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和氢氧化钠火灾
盐酸和氢氧化钠容易引起火灾。
钠离子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 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物质 但如果原来就是碱性的话那酚酞不用再滴加NaOH就是红的了。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CuCl2 + 2H2O。
贮存大量浓盐酸的场所发生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灭。
氯化氢质量分数超过20%的盐酸称为浓盐酸。市售浓盐酸的浓度为36%~38%,实验用浓盐酸一般也为36%~38%,是一种共沸混合物。浓盐酸在空气中极易挥发,且对皮肤和衣物有强烈的腐蚀性。
纯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而显黄色。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挥发后质量变小。组成: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混合物)。
物理性质:
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黄色),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刺激性气味。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盐酸与水、乙醇任意混溶,氯化氢能溶于许多有机溶剂。浓盐酸稀释有热量放出。
三酸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当这些强酸引起火灾时,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因为酸遇水流冲击会喷溅伤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它能够扑灭很多火灾。但水也有一定的灭火范围,并非所有内的火灾都可用水扑容救的。下面几种物质火灾不能用水进行扑救。
1、遇水燃烧类物质。如钾、钠、镁粉、铝粉等,这些物质在与水接触时,能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释放大量的热,易引起爆炸。
2、高压电气装备或带电火灾,在没良好的接地或没有切断电源时,一般不能用水扑救。可能触电或者对电气设备造成极大损害,因为水有导电性,可以用磷酸铵盐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喷雾水流扑救。
3、密度比水小且又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如汽油、煤油着火时,若用水灭,大量燃烧的油漂浮在睡眠,随水流动,易造成火势蔓延。
4、溶化的铁水、钢水,不呢感用水直接扑救,因水与这些高温物质接触会迅速分解成氢、氧,造成燃烧、爆炸。
5、金属类火灾一般采用干砂或者泥土覆盖。
6、气体燃烧一般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硫酸、盐酸是腐蚀物品属于第八类腐蚀品,火灾危险性属于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
扩展资料
为保证实验以及生活中的安全性,我国制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还对1074种常用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危险性类别、危险标志及危险特性等内容。
适用范围为适用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也适用于其他化学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性类别
2.在消防方面上,按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在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方面上,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因其有氧化性,一般列为乙类火灾危险,普通的硫酸,还有盐酸,没有引起火灾的危险,这些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场所,可视为丁类火灾危险。
1、遇水燃烧物质.如活泼金属锂、钠、钾金属粉末锌粉、镁铝粉金属氢化物类氢化锂、氢化钙、氢化钠金属碳化物碳化钙(电石)、碳化钾、碳化铝硼氢化物二硼氢、十硼氢等.2、熔化的铁水、钢水在未冷却之前,不能用水扑救.防止水出现分解,引起爆炸.3、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如面粉、铝粉、糖粉、煤粉等.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在没有良好的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来扑救高压电气设备火灾,防止触电.5、一些高温生产装置或设备着火时,不宜用直流水扑救.防止突然冷却,引起设备破坏.6、贮存有大量的硫酸、浓硝酸、盐酸等的场所发生火灾时,不能用直流水扑救.防止出现放热引起燃烧.7、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防止液体随水流散,促使火势蔓延.
可以用水来扑灭的火灾是可燃性粉尘。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水灭火剂的应用范围。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不能用水扑灭,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金属钾、钠、碳化钙等遇水产生燃烧物,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因此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
扩展资料:
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碱金属(如钾、钠)引起的火灾;
1、碱金属(如钾、钠)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遇碱金属后,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生成大量氢气,释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爆炸。
2、金属碳化物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钙(电石)遇水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热,易使燃烧扩大或发生爆炸。
3、硫酸、硝酸、盐酸类火灾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因为酸遇水冲击,引起飞溅,容易伤人,溅出的酸与可燃物质接触后,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但在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4、比水比重小或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是不可以用水扑救的,但原油、重油可以用喷雾水流扑救。燃气(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燃气)火灾,不能用水扑救,水是不能扑灭气体火灾的。
盐酸是氯化氢属于一元无机强酸
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现酸雾,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够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工业革命期间,盐酸开始大量生产。化学工业中,盐酸有许多重要应用,对产品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盐酸可用于酸洗钢材,也是大规模制备许多无机、有机化合物所需的化学试剂,例如PVC塑料的前体氯乙烯,盐酸还有许多小规模的用途,比如用于家务清洁、生产明胶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除水垢试剂、皮革加工,全球每年生产约两千万吨的盐酸。
盐酸是无色液体,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具有刺激性气味,由于浓盐酸具有挥F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盐酸与水、乙醇任意混溶,氯化氢能溶于许多有机溶剂。浓盐酸稀释有热量放出。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胃壁上有一种特殊的腺体,能把吃下去的食盐变成盐酸。盐酸是胃液的一种成分(浓度约为0.5%),它能使胃液保持激活胃蛋白酶所需要的最适合的pH值,它还能使食盐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以及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的作用。此外,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的分泌以及胆汁的分泌和排放,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以上回答 仅供参考
另外判断燃烧的前提条件是:1。物质必须是可燃物2。反应温度达到着火点。
盐酸是不可燃的物质,所以单独放置没有燃烧或爆炸的危险。但是盐酸可以与活泼金属,如铝,发生化学反应(2Al+6HCl=2AlCl3+3H2↑)生成易制爆的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只要遇到火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所以盐酸必须远离活泼金属及其氧化物,否则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