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银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铁极上有1.12g铁溶解,正极有多少ml氢气放出? 写出过程
铁为负极:Fe - 2e- === Fe2+
银为正极:2H+ -2e- === H2
总反应:
Fe + 2H+ = Fe2+ H2
1 22.4
1.12/56=0.02 x
x=22.4X0.02=0.448L=448mL
足量的稀盐酸可以区分纯铁粉和混有银的铁粉。
1、足量的盐酸可以把纯铁粉充分反应溶解,Fe + 2HCl = FeCl2 + H2↑,反应后烧杯中没有沉淀的杂质;
2、足量的稀盐酸和混有银的铁粉反应时,铁粉充分反应溶于稀盐酸,而银由于活泼性差,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以单质的形态存于烧杯底部;
3、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Sn(锡)、Pb(铅)、【H】(氢)、Cu(铜)、Hg(汞)、Ag(银)、Pt(铂)、Au(金) 注:H以前是活泼金属,H以后是不活泼金属
Fe+2HCl=FeCl2+H2(铁)
铜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银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
Zn+2HCl=ZnCl2+H2(锌)
求采纳,纯手打
Fe+2HCl=FeCl2+H2
因为铁失去电子,所以铁片是负极,银片是正极。因为铁失去电子之后变成阳离子在负极,对阴离子有一点的吸引力,所以负极Cl-的浓度逐渐增大,而铁片上有电子与溶液中的H+相互吸引,使得H+得到电子而脱离溶液变成气体。由上可知,选D
将铁、银分别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银表面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铁>铜>银
第二种方法:
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发现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和银表面无明显变化,再将铜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发现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铁>铜>银
第三种方法:
将铁、铜、银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发现铁表面有气泡产生,铜和银表面无明显变化,再将银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银表面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铁>铜>银
第四种方法:
将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再将铜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发现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铁>铜>银
原创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帮到了你,希望采纳
【你的10分满意,我们团队的无限动力】
3Ag + 4HNO₃ === 3AgNO₃ + NO + 2H₂O(稀硝酸)
Ag + 2HNO₃ === AgNO₃ + NO₂ + H₂O(浓的)
硝酸铁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
硝酸铁避免接触的条件: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硝酸铁禁配物:强氧化物,强酸,强碱。
扩展资料:
银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银。
Ag+2HNO₃(浓)=AgNO₃+H₂O+NO₂↑
3Ag+4HNO₃(稀)=3AgNO₃+2H₂O+NO↑
银不易与硫酸反应,因此硫酸在珠宝制造中,能用于清洗银焊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铜火痕。银易与硫以及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在失去光泽的银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见。银在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银(常温也可反应,但速度很慢)。
在溴化钾(KBr)的存在下,金属银可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侵蚀;这些化合物在摄影中用于漂白可见影像,将其转化为卤化银,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钠去除,又可以重新显影以加强原始的影像。
与硫化氢和氧气反应:4Ag +2H₂S + O₂==== 2Ag₂S + 2H₂O(常温下,银变质发黑的原理)
与浓硫酸反应:2Ag + 2H₂SO₄(浓) ==== Ag₂SO₄ + SO₂↑ + 2H₂O
与硫反应:2Ag + S ==== Ag₂S(混合即可反应)
与氧气反应:4Ag + O₂ ==== 2Ag₂O(在纯氧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明显反应,常温下在空气中反应很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硝酸铁
因为在金属活动性排序中,银排在
H
后面,
因此银不能够还原稀盐酸中的氢离子。
当然,如果银不纯,表明被氧化而有氧化银的存在,那么就会发生氧化银与稀盐酸的反应,表现出来的就好像是金属银被腐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