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安装的农业光伏大棚有哪些优点
1、不破坏土地性质,节约资源。
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安装在棚顶,不占用地面,不改变土地性质,光伏大棚可以直接在原来种植土地上直接建设,有利于现代化农业项目的开展。
2、可根据作物需要创造生长环境。
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采光及温度调节,实现反季种植及精品种植,还可以种植名贵苗木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3、可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
棚顶光伏发电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电力需求。如果实现规模化大棚生产,还可以将产生的多余电量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
农业光伏大棚有哪些优点
4、可发展观光科技农业。
光伏农业是新兴的科技农业,具有较高的观光价值。如果结合交通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依托高价值的观赏作物种植及有机农产品生产采摘旅游等,可发展多种形式的观光、休闲和体验等旅游项目,形成特色化、规模化的光伏观光农业。
光伏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与清洁能源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农业相比,光伏农业更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对劳动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结合光伏农业,将农业活动、科技示范等元素融为一体,可极大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繁荣地区经济。
光伏产品知多少
1、太阳能杀虫灯
相比于传统农药,太阳能杀虫灯最大的好处是取代农药或少用农药,可保证食品安全。同时,市场上的此类产品已经具有时控、雨控、光控、全天候智能化管理等功能,除了普通电源产品外,有些高科技公司还开发出一体化野外太阳能照明杀虫灯、室内便携式照明杀虫杀蚊灯等产品,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
2、新型太阳能生态农业大棚
这种技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及新型纳米仿生态转光膜技术综合嫁接到传统温室大棚上,达到增效增收的效果。
3、光伏养殖场
就是将现代清洁能源工程与传统养殖事业相结合,在养殖场屋顶建设光伏电站,用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养殖业并提供绿色能源的一种全新尝试,同时其推广和普及也能在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农业光伏大棚有哪些优点
4、新型农村太阳能发电站
这是一种以村为单位分享光伏发电系统的创新型商业尝试,在每一个村庄建设一个光伏电站,服务“三农”。考虑到太阳能发电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发展空间,未来这类产品将大有可为。
5、太阳能污水净化系统
现在,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污水是其中一大问题。太阳能污水净水系统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电能后再有效地运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没有二次污染和能耗转移。
6、农用太阳能小产品
如太阳能手电筒、太阳能马灯、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照明灭蚊灯等。这些产品可为偏远的无电、缺电地区的农民提供极大的生活便利。
随着节能减排的提出,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光伏智能温室大棚建设成为农业的重头戏。智能温室建设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温室主体采用钢制骨架,顶部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能同时满足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温室内部农作物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所发电量,可用于温室灌溉系统,可以对植物进行补光,也可以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不仅能有效降低用电成本,还能提高温室运行效率。
光伏智能温室大棚建设特点: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光伏温室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温室大棚的顶部空间,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可在“扭转人口大量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光伏温室在原有农业耕地上建设,土地质量好,有利于开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农业,有利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 产业的结合,而且可以直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可灵活创造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通过在智能温室大棚建设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利用光伏发电可以满足智能温室大棚的电力需求,如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还可以将电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为投资企业产生效益。
太阳能温室在白天,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热量往往超过温室通过各种形式向外界散失的热量,这时温室处于升温状态,有时因温度太高,还要人为的放走一部分热量,以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如果室内安装储热装置,这部分多余的热量就可以储存起来。
太阳能温室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时,温室仍会向外界散发热量,这时温室处于降温状态,为了减少散热,故夜间要在温室外部加盖保温层。若温室内有储热装置,晚间可以将白天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以确保温室的
一、光伏农业大棚特点:
1、太阳能板透光性
薄膜太阳能的透光率和光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因为阳光照射不仅与光合作用息息
相关,
且对果实中色素、
糖分等的影响,
因此光照时间对一些作物的成熟会有影响,光伏大
棚应该把这些影响考虑在内。现在的一些光伏大棚也会加
LED
灯增加光照时间。
农光、渔光互补项目是指在农业用地或鱼塘上方加盖光伏发电系统,在不影响农业渔业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出售光伏发电给电网获得收益。通过租用土地建造农光互补的发电项目,开发商可以得到光伏发电收益和补贴;同时,开发商将土地低价转租给农民,也降低了农民的土地成本。一种是种植养殖的大棚和光伏项目结合,简单说就是光伏板在大棚上面,除了给大棚内的种植养殖提供电源,还可以提供给供电局一些电量,比占大面积耕地的纯光伏发电项目好,既不耽误农民种植养殖也可以很好的有效的利用发电项目获得相应的收入。另一种是在农村房顶上安装光伏板,发的电可以通过一个小的变电站收集,然后输送给各家各户,多余的再并入电网,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温棚的棚顶,无需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以一个20MW的光伏项目为例,光伏大棚的建设内容包含:光伏系统的建设安装费用、项目土地费用、农业大棚本体的建造费用、接入系统费用,合计约12470元/kW。
测算参数设置:考虑土地租赁费用:每年1200元/亩电价为1.2元/kWh项目动态总投资为24941.02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总额为1160.32万元,缴纳增值税总额为13328.02万元。
采用以上参数,测算结果如下:
建成大棚后出租,假定出租收入为每年1200元/亩,项目融资前税前内部收益率为8.93%,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0.70%。投资回收期为10.11年。
建成大棚后不出租,项目融资前税前内部收益率为8.55%,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为9.43%,投资回收期为10.39年。
项目发电如果可以全部并网消纳,企业在缴纳光伏大棚土地费用后,仍可以保持大于8%的内部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