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钠和花青素反应
乙酸钠和花青素反应:变色。花青素浓缩液;将花青素浓缩液中加入肉桂酸,混合均匀后,加入棕榈酸异丙酯中,滴加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高速搅拌,形成花青素乳液;将花青素乳液中加入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混合均匀,加入乙酸乙酸钠混合溶液,得到酸致变色染料;将酸致变色染料涂覆于部分织物表面,经低温固化后,得到无墨喷印基布;将弱酸性水经高压喷雾涂覆于无墨喷印基布的部分织物表面,低温固化,得到颜色多变且可变色的智能感应面料。
溶解度很小。无水乙酸钠溶于丙酮,稍溶于乙醇、乙醚。无水乙酸钠基本信息常见问题,因为溶解度很小,所以变成绿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醋酸钠也称乙酸钠。乙酸钠一般以带有三个结晶水的三水合乙酸钠形式存在。三水合乙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色颗粒结晶,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123℃时失去结晶水。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发生水解。
化学性质:
常温常压下稳定,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空气中可被风化。溶于水和乙醚,微溶于乙醇。加热至58℃时,溶于结晶水中,加热至120℃时脱水,温度再高即分解。在干燥空气中风化。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1g三水醋酸钠可溶于0.8mL冷水,或0.6mL沸水。微溶于醇,1g三水醋酸钠可溶于19mL乙醇。
制备
步骤:
① 将食醋2勺半倒入容器内,加入半勺纯碱。
②用塑料棒不断搅拌均匀,使其尽量溶解。
③处理实验区,将1:10稀释的实验废液倒掉,以免污染环境。
现象:迅速有大量气泡溢出,纯碱被逐渐溶解
优点:方法简便、材料便于寻找,在家中便可以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缺点:不可以将生成的醋酸钠用来实验,没有处理设施,实验精度差。
用途:
1.用于印染、制药、摄影、电镀等,也用作酯化剂、防腐剂等。
2.用作分析试剂,如配制缓冲溶液。还用作媒染剂,并用于染料合成,乙酸酐制备。
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因为醋酸根会水解产生氢氧根和醋酸,反应是个吸热反应,加热会使反应正向移动,酚酞还是红色,不会变。
三水合乙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色颗粒结晶,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123℃时失去结晶水。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发生水解。
醋酸钠在水溶液中,是一种很弱的碱(pKb=9.24),不能在水中用强酸准确滴定,因此需用非水滴定法。选择适当的溶剂如冰醋酸则可大大提高醋酸钠的碱性。随着标准溶液的不断加入,慢慢有白色混浊物产生,但并不影响滴定结果。
扩展资料:
在有机合成中,例如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熔制备甲烷时,所用无水醋酸钠应在临用前制备。将适量三水醋酸钠放在瓷蒸发皿中,在玻棒搅拌下加热至约58℃时,三水醋酸钠溶解于结晶水中,水分逐渐蒸发后,得到白色固体,此时温度约为120℃。
继续加热至固体熔融,但温度不要超过醋酸钠的熔点(324℃),以免醋酸钠分解为丙酮及碳酸钠。在搅拌下稍冷却,趁热在乳钵中研细,并立即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备用。
把酚酞液滴入浓H₂SO₄,呈现橙色,不论振荡多长时间,其颜色不变。若把橙色液倒入大量水中,得无色液。其实酚酞在不同的条件下,因结构的改变而呈现4种相应的颜色。
酚酞颜色随条件而变的事实强调了: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现象,当条件改变时,现象可能有相应的改变。
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为紫红色,极强酸性溶液中为橙色,极强碱性溶液中无色。当加热到分解就散发出刺鼻的烟雾和刺激性烟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酸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酚酞
甲酸的酸性稍强于乙酸;甲酸钠的碱性(水解导致)要稍弱于乙酸钠,经计算表示,只要甲酸钠的浓度>0.018mol/L,那么,溶液中OH(-)的浓度就会大于10^(-6)mol/L,所以,只要浓度够高,甲酸钠完全可以使石蕊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