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cas号 > 正文

环己烷cas号是什么

俭朴的金鱼
要减肥的爆米花
2023-01-01 07:13:02

环己烷属于几类危险品

最佳答案
娇气的眼神
勤奋的麦片
2025-07-13 19:07:07

环己烷属于第三类危险品。

具体来讲,环己烷(Cyclohexane),CAS号:110-82-7,UN编号:1145,危险品等级(Class):3,属于3类易燃液体类危险品。出口的话可以正常发海运整柜/拼箱,空运以及快递,详可询我,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最新回答
精明的乌龟
聪慧的自行车
2025-07-13 19:07:07

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该社负责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 其缩写CAS在生物化学上便成为物质唯一识别码的代称,相当于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拥有了自己的“学号。如今的化学数据库普遍都可以用CAS编号检索。

只是个编号而已,这个编号代表一个产品

可靠的汽车
明亮的电脑
2025-07-13 19:07:07
【中文名称】环己烷;六氢化苯;六亚甲基;六环烷

【英文名称】cyclohexane

【结构或分子式】C6H12, 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84.16

【密度】0.779

【熔点(℃)】6.5

【沸点(℃)】80.7

【闪点(℃)】-18(闭式)

【折射率】1.4264

【毒性LD50(mg/kg)】

小鼠经口813。

【性状】

有汽油气味的无色流动性液体。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甲醇可溶解57份环己烷(25摄氏度)。

【用途】

主要用于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也用于合成尼龙6。在涂料工业中广泛用作溶剂。是树脂、脂肪、石蜡油类、丁基橡胶等的极好溶剂。

【制备或来源】

可由苯经氢化或石油馏分中回收制得。

【其他】

易挥发和燃烧,闪点18℃。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3~8.3%(体积)。

CAS No.: 110-82-7

化学性质 :

环己烷对酸、碱比较稳定,与中等浓度的硝酸或混酸在低温下不发生反应,与稀硝酸在100℃以上的封管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环己烷。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环己烷与氧化铝、硫化钼、古、镍-铝一起于高温下发生异构化,生成甲基戌烷。与三氯化铝在温和条件下则异构化为甲基环戊烷。

环己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得的主要产物不同。例如在185~200℃,10~40大气压下,用空气氧化时,得到90%的环己醇。若用脂肪酸的钴盐或锰盐作催化剂在120~140℃、18~24大气压下,用空气氧化,则得到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混合物。高温下用空气、浓硝酸或二氧化氮直接氧化环己烷得到己二酸。在钯、钼、铬、锰的氧化物存在下,进行气相氧化则得到顺丁烯二酸。在日光或紫外光照射下与卤素作用生成卤化物。与氯化亚硝酰反应生成环己肟。用三氯化铝作催化剂将环己烷与乙烯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二甲基涣、二乙基环己烷和四甲基环己烷等。

儒雅的宝贝
清脆的百合
2025-07-13 19:07:07
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该社负责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

举例说明: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 65218-33-7 FMEE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 71338-19-24 FMES

乙醇 64-17-5 ethanol

苯 71-43-2 benzene

乙二醇 107-21-1 ethylene glycol

乙腈/甲基腈 075-5-8 acetonitrile

甲醇/木醇 67-56-1 methanol

丙二醇 57-55-6 propylene glycol

二氯甲烷 075-9-2 dichloromethane

氯仿/三氯甲烷 67-66-3 trichloromethane

四氯化碳 56-23-5 terachloromethane

丙酮 67-64-1 acetone

正丁醇 71-36-3 1-butanol

乙酸乙酯 141-78-6 ethyl acetate

二甲基甲酰胺DMF 068-12-2 Dimethylformamide

苯酚 108-95-2 phenol

环己烷 110-82-7 cyclohexane

甲苯 108-88-3 methylbezene

四氢呋喃THF 109-99-9 oxolane

正己烷 110-54-3 hexyl hydride

乙酸正丁酯 123-86-4 butyl acetate

甲醛 50-00-0 formaldehyde

乙醚 60-29-7 ethylether

吡啶/氮苯 110-86-1 pyridine

氨 7644-41-7 ammonia

吗啉 110-91-8 morpholine

丙三醇/甘油 56-81-5 glycerol

糠醇 98-00-0 furfuryl alcohol

氯苯 108-90-7 chloro bezene

吲哚 120-72-9 1H-indole

硝基苯 98-95-3 nitrobezene

喹啉 91-22-5 quinoline

乙醇胺 141-43-5 monoethanolamine

异丁腈 78-82-0 isobutyronitrile

右旋葡萄糖 50-99-7 D-glucose

左旋葡萄糖 921-60-8 L-glucose

无心的老虎
搞怪的天空
2025-07-13 19:07:07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环己烷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标记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23 实验室监测方法24 环境标准25 泄漏应急处理26 防护措施27 急救措施 1 拼音

huán jǐ wán

2 英文参考

cyclohexane

hexahydrobenzene

3 国标编号

31004

4 CAS号

110827

5 中文名称

环己烷

6 英文名称

cyclohexane;hexahydrobenzene

7 环己烷的别名

六氢化苯

8 分子式

C6H12;CH2(CH2)4CH2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 *** 性气味

10 分子量

84.16

11 蒸汽压

13.33kPa/60.8℃

12 闪点

16.5℃

13 熔点

6.5℃

14 沸点

80.7℃

15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8;相对密度(空气1)2.90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

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 *** 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它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有 *** 和麻醉作用。

急性毒性:LD5012705mg/kg(大鼠经口)

*** 性:家兔经皮:1548mg(2天),间歇,皮肤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分别吸入65g/m3,6小时/天,2周;44g/m3,6小时/天,2周;32g/m3,6小时/天,5周,分别出现3/4,1/4,3/4死亡。表现有足爪节律性痉挛、麻醉、暂时轻瘫、流涎、结膜 *** 等症状。

致突变性:DNA损伤:大肠杆菌10μmol/L。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24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mg/m3 前苏联(1977)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1.4mg/m3(最大值、昼夜均值)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前苏联(1975) 污水排放标准 100mg/L   嗅觉阈浓度 1.4mg/m3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糟糕的秋天
聪慧的舞蹈
2025-07-13 19:07:07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cyclohexane

中文名称2: 六氢化甲苯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313

CAS No.: 108-87-2

分子式: C7H14

分子量: 98.18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至今无中毒报道。动物实验本品毒性类似环己烷,但麻醉作用比环己烷强。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50

TLVTN: OSHA 500ppmACGIH 400ppm,161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126.4

沸点(℃): 100.3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39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

燃烧热(kJ/mol): 4563.7

临界温度(℃): 299.1

临界压力(MPa): 3.4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4

引燃温度(℃): 250

爆炸上限%(V/V): 6.7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石油醚、四氯化碳等。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无

禁配物: 强氧化剂。

急性毒性: LD50:2250 mg/kg(小鼠经口)

LC50:415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货物编号: 32012

UN编号: 2296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