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基苯酚最多能与多少mol溴发生反应
前提是1mol对甲基苯酚,答案是2mol溴发生反应
因为溴和对甲基苯酚反应式取代反应,取代位置是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对位已经是甲基,所以只有两邻位能取代,故为2mol
望采纳,谢谢
.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利用上述关系解题的主要思路是:首先要判断有机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然后依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从而得到分子式,最后由有机物的性质分析判断其结构式。
(2)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求化合物的实验式即是求该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之比。
(3)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规律如下:
时,燃烧后,气体体积增大(以上,下同);
时,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时,燃烧后气体体积减少(不合理)。
上式中若,即为烃燃烧的规律。
2. 由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的方法
(1)通常方法:必须已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实验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含n的实验式:,即得分子式。
(2)特殊方法一:某些特殊组成的实验式,在不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时,也可根据组成特点确定其分子式。例如实验式为的有机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仅当n = 2时,氢原子已达饱和,故其分子式为。同理,实验式为的有机物,当n = 2时,其分子式为。
(3)特殊方法二:部分有机物的实验式中,氢原子已达到饱和,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即为分子式。例如实验式为、、、等有机物,其实验式即为分子式。
3. 由分子式确定结构式的方法
(1)通过价键规律确定:某些有机物根据价键规律只存在一种结构,则直接可由分子式确定其结构式。例如,根据价键规律,只有一种结构:;又如,根据价键规律,只有一种结构:。
(2)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确定:当一个分子式可能代表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时,可利用该物质的特殊性质,通过定性或定量实验来确定其结构式。
4. 苯酚的结构特征
羟基直接跟苯环相连的化合物叫酚。羟基连在苯环侧链碳原子上的化合物叫芳香醇。
(苯酚)(苯甲醇) (环己醇)
5. 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熔点,易溶于有机溶剂,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高于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有毒,对皮肤有强烈腐蚀作用。
6. 苯酚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酚分子中苯基()和羟基()的相互影响,使得羟基的活性增强,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同时苯环上的部分氢原子的活性也增强而易被取代。
(1)弱酸性:
(中和反应)
现象:浑浊的悬浊液变为透明澄清。
(复分解反应)
现象: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结论:苯酚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弱酸。
22(置换反应)
(2)取代反应:
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
苯酚溶液遇显示紫色,利用这一反应也可以检验苯酚。显色反应也是酚类物质的特征反应。
(4)加成反应:
4. 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酚醛树脂(电木)等,还广泛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医药、合成香料、染料、农药等,苯酚的稀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
不考虑条件(假如对甲酚为1mol)。对甲酚完全溴化(代):
10molBr2(3mol用于加成反应;4mol用于苯环四个H的取代反应;3mol用于甲基H的取代反应。生成的HBr再取代羟基----不算单质)。3molH2(苯环完全加氢)。
B.邻甲基苯酚中1个邻位和1个对位氢原子可被取代,间甲基苯酚中2个邻位和1个对位可被取代,二者消耗的溴水不同,故B正确;
C.都含有酚羟基,可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
D.都含有酚羟基,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B.
性状: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可燃。
熔点(℃):29.8~31
沸点(℃):191~192
相对密度(水=1):1.0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72
饱和蒸气压(kPa):0.133(38.2℃)
燃烧热(kJ/mol):-3689.8
临界温度(℃):424.5
临界压力(MPa):5.01
辛醇/水分配系数:1.95
闪点(℃):81(CC)
引燃温度(℃):598
爆炸上限(%):7.6
爆炸下限(%):1.4(148℃)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
黏度(mPa·s,20℃):9.56
蒸发热(KJ/mol,b.p.):415.0
比热容(KJ/(kg·K),定压):2.09
电导率(S/m,25℃):0.127×10-8
溶解度(%,25℃,水):2.2
常温折射率(n25):1.5399
相对密度(25℃,4℃):1.03535
偏心因子:0.434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769.32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28.57
气相标准熵(J·mol-1·K-1) :352.70
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34.3
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27.30
晶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693.30
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04.60
晶相标准熵(J·mol-1·K-1) :165.44
晶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55.69
晶相标准热熔(J·mol-1·K-1):154.56
储存条件:2-8℃
水溶解性:20 g/L (20 ℃), 溶于约40倍的水(水中溶解度40℃时达3%,100℃时达5.3%)。溶于苛性碱液及几乎全部常用有机溶剂。
反应条件: 溴水
原理: 卤素原子取代苯环上的邻对位C上的H
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位置取决于羟基,且为溴水反应)
应当溴只能取代邻对位C上的H,对位无H,两个邻位对称,所以对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得到的一溴产物只有一种。
邻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位置取决于羟基,且为溴水反应)
应当溴只能取代邻对位C上的H,对位1种,邻位有1个无H,一个邻位有H,所以邻甲基苯酚与溴水反应得到的一溴产物有两种。
邻甲基苯酚,又称邻苯酚,分子量为108、14,是一种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可燃溶,于苛性碱液及几乎全部常用有机溶剂。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及形状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溶剂效应。
邻甲基苯酚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也有4种
因为这两种结构苯环上的氢没有对称位置,不存在等效氢。
羟基上的氢不能被氯取代。
所以不提苯环上的氢,还要再加一个甲基上的取代产物,也就是各是5种
具体原理比较复杂...有C正离子效应也有空间位阻效应,综合起来应该是对位比率较大,大学学了(要认真学啊别像我...)就明白了,高中老师估计也忘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