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纯水的cas号是多少

冷静的小懒猪
自由的大叔
2023-01-01 07:15:31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最佳答案
舒心的胡萝卜
风趣的口红
2025-07-13 18:51:13

物理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临界温度:374.2℃

导热率: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

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

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

浮力分类:悬浮、漂浮、沉底、上浮、下沉。

化学

化学式:H₂O

水之韵律 (20张)

结构式:H—O—H(两氢氧键间夹角104.5°)。

相对分子质量: 18.016

化学实验:水的电解。方程式:2H₂O=通电=2H₂↑+O₂↑(分解反应)

分子构成:氢原子、氧原子。

CAS号: 7732-18-5

水具有以下化学性质:

1.稳定性: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

水的电离:纯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₂O==可逆==H⁺+OH⁻ 或 H₂O+H₂O=可逆=H₃O⁺+OH⁻。

注:“H₃O⁺”为水合氢离子,为了简便,常常简写成H⁺,更准确的说法为H9O4⁺,纯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0⁻⁷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

2Na+2H₂O=2NaOH+H₂↑

Mg+2H₂O=Mg(OH)₂↓+H₂↑

3Fe+4H₂O(水蒸气)=Fe₃O₄+4H₂(加热)

C+H₂O=CO+H₂(高温)

3.水的还原性:水跟氟单质反应时,表现还原性,氧被还原成氧气

2F₂+2H₂O=4HF+O₂↑。

4.水的电解: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工业上用此法制纯氢和纯氧 2H₂O=2H₂↑+O₂↑。

5.水化反应:

水可跟活泼金属的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饱和烃发生水化反应。

Na₂O+H₂O=2NaOH

CaO+H₂O=Ca(OH)₂

SO₃+H₂O=H₂SO₄

P₂O₅+3H₂O=2H₃PO₄

CH₂=CH₂+H₂O←→C₂H₅OH

6.水解反应

盐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₃N₂+6H₂O(加热)=3Mg(OH)₂↓+2NH₃↑

NaAlO₂+HCI+H₂O=Al(OH)₃↓+NaCI(NaCI少量)

碳化钙水解: CaC₂(电石)+2H₂O(饱和氯化钠)=Ca(OH)₂+C₂H₂↑

卤代烃水解: C₂H₅Br+H₂O(加热下的氢氧化钠溶液)←→C₂H₅OH+HBr

醇钠水解:

C₂H₅ONa+H₂O→C₂H₅OH+NaOH

酯类水解:

CH₃COOC₂H₅+H₂O(铜或银催化并且加热)←→CH₃COOH+C₂H₅OH

多糖水解:(C₆H₁₀O₅)n+nH₂O←→nC₆H₁₂O₆

丙腈水解:CH₃CH₂CN+H₂O→CH₃CH₂C(OH)NH

CH₃CH₂C(OH)NH+H₂O→CH₃CH₂C(OH)₂NH₂→

CH₃CH₂CONH₂+H₂O→CH₃CH₂COOH+NH₃

酰胺水解:—CO—NH—+H₂O→—COOH+NH₂—

6.水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10的-10次方,一般认为水的直径为2~3个此单位。

7.水的电离:

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因为水有微弱的电离,存在着水的解离平衡。

H₂O←→H⁺+OH⁻

298.15K(即:25摄氏度)时纯水的离子积为10-14。

8.水是两性物质,既有氢离子(H⁺),也有氢氧根离子(OH⁻)。但纯净蒸馏水是中性的。

9.水的PH值:水在25℃下PH值为7(中性),随着温度的变化仍为中性。

最新回答
清爽的裙子
和谐的小甜瓜
2025-07-13 18:51:13

物理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沸点:100℃(海拔为0m,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

比热容:4.186J/(kg·℃) 0.1MPa 15℃

2.051J/(g·℃) 0.1MPa 100℃

密度:1000 kg/m3(4℃时)。冰的密度比水小

临界温度:374.2℃

浮力分类:悬浮、漂浮、沉底、上浮、下沉。

水密度的变化

水(20张)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³m3/kg,温度高于3.98℃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化学

化学式:H₂O

水之韵律(20张)

结构式:H—O—H(两氢氧键间夹角104.5°)。

相对分子质量: 18.016

化学实验:水的电解。方程式:2H₂O=通电=2H₂↑+O₂↑(分解反应)

分子构成:氢原子、氧原子。

CAS号: 7732-18-5

水具有以下化学性质:

title

1.稳定性: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

水的电离:纯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₂O==可逆==H⁺+OH⁻ 或 H₂O+H₂O=可逆=H₃O⁺+OH⁻。

注:“H₃O⁺”为水合氢离子,为了简便,常常简写成H⁺,更准确的说法为H9O4⁺,纯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0⁻⁷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2Na+2H₂O=2NaOH+H₂↑ 。

Mg+2H₂O=Mg(OH)₂+H₂↑ 。

3Fe+4H₂O(水蒸气)=Fe₃O₄+4H₂↑ (加热)

C+H₂O=CO+H₂(高温)。

电解水实验装置(2张)

3.水的电解: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工业上用此法制纯氢和纯氧 2H₂O=2H₂↑+O₂↑。

4.水化反应:

水可跟活泼金属的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饱和烃发生水化反应。

Na₂O+H₂O=2NaOH

CaO+H₂O=Ca(OH)₂

SO₃+H₂O=H₂SO₄

P₂O₅+3H₂O=2H₃PO₄

分子结构

CH₂=CH₂+H₂O←→C₂H₅OH

5.水解反应

盐的水解氮化物水解:Mg₃N₂+6H₂O(加热)=3Mg(OH)₂↓+2NH₃↑

NaAlO₂+HCI+H₂O=Al(OH)₃↓+NaCI(NaCI少量)

碳化钙水解: CaC₂(电石)+2H₂O(饱和氯化钠)=Ca(OH)₂+C₂H₂↑

卤代烃水解: C₂H₅Br+H₂O(加热下的氢氧化钠溶液)←→C₂H₅OH+HBr

醇钠水解:

C₂H₅ONa+H₂O→C₂H₅OH+NaOH

酯类水解:

CH₃COOC₂H₅+H₂O(铜或银并且加热)←→CH₃COOH+C₂H₅OH

多糖水解:(C₆H₁₀O₅)n+nH₂O←→nC₆H₁₂O₆

6.水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10的负十次方,一般认为水的直径为2~3个此单位。

7.水的电离:

在水中,几乎没有水分子电离生成离子。

H₂O←→H⁺+OH⁻

由于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发生上述反应,所以纯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8.水是两性物质,既有氢离子(H⁺),也有氢氧根离子(OH⁻)。但纯净蒸馏水是中性的。

9.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最初是指钙、镁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水的总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其中包括碳酸盐硬度 (即通过加热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下来的钙、镁离子,故又叫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即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那部分钙、镁离子,又称永久硬度)。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就是水中含有钙、镁化合物的多少程度。

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附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将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钭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因此,通常就把Ca2+、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水的硬度对锅炉用水的影响很大,因此,应根据各种不同参数的锅炉对水质的要求对水进行软化或除盐处理。

水的硬度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两种。

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碳酸氢盐[Ca(HCO₃)₂、Mg(HCO₃)₂]所形成的硬度,还有少量的碳酸盐硬度。碳酸氢盐硬度经加热之后分解成沉淀物从水中除去,故亦称为暂时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是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盐类所形成的硬度。这类硬度不能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去,故也称为永久硬度,如CaSO₄、MgSO₄、CaCl₂、MgCl₂、Ca(NO₃)₂、Mg(NO₃)₂等。

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度;水中Ca2+的含量称为钙硬度;水中Mg2+的含量称为镁硬度;当水的总硬度小于总碱度时,它们之差,称为负硬度。

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将肥皂水加入被测水后震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反之比较硬。

鳗鱼跳跳糖
美满的电灯胆
2025-07-13 18:51:13

水的化学符号:H₂O

水(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蒸馏水(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

水的结构式:

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性质:

1、水的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

2Na+2H₂O=2NaOH+H₂↑

2、水的还原性:水跟氟单质反应时,表现还原性,氧被还原成氧气

2F₂+2H₂O=4HF+O₂。

3、水在25℃下PH值为7(中性),随着温度的变化仍为中性。

应用:

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许多特殊生理功能都有赖于水的存在。

1、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水是动物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结构物质。水和空气一样,是动物生命绝对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2、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因水有很高的电解常数,很多化合物容易在水中电解,以离子形式存在,动物体内水的代谢与电解质的代谢紧密结合。多数细胞质是胶体和晶体的混合物,使得水溶解性特别重要。

3、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的离解较弱,属于惰性物质。但是,由于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使水参与很多生物化学反应,如水解、水合、氧化还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细胞的呼吸过程等。动物体内所有聚合和解聚合作用都伴有水的结合或释放。

4、调节体温:

水的比热大、导热性好、蒸发热高,所以水能贮蓄热能、迅速传递热能和蒸发散失热能,有利于恒温动物体温的调节。血液循环中血液的快速流动,喘气和出汗,冷应激时限制血液流经体表等,都有助于动物保持体温恒定。水的导热性比其他液体好,有助于深部组织热量的散失。水的蒸发散热对具有汗腺的动物更为重要。

5.润滑作用:

动物体关节囊内、体腔内和各器官间的组织液中的水,可以减少关节和器官间的摩擦力,起到润滑作用。

此外,水对神经系统如脑脊髓液的保护性缓冲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着急的大山
怕孤独的夏天
2025-07-13 18:51:13

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沸点是100摄氏度,4摄氏度是密度最大,为1g /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的上面。

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 通电 2H2↑+ O2 ↑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 CaO + H2O == Ca(OH)2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H2O + CO2== H2CO3

用处: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扩展资料:

性质

三态变化

众所周知,水有三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

但是水却不止只有三态,还有:超临界流体、超固体、超流体、费米子凝聚态、等离子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等。

地下水与地表水

地下水——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较少,而离子则溶解较多,通常硬度较高,蒸馏烧水时易结水垢;有时锰氟离子超标,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地表水——较地下水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较多,如果该地属石灰岩地区,其地表水往往也有较大的硬度,如四川的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地区。

原水与净水

原水——通常是指水处理设备的进水,如常用的城市自来水、城郊地下水、野外地表水等,常以TDS值(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检测其水质,中国城市自来水TDS值通常为100~400ppm。

净水——原水经过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即称之为净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

包容的牛排
细腻的草丛
2025-07-13 18:51:13

CAS码来源于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该社负责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其缩写CAS在化学上便成为化合物唯一识别码的代称,相当于每一种化合物都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水合物/无水物拥有不同的CAS号,但与试剂的级别没有关系,CAS号可以避免采购时因一物多名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也就是说你有必要建立一个名称-CAS号对应表,在采购时对一些特殊的试剂备注上CAS号,以避免采购错误或“采购不到”。

扩展资料:

化学试剂的分级:

通常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可以将化学试剂分为通用试剂、基准试剂和生物染色剂,而通用化学试剂分为化学纯、分析纯和优级纯,并要求其相应标签的主色调分别为中蓝色、金光红色和深绿色,基准试剂与优级纯试剂标签的颜色相同均为深绿色,生物染色剂为玫红色。

相应的,中国药典将试剂分为四种,基准试剂、化学纯、分析纯和优级纯,并明确了标定的基准物质为基准试剂,用于杂质限度检查用的标准溶液(例如氯化物、硫酸盐等),应采用优级纯或分析纯,其他检测和制备可以使用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

诚心的毛衣
秀丽的店员
2025-07-13 18:51:13
所以按相对密度来排是:

四氯化碳 〉水 〉苯 〉酒精 〉汽油

四氯化碳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554

CAS号 56-23-5

中文名称 四氯甲烷

英文名称 carbon tetrachloride;tetrachloromethane

别名 四氯化碳

分子式 CCl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特臭的透明液体,极易挥发

分子量 153.84 蒸汽压 13.33kPa(23℃)

熔 点 -22.6℃ 沸点:76.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60;相对密度(空气=1)5.3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致冷剂、杀虫剂。亦作有机溶剂

2、对环境的影响

四氯化碳属高蓄积性物,在哺乳动物的肝部可产生蓄积,对鲑鱼可致肝癌。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能由于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性循环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 :LD502350mg/kg(大鼠经口);5070mg/kg(大鼠经皮);LC50504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29.5ml,死亡;人吸入320g/m3,5~10分钟后死亡;人吸入150~200g/m3,1/2~1小时有生命危险;人吸入15g/m35分钟后眩晕、头痛、失眠,脉率快;人吸入1~2g/m3,30分钟后轻度恶心、头痛,脉率和呼吸加快;人吸入0.6~0.7g/m3,可耐受3小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400ppm,7小时/天,5天/周,173天,部分动物127天后勤部死亡,肝肾肿大,肝脂肪变性,肝硬化,肾小管上皮退行性病变。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ul/L。DMA损伤:小鼠经口335umol/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g/kg(孕7~8天),引起植入后死亡率增加。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619mg/kg(雄性,10天),引起睾丸、附睾和输精管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可疑。小鼠经口1250mg/kg/日×78周,肝细胞癌发病率增高。

致畸性:大鼠吸入300~1000ppm/日(妊娠期6~15天)对胚胎有致畸作用;三代繁殖试验大鼠吸入50~400ppm,无胎毒和致畸作用。

污染来源:生产四氯化碳的有机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等企业都可能产生四氯化碳污染。四氯化碳用作油类、脂肪、真漆、假漆、硫磺、橡胶、蜡和树脂的溶剂、冷冻剂、薰蒸剂、织物的干洗剂、金属洗净剂、杀虫剂。也用于电子工业用清洗剂、油质、香料的浸出剂、萃取剂等行业。四氯化碳常用于合成碳氟化合物,生产氯化有机化合物,半导体生产,制造氟里昂等行业。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遇明火或高温易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分解成光气和氯化氢。

燃烧(分解)产物:光气、氯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检测管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顶空气相色谱法 GB/T17130-1997 水质

吡啶-碱比色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法》国家商检局编 粮食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5[皮]mg/m3

中国(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3μ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 0.003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03mg/L

二级:0.06mg/L

三级:0.5mg/L

日本(1993) 环境标准 地面水:0.002mg/L

废水:0.02mg/L

土壤浸出液:0.002mg/L

嗅觉阈浓度 20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⑴四氯化碳为无色液体,发生于地面上的污染事故紧急处理方法同三氯甲烷:

①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筑成坝以阻止液体的流动,特别要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体中,用土壤将其覆盖并将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动的下方向挖一坑,将其收集在坑内以防四处扩散,然后将液体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

②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用铁器(如铁勺、铁容器、铁铲等),应改用其它工具,因为铁有助于四氯甲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有条件的话,操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应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护设备。

③将受污染的土壤清除剥离后集中进行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可视情况选用:

a.加热土壤并加水,使四氯甲烷生成甲酸、一氧化碳和盐酸;

b.将浓碱液加入到土壤中使其与四氯甲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将稀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加入土壤中,使其与四氯甲烷反应生成甲酸钠或甲酸钾;

以上操作应避免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d.对土壤进行焚烧处理,要保证完全燃烧,以防止光气产生。

⑵由于四氯化碳在环境中很稳定,故三氯甲烷的一些处置技术均不适用于它,只可利用其易挥发的特点进行自然或人工强制性挥发至大气中。当有大量气态四氯化碳挥发弥散时,应疏散污染源下风向的人群,以防中毒。

⑶水体中受到污染时的处理处置技术同三氯甲烷:当四氯甲烷液体进入水体后,应设法阻断受污染水域与其它水域的通道,其方法为筑坝使其停止流动;开沟使其流向另一水体(如排污渠)等等。由于四氯甲烷属挥发性卤代烃类,对受其污染的水体最为简便易行处理方法是使用曝气(包括深进曝气)法,使其迅速从水体中逸散到大气中。另外,处理土壤的几种方法也可酌情使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此外,还应考虑用蒸馏法提纯并回收四氯化碳。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插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禁止用水。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水的性质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和氧水。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

在-213.16℃,水分子会表现出现厌水性。

水的来源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观点认为,原始地壳中硅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映、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对气候的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气,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对地理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饮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当中

海洋占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对生命的影响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种类

不同的学科对水有着一些不同的称呼:

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软水: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

硬水:硬度高于8度的水为硬水。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饮用水根据氯化钠的含量,可以分为:

淡水。

咸水

此外还有:生物水:在各种生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贮存于土壤内的水

地下水:贮存于地下的水

超纯水:纯度极高的水,多用于集成电路工业

结晶水:又称水合水。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D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万分之二,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黄金还昂贵。重水可以用来做原子反应堆的减速剂和载热剂。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还要高上万倍。

氘化水的化学分子式为HDO,每个分子中含一个氢原子、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用途不大。

与水相关的化学反应

水的电离与溶液pH值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 H2O+H2O↔H3O++OH- 通常H3O+简写为H+

水的离子积 Kw=[H+][OH-]

25度时,Kw=1×10-14

pH=-log10([H+])

pH<7,溶液为酸性,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

能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或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水在电流的作用下能够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碱金属和水接触会发生燃烧。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无机物和有机物能够与水进行水解反应:

有机物的水解:有机物分子中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水分子的氢原子或羟基(-OH)代换,例如乙酸甲酯的水解:

无机物的水解:通常是盐的水解,例如弱酸盐乙酸钠与水中的H+结合成弱酸,使溶液呈碱性:

此外,水本身也可以作为催化剂。

淡水短缺问题与对策

地球上水总储量约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咸水资源外,只有2.5%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势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仅占世界总淡水的0.3%。

世界气象组织于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估计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对于水资源稀少的地区来说,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战略资源,由于水资源的稀有性,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为让全世界都关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利用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水在饮用、清洁、洗涤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兴修水利,与水涝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因此形成了一些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如水力学,水文科学,水处理等,甚而产生了以水为生的产业水产业。

工业生产和化工生产大量使用这种廉价的原料。但未经处理的废水的任意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污水的处理就变得十分必要。 (见水污染和污水处理。)

古代世界观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各种事物的组成或者分类,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说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体,以及具有流动、润湿、阴柔性质的事物。

水崇拜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于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产生了水崇拜。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中国传统上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祭龙王祈雨是中国传统的信仰习俗。

还有口语化

形容人没有出息,或者是做事不够好。

例如:你杂这么水的那。(你杂这么差劲那。)

高山流水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滓言鑫�哦危�笄偌叶嗑荽似籽葑唷?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

典 故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五行之一。五行以肾属水,故常肾、水并称。此外还用于指病名或指水肿病的病理机制。

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分子式为H2O 。在自然界 ,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是多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纯水是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的。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 、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转化的条件是温度和压力。标准大气压时,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当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 ,气态水便不能转化为液态水 。液态水的比热容为 4.18 焦耳/(克·摄氏度),冰的比热容约为 2.09焦耳/(克·摄氏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100℃情况下,水的汽化热为 2253.02 焦耳/克 ,在常温常压下为 2441.12 焦耳/克,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时放出相同的热量。在0℃和1个标准大气压时,冰的融解热为333.146焦耳/克 ,当水凝成冰时放出相同的热量。水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称升华热,升华热等于汽化热与融解热之和。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焦耳/( 秒·厘米·摄氏度 ),冰的热导率为0.023焦耳/(秒·厘米·摄氏度),当雪的密度为0.1千克/升时 ,雪的热导率为0.00029焦耳/(秒·厘米·摄氏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 ,为1千克/升,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一反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千克/升 ,冰在0℃时,密度为0.9167千克/升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当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小部分离解为氢和氧。凡是能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或碱。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水的酸碱性用pH值表示,天然水的pH值为6.8~8.5。水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 ,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毛管现象和吸附现象。

水能调节气候。大气中的水汽能拦阻地球辐射量的 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水使地球产生生命,它是一切有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动植物和40 亿人体内含有约11200亿吨水 。人类社会依赖水而生存发展。古代,人类对水取利避害,适应水而生存;近代,人类对水兴利除害,兴建工程,开发水利,控制水害;现代,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地球上可资利用的水日趋短缺,水体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逐渐认识到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和环境因素,从而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始对水开展了新的兴利避害活动。

世界气象组织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估计到2050年, 世界2/3以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而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必须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淡水供应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水资源的储存 、输送和管理的大规模工程建设。

------------------------------------------------------------------

水是论坛上没有太大价值的帖子的总称,每一篇这样的帖子都被称为“水帖”,发水帖的行为称为“灌水”,某些跟帖多而且都是水帖的帖子称为“水楼”,经常占着位置不说话叫“潜水”。有的论坛喜欢高发帖量,鼓励灌水,然而学术论坛一般是禁止灌水的

拼音:běn

部首:艹,部外笔画:5,总笔画:8 繁体部首:艹,部外笔画:5,总笔画:11

五笔86&98:ASGF 仓颉:TDM

笔顺编号:12212341 四角号码:4423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2EF

基本字义

● 苯

běnㄅㄣˇ

◎ 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有特殊的气味,可从煤焦油,石油中提取,是多种化学工业的原料和溶剂。

汉英互译

◎ 苯

benzene

English

◎ benzeneluxuriant

详细字义

◎ 苯 běn

〈形〉

词性变化

◎ 苯 běn

〈名〉

无色、挥发、可燃的毒性液体芳烃C 6 H 6 [benzene],遇火燃烧。商品是从煤的炼焦(如从焦炉气的轻油中)或从某些石油馏份通过催化脱氢获得,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常用词组

◎ 苯胺 běn’àn

[aniline] 一种油状有毒液体胺C 6 H 5 NH 2 ,纯品无色,可由(例如靛蓝或煤的)毁馏制得,但是现在常用还原硝基苯或氯苯和氨高压反应制得,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例如染料、药物、橡胶、化学试剂和炸药)和作溶剂氨基苯

◎ 苯基 běnjī

(1) [phenyl]∶一价基C 6 H 5 —,由苯去掉一个氢原子而衍生

(2) [phenyl group]∶即C 6 H 5 —基

◎ 苯乙烯 běnyǐxī

[styrene] 分子式为C 6 H 5 CH=CH 2 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为无色而芳香的液体。用来制造塑料、合成橡胶等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艹字部】 苯

【唐韵】布忖切,音畚。【玉篇】苯䔿,草丛生也。【晋书·衞恒传】禾卉苯䔿以垂颖。详䔿字注。

[其他相关拓展]

苯(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化学上,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

中文名称: 苯

英文名称: benzene

CAS No.: 71-43-2

分子式: C6H6

分子量: 78.11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熔点(℃): 5.5

沸点(℃): 80.1

相对密度(水=1): 0.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77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6.1℃)

燃烧热(kJ/mol): 3264.4

临界温度(℃): 289.5

临界压力(MPa): 4.9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15

闪点(℃): -11

引燃温度(℃): 560

爆炸上限%(V/V): 8.0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健康危害: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

受伤的雪碧
粗心的树叶
2025-07-13 18:51:13
水(英文:Water,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目录 [隐藏]

1 水的性质

2 水的来源

3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4 水的地理意义

5 水的导热性质

5.1 对气候的影响

5.2 对地貌的影响

5.3 对生物的影响

6 水的种类

7 水资源淡水短缺问题与对策

7.1 淡水水资源重要性

7.2 淡水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7.3 水资源节约

7.4 水资源储存

7.5 水资源利用

7.6 造水

8 水文化

8.1 水的利用

8.1.1 水溶液

8.2 古代世界观中的水

8.3 水崇拜

9 水污染议题

10 参考文献

11 参看

12 外部连结

[编辑] 水的性质

?编辑 水

IUPAC英文名 Water

其他名称 氧化氢(学名)、氢氧化氢、一氧化二氢

识别

CAS号 7732-18-5

RTECS号 ZC0110000

性质

化学式 H2O 或 HOH

摩尔质量 18.01524 g mol-1

外观 白色固体或近无色微蓝透明晶体或液体[1]

密度 1000 kg·m−3 (液,4 °C)

917 kg·m−3 (固)

熔点 0 °C, 32 °F (273.15 K)[2]

沸点 100 °C, 212 °F (373.15 K)[2]

pKa 15.74

~35-36

pKb 15.74

黏度 0.001 Pa·s, 20 °C

结构

晶体结构 六方

参见冰

分子形状 角形

偶极矩 1.85 D

危险性

主要危险 水中毒、溺水 (参见一氧化二氢恶作剧)

NFPA 704 000

相关化学品

相关溶剂 丙酮、甲醇

相关化学品 水蒸气、冰

重水、双氧水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以及来自标准状况(25 °C, 100 kPa)的条件。

化学品框的说明和参考文献

主条目:水分子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通过蒸馏作用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气。

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温度高於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电解)会离解为氢和氧。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但普通的水因含有少量电解质(如矿物质、溶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而有较强的导电能力。

[编辑] 水的来源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学术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几十种不同的水形成学说。有观点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气中的氢、氧化合成水,水蒸气逐步凝结下来并形成海洋;也有观点认为,形成地球的星云物质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观点认为,原始地壳中矽酸盐等物质受火山影响而发生反应、析出水分。也有观点认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陨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来源,甚至现在地球上的水还在不停增加。

[编辑]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由於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 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饮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欧亚大陆上的裏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当中

海洋占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1%)。

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1.0%)。

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018%)。

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01%)。

[编辑] 水的地理意义

[编辑] 水的导热性质

水的氢键使水成为特优的吸热能力,水将大部份所吸收的热,用来打断氢键,因此不会增加液体的温度,而水的比热容在25℃时,大约是4200J kg-1 K-1,比其它液体普遍较高。因为有此项特质,生活在水中的有机体能得到水的保护,而不会因空气中温度的急遽变化而有致命的危险。

[编辑] 对气候的影响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气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气,形成明显的乾湿两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编辑] 对地貌的影响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编辑] 对生物的影响

有学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於部分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如动物的消化作用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浆绝大部分都是水,有助於体内传输营养及氧。由於水可以透过蒸发而降低温度,因此水对於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如动物的汗液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编辑] 水的种类

不同的学科对水有著一些不同的称呼:

根据水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软水:含钠离子、钾离子(碱金属),硬度低於8度的水为软水。

硬水:含镁离子、钙离子(碱土金属),硬度高於8度的水为硬水。硬水会影响洗涤剂的效果,硬水加热会有较多的水垢。

饮用水根据氯化钠的含量,可以分为:

淡水

咸水

此外还有:

生物水:在各种生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贮存於土壤内的水

地下水:贮存於地下的水

超纯水:纯度极高的水,多用於集成电路工业

结晶水:又称水合水。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力与离子或分子相结合的、数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D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万分之二,通过电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黄金还昂贵。重水可以用来做原子反应炉的减速剂和载热剂

超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T2O,每个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极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亿分之一。超重水的制取成本比重水高上万倍

半重水的化学分子式为HDO,每个分子中含一个氢原子、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编辑] 水资源淡水短缺问题与对策

地球上水总储量约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咸水资源外,只有2.5%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形式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仅占世界总淡水的0.3%。

世界气象组织于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估计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对於水资源稀少的地区来说,水已经超出生活资源的范围,而成为战略资源,由於水资源的稀有性,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为让全世界都关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早期人们会抽取使用地下水,然而使用地下水会造成地层下陷并破坏地底结构,造成无法回复的永久性破获,亦有可能阻断地下水,在许多地方人们禁止使用地下水,以避免各种永久性的损害。 海水淡化是其一种对策,但由於耗用能量过高及成本过高,多数海水淡化厂在建成后不久就因资金不足被迫关闭。在杜拜这个乾旱但富裕地方,则利用这个方法取得淡水。

[编辑] 淡水水资源重要性

水是地球上的任何生物、生命体的必需物质,缺水的土壤便无法孕育生物,淡水更是灌溉与孕育陆地生物的必要元素,淡水的来源、节约、储存、利用是全球的重要议题。

[编辑] 淡水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雨水、雪水、河水、海水淡化。

[编辑] 水资源节约

生物的生活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然而在水资源的节约上,有很多的议题,例如废水的回收再使用、都市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使用、各式省水器具(省水马桶……等)。

水资源对於生物如此重要,水资源的节约不浪费是全球相当重要性的议题。

[编辑] 水资源储存

河流与湖泊的水库储存。

污水回收净化后储存。

雨水的收集储存。

海水淡化后储存。

水资源的储水、供水、分配和调节亦是全球的重要议题。

[编辑]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可用在各种地方事物上。

农业用水,各种灌溉用水,动、植物用水。

工业用水,轻工业、重工业、机械工业、高科技产业、能源产业皆须使用水资源。

都市用水、村落用水,生物都需要水分,人类的生活亦须使用水。

观光用水,美丽的风景和观光区,皆需要使用水分。

沙漠灌溉用水,沙漠化是全球重要且困难的议题,沙漠化的原因在於水分的流失或缺少,因此要解决沙漠化问题,必须要有相当充足的水分灌溉并维持住水分。

[编辑] 造水

水对生命是这麼的重要,人类尝试著根据水的基本特性以物理、科学、化学、能量……等各种方式来造水以增加水资源。

据报导,太阳能模拟自然造水机已经问世。

[编辑] 水文化

主条目:水文化

水滴扬起水在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美术、体育、神话等中都有所体现。

[编辑] 水的利用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农业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边建立,以解决灌溉、饮用和排污问题。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水在饮用、清洁、洗涤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兴修水利,与水涝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因此形成了一些专门与水有关的研究领域,如水力学,水文科学,水处理等,甚而产生了以水为生的产业水产业。

工业生产和化工生产大量使用这种廉价的原料。但未经处理的废水的任意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污水的处理就变得十分必要。 (见水污染和污水处理。)

而在家居上,大多数家庭的自来水均安装净水产品,这类型的器材,有效地将水质改善,包括将水污染解决。

[编辑] 水溶液

水可以用来溶解很多种物质,是很好的无机溶剂,用水作溶剂的溶液,即称为水溶液。用"aq"作为记号,如「HCl(aq)」。

当物质溶解於水时,离子化合物在水中发生电离,以离子态存在,这样的溶液一般是透明的。当分子溶於水时,有些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新物质,这些新物质溶解於水中,或者这些分子直接填补水分子间的空隙。这些分子、离子等都是溶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作特殊说明,「xx溶液」,指的就是"xx"的水溶液。任何含有水的溶液,都必须称为「xx的水溶液」,即不管溶质於水的比例,只要有水存在,都应该把水当作溶剂。

对於大部分物质,它们能在水中溶解的质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叫做溶解度。有些物质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如「乙醇」,但绝大多数物质在达到溶解度时,就不再溶解。会形成沉淀或者放出气体,这种现象叫做析出。

还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叫做胶体。胶体中,粒子的大小在100nm左右,由於电荷的作用不沉淀,悬浮在溶液中。牛奶是一种常见的胶体。

由於被溶解物质(称作溶质)的颗粒大小和溶解度不同,水溶液的透明度会有所不同,较透明的称作真溶液,较混浊的称作胶态溶液(又称假溶液),有些胶态溶液还会进一步在底部形成沉淀,成为沉殿胶态溶液。

[编辑] 古代世界观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各种事物的组成或者分类,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说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体,以及具有流动、润湿、阴柔性质的事物。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以水比喻最高的道德标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水滋润大地万物,却不争夺显赫的位置,总是谦卑自己,去充满低漥之地。第七十八章又说:「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指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编辑] 水崇拜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於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产生了水崇拜。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

中国传统上的龙王就是对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祭龙王祈雨是中国传统的信仰习俗。

[编辑] 水污染议题

污染的水若被生物饮用或灌溉,会严重的损害生物的健康,造成生物体破坏、衰弱、生成疾病,严重著即失去生命,换言生物若饮用乾净的水,可保持健康促进循环。因此水的乾净与避免水污染在全球是个重要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