中发现了新的稀土元素,并根据这种矿石的名称命名为钐。 ��钐呈浅黄色,是做钐钴系永磁体的原料,钐钴磁体是最早得到工业应用的稀土磁体。这种永磁体有SmCo5系和Sm2Co17系两类。70年代前期发明了SmCo5系,后期发明了Sm2Co17系。现在是以后者的需求为主。钐钴磁体所用的氧化钐的纯度不需太高,从成本方面考虑,主要使用95%左右的产品。此外,氧化钐还用于陶瓷电容器和催化剂方面。另外,钐还具有核性质,可用作原子能反应堆的结构材料,屏敝材料和控制材料,使核裂变产生巨大的能量得以安全利用。

铕(Eu) ��1901年,德马凯(Eugene-Antole Demarcay)从"钐"中发现了新元素,取名为铕(Europium)。这大概是根据欧洲(Europe)一词命名的。氧化铕大部分用于荧光粉。Eu3+用于红色荧光粉的激活剂,Eu2+用于蓝色荧光粉。现在Y2O2S:Eu3+是发光效率、涂敷稳定性、回收成本等最好的荧光粉。再加上对提高发光效率和对比度等技术的改进,故正在被广泛应用。近年氧化铕还用于新型X射线医疗诊断系统的受激发射荧光粉。氧化铕还可用于制造有色镜片和光学滤光片,用于磁泡贮存器件,在原子反应堆的控制材料、屏敝材料和结构材料中也能一展身手。

钆(Gd) � �1880年,瑞士的马里格纳克(G.de Marignac)将"钐"分离成两个元素,其中一个由索里特证实是钐元素,另一个元素得到波依斯包德莱的研究确认,1886年,马里格纳克为了纪念钇元素的发现者 研究稀土的先驱荷兰化学家加多林(Gado Linium),将这个新元素命名为钆。 ��钆在现代技革新中将起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用途有:

(1)其水溶性顺磁络合物在医疗上可提高人体的核磁共振(NMR)成像信号。

(2)其硫氧化物可用作特殊亮度的示波管和x射线荧光屏的基质栅网。

(3)在钆镓石榴石中的钆对于磁泡记忆存储器是理想的单基片。

(4)在无Camot循环限制时,可用作固态磁致冷介质。

(5)用作控制核电站的连锁反应级别的抑制剂,以保证核反应的安全。

(6)用作钐钴磁体的添加剂,以保证性能不随温度而变化。

另外,氧化钆与镧一起使用,有助于玻璃化区域的变化和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氧化钆还可用于制造电容器、x射线增感屏。 在世界上目前正在努力开发钆及其合金在磁致冷方面的应用,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室温下采用超导磁体、金属钆或其合金为致冷介质的磁冰箱已经问世。

铽(Tb) ��1843年瑞典的莫桑德(Karl G.Mosander)通过对钇土的研究,发现铽元素(Terbium)。铽的应用大多涉及高技术领域,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尖端项目,又是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

主要应用领域有:

(1)荧光粉用于三基色荧光粉中的绿粉的激活剂,如铽激活的磷酸盐基质、铽激活

的硅酸盐基质、铽激活的铈镁铝酸盐基质,在激发状态下均发出绿色光。

(2)磁光贮存材料,近年来铽系磁光材料已达到大量生产的规模,用Tb-Fe非晶态

薄膜研制的磁光光盘,作计算机存储元件,存储能力提高10~15倍。

(3)磁光玻璃,含铽的法拉第旋光玻璃是制造在激光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旋转器、隔离

器和环形器的关键材料。特别是铽镝铁磁致伸缩合金(TerFenol)的开发研制,

更是开辟了铽的新用途,Terfenol是70年代才发现的新型材料,该合金中有一半

成份为铽和镝,有时加入钬,其余为铁,该合金由美国依阿华州阿姆斯实验室首

先研制,当Terfenol置于一个磁场中时,其尺寸的变化比一般磁性材料变化大这

种变化可以使一些精密机械运动得以实现。铽镝铁开始主要用于声纳,目前已广

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从燃料喷射系统、液体阀门控制、微定位到机械致动器、机

构和飞机太空望远镜的调节 机翼调节器等领域。

镝(Dy) �� 1886年,法国人波依斯包德莱成功地将钬分离成两个元素,一个仍称为钬,而另一个根据从钬中"难以得到"的意思取名为镝(dysprosium)。镝目前在许多高技术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镝的最主要用途是:

(1)作为钕铁硼系永磁体的添加剂使用,在这种磁体中添加2~3%左右的镝,可提

高其矫顽力,过去镝的需求量不大,但随着钕铁硼磁体需求的增加,它成为

必要的添加元素,品位必须在95~99.9%左右,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2)镝用作荧光粉激活剂,三价镝是一种有前途的单发光中心三基色发光材料的

激活离子,它主要由两个发射带组成,一为黄光发射,另一为蓝光发射,掺

镝的发光材料可作为三基色荧光粉。

(3)镝是制备大磁致伸缩合金铽镝铁(Terfenol)合金的必要的金属原料,能使

一些机械运动的精密活动得以实现。

(4)镝金属可用做磁光存贮材料,具有较高的记录速度和读数敏感度。

(5)用于镝灯的制备,在镝灯中采用的工作物质是碘化镝,这种灯具有亮度大、

颜色好、色温高、体积小、电弧稳定等优点,已用于电影、印刷等照明光源。

(6)由于镝元素具有中子俘获截面积大的特性,在原子能工业中用来测定中子能

谱或做中子吸收剂。

(7)Dy3Al5O12还可用作磁致冷用磁性工作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镝的应

用领域将会不断的拓展和延伸。

钬(Ho) � �十九世纪后半叶,由于光谱分析法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发表,再加上稀土元素电化学分离工艺的进展,更加促进了新的稀土元素的发现。1879年,瑞典人克利夫发现了钬元素并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名命名为钬(holmium)。 �

�钬的应用领域目前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用量不是很大,最近,包钢稀土研究院采用高温高真空蒸馏提纯技术,研制出非稀土杂质含量很低的高纯金属钬Ho/∑RE>99.9%。

目前钬的主要用途有:

(1)用作金属卤素灯添加剂,金属卤素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它是在高压汞灯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在灯泡里充有各种不同的稀土卤化物。目前主要使用的

是稀土碘化物,在气体放电时发出不同的谱线光色。在钬灯中采用的工作物质

是碘化钬,在电弧区可以获得较高的金属原子浓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辐射效能。

(2)钬可以用作钇铁或钇铝石榴石的添加剂;

(3)掺钬的钇铝石榴石(Ho:YAG)可发射2μm激光,人体组织对2μm激光吸收率高,

几乎比Hd:YAG高3个数量级。所以用Ho:YAG激光器进行医疗手术时,不但可以

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而且可使热损伤区域减至更小。钬晶体产生的自由光

束可消除脂肪而不会产生过大的热量,从而减少对健康组织产生的热损伤,据

报道美国用钬激光治疗青光眼,可以减少患者手术的痛苦。我国2μm激光晶体

的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应大力开发生产这种激光晶体。

(4)在磁致伸缩合金Terfenol-D中,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钬,从而降低合金饱和磁化

所需的外场。

(5)另外用掺钬的光纤可以制作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等光通讯器

件在光纤通信迅猛的今天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铒(Er) ��1843年,瑞典的莫桑德发现了铒元素(Erbium)。铒的光学性质非常突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Er3+在1550nm处的光发射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该波长正好位于光纤通讯的光学

纤维的最低损失,铒离子(Er3+)受到波长980nm、1480nm的光激发后,从基态

4I15/2跃迁至高能态4I13/2,当处于高能态的Er3+再跃迁回至基态时发射出

1550nm波长的光,石英光纤可传送各种不同波长的光,但不同的光光衰率不同,

1550nm频带的光在石英光纤中传输时光衰减率最低(0.15分贝/公里),几乎为

下限极限衰减率。因此,光纤通信在1550nm处作信号光时,光损失最小。这样,

如果把适当浓度的铒掺入合适的基质中,可依据激光原理作用,放大器能够补

偿通讯系统中的损耗,因此在需要放大波长1550nm光信号的电讯网络中,掺铒

光纤放大器是必不可少的光学器件,目前掺铒的二氧化硅纤维放大器已实现商业

化。据报道,为避免无用的吸收,光纤中铒的掺杂量几十至几百ppm。光纤通信的

迅猛发展,将开辟铒的应用新领域。

(2)另外掺铒的激光晶体及其输出的1730nm激光和1550nm激光对人的眼睛安全,大

气传输性能较好,对战场的硝烟穿透能力较强,保密性好,不易被敌人探测,照

射军事目标的对比度较大,已制成军事上用的对人眼安全的便携式激光测距仪。

(3)Er3+加入到玻璃中可制成稀土玻璃激光材料,是目前输出脉冲能量最大,输出

功率最高的固体激光材料。

(4)Er3+还可做稀土上转换激光材料的激活离子。

(5)另外铒也可应用于眼镜片玻璃、结晶玻璃的脱色和着色等。

铥(Tm) ��铥元素是1879年瑞典的克利夫发现的,并以斯堪迪那维亚(Scandinavia)的旧名Thule命名为铥(Thulium)。 �

�铥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铥用作医用轻便X光机射线源,铥在核反应堆内辐照后产生一种能发射X射线的同位素,可用来制造便携式血液辐照仪上,这种辐射仪能使铥-169受到高中子束的作用转变为铥-170,放射出X射线照射血液并使白血细胞下降,而正是这些白细胞引起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从而减少器官的早期排异反应。

(2)铥元素还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肿瘤,因为它对肿瘤组织具有较高亲合性,重稀土比轻稀土亲合性更大,尤其以铥元素的亲合力最大。

(3)铥在X射线增感屏用荧光粉中做激活剂LaOBr:Br(蓝色),达到增强光学灵敏度,因而降低了X射线对人的照射和危害,与以前钨酸钙增感屏相比可降低X射线剂量50%,这在医学应用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4)铥还可在新型照明光源 金属卤素灯做添加剂。

(5)Tm3+加入到玻璃中可制成稀土玻璃激光材料,这是目前输出脉冲量最大,输出功率最高的固体激光材料。Tm3+也可做稀土上转换激光材料的激活离子。

镱(Yb) ��1878年,查尔斯(Jean Charles)和马利格纳克(G.de Marignac)在"铒"中发现了新的稀土元素,这个元素由伊特必(Ytterby)命名为镱(Ytterbium)。 �

�镱的主要用途有(1)作热屏蔽涂层材料。镱能明显地改善电沉积锌层的耐蚀性,而且含镱镀层比不含镱镀层晶粒细小,均匀致密。(2)作磁致伸缩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超磁致伸缩性即在磁场中膨胀的特性。该合金主要由镱/铁氧体合金及镝/铁氧体合金构成,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锰,以便产生超磁致伸缩性。(3)用于测定压力的镱元件,试验证明,镱元件在标定的压力范围内灵敏度高,同时为镱在压力测定应用方面开辟了一个新途径。(4)磨牙空洞的树脂基填料,以替换过去普遍使用银汞合金。(5)日本学者成功地完成了掺镱钆镓石榴石埋置线路波导激光器的制备工作,这一工作的完成对激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有意义。另外,镱还用于荧光粉激活剂、无线电陶瓷、电子计算机记忆元件(磁泡)添加剂、和玻璃纤维助熔剂以及光学玻璃添加剂等。

镥(Lu) ��1907年,韦尔斯巴赫和尤贝恩(G.Urbain)各自进行研究,用不同的分离方法从"镱"中又发现了一个新元素,韦尔斯巴赫把这个元素取名为Cp(Cassiopeium),尤贝恩根据巴黎的旧名lutece将其命名为Lu(Lutetium)。后来发现Cp和Lu是同一元素,便统一称为镥。 �

�镥的主要用途有(1)制造某些特殊合金。例如镥铝合金可用于中子活化分析。(2)稳定的镥核素在石油裂化、烷基化、氢化和聚合反应中起催化作用。(3)钇铁或钇铝石榴石的添加元素,改善某些性能。(4)磁泡贮存器的原料。(5)一种复合功能晶体掺镥四硼酸铝钇钕,属于盐溶液冷却生长晶体的技术领域,实验证明,掺镥NYAB晶体在光学均匀性和激光性能方面均优于NYAB晶体。(6)经国外有关部门研究发现,镥在电致变色显示和低维分子半导体中具有潜在的用途。此外,镥还用于能源电池技术以及荧光粉的激活剂等。

钇(Y) �� 1788年,一位以研究化学和矿物学、收集矿石的业余爱好者瑞典军官卡尔·阿雷尼乌斯(Karl Arrhenius)在斯德哥尔摩湾外的伊特必村(Ytterby),发现了外观象沥青和煤一样的黑色矿物,按当地的地名命名为伊特必矿(Ytterbite)。1794年芬兰化学家约翰·加多林分析了这种伊特必矿样品。发现其中除铍、硅、铁的氧化物外,还含有38%的未知元素的氧化物枣"新土"。1797年,瑞典化学家埃克贝格(Anders Gustaf Ekeberg)确认了这种"新土",命名为钇土(Yttria,钇的氧化物之意)。 ��

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主要用途有:(1)钢铁及有色合金的添加剂。FeCr合金通常含0.5-4%钇,钇能够增强这些不锈钢的抗氧化性和延展性;MB26合金中添加适量的富钇混合稀土后,合金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可以替代部分中强铝合金用于飞机的受力构件上;在Al-Zr合金中加入少量富钇稀土,可提高合金导电率;该合金已为国内大多数电线厂采用;在铜合金中加入钇,提高了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2)含钇6%和铝2%的氮化硅陶瓷材料,可用来研制发动机部件。(3)用功率400瓦的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束来对大型构件进行钻孔、切削和焊接等机械加工。(4)由Y-Al石榴石单晶片构成的电子显微镜荧光屏,荧光亮度高,对散射光的吸收低,抗高温和抗机械磨损性能好。(5)含钇达90%的高钇结构合金,可以应用于航空和其它要求低密度和高熔点的场合。

(6)目前倍受人们关注的掺钇SrZrO3高温质子传导材料,对燃料电池、电解池和要求氢溶解度高的气敏元件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钇还用于耐高温喷涂材料、原子能反应堆燃料的稀释剂、永磁材料添加剂以及电子工业中作吸气剂等。

钪(Sc) � �1879年,瑞典的化学教授尼尔森(L.F.Nilson, 1840~1899)和克莱夫(P.T.Cleve, 1840~1905)差不多同时在稀有的矿物硅铍钇矿和黑稀金矿中找到了一种新元素。他们给这一元素定名为"Scandium"(钪),钪就是门捷列夫当初所预言的"类硼"元素。他们的发现再次证明了元素周期律的正确性和门捷列夫的远见卓识。 ��钪比起钇和镧系元素来,由于离子半径特别小,氢氧化物的碱性也特别弱,因此,钪和稀土元素混在一起时,用氨(或极稀的碱)处理,钪将首先析出,故应用"分级沉淀"法可比较容易地把它从稀土元素中分离出来。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硝酸盐的分极分解进行分离,由于硝酸钪最容易分解,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

�用电解的方法可制得金属钪,在炼钪时将ScCl3、KCl、LiCl共熔,以熔融的锌为阴极电解之,使钪在锌极上析出,然后将锌蒸去可得金属钪。另外,在加工矿石生产铀、钍和镧系元素时易回收钪。钨、锡矿中综合回收伴生的钪也是钪的重要来源之一。 钪在化合物中主要呈3价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Sc2O3而失去金属光泽变成暗灰色。 ��

钪能与热水作用放出氢,也易溶于酸,是一种强还原剂。 � �钪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只显碱性,但其盐灰几乎不能水解。钪的氯化物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并能在空气中潮解。 ��在冶金工业中,钪常用于制造合金(合金的添加剂),以改善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热和性能。如,在铁水中加入少量的钪,可显著改善铸铁的性能,少量的钪加入铝中,可改善其强度和耐热性。 ��在电子工业中,钪可用作各种半导体器件,如钪的亚硫酸盐在半导体中的应用已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含钪的铁氧体在计算机磁芯中也颇有前途。 ��在化学工业上,用钪化合物作酒精脱氢及脱水剂,生产乙烯和用废盐酸生产氯时的高效催化剂。 � �在玻璃工业中,可以制造含钪的特种玻璃。 ��在电光源工业中,含钪和钠制成的钪钠灯,具有效率高和光色正的优点。 ��

自然界中钪均以45Sc形式存在,另外,钪还有9种放射性同位素,即40~44Sc和46~49Sc。其中,46Sc作为示踪剂,已在化工、冶金及海洋学等方面使用。在医学上,国外还有人研究用46Sc来医治癌症 稀土资源。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

这些稀土元素的发现,从1794年芬兰人加多林(J.Gadolin)分离出钇到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基(J.A.Marinsky)等制得钷,历时150多年。其中大部分稀土元素是欧洲的一些矿物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等发现制取的。钷是美国人马林斯基、格兰德宁(L.E.Glendenin)和科列尔(C.D.Coryell)用离子交换分离,在铀裂变产物的稀土元素中获得的。过去认为自然界中不存在钷,直到1965年,芬兰一家磷酸盐工厂在处理磷灰石时发现了痕量的钷。

靓丽的棒球
现实的长颈鹿
2025-07-14 22:07:17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一、诺贝尔的生平

(一)其一: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年),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和工业家,诺贝尔奖金创立人。 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41年至1842年间,他在斯德哥尔摩圣雅可比教会学校学习。1843年至1850年间,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跟俄罗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师学习。1850年至1852年,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进行广泛的旅游、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年仅16岁的他已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瑞士语、瑞典语和俄语,为他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木战争。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炸药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炸药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炸药,由于液体炸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炸药“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炸药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诺贝尔通过制造炸药积累大量财富,他购入瑞典B.哥尔斯邦军火化工厂性大部分股权,创建了诺贝尔化工公司,在西欧各国开设生产炸药性两个托拉斯,拥有在俄国巴库开采石油的诺贝尔兄弟公司。

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 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根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愿意写传记,他认为不会有人去读那些关于一个人的文章。

诺贝尔对自己个人的评价是——“最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最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一生在死神的威胁下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动力,在讲述自己一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他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学问从家庭教师处得来,从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明的炸药有:猛炸药、无烟火药、‘巴立斯梯’或称C89号,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的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出生。按照瑞典人的命名习惯,阿尔弗雷德是名,诺贝尔是姓。不过按照后来约定俗成的叫法,诺贝尔家族的姓后来通常也就用以指阿尔弗雷德本人。

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他父亲曾担心他活不长,因为他似乎连呼吸和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幼年一直生活在病弱的阴影中。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学校生活仅止于小学。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时,被送进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念了几个学期的书。在这所小学里他所有的功课以及品德都得了最高分,是82个学生中得到最高分数的3个学生之一。

1842年,诺贝尔随家人到俄国彼得堡生活,父亲给三兄弟在家里办了一个诺贝尔家庭学校。此后的六七年内,爱好诗歌的诺贝尔一直做着“雪莱梦”,但父亲很反感,认为诗歌不过是懒散女子的消遣,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不应当也不屑乐于此道。在家庭学校内,对诺贝尔理科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师齐宁,他是俄国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家。

1850年,诺贝尔17岁时,父亲为了家族事业的发展,决定送诺贝尔到欧洲各国和美国去见见世面,同时考察欧洲国家和美国在机械、化工方面的现状和进展。直至他21岁才回到彼得堡。这期间,他开始接触硝化甘油炸药的制造技术。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炸药,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政府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

1866年秋的一天,雷酸汞的爆炸试验成功了,它即是今天用途广泛的雷管。此后诺贝尔在炸药方面的一系列发明使他成为“现代炸药之父”。

诺贝尔于1891年因法国政府的排斥被迫移居意大利的圣雷莫,这时他已58岁了,到他1896年病逝于此的6年间,在圣雷莫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诺贝尔一生到底完成过多少发明、获得过多少专利?据诺贝尔的助手索尔曼所作的不完全统计,诺贝尔一生所获得的专利为351项。

1896年11月28日,诺贝尔跌倒在他的书房内,仆人见状,立即把他抬上二楼的卧室。当请来的医生赶到时,诺贝尔的大脑已局部坏死。他除了能用他的母语瑞典语嘟嘟哝哝讲一些话之外,已完全不能用他熟悉的法语和意大利语讲话。在场的助手、医生和仆人全都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他们除了听懂了电报这个单词之外,谁也听不懂他的临终遗言。同年12月10日凌晨2时,诺贝尔因脑溢血与世长辞,终年63岁。

诺贝尔临终时,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甚至连他喜欢的助手索尔曼也远在瑞典。恰如他生前所担心的:“在我临终时,也许没有一个亲友在我身边,好心地替我合上眼皮,在我耳边最后说一句安慰我的话。”

一代科技巨星,就这样在世纪之末的星空陨落了。

(二)其二:

1、技师家庭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

每年的这一天,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隆重的授奖仪式,把诺贝尔奖的奖状和奖章,授予世界各国的得奖人。

全世界都关心这一盛大的典礼。人们把获得诺贝尔奖金,看作是科学上的极大荣誉。

诺贝尔奖金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艾尔福雷德·诺贝尔的遗嘱,用他的遗产设立的。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物理、化学、生理(或者医学)、文学与和平事业五种奖金。从1969年开始,增设了经济学奖金。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毕生研制炸药。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浇灌这一科学之花,使它根深叶茂,硕果满枝。他赢得了大量的专利权,积累了众多的财富。他在1896年逝世之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分奖给世界上的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

诺贝尔活了63岁。他一生都是在艰难险阻中努力奋斗度过的。

诺贝尔的父亲伊墨纽·诺贝尔,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师。他很早就在工厂做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学过化学。可是,他喜欢化学实验,一有空就制造炸药,并且对建筑学也有见解,是一个热心科学的人。

1833年10月21日,一个瘦弱的婴儿在这个家庭诞生,他就是后来的炸药大王诺贝尔。诺贝尔从小体弱多病,意志顽强,不甘落后。

诺贝尔的父亲很关心小诺贝尔的兴趣爱好,常常讲科学家的故事给他听,鼓励他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次,诺贝尔看见父亲在研制炸药,睁着溜圆的大眼睛问:“爸爸,炸药伤人,是可怕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制造它呢?”父亲回答说:“它可以用来开矿,筑路,许多地方需要它啊!”诺贝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对,我长大了也要做炸药。”

诺贝尔的母亲娅赛,是一位有文化教养的妇女,性格爽朗,聪明善良,乐观而又有自信心。她对孩子既严格又慈爱,经常带着诺贝尔做一些浇花、锄草、清除垃圾的劳动。

1841年,诺贝尔8岁,进了当地的约台小学。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经常名列前茅。

这时候,诺贝尔的父亲因谋生困难,已经到邻国芬兰去工作了。他和母亲仍然留在斯德哥尔摩。

没有多久,诺贝尔的父亲创制的一种水雷,被俄国公使知道了。公使参观了他的产品,十分赏识,盛情邀请他到俄国去工作,并且送他到彼得堡(列宁格勒)。他创制的水雷,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俄军用来阻挡英国舰队的前进。

1842年,诺贝尔全家移居俄国的彼得堡。9岁的诺贝尔因不懂俄语,身体又不好,不能进当地学校。他父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辅导他兄弟三人学习文化。老师经常进行成绩考核,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诺贝尔进步很快。学习之余,他喜欢跟着父亲,在工厂里做些零碎活。

诺贝尔跟着父亲,看父亲设计和研制水雷、水雷艇和炸药,耳闻目见,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献身科学的理想。父亲也非常希望他学机械,长大后成为机械师。

1850年,17岁的诺贝尔,便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

诺贝尔从小体弱多病,加上他又特别勤奋,1854年的夏天,他的病越来越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放下工作去医治。治病期间,他给父亲去信说:“我希望不久能结束这种游牧生活,开始活动内容较多的新生活。目前这种生活,消磨我的时间,实在令人讨厌。”没有等病完全好,他就投身工作和学习了。

诺贝尔的父亲是1859年搬回瑞典的。当时,许多国家迫切要求发展采矿业,加快采掘速度,炸药不能适应这种需要,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了解各国工业状况的诺贝尔,坚定了改进炸药生产的决心。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了:法国发明了性能优良的炸药。其实,这个消息是不确切的。

原来,法国有名的军械专家皮各特将军,在研究改进子弹的射程和速度时,发现用现有的炸药,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必须改良炸药。于是,陆军部组织力量,着手研究炸药了。这件事,促成了诺贝尔全力以赴,研究炸药。

诺贝尔一天到晚关在实验室里,查阅资料,一次又一次地做着各种炸药试验。他的父母明白搞炸药的危险,对他改变专业很不高兴。有一天,父亲对他说:“孩子呀,你的职业是搞机械,应当集中精力干份内的事,别的方面还是不要分心为好。”诺贝尔说:“改进炸药是很重要的,一旦用在生产上,就会给人类创造极大的财富。危险当然免不了,我尽量小心就是了。”

从此,诺贝尔经常向亲戚朋友,宣传解释改进炸药的重要意义。这样,同情、赞助他的人越来越多,连反对他的父母,也被他的坚强意志所感动,只好默认了。

2、研究炸药

在诺贝尔之前,很多人研究和制造过炸药,中国的黑色火药早已传到欧洲。意大利人苏伯莱罗,在1847年发明的硝化甘油,是一种威力比黑色火药大得多的猛烈炸药。但是,这种炸药特别敏感,容易爆炸,制造、存放和运输都很危险,人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它。

1862年初,诺贝尔的父亲试图用硝化甘油制造出更好的炸药。他想:硝化甘油是液体,不好控制,要是把它和固体的黑色火药混合在一块,按说可以做成很好的炸药。他反复试验,结果发现:这种炸药放置几小时后,爆炸力就大大减弱,没有实用价值。

老诺贝尔失败了。诺贝尔继续了他的研究。

过去,人们是用点燃导火索的办法,来引起黑色火药爆炸的,安全可靠。但是,这种办法却不能使硝化甘油发生爆炸。硝化甘油既容易自行爆炸,又不容易按照人的要求爆炸,所以在发明以后的十几年间,除了用来治疗心绞痛外,并没有人把它当炸药用。

1862年的五六月间,诺贝尔做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实验:

在一个小玻璃管内盛满硝化甘油,塞紧管口;然后,把这个玻璃管放入一个稍大一点的金属管内,里面装满黑色火药,插入一只导火管后,把金属管口塞紧;点燃导火管后,把金属管扔入水沟。结果,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显然比同等数量的黑色火药的爆炸要猛烈得多。这表明所有的硝化甘油已经完全爆炸。

这个情况启发了诺贝尔,使他认识到:在密封容器内,少量的黑色火药先爆炸,可以引起分隔开的硝化甘油完全爆炸。

1863年秋,诺贝尔和他的弟弟一起,在斯德哥尔摩海伦坡建立了一所实验室,从事硝化甘油的制造和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这年的年底,诺贝尔终于发明了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

起初,诺贝尔用黑色火药作引爆药;后来,他发明了雷管来引爆硝化甘油。1864年,他取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初获成功之后,接着来的,是巨大的挫折。1864年9月3日,海伦坡实验室在制造硝化甘油的时候发生了爆炸,当场炸死了5人,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

这个祸事发生以后,周围居民十分恐慌,强烈反对诺贝尔在那里制造硝化甘油。结果,诺贝尔只好把设备转移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马拉湖,在一只船上制造硝化甘油。

几经波折,1865年3月,诺贝尔在温特维根找到一处新厂址,在那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硝化甘油工厂。

3、炸药家族

在诺贝尔前进的道路上,真是荆棘丛生。世界各国买了他制造的硝化甘油,经常发生爆炸:

美国的一列火车,因炸药爆炸,给炸成了一堆废铁;德国的一家工厂,因炸药爆炸,厂房和附近民房,全部变成一片废墟;“欧罗巴”号海轮,在大西洋上遇到大风颠簸,引起硝化甘油爆炸,船沉人亡。

这些惨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国对硝化甘油失去信心,有些国家,甚至下令禁止制造、贮藏和运输硝化甘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诺贝尔没有灰心,他深信完全有可能解决硝化甘油不稳定的问题。

一年过去了。诺贝尔在反复试验中发现:用一些多孔的木炭粉、锯木屑、硅藻土等吸收硝化甘油,能减少容易爆炸的危险。最后,他用一份重的硅藻土,去吸收三份重的硝化甘油,第一次制成了运输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硝化甘油工业炸药。这就是诺贝尔安全炸药。

为了消除人们对硝化甘油炸药的怀疑和恐惧,1867年7月14日,诺贝尔在英国的一座矿山做了一次对比实验:他先把一箱安全炸药放在一堆木柴上,点燃木柴,结果,这箱炸药没有爆炸;他再把一箱安全炸药从大约 20米高的山崖上扔下去,结果,这箱炸药也没有爆炸;然后,他在石洞、铁桶和钻孔中装入安全炸药,用雷管引爆,结果,都爆炸了。这次实验,获得了完全的成功,给参观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诺贝尔的安全炸药,确实是安全的。

不久,诺贝尔建立了安全炸药托拉斯,向全世界推销这种炸药。从此,人们结束了手工作坊生产黑色火药的时代,进入了安全炸药的大工业生产阶段。

1873年,诺贝尔的安全炸药托拉斯,在巴黎设立了一个总办事处,附设一个实验室。他在这里做了许多实验,改进炸药的制造方法。

诺贝尔的安全炸药比黑火药的威力大得多,又安全可靠,所以销售量直线上升,逐渐风行全世界。1867年卖出11吨,到1874年,就卖出了3000吨。

安全炸药也有缺点。缺点之一,就是爆炸力没有纯粹的硝化甘油大。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有的地方,仍然冒险使用硝化甘油做炸药。

怎样找到兼有硝化甘油的爆炸力,又有安全炸药的安全性能的新炸药,一时成为许多发明家努力寻求的目标。这一回,又是诺贝尔首先获得了成功。

有一天,诺贝尔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候,手指被割破了,顺手用一种含氮量比较低的硝酸纤维素敷住了伤口。那天晚上,因为伤口疼痛,不能入睡,他躺在床上琢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如何才能使硝酸纤维素同硝化甘油混合。

硝酸纤维素,是用纤维素同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互相作用制成的,是一种很容易着火的东西。因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比例不同,作用的时间长短不同,生成的硝酸纤维素的含氮量有高有低。诺贝尔很早就想把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素混合起来,制成炸药,一直不能成功。

现在,诺贝尔从敷料能够吸收血液这件事得到了启发,忽然想到能不能用含氮量较低的硝酸纤维素,来同硝化甘油混合呢?他一骨碌爬起来,忘记了手指的疼痛,跑到实验室,一个人做起实验来了。他把大约一份重的火棉,溶于九份重的硝化甘油中,得到一种爆炸力很强的胶状物——炸胶。

第二天,当诺贝尔的助手华伦巴赫上班时,一种新型的炸药——炸胶已经制成了。华伦巴赫又惊又喜,十分佩服他这种如醉如痴的干劲。

经过长年累月的测试,1887年,诺贝尔把少量的樟脑,加到硝化甘油和火棉炸胶中,发明了无烟火药。直到今天,在军事工业中普遍使用的火药,都属于这一类型。

无烟火药比黑色火药的爆炸力大得多,而且爆炸时燃烧充分,烟雾很少,所以人们称它为无烟火药。

制造炸药,一要爆炸力强,二要安全可靠,三要按照人的要求随时爆炸。诺贝尔制成了安全炸药、无烟火药,又制成了引爆用的雷管,很好地解决了这三大难题。

人们称诺贝尔是炸药大王,他是当之无愧的。

诺贝尔研究炸药,始终重视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去。他认为:只有在生产上取得实际效果的发明,才是有用的。所以,他的发明能很快应用在生产上,并且立即得到实在的经济收益。

1863年,诺贝尔发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剂。当年秋天,他就在自己家里的实验室,开始制造硝化甘油和引爆剂;1865年,就在斯德哥尔摩郊外,建起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

1866年,诺贝尔制成了安全炸药,第二年就投入了生产。3年后,年销售量由11吨增加到424吨,7年后,激增至3120吨。

诺贝尔开创了科学研究成果迅速地应用于生产的先例。

4、博学多才

炸药发明家诺贝尔,知识丰富,兴趣广泛,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对电学、光学、机械学、生物学、生理学都相当了解,时常把自己的研究,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加以思索。他说:“各种科学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了解决某一科学领域里的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

诺贝尔一生共得到各种各样的专利权355项。晚年,他做过人造丝和人造橡胶的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对后来的发明,却有不少帮助。

一提到诺贝尔,人们都称赞他是伟大的发明家,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他喜欢阅读瑞典、英、法、德、俄文的各种文学名著。他特别喜欢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在他写的一篇抒情诗中,有过这样的句子:

“我只知道专心读书探索大自然,吸取渊博而浩瀚的知识宝泉。”他还写过

《兄弟与姐妹》、《最快乐的非洲》等小说,笔调清新,词句优美,独具一格。

5、临终遗言

诺贝尔一生劳累,晚年体力衰弱,又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1896年,他的病情严重恶化,生命垂危。在这最后时刻,他念念不忘的是科学。

当有人把试验样品送给诺贝尔看时,他仍然支撑着消瘦的身体认真观察,提出改进意见。他在回信中写道:“你送来的样品很好,那种纯硝化纤维的炸药确实好极了。不幸的是,我的病情加重,连写这几个字也非常吃力了,好像死神正在张着双臂欢迎我。只等病好一点,我将重新投入研制工作。”

遗憾的是,诺贝尔的愿望没有能实现,在几十个小时之后——1896年12月10日,这位科学的巨匠,在意大利桑里莫医院与世长辞了。

诺贝尔一生从事发明创造,家财万贯,但是他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没有结婚。临终时,他说:“把这金钱,用在学术上和人道上吧!”

诺贝尔去世后,他的名字,他那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以及他出资设立的诺贝尔奖金,一直激励着全世界的科学家向新的高峰攀登。

从1910年到现在,成百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在他们当中,有发现X射线的伦琴,研究放射性和原子核的卢瑟福,发现镭的居里夫妇,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玻尔,发明无线电报的马可尼,以及普朗克、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美籍著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和丁肇中,也因在宇宙和基本粒子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二、诺贝尔的大事记

1833年 他1 岁 十月二十二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破产

1840年 他7 岁 父伊马奴耶鲁将家小留在故乡,而到俄国圣彼得堡(今之列宁格勒)找工作。

1841年 他8 岁 入小学

1842年 他9 岁 父亲工厂的生意兴隆,全家迁到圣彼得堡。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旧居

1843年 他10岁 父亲发明的鱼雷受到俄国政府的重视,获颁奖励金三千卢布。弟弟耶米尔诞生。

1850年 他17岁 为研究化学,而留学美国。

1852年 他19岁 在巴黎他深爱的少女去世,而怀着悲伤的心情回到圣彼得堡。

1853年 他20岁 父获俄皇颁授奖牌。因积劳成疾而到德国的埃格温泉养病。

1854年 他21岁 英、法、土耳其、澳大利亚的联合军对俄战争开始。(克里米亚战争)。伊马奴耶鲁所发明的鱼雷,被埋设在芬兰湾。被西宁、特拉普两博士鼓励做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

1856年 他23岁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兵败,因此使父亲的工厂陷入困境。因水计量器的改良,而获得专利权。

1858年 他25岁 为筹措父亲的事业资金而去伦敦。

1859年 他26岁 父亲事业失败,双亲带着弟弟耶米尔回到斯德哥尔摩。

1860年 他27岁 一边与二哥鲁特伊喜在转售的工厂中工作,一边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这一年冬天,生了场大病。

1863年 他30岁 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的雷管。十月,得到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跟父亲在斯德哥尔摩办厂。

1864年 他31岁 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耶米尔惨死。因此取缔炸药愈严密,以致关闭瑞典工厂,而在德国建厂。十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

1865年 他32岁 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在克鲁伯建厂。

1866年 他33岁 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但因此发明了甘油炸药。

1867年 他34岁 五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从这一年开始,年产量为十一吨。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

1867年 他35岁 从美国开始,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跟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

1870年 他37岁 克鲁伯火药工厂爆炸,造成重大损失。普法战争开始,炸药初显威力。

1871年 他38岁 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法国也允许制造炸药,而和保罗·鲍合作创业。

1872年 他39岁 父伊马奴耶鲁病故。

1873年 他40岁 定居巴黎。 大哥罗贝尔特在巴库发现油田。

1876年 他43岁 雇用斯陀夫人(19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843—1914年)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

1878年 他45岁 完成可塑炸药。五月,加入哥哥们的石油事业,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1882年 他49岁 到俄国和哥哥鲁特伊喜会面。

1884年 他51岁 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7年 他54岁 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1889年 他56岁 母亲安莉耶特在故乡斯德哥尔摩去世。

1890年 他57岁 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

1893年 他59岁 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

1895年 他62岁 于十一月二十七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

1896年 他63岁 十二月十日的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永眠。

1901年 逝世后五年 十二月十日依照诺贝尔的遗嘱,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诺贝尔颁奖典礼。

三、诺贝尔的伟大贡献

诺贝尔,一个致力于发明和事业的人,往往忽略了自己。他全心投注于事业上,但也常极有兴趣去关心文学和劳动问题。曾写诗和小说,是个文艺气息浓厚的人! 他自称是和平主义者,主要的工作却是发明火药,火药的发明却又使战争的损害更剧烈。可见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他最后捐出了所有的遗产,做为诺贝尔奖的基金,不可否认的,他对于这个社会有着莫不的贡献。

他的遗产大约是三千三百万克伦,而从1901年开始,遗产所孳生的利息,便被当作“诺贝尔奖”的基金。

颁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

世界上,像这样的奖还有很多,但是,唯有诺贝尔奖才代表世界最高的荣誉,得奖人也才算是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

诺贝尔奖是按照诺贝尔最后的

奋斗的百合
害羞的美女
2025-07-14 22:07:17
HI~ 圣堡团很开心为你回答: 01.HOTEL CALIFORNIA Eagles - Eagles_Hotel_California(unpluggged) 伟大乐队老鹰的经典名曲,较长的前奏,很好听,我的欧美音乐启蒙歌曲。老鹰乐队纵横摇滚乐坛三十年,在04的葛来美上有一首歌曲获奖。Eagles乐队成立于1971年,主唱兼鼓手唐.亨利,这首大家非常熟悉的经典歌曲“Hotel California”在1977年获得了8周冠军,这首旷世之作达到了1500万张的销量。 http://download.huaweiboao.com/down8/c/1058166028.mp3 视频 http://www.rockchina.net/movie/HOTELCALIFNIA.WMV 2. Sealed with a kiss 我超喜欢的一首歌 http://www.yt.jx.cn/pub/yycl/english4.mp3 3.THE SOUND OF SILENCE 好莱坞经典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很棒的电影,推荐大家看一看 这首《寂静之声》是保罗.西蒙和加蓬格尔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俩人多次合作,多次获奖,在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流行乐坛上曾名噪一时,被认为是男声二重唱的“黄金搭档”。此歌是1966年初时荣登美国排行榜首的冠军歌曲,两年后被用作《毕业生》的插曲,再一次广为流传。 http://www.96963.com/movie/ysjq/45.mp3 4.SCARBOROUGH FAIR 我最最喜欢的一首老歌,经典电影《毕业生》的插曲,中译:斯坎伯瑞集市,原唱歌手:Paul Simon (保罗.西蒙)和Art Garfunkel(加芬克尔),作词:Paul Simon - Art Garfunkel,作曲:Paul Simon - Art Garfunke。 喜欢《Scarborough Fair》那种幽怨的低唱。 http://www.guanzhong.gd.cn/SubWebSite/yy2_web/kuwaiwenjian/audio/scarborough.mp3 5.CASABLANCA 1943奥斯卡经典《卡萨布兰卡》主题曲,演唱者:Bertie Higgins http://www.cycnet.com/englishcorner/songs/Casablanca.mp3 6.CARELESS WHISPERE Wham!(威猛)乐队成员George Michael在1984的经典之作,被N次翻唱。 http://61.128.101.130:4080/song//newmusic/000083/89.wma 7.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RNIN Albert Hammond 1972作品 乐坛超级巨星亚柏特汉蒙,以此首作品横扫全球流行乐界,后转至幕後担任制作并发掘新人,成功的将胡立欧推上演艺事业颠峰。 http://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It%20Neve...In%20Southern%20California.mp3 8.THAT\'WHY(you go away) 不用多说,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经典歌曲,MLTR是一直非常伟大的流行摇滚,风靡上世纪整个90年代。2004年又推出一张新专辑,并翻唱了一首张学友的吻别。 http://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That\'s%20Why%20 (You%20Go%20Away).mp3 9.SAILING Rod Stewart(罗德斯特伍德)俗称,摇滚铁公鸡,他有一张破的不能再破下去的嗓子,有人曾讥讽他喝过大剂量的盐酸.我想很多人最多都知道这首歌[sailing](航行),他原本也是搞摇滚的,最初是节奏布鲁斯风格的摇滚,后来disco.他的好歌还有很多。 http://www.ykdx.net/jjglx/gq/Sailing.mp3 10.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U YOU 演唱:Glenn Medeiros 经典电影《廊桥遗梦》插曲 http://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Nothing\'...ge%20My%20Love%20For%20You.mp3 11.california dreaming 演唱:mamas and papas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是在王家卫的 《重庆森林》,一听倾心 http://61.156.7.14/upload/mp3/californiadreaming.mp3 12.LET IT BE the beatles 后期的作品,beatles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我喜欢这首歌的干净透彻。 http://61.156.7.14/upload/mp3/leitbe.mp3 13.RIGHT HERE WAITING Rechard Marx的成名曲。阿杜前不久翻唱过。 http://kuandai.nbzh.com/music/classic/osic/track2.mp3 14.LEMON TREE 演唱:fools garden,苏慧伦翻唱,当年红遍国内。 http://edu.yn.cninfo.net/doc/read/3524175853271675...29/340380524.94902287/song.mp3 15.the one you love 演唱:Glenn Frey,前eagles低音结他手,这首是1982年告示牌成人抒情榜亚军曲。 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曲,悠扬的saxophone乐非常好听,再加上低低的吟唱,深情无比,百听不厌。 the one you love以一个男人对女人读白的形式诉说了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的孤单,以及面对在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之间的选择,空虚、迷惘、忧伤的复杂心情,一首传神之作。极力推荐。 http://mp3.baidu.com/r?url= http://www.voguewind.com/lbimages/usr/31/31_687_2.mp3 16.YESTERDAY ONCE MORE Carpenters卡彭特兄妹组合,这首欧美金曲较早传入中国,为广大中国乐迷所熟悉。1973-第二名 获金唱片。卡伦.卡彭特(Karen Carpenter,1950-1983) http://211.98.224.34/music/yesterday%20once%20more.mp3 17.BECAUSE I LOVE YOU Because I Love You是英国歌手 Shakin\' Stevens 的一首经典曲目,这首歌红遍欧美乃至80年代的中国台湾! http://www.yt.jx.cn/pub/yycl/english1.mp3 18.ONLY YOU 一部<大话西游>让更多的人知道了"Only You"这首歌,这也是一首经典英文情歌,最早唱红这首歌曲的美国著名黑人演唱组“The Platters”(唱盘演唱组)。THE PLATTERS在1955年发行的第一首ONLY YOU,原本是一首布鲁斯风格的歌曲,经过他们以流行乐的方式演唱,从而成为黑人歌星的第一首全球畅销金曲,THE PLATTERS也因此一举成名。 http://www.96963.com/movie/ysjq/26.mp3 19.When A Child Is Born stephen gately 这首歌名叫《当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也有人称《当婴儿降生时》,是电影《人狼之恋》的主题插曲,非常磁性的声音,很舒缓和浪漫 http://61.144.235.241:65533/upload/WhenAChildIsBorn.mp3_4204.mp3 20.I DO IT FOR YOU Bryan Adams[布莱恩 亚当斯],1991年,这首歌在美国和英国均连续数周排名榜首,重新奠定了Adams主流流行摇滚的地位。这首歌应该是尽人皆知的了,Bryan Adams最有名的歌曲之一,电影《罗宾汉》的主题曲。只要听过几年的欧美音乐的人,基本上不会有没听过这首歌的。在电台里可以算是被放滥了的了,不过还是值得保留的歌。 http://61.128.101.130:4080/song//lotus/0638/1.wma 21.SAY YOU SAY ME Lionel Richie莱诺李奇,充满磁性的灵魂唱腔,勇夺奥斯卡金球奖的《飞越苏联》主题曲,美4周/抒情榜5周/R&B榜#1,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双料肯定。 http://210.76.59.8/movie/ysjq/34.mp3 22.UNCHAINED MELODY 演唱:The Righteous Brothers(正义兄弟) 因电影《人鬼情未了》而流行的著名歌曲,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关于演唱者的感慨:如果换到今时今日,像The Righteous Brothers(正义兄弟)这样“歌红人不红”的例子真得很难会出现,况且他们的这首经典歌曲《Unchained Melody》还是那么那么的红,红到无论现在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依然可以常常听到这段美妙的旋律。这首歌曲,无论你听不听得懂他们究竟在唱些具体的什么,也不看那个相拥做陶的电影画面,但那种如老唱片悠然旋转的沉醉感却肯定还是能打动你的心,正义兄弟的演唱忽而平静如水、忽而如泣如诉、忽而山呼海啸、忽而声嘶力竭,在感情随兴的起伏中完成了绝世的经典,而后世多少的翻唱也最终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无意义实践。 http://www.yt.jx.cn/pub/yycl/english10.mp3 23.MORE THAN I CAN SAY Jerry Allison和Sonny Curtis创作的这首歌,产生于50年代初期。这首歌在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过一阵子。1980年,英国歌手Les Sayer重新录唱了这首歌,登上排行榜第2名长达5周,风靡一时,并获得金唱片奖。 http://www.yt.jx.cn/pub/yycl/english5.mp3 24.ENDLESS LOVE Lionel Richie莱诺李奇,美9周/抒情榜3周/R&B榜#1布鲁克雪德斯主演电影‘无尽的爱’主题曲,与戴安娜萝丝对唱。 http://mtv123.com/aj-mtv123/lin1/233/02.wma 25.Take My Breath Away 演唱:Berlin 柏林合唱团1986年告示牌流行单曲冠军、成人抒情榜TOP3,浓情爱意经典电影《比翼雄鹰》主题曲。 http://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Take%20My%20Breath%20Away.mp3 26.天堂里的另一天: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天堂里的另一天是菲尔.柯林斯 Phil Collins的成名作品,1989年推出的单曲。菲尔.柯林斯的歌总是意味绵长,让人在心底浅吟低唱。曾获8座格莱美音乐奖 http://seawan.nyist.net/kle/rm/volume-16/Another%20Day%20In%20Paradise.mp3 27.oh,girl 1972年,黑人合唱团The CHI-LITES 主唱金瑞科德用温暖而具有穿透力的男高音与假声演绎的经典歌曲! http://www.yt.jx.cn/pub/yycl/english3.mp3 28.Rhythm of The Rain 这是一首六十年代The Cascades的《Rhythm of the rain》 看过那个绿箭口香糖不?就是那首歌。很喜欢这首歌的节奏,雨中的旋律--Rhythm Of The Rain为人们带来了丝丝细雨,绿箭口香糖也为我们带来了清新和舒畅。特别是开头的雷声!雨也不一定代表着失意呢!下次有雨的时候,也出去走走吧!也许你也不会因为有雨的日子,而感到忧郁呢! http://www.yt.jx.cn/pub/yycl/english7.mp3 29.Hard To Say I’m Sorry 芝加哥合唱团 - 葛莱美音乐奖最佳流行乐团得主,浓情难舍伤心情歌,82年告示牌流行单曲榜冠军。 http://www.hanbol.es.kr/hanbol/awupload20/4636/w_a.../Chicago-HardtosayIamsorry.mp3 30.Stairway to Heaven (天堂之梯) 齐柏林飞船的经典曲目,一首重金属摇滚,吉他演奏典范,非常华丽。齐柏林飞船是目前为止重金属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乐队,1980已解散。对重金属稍有了解的一般都听过这首歌。歌曲很长,高潮在很后面。 http://61.142.80.115/~itsinghua/music/songs.en/led...elin_%20stairway-to-heaven.mp3 31.经典民谣曲"vincent"(Starry Starry Night) 美国著名乡村歌手唐.麦克莱恩(Don Mclean)创作的。 歌曲创作的灵感来自梵高的一幅著名的画作《Starry Starry Night》(星夜),旋律流畅简约,却浑如天成,有一种如诗如画般的唯美~~。被反复的翻唱,包括胡里奥,Dana Winner,齐豫等。 http://61.128.101.130:4080/song//newmusic/000058/8.wma 32.BRESSANONE《布列瑟农》 演唱:马修连恩 吟唱着离别的无奈与不舍结尾的火车轰隆隆的声音 http://www.lonelytebit.org/music/Bressanon.mp3 33.Rod Stewart - Have I Told You Lately 铁公鸡,不再介绍,见前面的sailing. http://www.qgweb.net/clz/down/music/love/14.Rod%20...%20I%20told%20you%20lately.mp3 34.a perfect indian 这首歌最近网上被传的到处是,听起来更像是纯音乐,虽然没几年,但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归入欧美经典。 http://www.lonelytebit.org/music/A%20Perfect%20Indian.wma 35.再发一首披头士的歌 yesterday,超经典 YESTERDAY http://218.1.64.151/midi/wav1/yeste.wav 36.CLOSE TO YOU the carpenters,介绍见上面,这是收录的第三首了,有空做个她的转贴 这首歌很多人都翻唱过 http://218.1.64.151/midi/wav1/closeto.wav 37.多少柔情多少泪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 这是猫王的,欧美经典不能忘了猫王,这首歌到现在听仍然是觉对的好听。我在别的论坛有个猫王的专贴,有空我把它转过来。 http://218.1.64.151/midi/wav1/dsrqdsl.wav 38.I Feel Good 伟大的黑人音乐家James Brown,个人了解也不是很多,经查阅才发现他创立了一种叫Funky的曲风。这是他非常不错的一首歌! http://www.uvm.edu/~chmartin/IFeelGood.mp3 39.ALL OUT OF LOVE Air supply(空中补给合唱团),有机会作个专门的介绍。这是他们的名曲! http://218.1.64.151/midi/wav1/allkzbg.wav 40.再来首猫王的吧! Love Me Tender/温柔地爱我 http://218.1.64.151/midi/wav2/presley01.wav 回答结束↘ 最后希望可以在我回答下面加我们的团队 谢谢你的采纳及加入

殷勤的早晨
精明的蜻蜓
2025-07-14 22:07:17
因为注重细节被赏识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一家大公司招聘新人,已经淘汰了好几批参加面试的人选。这时无论是面试者还是被面试者都感到了几分紧张:如果今天再不能选出合格的人选,那公司的许多工作就要受到影响;对被面试者来说,如果能进入这家全国知名企业工作,那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将不可估量。

这时一位年轻人走进了面试办公室。他在门口看到一张小纸片,出于习惯,年轻人弯下腰捡起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试过后,主持面试的该公司总裁叫这位年轻人留下来,他告诉年轻人可以马上到公司参加培训,等培训合格后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轻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在这次招聘过程中进入面试这一关的都是精英,而且据他观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总裁听到年轻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这正是我找你谈话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确实不是所有应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试时通过了一项最关键的考验———门口的那张小纸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里的。”

那些与年轻人一同去参加应聘的人才,并非没有看到门口那张虽然不大但却明显的纸片。对于他们来说捡起地上的小纸片同样只是弯一下腰那么简单,但是他们却认为如此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所以他们就错过了进入那家大公司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因此而错过的重要机会绝不仅仅是这一次。

而那年轻人就是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那位总裁的独到眼光。

注重细节被赏识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美国汽车工业之父———亨利·福特。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当初那位总裁的独到眼光。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关于赏识的名人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唐朝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大诗人杜甫,他的父亲名字叫“杜闲”,为了避爸爸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流传下来约1500首,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如果你看到了带“闲”字的杜甫诗,要注意,很可能是假的。

2、唐朝文章大家韩愈,不幸被贬到潮州。当时潮州鳄鱼为患,韩夫子书生气大发,文思如泉涌,写了一篇《祭鳄鱼文》!强烈要求鳄鱼“动迁”搬家,文中动之以情、晓之以义,并且限定搬家日期:“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他警告鳄鱼,如果到时候仍然不搬家,就要“强拆”、杀光它们!切莫后悔!据说韩愈写完文章,祭烧给鳄鱼看,鳄鱼就都搬走了。

这真是一篇劝诫“搬迁”的千古妙文!

3、唐朝大诗人韦应物,他总结自己的前半生: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逢杨开府)……但就是这样的人,却写出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如此绝美的诗句!这样的反差,你能想象不?

4、唐朝的大诗人杜牧,一生惯于寻花问柳、逛青楼寻名妓,妥妥的一个大情种。杜牧进京赶考,看上了一名青楼女子,情到深处,老杜不能自己,跟 *** 约定:等我考取功名回来,我就娶你! *** 很高兴,杜牧也更激动了,找个家伙什就把自己牙敲掉了一颗,送给青楼女子,算作定情信物,俩人就私定了终身。

100字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宋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

励志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著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名人故事有哪些?

孔子因材施教

孙武练兵

曾子重信义

苏秦锥刺股

张良拾履

韩信受胯下之辱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范缜反对迷信

魏徵犯颜直谏

范仲淹“断齑画粥”

苏东坡的高风亮节

包拯办案

文天祥“留取丹青照汗青”

宋濂冒雪访师

于谦两袖清风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郑成功收复台湾

顾炎武手不释卷

康熙智擒鳌拜

林则徐虎门销烟

谭嗣同慷慨赴死

蔡元培教导学生

李大钊教子有方

陶行知艰苦办学

马可·波罗游中国

但丁与《神曲》

圣女贞德

哥白尼与“太阳中心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

伽利略挑战权威

美国“国父”华盛顿

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达尔文与“进化论

壮志凌云的卡尔·马克思

南丁格尔与“国际护士节”

革命诗人裴多菲

杜南与国际红十字会

诺贝尔与炸药

爱迪生研究电灯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贝尔德发明电视

卓别林不畏纳粹

这里有几个名人故事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屠格涅夫和他的童年生活

屠格涅夫(1818-1883)的创作在俄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早期写过诗歌,在四五十年代写过剧本、随笔等体裁的作品,一生中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长篇、中篇和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于一八一八年十一月九日出生在俄国中奥辽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的母亲的一个庄园斯巴斯科耶一卢托维诺活村度过的。他的一部分作品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奥辽尔省一带自然风光秀丽,给屠格涅夫以深刻的影响,有助于他描绘自然景物卓越才能的成长。 屠格涅夫的母亲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屠格涅娃是个非常任性、专横的女地主,贵族的偏见和恶习在她身上十分突出。她很残酷,经常体罚仆人,有时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失不把农奴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瓦尔瓦拉·彼得罗夫娜的这种性情也表现在对等儿子的态度上。她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屠格涅夫后来回忆说:“在我生长的那个环境里,打人、拧人、拳头、耳光等等,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农奴主的残暴行为,是屠格涅夫所难以容忍的的。童年时代的屠格涅夫就憎恨农奴主的暴行。

口气太大了!古今中外,名人无数。故事有哪些?谁有能力回答?你以为小学课本中的故事就包括了全部故事,再也没有其他了吧?

1. 华罗庚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2.科学家有他的祖国 巴斯德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3. 钱学森 一片丹心向祖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著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太限制。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著被软禁的生活。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 *** 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5.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菸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络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络。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装置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6.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7. 生物学家 童第周怒斥皮诺

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

8. 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钜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援。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

达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活力的芒果
老实的微笑
2025-07-14 22:07:17

高中生物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生物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义气的大门
生动的学姐
2025-07-14 22:07:17
不同意!!注意第一句,其余都是废话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和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化学的萌芽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熟食;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古人曾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企图追溯其本原及其变化规律。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中国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说法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公元前4世纪,希腊也提出了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这些朴素的元素思想,即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理论的萌芽。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以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金术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

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深信物质能转化,试图在炼丹炉中人工合成金银或修炼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有目的的将各类物质搭配烧炼,进行实验。为此涉及了研究物质变化用的各类器皿,如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也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

与此同时,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这些都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器具和方法经过改进后,仍然在今天的化学实验中沿用。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化学的中兴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后,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精密实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建立了近代原子论,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分子假说提出了,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为物质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不仅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学的体系,并且与原子分子学说一起形成化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矿物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加上对原子分子学说的实验验证,经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价概念的产生、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以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十世纪的化学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科。

近代物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对现代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电子、X射现和放射性的发现为化学在20世纪的重大进展创造了条件。

在结构化学方面,由于电子的发现开始并确立的现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而且发展了分子理论。应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产生了量子化学。

从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步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先后创立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佩位场理论。化学反应理论也随着深入到微观境界。应用X射现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质的晶体化学结构。测定化学立体结构的衍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线衍射法的应用所积累的精密分子立体结构信息最多。

研究物质结构的谱学方法也由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扩展到核磁共振谱、电子自选共振谱、光电子能谱、射线共振光谱、穆斯堡尔谱等,与计算机联用后,积累大量物质结构与性能相关的资料,正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不断提高,人们以可直接观察分子的结构。

经典的元素学说由于放射性的发现而产生深刻的变革。从放射性衰变理论的创立、同位素的发现到人工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实现、氘的发现、中子和正电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发现,不仅是人类的认识深入到亚原子层次,而且创立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不仅实现了古代炼丹家转变元素的思想,而且改变了人的宇宙观。

作为20世纪的时代标志,人类开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学和核化学等分支学科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宇宙化学等交叉学科接踵诞生。元素周期表扩充了,以有109号元素,并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验证元素“稳定岛假说”。与现代宇宙学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学说和与演化学说密切相关的核素年龄测定等工作,都在不断补充和更新元素的观念。

在化学反应理论方面,由于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认识的提高,经典的、统计的反应理论以进一步深化,在过渡态理论建立后,逐渐向微观的反应理论发展,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微观的反应机理,并逐渐建立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理论。分子束、激光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不稳定化学物种的检测和研究成为现实,从而化学动力学已有可能从经典的、统计的宏观动力学深入到单个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电子结构和化学反映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统计、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大规模术技的处理和综合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进展,有的已经逐步进入化学教育之中。关于催化作用的研究,以提出了各种模型和理论,从无机催化进入有机催化和僧物催化,开始从分子微观结构和尺寸的角度核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酶类的作用和酶类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方面,经典的成分和组成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分析灵敏度从常量发展到微量、超微量、痕量;另一方面,发展初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进行结构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以及对短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等。分离技术也不断革新,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等。

合成各种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合成方面,首先合成的是氨。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铁等配位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核工业、航天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各种超纯物质、新型化合物和特殊需要的材料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成功又向化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零族元素的化学性质重新加以研究。无机化学在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中产生了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等新兴学科。

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后来,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应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进,使高分子化学得以迅速发展。

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高分子工业发展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

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方面,合成了各种有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从不稳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基础物质。有机化学家还合成了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药物。这些成就对促进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并与其他学科协同解决有生命物质的合成问题及解决前生命物质的化学问题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有宏观向微观、有定性向定量、有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化学的学科分类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在把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五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根据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化学可作如下分类: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等

有机化学:天有机化学、一般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力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分门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力。

核化学核放射性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生物化学: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关于化学家:

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收入来衡量是否富有,做研究不同于普通上班赚钱的白领。你可能没有学到很深的化学吧~其实化学的领域很广。单从基础化学就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这四门。后三者都是很难的学科(也许中学里会学到一些有机化学的东西,不过你看完大学里的有机化学书就知道有机是多么难)。没有一定的理科基础是不能轻易理解的。而更细分的话就更多类别可以研究了。象我本人是学药学的,除了上述四门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而其他专业也有很多更细的化学课程需要学习。

至于你问化学家是研究什么的,象我上述提及的学科里面已经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了。目前来讲,化学家的研究早已不是凭一己之力来完成,通常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来进行他们的课题研究。

研究的结果已经不是象我们做实验完毕以后提交的实验报告这么简单,而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到化学领域的杂志上。

而关于数学水平,你认为什么程度才是适合呢?你是否有看过高等数学的书?单从基础化学中的物理化学来讲,没有一定的高数知识,是根本看不明白的。如果只是单纯应付中学水平的化学考试,顶多初中水平,计算认真,一般来讲已经没有问题了。

=======================

关于化学的学习:

要学好化学首先要记住元素周期表。通常来说初中水平的话只要求记熟前20个元素就可以了。而高中的话就我们当时而言是要把全部主族元素都背熟的。当然窍门没有很多,只能说靠死记硬背吧。多念几次自然就记住了。元素符号可以按照英文字母的读法记就好,不必太拘泥,毕竟我们说某种元素的时候也是说它们的中文名字而已。

化学资料还是买一些适合自己程度的就好,太难的未必能懂,太简单的又没有意思。这要看个人的需要。

实验现象的描述,只需要描述你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了。例如锌粉放入盐酸里,你可以描述成“锌粉逐渐溶解,并且有气泡生成”。如果是有沉淀生成,就直接写生成某颜色的沉淀。如果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应该如实写出没有明显现象,不能硬作。总结起来,描述现象可以从反应物与生成物两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写出反应物的变化,如是否溶解,还有颜色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描述生成物,如状态(气体,沉淀),颜色,气味等。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