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作浓硫酸
浓硫酸制作方法:
硫酸的原料:硫黄、硫铁矿、有色金属冶炼烟气、石膏、硫化氢、二氧化硫和废硫酸等。硫黄、硫铁矿和冶炼烟气是三种主要原料。
1、通过干馏硫酸亚铁晶体得到硫酸;
2、将硫与硝酸钾混合蒸汽加热制出硫酸,在这过程中,硝酸钾分解并氧化硫,令其成为能与水混合并变为硫酸的三氧化硫(SO3);
3、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
4、黄铁矿(FeS2)被燃烧成硫酸亚铁(FeSO4),然后再被燃烧,变为能在480 °C下分解成氧化铁以及能用以制造任何浓度硫酸的三氧化硫的硫酸铁(Fe2(SO4)3)。
扩展资料:
硫酸具有极高的腐蚀性,特别是高浓度硫酸。高浓度的硫酸不光为强酸性,也具有强烈去水及氧化性质:除了会和肉体里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水解反应并造成严重化学性烧伤之外,它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高放热性去水反应并将其碳化,造成二级火焰性灼伤,对眼睛及皮肉造成极大伤害。 [3-4]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及皮肉碳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浓硫酸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将浓硫酸缓慢加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稀释。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装有水的烧杯以及需要稀释的浓硫酸。
2、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缓慢把浓硫酸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3、在缓慢倒入浓硫酸的同时,用玻璃杯不断进行搅拌。使稀释时放出的热量进行扩散。
扩展资料:
浓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浓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2、环境危害
浓硫酸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3、爆炸危害
浓硫酸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及皮肉碳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硫酸
4CuSO4=加热=4CuO+2SO3↑+2SO2↑+O2↑
SO2+OH-=SO32-+H20
SO3+H20=H2SO4或
SO3+2SO2+02=3H2SO4
分解步骤:
1.SO3+H20=H2SO4
2.SO2+O2=H2SO3
3.2H2SO3+O2=2H2SO4
CxH2yOy=浓硫酸=xC+yH2O
H2SO4(浓)+SO3=H2S2O7
2H2S2O7+H2O=2H2SO4
浓硫酸密度比水大得多,直接将水加入浓硫酸会使水浮在浓硫酸表面,大量放热而使酸液沸腾溅出,造成事故。
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由图为操作方式)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稀释那浓硫酸,浓酸入水滴,沿器壁慢慢倒,搅拌手不离。注酸入水不断搅拌,稀释好的硫酸应冷却至室温后存放入试剂瓶中。
浓硫酸:浓硫酸,俗称坏水,化学分子式为H₂SO₄,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浓硫酸指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强腐蚀性,难挥发性,酸性,吸水性等。
1、稀释浓硫酸的时候,必须要把浓硫酸沿器壁小心翼翼地注入水里,并不停的加以搅拌。
2、这样可以使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消散,并且,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溶解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会让水马上沸腾。
高浓度的硫酸不光为强酸性,也具有强烈去水及氧化性质:除了会和肉体里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水解反应并造成严重化学性烧伤之外,它还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高放热性去水反应并将其碳化,造成二级火焰性灼伤,对眼睛及皮肉造成极大伤害。
1、打开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的是浓盐酸。
因为盐酸的强挥发性,其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的小液滴,扩散在空气中。
2、分别与铁钉作用,有气体生成的是浓盐酸。
因为浓盐酸跟活泼或较活泼金属(镁、铝、锌、铁等)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Fe+2HCl=FeCl₂+H₂↑。
常压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铱,钌之外的所有金属(包括铂,金)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2Fe+6H₂SO₄(浓)=加热=Fe₂(SO₄)₃+3SO₂↑+6H₂O。
3、用火柴梗分别蘸取两种酸,火柴梗变黑的是浓硫酸。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故实验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有一定危险。
扩展资料
其他鉴别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在相同的体积下,重的是浓硫酸。
2、稀释法: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这样会液滴四溅。解释:水的密度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使水沸腾,造成硫酸液滴飞溅,非常危险)稀释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注意不要吸入蒸汽,因为会有少量酸液随水蒸出。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此反应中利用浓硫酸与水放热促进反应发生,水作催化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盐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