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建成光伏发电基地,对于国内太阳能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作用?
近日,敦煌建立了甘肃首个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区,8项国内先进的光电技术在区内展示。预测未来将给敦煌带来新商机。
敦煌市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园坐落在中广核敦煌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厂区,这里展示了多晶硅双轴跟踪、多晶硅斜单轴跟踪、多晶硅平单轴跟踪、多晶硅固定、单晶硅固定、单晶硅薄膜固定、500倍(高倍)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等8种光伏发电技术,这些技术均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光电产业中的最前沿技术,体现了世界清洁能源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也引起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下,敦煌市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全国知名能源企业纷纷落户敦煌,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第一批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中广核与国投华靖两个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并累计发电4200万千瓦时。目前,95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已进入光伏电池板安装调试阶段,有望年底实现并网发电。2012年,敦煌市还计划新开工建设1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在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河西新能源,加快建设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基地,这个战略目标早已给敦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太阳能产业、走低碳经济的路子指明了方向。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千米,仅占总面积的4.5%。
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41.7℃,最低气温-30.5℃。年平均无霜期152天。
扩展资料:
一、敦煌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敦煌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2、水文概况
敦煌市境内有党河、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年径流量0.62亿立方米。党河发源于祁连山,全长390千米,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02亿立方米。
二、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敦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银矿、钒矿、铁矿、磷矿、硫矿、石棉、芒硝等4大类(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26个品种,品位高、贮量大、易开采。
已探明钒资源储量153.86万吨,占中国总量的5%,位居中国第四,主要分布在方山口地区,平均品位0.86%,最高达3%。
钨矿初步探明的金属储量15.2万吨,白云岩资源储量约2亿吨,花岗岩(大理岩)资源储量约为360亿立方米,石灰石资源储量约5亿吨以上。
2、光热资源
敦煌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3257.9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5%,年太阳辐射量6882.57兆焦耳/平方米,发展光电产业潜力巨大。
2010年,敦煌市被确定为中国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011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新能源示范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敦煌
建成后的电站是中国同类电站中最大的,也是世界第二大电站。此前,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是位于西北部宁夏的腾格尔沙漠太阳能园区,容量为1.54吉瓦;而印度的巴德拉太阳能园区(Bhadla Solar Park)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据悉,黄河的电站耗资22亿美元(1,486亿元人民币),是计划中的16吉瓦可再生能源发电综合体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两座8吉瓦的换流站。SupChina表示,该电站的建设在4个月内完成,其中包括由阳光电源(Sungrow)提供的202.9兆瓦储能系统。
据报道,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这条价值31.8亿美元(2,149亿元人民币)的特高压电力线。
1、山西大同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3000MW)
这是我国首个促进先进技术光伏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是国家能源局“光伏领跑者”计划首个被批准的项目,总规划装机量3000MW,分三年实施。基地旨在规模化应用先进技术光伏产品,同时,示范基地将发展光伏发电、新能源与治理采煤沉陷区相结合,对于探索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进而推动资源型城市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都有重要意义。
2、山西阳泉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2200MW)
为推动国家光伏产业升级转型,引领电价下降,调整以煤电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阳泉市采煤沉陷区建设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总规划装机量2200MW,分两期实施,其中2016年一期建设1000兆瓦。根据基地规划总体布局,一期共分13个单体项目,其中光伏发电示范项目12个,平台项目1个。建设期截至2017年中,开发经营期为25年(不含建设期)。
3、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站(2000MW)
这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总规划装机量2000MW,占地约6万亩。按照宁夏的光照条件,这一2000MW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289419万度。以该发电量计算,与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1万吨。该示范区还将建设风、光、生物质、储能多元互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绿色现代牧业养殖示范基地、绿色现代牧草种植示范基地、全球最大光伏旅游基地等项目。
4、山东新泰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000MW)
中德新能源示范市重点支撑项目,中国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重点实施项目,全国最大的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示范基地,总规划装机量2000MW,总占地12万亩,总投资200亿元。作为规模较大的中国太阳能发电站之一,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5亿元,可帮助当地贫困户尽快脱贫。新泰市在2016-2020年期间利用集中连片采煤沉陷区建设28座光伏电站。
5、腾格里沙漠太阳能发公园(1547MW)
腾格里沙漠太阳能发公园被称为太阳能“长城”,建成初期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太阳能发电站,占地面积43平方公里,总规划装机量1547MW。该太阳能光伏电站位于中国的腾格里沙漠,有着足够的扩展空间,目前占该地区干旱地区的3.25%,比纽约中央公园大10倍以上,并且能够产生1.5千兆瓦的功率,可与大多数核电站的电力容量相媲美。
6、河北张家口奥运廊道领跑者项目(1500MW)
这座中国太阳能电厂的总规划装机量为1500MW,2016年10月一期获批指标总容量为500MW,这500MW共分给了14个项目。按照张家口奥运廊道规划图,1500MW的项目总量,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宣化区、下花园区以及怀来县三个县区,项目地点分散、土地利用率不高等是该基地的主要特点。由于项目规划过多,有的还不到1MW,建设成本间接增加。
7、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300MW)
该座中国光伏电站总规划装机量1300MW,三年逐步实施建设(2016-2019年)。根据乌海市发改委规划,该基地单体项目于2017年9月开发建设,项目位于海勃湾区金沙湾和小加工园,总投资8亿元,上网电价0.5元/千瓦时,拟通过金沙湾220千伏变电站接入电网。起步阶段本着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利用现有电网为主,就近接入、就地为周边负荷供电。
8、山西芮城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020MW)
2016年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全国8大光伏基地之一,是唯一一个县级国家级光伏基地,总规划装机量1020MW,总投资88亿元,当年12月开工建设。作为规模较大的中国太阳能发电站之一,共规划达13处场地,涉及中条山沿山一带7个乡镇,年可增加地区生产总值12亿,实现财政收入1.5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年可增加农民收入800余万。
9、山东济宁光伏发电示范基地(1000MW)
总规划装机量1000MW,其中任城区规划100MW,邹城市规划装机量100MW,曲阜市规划装机量100MW,鱼台县规划装机量140MW,微山县规划装机量560MW。该座中国太阳能发电站的初期建设于2016年展开,计划安装容量为50万千瓦,共划分7个单体项目,其中光伏发电示范项目6个,平台项目1个,开发经营期为25年(不含建设期)。
10、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850MW)
该中国太阳能电厂位于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青藏高原,由中国五大发电企业之一的国家电力投资公司运营,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公园之一,总规划装机量850MW,面积约27平方公里,甚至从太空中也可以俯瞰到龙羊峡太阳能电站。该站可为20万户家庭供电,其第一建设阶段于2013年完成,第二建设阶段于2015年完成,总建设成本约为60亿元人民币。
11、广西兴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300MW)
全国建成并网的渔光互补太阳能光伏电站共13家,广西兴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总规划装机量300MW,占地6000亩,总投资15亿元,是广西首家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位于兴宾区蒙村镇。所谓的“渔光互补”,即是指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
12、中国格尔木太阳能公园(200MW)
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东109国道两侧的荒漠上,太阳能电站一个接一个,星罗棋布,十分壮观,这就是中国光伏电站群中知名的格尔木太阳能公园。格尔木太阳能电站总规划装机量200MW,总投资约32.6亿人民币,于2010年10月底建成投产,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开发。该发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达28.9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5万吨。
13、昆明石林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166MW)
这是在石笋、石芽大面积外露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的丘陵地区建设起的“中国太阳能发电站”,有效利用石漠化土地5445亩,是云南在石漠化荒地上探索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一次重大举措。其总规划装机量166MW,总投资90亿元,2015年建设完成,年发电量将达1.88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7.54万吨。该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承担着一系列太阳能科研项目。
14、安徽省淮南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150MW)
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同时亦是三峡集团首个水上漂浮式光伏项目,总规划装机量150MW,总投资约10亿元。该电站年发电量约1.5亿度,相当于支撑国家17.64亿元的gdp,年纳税约2500万元以上;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530公顷;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95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5.4万立方米,可以照亮约9.4万户城乡家庭。
15、甘肃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100-110MW)
中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基地之一,总规划装机量100-110MW,拥有全球单机最大的聚光集热镜场,共12078余台定日镜,是全球聚光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储热罐最大、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100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百兆瓦级光热电站技术的国家之一。该电站在夏季工况下,可24小时连续发电突破180万千瓦时。
16、浙江宁波海曙大路村屋顶光伏项目(13MW)
全国最大的光电建筑一体屋顶光伏项目,总规划装机量13MW。项目一期装机容量760千瓦,年发电量约80万度,二期项目装机容量540千瓦。项目建成后,根据现有光伏政策,每发一度电,可带来0.6653元/度的收益。全村435户人家每户每年可免费使用360度电。投资回收期满后,企业与村集体按照60%和40%分享发电实际收益,每年村集体创收约7万元。
17、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1MW)
亚洲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电站,总规划装机量1MW,年发电量可达195万千瓦时。这个发电站在八达岭长城脚下,集科研、示范、试验和展示为一体,是我国863高技术科学试验项目,也是中国第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此发电站共使用定日镜达100面,总面积一万平方米,占地八十亩,预计使用寿命为二十年。
02
山西阳泉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发电基地(2200MW)
03
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站(2000MW)
04
山东新泰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000MW)
05
腾格里沙漠太阳能发公园(1547MW)
06
河北张家口奥运廊道领跑者项目(1500MW)
07
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300MW)
08
山西芮城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020MW)
09
山东济宁光伏发电示范基地(1000MW)
10
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850MW)
广西兴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300MW)
中国格尔木太阳能公园(200MW)
昆明石林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166MW)
安徽省淮南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150MW)
甘肃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100-110MW)
浙江宁波海曙大路村屋顶光伏项目(13MW)
无锡尚德比较有名。
--------------
38家企业参与招标中国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启动
本报记者梁钟荣 深圳报道 2009-2-4 1:55:34
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进入冲刺期,紧随其后的是地方及中央更大的光伏发电投资规划,而随之破炉而出的政府补贴与电价厘定难题则成为业界关注的大规模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核心要义。
“目前已经有38家企业参与了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招标,计划于3月20日开标。”敦煌市发改委能源处主任赵平乾告诉记者,参与投标的38家企业,分为丹麦与德国2家国际企业与36家国内企业;国内企业之中,既有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亦有无锡尚德等太阳能企业。
在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启动同时,中国科学院于1月中旬高调宣布启动“太阳能行动计划”,称举全院之力,联合全国相关科研力量,分三个阶段实施计划: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使在2050年前后太阳能成为我国重要能源。
“项目之外另有政府扶助难题,在这一块,政府补贴与电价厘定都要跟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对记者如是表示。
敦煌10兆瓦项目启动前后
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距敦煌市区13公里,占地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年均发电1637万千瓦时。
“由于这个项目为国家光伏发电的示范性项目,意义极为重大,所以招标活动由国家发改委来负责,地方主要做配合工作。”赵平乾说。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政府仅批准了三家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除却该敦煌项目外,另有1兆瓦的上海市崇明岛项目、255千瓦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
赵平乾回忆,建设敦煌光伏发电项目的想法于21世纪初即开始萌发;2004年9月,甘肃省发改委在敦煌召开了《敦煌8MWp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标志该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8月,甘肃省发改委委托甘肃汇能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预可研,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其间的2006年,中濠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切入到该项目中,成为建设方。“后来由于投资额度太大,当时的太阳能政策亦尚不明朗,中濠新能源随后退出。”甘肃省发改委人士证实,中濠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由辽宁友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濠东海升国际投资公司合资而成,“规模并不是很大”。
及至2008年3月,该项目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并于同年9月正式得到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采取特许权招标方式建设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示范工程。
“各竞标方已于1月中旬到选址基地进行了一次实地观察,估计将于2月份在北京再召开一次招标吹风会,听取各竞标方意见。”赵平乾表示,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复函,竞标胜出方需在18个月内将此项目建成,同时拥有25年的特许经营权。
两大解决路径
在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之后,各省纷纷提出兴建世界级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计划。以云南与青海为例,云南省要在昆明开工建设国内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66兆瓦;青海省手笔更大,宣布将在柴达木盆地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G瓦(1000兆瓦)的电站。后者如若全部建成,将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虽然中国贵为世界第一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95%的产品均销往国外,仅有5%左右产品留予国内,造成产业与市场的脱节。国内光伏市场迟迟没有启动,与中国尚未通过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政策、电价厘定法规相关。
“中国暂未启动此市场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技术条件下,补贴太阳能发电代价过于高昂。”一位公司高管介绍,崇明和鄂尔多斯两个示范项目,每发1度电,政府需要补贴4元钱。据此计算,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成本为普通居民用电的8倍以上。
不过该高管也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技术不成熟,而今已不需要那么多的补贴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占据太阳能电池70%成本的硅料价格、基建成本等均已大幅下降,“就基础情况而言,现在补贴2.5元/度电即可。”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江苏常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上表示,国家还即将对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正在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财政部等部门进行协商。
另一方面,虽然2007年9月国家电监会就颁布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但目前对于并网发电还没有一个具体可以执行的“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上网电价,至今采取“一事一议”的并网价格。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积极酝酿,近一两年内即有望正式出台,目前实施《上网电价法》的条件已经成熟。”赵玉文说。
在赵玉文看来,《上网电价法》是把我国光伏发电的份额从百万分之一向百分之一过渡所启动实施的法规,以销售电价为例,一次性向用户平摊光伏发电成本,只要每度电平摊六厘钱,可持续使用15年。或者采取分期平摊,第一次平摊1厘,以后每两年增加1厘,到第15年也已足够。而我国近年来由于煤炭涨价等因素,电价上涨每年均超过1.2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