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离提纯对甲基苯酚,苯甲酮,氯苯
(一):对甲基苯酚,苯甲酮和氯苯三者中只有对甲基苯酚显弱酸性,因此三者的混合物可放在分液漏斗中先用碳酸钠水溶液洗涤(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对甲基苯酚与碳酸钠反应变成钠盐溶于水而进入水相(水层)后与仍处于有机相(有机层)的苯甲酮和氯苯在分液漏斗中分开,水相用稀盐酸酸化后,再用乙醚萃取就得到了含纯的对甲基苯酚的乙醚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醚即获得纯的对甲基苯酚。
(二):根据苯甲酮和氯苯的极性区别,用薄层色谱(TLC)估算极性大小差别,再用层析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大约30% - 50%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即可,用TLC进行跟踪。
混合物中加入盐酸,只有N,N-二甲基苯胺能与盐酸中和,溶液分层,水层为N,N-二甲基苯胺的盐酸盐;其余物质在油层。
分液,在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N,N-二甲基苯胺
油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层;油层中为氯苯和苯甲醛,水层中为对甲苯酚钠和苯甲酸钠
水层中通入二氧化碳,析出对甲苯酚,过滤;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析出苯甲酸
油层中加入苯肼,与苯甲醛反应生成沉淀,过滤;沉淀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析出苯甲醛;
滤液分层,油层为氯苯
(2)再向其他三种物质中加入硝酸银的醇溶液:
①室温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为一氯甲苯;
②加热一会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丙苯;
③加热也不产生沉淀的为氯苯。
解析: FeCl3 + 6 C6H5OH === H3[Fe(C6H5O)6] + 3 HCl ,苯酚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产生的是一种络合物),常用于苯酚的定性鉴定 ;一氯甲苯(氯化苄)属于烯丙基型卤代烃,很活泼,常温下就能够反应;氯丙烷属于孤立型不饱和卤代烃,需要加热才能够反应;氯苯就属于乙烯基卤代烃,非常稳定,故加热也不反应。
向四种液体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酸化,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苄。
向剩余三种液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的是苯甲醚。
向剩余两种液体中加入铬酐的硫酸水溶液,变绿的是苯甲醇。
1.
氯苯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二苯甲酮,在无水氯化铝的存在下
2.
ps1:二苯甲酮生产工艺,
3.
甲苯—(氧化)—苯甲酸—(酰氯化)—苯甲酰氯—(酰基化)—二苯甲酮
4.
ps2:二苯甲酮是有机合成中溶剂纯化的显色剂,其衍生物还是第一代化学防晒剂
1、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甲苯和苯酚。
2、再取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迅速溶解的是苯酚,不能溶解的是甲苯
C6H5—OH+NaOH=C6H5—ONa+H2O
3、取剩下的三种样品,分别加入到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苯,因为苯的密度比水小,其他两种都比水的密度大。
4、氯苯与硝基苯的鉴别没找到更好的办法。
沸点法:测沸点,沸点约为132℃的是氯苯;沸点约为210℃的是硝基苯
密度法:密度约为1.1是的氯苯;密度为1.2的是硝基苯(由于密度差异不大,此法可靠性较低,不推荐)
西亚试剂由苯酚和氯仿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而得。改进的制法是用邻甲苯酚为原料,光气化、氯化后进行水解,即获得水杨醛。
氯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到苯酚——这个属于卤代烃的碱性水解;
苯酚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苯酚钠——苯酚属于酸,又叫石炭酸,酸碱中和反应;
注意:氯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很难水解生成苯酚,条件是加热。
扩展资料:
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极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蚀性极强。化学反应能力强。与醛、酮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双酚A,与醋酐;水杨酸反应生成醋酸苯酯、水杨酸酯。还可进行卤代、加氢、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能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还原,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
苯酚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苯酚钠!——苯酚属于酸,又叫石炭酸,酸一般都能和碱反应得到盐和水!
但注意:氯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很难水解生成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