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的作用与用途
1、纳洛酮可以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分泌内源性阿片肽。
2、纳洛酮对特异性阿片肽受体的有效拮抗而加速了外周血浆β-EP的分解,并与脑内吗啡受体结合,使β-EP失活。
3、纳洛酮还具有抗凝、降低血黏度作用,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谢,调节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平衡,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而逆转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4、纳洛酮是目前急诊科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是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号称阿片类毒物的最大克星。
扩展资料:
纳洛酮的特性:
1、作为拮抗剂药物,纳洛酮本身无内在活性,但是它的分子结构和吗啡类似(吗啡属于阿片类药物,是一类处方药,医学上常用阿片类药物作为镇痛药品)。
2、纳洛酮结构类似吗啡,为一特异性类阿片拮抗剂。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类阿片拮抗剂,通过竞争阿片受体(依次为μ,κ,δ)而起作用;同时伴有激动作用,即激动-拮抗的结合作用。
3、卓越的神经元保护剂,有效抑制Ca2+内流,保护N+-K+-ATP酶活性,保护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纳洛酮
纳洛酮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17-烯丙基-4,5a-环氧基-3,14-二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二水合物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19H21NO4·HCl·2H2O 分子量:399.87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纳洛酮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纳洛酮同时逆转阿片激动剂所有作用,包括镇痛.另外其还具有与拮抗阿片受体不相关的回苏作用.可迅速逆转阿片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可引起高度兴奋,使心血管功能亢进.本品尚有抗休克作用.不产生吗啡样的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 急性毒性LD50(mg/kg):小鼠,口服565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无效,均须注射给药.静注后1~3分钟即产生最大效应,持续45分钟;肌注后5~1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持续2.5~3小时.本品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很快,人血浆T1/2为30~78分钟,主要在肝内生物转化,产物随尿排出 【适应症】 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 1.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0.4~0.6mg,可使患者清醒 4.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5.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用法用量】 常用剂量:纳洛酮5μg/kg,待15min后再肌注10μg/kg.或先给负荷量:1.5~3.5μg/kg,以3μg/kg·h维持 脱瘾治疗时可肌注或静注:每次0.4~0.8mg.在用美沙酮戒除过程中,可试用小剂量美沙酮(每天5~10mg),每半小时给纳络酮1.2mg,为时数小时(3~6小时),然后换用纳络酮,每周使用3次即可达到戒除目的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和烦躁不安 【注意事项】 1.应用纳洛酮拮抗大剂量麻醉镇痛药后,由于痛觉恢复,可产生高度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肿和心室颤动 2.由于此药作用持续时间短,用药起作用后,一旦其作用消失,可使患者再度陷入昏睡和呼吸抑制.用药需注意维持药效 3.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说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02月05日药监注函[2002]58号《关于公布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目录的通知》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说明书是规范修订后的建议参考样稿,企业如有疑异,可提出修改意见。〔适应症〕应与原批准的内容一致;〔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企业提供的说明书不能比样稿所列的少。对于说明书样稿中的空项或未列全的项目,应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商品名、规格等。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Nalox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ɑnsuɑn Nɑluotonɡ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纳洛酮。其化学名称为:17烯丙基4, 5a 环氧基3, 14二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二水合物。
结构式:(参见盐酸纳络酮片)
分子式:C19H21NO4·HCl·2H2O
分子量:399.87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m 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纳洛酮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纳洛酮同时逆转阿片激动剂所有作用,包括镇痛。另外其还具有与拮抗阿片受体不相关的回苏作用。可迅速逆转阿片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可引起高度兴奋,使心血管功能亢进。本品尚有抗休克作用。不产生吗啡样的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
急性毒性LD50:小鼠,口服565(mg/kg)。
【药代动力学】
本品静注后1~3分钟即产生最大效应,持续45分钟;肌注后5~1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持续2.5~3小时。本品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很快,人血浆T1/2为30~78分钟,主要在肝内生物转化,产物随尿排出。
【适应症】
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0.4~0.6mg,可使患者清醒。
(4)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5)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堿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用法用量】
常用剂量:纳洛酮5mg/kg,待15分钟后再肌注10mg/kg。或先给负荷量:1.5~3.5mg/kg,以3mg/kg ·h维持。
脱瘾治疗时可肌注或静注:每次0.4~0.8mg。在用美沙酮戒除过程中,可试用小剂量美沙酮(每天5~10mg),每半小时给纳络酮1.2mg,为时数小时(3~6小时),然后换用纳络酮,每周使用3次即可达到戒除目的。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和烦躁不安。
【注意事项】
(1)应用纳洛酮拮抗大剂量麻醉镇痛药后,由于痛觉恢复,可产生高度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肿和心室颤动。
(2)由于此药作用持续时间短,用药起作用后,一旦其作用消失,可使患者再度陷入昏睡和呼吸抑制。用药需注意维持药效。
(3)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规格】
1ml:0.4mg
【贮藏】
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外文名】Nalox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理毒理】本品纯粹的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无内在活性但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纳洛酮生效迅速,拮抗作用强。纳洛酮同时逆转阿片激动剂所有作用,包括镇痛。另外其还具有与拮抗阿片受体不相关的回苏作用。可迅速逆转阿片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可引起高度兴奋,使心血管功能亢进。本品尚有抗休克作用。不产生吗啡样的依赖性、戒断症状和呼吸抑制。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无效,均须注射给药。静注后1~3分钟即产生最效应,持续45分钟;肌注后5~1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持续2.5~3小时。本品吸收迅速,易透过血脑屏障,代谢很快,人血浆T1/2为30~78分钟,主要在肝内生物转化,产物随尿排出。
【适应症】本品是目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
1.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静注纳洛酮0.4~0.6mg,可使患者清醒。
4.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静注0.2~0.4mg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5.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用法用量】常用剂量:纳洛酮5μg/kg,待15min后再肌注10μg/kg。或先给负荷量:1.5~3.5μg/kg,以3μg/kg •h维持。
脱瘾治疗时可肌注或静注:每次0.4~0.8mg。在用美沙酮戒除过程中,可试用小剂量美沙酮(每天5~10mg),每半小时给纳络酮1.2mg,为时小时(3~6小时),然后换用纳络酮,每周使用3次即可达到戒除目的。
【不良反应】本品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和烦躁不安。
【注意事项】
1. 应用纳洛酮拮抗大剂量麻醉镇痛药后,由于痛觉恢复,可产生高度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肿和心室颤动。
2. 由于此药作用持续时间短,用药起作用后,旦其作用消失,可使患者再度陷入昏睡和呼吸抑制。用药需注意维持药效。
3.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规格】1ml:0.4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