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甲是什么。 在百度上面查不到。
盐酸甲氯芬酯
药物名称: 盐酸甲氯芬酯
药物别名: 氯酯醒,遗尿丁 Centrophenoxine
英文名称: Meclofenoxate Hydrochloride
药物说明: 片剂:100,250mg;粉针剂:250mg。
主要成分: 暂无
性状特征: 暂无
功能主治: 本品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它能促进脑细胞的氧化还原,调节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加对糖类的利用对受抑制的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 外伤性昏迷、儿童遗尿症、意识障碍、老年性精神症、各种痴呆、酒精中毒等。
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作中枢神经兴奋药,能调节神经细胞的代谢和促进其兴奋性。研究表明还有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等作用。
1.促进脑代谢;
2.清除细胞中脂褐素(Lipofuscin);
3.增加脑血流量;
4.提高记忆能力;
5.抗缺氧作用;
6.可促进蛋白同化作用,增强其他蛋白同化药物在体内的功效;
7.增加脑内5-羟色胺量 ;
8.促进介于视床下部—下垂体—付肾系之间的付肾皮质激素的分泌作用;
9.激活脑干网状结构。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0.1——0.2g/次,3次/日;儿童0.1g/次,3次/日。静注或静滴:成人0.1g~0.25g/次,3次/日,;小儿0.06g~0.1g/次,2次/日。昏迷病人可直接肌内注射。
不良反应: 暂无
注意事项: 过度兴奋者和锥体外系症状患者禁用,偶见兴奋与倦怠。
贮藏方法:密封避光保存
具体回答如图:
以乙胺为起始原料,与苯甲醛反应生成Schiff碱,再用碘甲烷甲基化,最后水解得到甲乙胺。
以乙胺为起始原料,与甲酸乙酯反应得到N-甲酰乙胺;再用三氯氧磷/硼氢化钠体系还原酰胺,得到标题化合物,总收率46.5%,纯度98%。
扩展资料:
试剂碘甲烷b.p.42~43℃,并且需在100℃下密封加压反应,因此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以乙胺为起始原料与甲酸乙酯反应得到N-甲酰乙胺,再用氢化铝锂或红铝还原酰胺得到甲乙胺。
该方法步骤短,反应条件温和,但是氢化铝锂和红铝价格较贵,而且还原时间较长,因此也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适应症】
用于治疗胆道炎、胆囊炎、胆石症、肝功能障碍、肝原性黄疸、急性肠炎、结肠炎、胃炎、十二指肠炎等
【用量用法】
口服:每次1g,每日3次,连服2~4日后,改每次0.5g,每日3~4次。 静注:开始每日0.4~0.8g,以后可隔日0.4g。
【注意事项】 本品也称利胆素,注意与7-羟基-4-甲基香豆素(利胆素)相区别。
【规格】 片剂:0.5g;针剂:0.4g/10ml。
通用名称: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英文名称:Metoclopramide Di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氧氯普胺。其化学名称为:N-[(2-二乙氨基)乙基]-4-氨基-2-甲氧基-5-氯-苯甲酰胺(甲氧氯普胺)。
分子式:C14H22ClN3O2·2HCl·H2O
分子量:390.72
【 适应症 】
镇吐药。①用于化疗、放疗、手术、颅脑损伤、脑外伤后遗症、海空作业以及药物引起的呕吐;②用于急性胃肠炎、胆道胰腺、尿毒症等各种疾患之恶心、呕吐症状的对症治疗;③用于诊断性十二指肠插管前用,有助于顺利插管;胃肠钡剂X线检查,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应,促进钡剂通过。
【用法用量】
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一次10~20mg,一日剂量不超过0.5mg/kg;小儿,6岁以下每次0.1mg/kg,6~14岁一次2.5~5mg。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昏睡、烦燥不安、疲怠无力;
2 少见的反应有:乳腺肿痛、恶心、便秘、皮疹、腹泻、睡眠障碍、眩晕、严重口渴、头痛、容易激动;
3 用药期间出现乳汁增多,由于催乳素的刺激所致;
4 注射给药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5 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特别是年轻人),可出现肌震颤、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可用苯海索等抗胆碱药物治疗。
【禁忌】
1 下列情况禁用:
① 对普鲁卡因或普鲁卡因胺过敏者;
② 癫痫发作的频率与严重性均可因用药而增加;
③ 胃肠道出血、机械性肠梗阻或穿孔,可因用药使胃肠道的动力增加,病情加重;
④ 嗜铬细胞瘤可因用药出现高血压危象;
⑤ 不能用于因行化疗和放疗而呕吐的乳癌患者。
2 下列情况慎用:
① 肝功能衰竭时,丧失了与蛋白结合的能力;
② 肾衰,即重症慢性肾功能衰竭使锥体外系反应危险性增加,用量应减少。
【注意事项】
1 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
2 醛固酮与血清催乳素浓度可因甲氧氯普胺的使用而升高。
3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至少须减少60%,这类患者容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4 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须慢,l~2分钟注完,快速给药可出现燥动不安,随即进入昏睡状态。
5 因本品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若两药必须合用,间隔时间至少要1小时。
6 本品遇光变成黄色或黄棕色后,毒性增高。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小儿不宜长期应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有潜在致畸作用,孕妇不宜应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长期大量应用,容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对乙酰氨基酚、左旋多巴、锂化物、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乙醇和安定等同用时,胃内排空增快,使后者在小肠内吸收增加。
2 与乙醇或中枢抑制药等同时并用,镇静作用均增强。
3 与抗胆碱能药物和麻醉止痛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
4 与抗毒蕈碱麻醉性镇静药并用,甲氧氯普胺对胃肠道的能动性效能可被抵消。
5 由于其可释放儿茶酚胺,正在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高血压病人,使用时应注意监控。
6 与阿扑吗啡并用,后者的中枢性与周围性效应均可被抑制。
7 与西咪替丁、慢溶型剂型地高辛同用,后者的胃肠道吸收减少,如间隔2小时服用可以减少这种影响;本品还可增加地高辛的胆汁排出,从而改变其血浓度。
8 与能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如吩噻嗪类药等合用,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与严重性均可有所增加。
【药理作用】
本品为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同时还具有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效应,对5-HT3受体有轻度抑制作用。可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中多巴胺受体而提高CTZ的阈值,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本品亦能阻断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促进泌乳素的分泌,故有一定的催乳作用。对中枢其他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微,有较弱的安定作用,较少引起催眠作用。对于胃肠道的作用主要在上消化道,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的幅度,使食管下端压力增加,阻滞胃-食管反流,加强胃和食管蠕动,并增强对食管内容物的廓清能力,促进胃的排空;促进幽门、十二指肠及上部空肠的松弛,形成胃窦、胃体与上部小肠间的功能协调。这些作用也可增强本品的镇吐效应。本品对小肠和结肠的传送作用尚不确定。
【贮藏】
密闭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灭吐灵) 中毒
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 又名灭吐灵、胃复安,具有强力的止吐作用。属苯酰胺衍生物,为中枢及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是临床应用最早的促胃动力药物。一次误服过量,单次药物剂量过大或较长时间服药,或对本药过敏,均易致中毒。其毒性低,安全范围大,有效量仅为中毒量的0.1%~ 1%。过量引起急性心肌损害、发绀,机制尚不明。
病理机制
本品口服或肌肉注射均可迅速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以原形或代谢物自尿中排
泄,肝肾功能不全时排泄延长,易致中毒。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0%~ 20
%,甚至30%以上。本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具
有强大的中枢镇吐作用,用量超过0.5mg/kg 因其易通过血脑屏障,与多巴胺神
经元有较高的亲和力,阻断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结合,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内胆碱
酯酶和乙酰胆碱功能相对亢进,两者平衡失调,引起黑质、纹状体和网状结构等
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用量大、儿童、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者较易发生这类反
应。进行放疗或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机械性肠梗阻等患者禁用。不应与吩噻嗪、
硫杂蒽、丁酰苯类药物合用,以免加重锥体外系反应。此外,该药有促进体内儿
茶酚胺释放的作用,嗜铬细胞瘤患者用之可诱发高血压危象。阻断下丘脑- 垂体
多巴胺通路,使催乳素的分泌增加;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产生胆碱样作用( 兴
奋消化道平滑肌,促进胃肠蠕动)。
临床表现
锥体外系症状:在用药者中的发生率约1%。可分为4 种类型:
急性肌张力障碍:最常见,尤易发生在儿童和12 ~ 19 岁的女性青年。多发
生于用药后48 小时内,故也称“48 小时综合征”。表现为急性阵发性双
眼痉挛性偏斜、双眼上翻或凝视、痉挛性颈斜、颈后仰、颈项疼痛、下颌
偏斜、强直性强口或牙关紧闭、肢体扭转、角弓反张、舌伸缩障碍及吐词
不清等,严重者因喉肌痉挛诱发窒息,危及生命。该型常误诊为癔病、破
伤风或急性脑病等。
静坐不能和不宁腿综合征:可发生在用药后即刻,主要累及下肢,表现为深
部肌肉酸痛、不适及关节蚁走感;两侧对称,下地活动或改变体位后症状
可缓解;
Parkinson 综合征:用药后数天出现,也可延迟发病;表现为震颤、表情呆板、
肌强直、少语和动作迟缓;老年人易发生;
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见于长期服用的老年人。
其他表现:困倦、顽固呃逆、多涎、流汗、腹泻及舌水肿,偶有发绀、呼吸衰竭,
女性病人出现假性妊娠、溢乳、月经失调;男性病人出现乳房增大、胀痛。偶见
急性心肌损害、血压下降( 静脉注射易于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或过敏性休克。
有报道1 例28 岁男性在15 小时内口服甲氧氯普胺总量达120mg,2 小时后不仅
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而且有心悸、胸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多个导联T 波
低平或双相,表明急性心肌损害。
治疗
停药 轻症者症状2 ~ 3 日内可以自行消失。误服大剂量者,应及时催吐、洗胃
和导泻。
锥体外系反应的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者可酌情选用阿托品、东莨菪碱、盐酸苯
海索( 安坦) 等抗胆碱药,而以苯海拉明( 苯那君) 效果最佳,可用20mg 肌肉
注射,轻症一次即可,必要时重复。也可肌内或静脉注射地西泮。
对症支持治疗。急性心肌损害者可给予能量合剂、复方丹参等静脉滴注,有助改
善胸闷、心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