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邻氯苯酚的酸性强于对氯苯酚?
由于Cl是吸电子取代基,可以使酚的酸性增强,在邻、对位时,苯氧基的负电荷可以分散到Cl上去,使酸性比间位异构体强。
参考书目《有机化学 第三版 胡宏纹》
望采纳。
没有。
聚酯纤维面料对人体没有伤害。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就是涤纶,化学名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理论上讲,分子量很大,不会被人体吸收,十分环保,但尽量购买正规的品牌产品,因为小厂的回收原料及生产后处理工艺都会有污染。由有机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通过纺丝法生产出一种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织物。它具有优异的抗皱、弹力及尺寸稳定,绝缘性能好,用途十分广泛,适合男女穿着。
高铁酸钾对水产养殖使用效果如下:
1、去除水中的无机污染物
高铁酸钾很容易氧化含有硫、氰、砷等物质的无机物,并且高铁酸钾在氧化水中的无机还原物的时候其反应时间非常短,甚至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
2、去除有机污染物
在反应温度为36℃、水质PH为7的环境下,高铁酸钾可以去除部分污水中的微量邻氯苯酚。当邻氯苯酚的质量浓度为4毫克/升时,可添加60毫克/升的高铁酸钾,便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去除率可达到99.3%。
3、去除微囊藻毒素
高铁酸钾可以攻击微囊藻毒素Adda基团中的共扼双键来消除MC的毒性,可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改善水质。
4、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高铁酸钾可与水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对重金属污染物有沉淀、吸附和共沉作用,能吸附铅、镉等重金属。
5、消毒
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结构中的酶,还能抑制其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阻碍菌体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灭杀细菌的作用。
什么是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化学式:KMnO₄),强氧化剂,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
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为氧化剂,例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在医药上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
在气体净化中,可除去痕量硫、砷、磷、硅烷、硼烷及硫化物;在采矿冶金方面,用于从铜中分离钼,从锌和镉中除杂,以及化合物浮选的氧化剂;还用于作特殊织物、蜡、油脂及树脂的漂白剂,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木材及铜的着色剂等。
邻位的!共轭作用加邻位作用(氢键)
由于硝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和吸电子共轭效应,并可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从而使硝基苯酚盐负离子更加稳定。因此硝基位于羟基的邻位或对位时能显著增强苯酚酸性;而当硝基位于间位时,不能通过共轭效应使负电荷离域到硝基的氧上,只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产生影响。三者中对位酸性最强
请采纳
回答1、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对部分污水中的微量邻氯苯酚具有去除效果。2、去除无机污染物:容易氧化含硫、氰、砷等的无机物。3、去除微囊藻毒素:可通过攻击微囊藻毒素Adda基团中的共轭双键来消除MC的毒性。4、去除重金属污染物:对重金属污染物具沉淀、吸附和共沉作用。5、对鱼类病原菌杀菌:对鱼类病原菌杀菌效果明显。6、杀菌消毒:可以起到一定的灭杀细菌效果。
一、高铁酸钾水产用途
1、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36°C、水质PH值大约为7的情况下,高铁酸钾对于部分污水中的微量邻氯苯酚具有去除效果。当邻氯苯酚的质量浓度达到4mg/l时,加入60mg/的高铁酸钾可对其进行氧化处理,10分钟后对邻氯苯酚的去除率能达到99.3%。此外,高铁酸钾还可用于乙醇胺、醇、胺、羟酮、羧酸、氢醌、肟、苯胺和SCN-等化合物的氧化去除。
2、去除水中无机污染物
相对于有机污染物而言,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对氧化含有硫、氰、砷等的无机物更容易,而且高铁酸钾氧化水中的无机还原物的反应时间非常短,一般以分钟计,有些反应甚至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
3、去除微囊藻毒素
高铁酸钾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比高锰酸钾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它可以通过攻击微囊藻毒素Adda基团中的共轭双键来消除MC的毒性,从而提高水产品质量及改善养殖水质。
4、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物
高铁酸钾在水中分解后,可产生氢氧化铁胶体,这对于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沉淀、吸附和共沉作用,如吸附铅、镉等重金属作用就比较好。
5、对鱼类病原菌杀菌
目前,鱼类细菌性疾病是危害渔业生产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高铁酸钾对鱼类病原菌的杀菌效果明显。
6、杀菌消毒
高铁酸钾的强氧化性不仅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结构中的酶,还可以抑制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同时阻碍菌体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一定的灭杀细菌效果。
二、高铁酸钾和高锰酸钾哪个消毒好
1、针对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高铁酸钾的消毒能力更好。高铁酸钾有高效的消毒作用,比高锰酸钾具有更强的氧化性,一般来说,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杀菌消毒能力也较强,因此高铁酸钾的消毒能力更好。
2、无论在酸性条件,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高铁酸盐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广泛用于水和废水的氧化、消毒、杀菌。
(1)以苯酚为原料,经氯气氯化、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水解、盐酸酸化而得。
(2)由苯或苯酚与双氧水直接氧化。采用双氧水直接氧化苯酚制取邻苯二酚的有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
(3)由邻氯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加压水解制得。其制备方法有下列几种:2,4-二磺基苯酚碱熔水解法;邻氯苯酚水解法;苯酚直接氧化法;酚氧化法;邻羟基环己酮脱氢芳化法。
PE是聚乙烯.
PVC是聚氯乙烯.
PP是聚丙烯.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者的共聚物。
PEP是聚乙二醇 PEG 和环氧丙烷 PO)两者的共聚物。
①聚氯乙烯(PVC) 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②聚乙烯(PE) ③聚丙烯(PP) 聚丙烯的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的,约为0.90左右。 聚丙烯常用来生产管材、卫生洁具等建筑制品。 ④聚苯乙烯(PS) 聚苯乙烯为无色透明类似玻璃的塑料。 ⑤ABS塑料 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A)、丁二烯(B)及苯乙烯(S) 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
PS:聚苯乙稀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材料。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PP:聚丙烯
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PE:聚乙烯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
聚乙烯抗多种有机溶剂,抗多种酸碱腐蚀,但是不抗氧化性酸,例如硝酸。在氧化性环境中聚乙烯会被氧化。
聚乙烯在薄膜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但是在块状存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不透明。聚乙烯结晶的程度受到其枝链的个数的影响,枝链越多,越难以结晶。聚乙烯的晶体融化温度也受到枝链个数的影响,分布于从90摄氏度到130摄氏度的范围,枝链越多融化温度越低。聚乙烯单晶通常可以通过把高密度聚乙烯在13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溶于二甲苯中制备。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合成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产物,取它们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它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用途广泛,常用作工程塑料。工业上多以聚丁二烯胶乳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橡胶为主链,与丙烯腈、苯乙烯两种单体的混合物接枝共聚合制得。实际上它往往是含丁二烯的接枝聚合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或称 AS的混合物。近年来也有先用苯乙烯、丙烯腈两种单体共聚,然后再与接枝共聚的ABS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以制得适应不同用途的各种 ABS树脂。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开始在美国工业化生产。
工业生产方法 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将聚丁二烯或丁苯橡胶与SAN树脂在辊筒上进行机械共混,或将两种胶乳共混,再共聚;另一类是在聚丁二烯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胶乳中加入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进行乳液接枝共聚,或再与SAN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结构、性质和应用 在ABS树脂中,橡胶颗粒呈分散相,分散于SAN树脂连续相中。当受冲击时,交联的橡胶颗粒承受并吸收这种能量,使应力分散,从而阻止裂口发展,以此提高抗撕性能。
接枝共聚合的目的在于改进橡胶粒表面与树脂相的兼容性和粘合力。这与游离 SAN树脂的多少和接枝在橡胶主链上的 SAN树脂组成有关。这两种树脂中丙烯腈含量之差不宜太大,否则兼容性不好,会导致橡胶与树脂界面的龟裂。
ABS树脂可用注塑、挤出、真空、吹塑及辊压等成型法加工为塑料,还可用机械、粘合、涂层、真空蒸着等法进行二次加工。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良,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作工程材料,也可用于家庭生活用具。由于其耐油和耐酸、碱、盐及化学试剂等性能良好,并具有可电镀性,镀上金属层后有光泽好、比重轻、价格低等优点,可用来代替某些金属。还可合成自熄型和耐热型等许多品种,以适应各种用途。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ET,主要用于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中国商品名为涤纶。这种纤维强度高,其织物穿著性能良好,目前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1980年世界产量约510万吨,占世界合成纤维总产量的49%
性质 分子结构的高度对称性和对亚苯基链的刚性,使此聚合物具有高结晶度、高熔融温度和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特点,熔融温度为257~265℃;它的密度随着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加,非晶态的密度为1.33克/厘米^3,拉伸后由于提高了结晶度,纤维的密度为1.38~1.41克/厘米^3,从X射线研究,计算出完整结晶体的密度为1.463克/厘米^3。非晶态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67℃;结晶聚合物为81℃。聚合物的熔化热为 113~122焦/克,比热容为1.1~1.4焦/克.开,介电常数为 3.0~3.8,比电阻为10^11 10^14欧.厘米。PET不溶于普通溶剂,只溶于某些腐蚀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如苯酚、邻氯苯酚、间甲酚、三氟乙酸的混合溶剂,PET纤维对弱酸、弱碱稳定。
应用 主要做合成纤维的原料。短纤维可与棉花、羊毛、麻混纺,制成服装用纺织品或室内装饰用布;长丝可做服装用丝或工业用丝,如用于滤布、轮胎帘子线、降落伞、输送带、安全带等。薄膜可作片基,用于感光胶片、录音磁带。注射模塑件可做包装容器。 PVC:聚氯乙烯
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盐酸和其他有毒气体。 POM:聚甲醛
学名为聚氧亚甲基,是一种热塑性结晶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OM。结构式为 CH —O ,1942年以前,甲醛聚合得到的多半是聚合度不高、容易受热解聚的聚氧亚甲基二醇HO CH O H,其中 =8~100 的为多聚甲醛; 超过100的为 -聚甲醛,1955年前后,美国杜邦公司由甲醛聚合得到甲醛均聚物,即均聚甲醛,商品名为Delrin。美国塞拉尼斯公司由三聚甲醛出发,制得与少量二氧五环或环氧乙烷的共聚物,即共聚甲醛,商品名为Celcon。
性质 聚甲醛很容易结晶,结晶度达70%;通过高温退火,可增加结晶度。均聚甲醛的熔融温度为 181℃,密度为1.425克/厘米 。共聚甲醛的熔点为 170℃左右。均聚甲醛的玻璃化温度为-60℃。酚类化合物是聚甲醛的最佳溶剂。从熔融指数的研究得知,均聚甲醛的分子量分布较窄。除强酸、氧化剂和苯酚外,共聚甲醛对其他化学试剂很稳定,而均聚甲醛还对浓氨水不稳定。经稳定处理的聚甲醛可加热到 230℃仍无显著分解。聚甲醛可用压缩、注射、挤出、吹塑等方法成型,加工温度为170~200℃;也可用机床加工,还可焊接。制品质轻,坚硬,有刚性和弹性,尺寸稳定,摩擦系数小,吸水率低,绝缘性能良好,又耐有机溶剂;可在广泛的温度范围-50~105℃和湿度范围内使用;在各种溶剂和化学试剂作用下,以及大负荷和长时间循环应力下保持性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