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苯酚 > 正文

五氯苯酚超标怎么办

无私的往事
阳光的春天
2023-01-01 06:44:21

五氯苯酚超标怎么办?

最佳答案
漂亮的猎豹
飘逸的招牌
2025-07-11 17:58:16

五氯苯酚超标用1.有机溶剂浸泡

五氯苯酚(PCP)不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ppm(温度30℃),但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2.光照处理

五氯苯酚(PCP)能在光照下迅速分解,脱出氯化氢,颜色变深。

五氯苯酚(PCP)与染色浓度有一定关系,颜色越深出问题的几率越大,浅色相对安全,常规的分散橙S-4RL及分散黑300%在使用时如客户对该项目有要求需重点关注,最麻烦的问题一旦检测超标,目前还没有很妥善的解决之道。

PCP是一种重要的防霉防腐剂,它能阻止真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腐蚀作用,因此主要用于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五氯苯酚可用于棉花和羊毛等天然纤维的储存、运输,也可用作印花浆料防腐防霉的稳定剂。然而,国内外大量机构研究表明:五氯苯酚是一种强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毒副作用;其在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恶英类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持久的损害。欧盟专门制订了限制五氯苯酚在纺织服装上使用的法规性文件“1999/51/EC指令”。出口欧洲纺织品和服装上的五氯苯酚限量不超过0.5毫克/公斤(婴幼儿用品不超过0.050.5毫克/公斤)。含PCP的一般都有恶臭味较浓。

最新回答
细腻的冬天
温婉的翅膀
2025-07-11 17:58:16

纺织品苯胺超标: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通常要在较高温度和碱性条件下采用 保险粉进行后处理,以去除染色织物表面的浮色和残留的杂质。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纺织品中的禁用偶氮染料,方法简单快速,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在40min内完成对样品的前处理。

成就的招牌
饱满的毛豆
2025-07-11 17:58:16
白色粉末或晶体。相对密度1.978(22℃)。熔点190℃。沸点310℃(分解)。几乎不溶于水,溶于稀碱液、乙醇、丙酮、乙醚、苯、卡必醇、溶纤剂等,微溶于烃类。与氢氧化钠生成白色结晶状五氯酚钠。主要用作水稻田除草剂,纺织品、皮革、纸张和木材的防腐剂和防霉剂。

难过的战斗机
忧虑的大白
2025-07-11 17:58:16
苯环上有五个取代基其中有四个是氯原子,一个是羟基,有卤代烃的通性,有酚的通性.能被氧化.性状 纯品为白色晶体(工业品为黄色或粉红色晶体.)有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 熔点 43~44℃ 沸点 220℃ 相对密度 1.2651 折射率 1.5579 闪点t 121℃ 溶解性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甘油、氯仿、固定油和挥发油. 熔点:41-45℃ 相对密度:1.103g/cm3 溶解性:2.7 g/100 mL (20℃) 用于合成染料中性艳绿BL、医药安妥明及农药等,也可用作精制矿物油的溶剂

彪壮的毛衣
敏感的鸵鸟
2025-07-11 17:58:16
一般的做法是:

泡水和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或光照处理后通过。

因为PCP不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20ppm(30℃),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98;相对密度(空气=1)9.2;

稳定性:在光照下速度分解,脱出氯化氢,颜色变深。(阳光)五氯苯酚(PCP)和四氯苯酚(TecP)被禁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在燃烧时会产生二氯(杂)芑,该物质是世松界上最毒的物质之一;

美好的汉堡
安详的花生
2025-07-11 17:58:16

氯化苯和甲醛这两种有毒物质。为追求美观,氯化苯和甲醛常常被用在衣服原料处置上,有防皱、保持衣服颜色艳丽等作用,而氯化苯和甲醛对人体危害甚大。如果人体长期接触有毒衣服,会因为吸入氯化苯、甲醛过量,出现头晕的症状。

服装在加工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的残留是最大的危害。纺织印染助剂和纺织染料是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化学品,有害物质集中出现在染色和后期整理等工序中。

扩展资料:

1、越鲜艳的衣服甲醛含量往往越高

颜色鲜艳的服装甲醛含量往往很高。要想去除衣物上的甲醛,买回的新衣服应放置一两个星期再穿,这样可以让部分甲醛挥发掉。也可先洗后穿,甲醛比较容易溶解于水,洗涤能减少它的含量。为以防万一,新服装买回后,最好将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充分漂洗,最后置于通风处晾晒。

2、盐水浸泡洗涤避免掉色

对于色牢度的问题,可用盐水浸泡,将一勺盐溶于水后,再将衣物放入盐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这样可起到固色作用,衣物就不容易褪色了。

3、阳光暴晒

在穿之前,对不贴身的新衣服,先在阳光下晾晒贴身的新衣服,起码要清洗一次或进行浸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买的衣服不洗也能穿?当心引起皮肤病!  

和谐的茉莉
苗条的蓝天
2025-07-11 17:58:16
与2015年版本相比,2016版OEKO-TEX standard 100主要变化以下:

1. 新增8种杀虫剂,针对总量的限值没有发生改变

2. 将二氯苯酚及单氯苯酚纳入限制列表,共新增9种氯化苯酚

3. 邻苯二甲酸盐限值列表中增加了DCHP,现在OEKO-TEX共管控15种邻苯,同时调整了限量的计算方法

4. 新增10种有机锡化合物

5. 新增3种致癌染料及涂料,OEKO-TEX要求致癌物不得使用

6. 限用氯化苯及氯化甲苯新增Chlorobenzene,总限值仍然为1.0ppm

7. 新增3种禁用阻燃剂

8. 残余溶剂新增甲酰胺(CAS 75-12-7)的限制要求

9. 新增三种全氟化合物

10. 新增对家饰材料的紫外光稳定剂的限制要求。

贪玩的秋天
怡然的短靴
2025-07-11 17:58:16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比较,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通常有以下抗菌标准:

GB/T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中的“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中国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抗(抑)菌试验

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AATCC100-2004《织物抗菌性能的定量评估》

JIS/L1902-2002《纤维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抗菌效果》

ASTME2149-2001《测定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菌剂抗微生物活性的试验方法》

其中,前两种方法是针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或消毒用品的测试方法。这类产品使用时间较短,且对抗菌性能的要求较高,样品只需与菌液经过短期的接触就可以显示出抗菌效果,故在测试操作中样品与菌液的接触时间较短。抗菌纺织品与人体接触时间较长,需反复使用,需要持久的抗菌性,且抗菌性要缓慢释放,否则反而会刺激皮肤,并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对人体造成伤害。抗菌织物测试时,需延长样品与菌液接触的时间,显然,用前两种方法来测试和评价其抗菌性能不合适,故这两种方法已逐渐被淘汰。

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是继FZ/T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于2004年8月被废除之后新颁布的纺织行业标准。该标准既有定性测试方法,又有定量测试中的吸收法和振荡法,而且对标准空白样的制备工艺、检验方法、标准洗涤剂配方、抗菌织物试样的洗涤试验方法及抗菌性能的评价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其把样品与菌液接触时间的培养温度定为(24±1)℃,与国外测试方法的37℃差异很大。

AATCC100-2004和JIS/L1902-2002(除菌转印法国内不用)都属于吸收法。吸收法是在样品表面接种细菌,对吸水性较好的抗菌织物测试比较准确,但是对于吸水性差甚至拒水织物来说,不仅难测试,且测试结果也不准确。AATCC100未提及菌的转种方式,也没有抗菌评定基准。JIS/L1902则在AATCC10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试验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接种用菌的培养方式要求很严格。它采用20mL小瓶,解决了AATCC100用250mL三角烧瓶测试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扩大了测试的使用范围。但是,国内生产这种小瓶的质量无法与日本相比,一经高压消毒后:瓶盖易变形,瓶子不密封,易导致洗脱菌液时液体溢出等安全问题,故限制了某些测试单位的使用。

ASTME2149-2001是一种振荡测试法,测试操作比吸收法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振荡法是在一定液体中接种细菌,对于试样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对于纤维,不论是粉末状或羽绒羽毛,或凹凸不平的织物,任意形状的试样都能应用,且对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织物的测试都非常适用。该测试方法不仅可以测试织物,还可以测试粉状和颗粒状材料,以及其它表面处理固体材料。但是,该标准试验条件规定不明确,变动幅度大,如振荡速率、振荡时间和温度等可根据测试者随意调节操作。若无统一的测试条件,测试结果无可比性。

各标准测试细节对比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