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硫酸溶液是什么
活性硫酸溶液是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流状液体。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硫酸是一种,外观为无色透明、无臭的油状的液体。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当硫酸与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含硫氨基酸氧化分解均可产生硫酸根,半胱氨酸代谢是体内硫酸根的主要来源。体内一部分硫酸根可经ATP活化生成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3'-phospho-adenosine-5'-phosphosullfate, PAPS),又称活性硫酸。
http://jpkc.bjmu.cn/shenghua/LocalUser/jpkcftp/biochemistry1/chapter%20eight/RIGHT4.HTM
上面有图示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学名2-氨基-4-甲酰胺基丁酸,英文Glutamine(Gln)。是谷氨酸的酰胺。L-谷氨酰胺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哺乳动物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由葡萄糖转变而来。符号:Q。谷氨酰胺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及胃酸过多,也用于改善脑功能。密封通风处保存。
白色结晶或晶性粉末,能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醚、苯、丙酮、氯仿和乙醇乙酯,无臭,稍有甜味。在中性溶液中不稳定,在醇、碱或热水中易分解成谷氨醇或丙酯化为吡咯羧醇,无臭,有微甜味。
【用量】口服:每日1.5~2g,与中和胃酸药合用可提高疗效。用于改善智力发育不良的儿童和精神障碍、酒精中毒、癫痫患者的脑功能,每日0.1~0.72g。
【功能】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 L-谷氨酰胺,该产品在食品加工中作营养增补剂,调香增补剂。并且L谷氨酰胺是健美运动和健美爱好者的重要营养补剂。它(以下称谷氨酰胺)是肌肉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约占人体游离氨基酸总量的60%。空腹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为500-750umol/L。谷氨酰胺不是必需氨基酸,它在人体内可由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合成。在疾病、营养状态不佳或高强度运动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对谷氨酰胺的需求量增加,以致自身合成不能满足需要。谷氨酰胺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增长肌肉,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为机体提供必需的氮源,促使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通过细胞增容作用,促进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刺激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睾酮的分泌,使机体处于合成状态。
2..谷氨酰胺有强力作用。
增加力量,提高耐力。运动期间,机体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加使体液酸化。谷氨酰胺有产生碱基的潜力,因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酸性物质造成的运动能力的降低或疲劳。
3.免疫系统的重要燃料,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谷氨酰胺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是淋巴细胞分泌、增殖及其功能维持所必需的。作为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和主要能源,谷氨酰胺可促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增殖,增加细胞因子TNF、IL-1等的产生和磷脂的mRNA合成。提供外源性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危重病人的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和循环中CD4/CD8的比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参与合成谷胱甘肽(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5.胃肠道管腔细胞的基本能量来源。
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及功能:谷氨酰胺是肠道粘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粘膜上皮结构的完整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外伤、感染、疲劳等严重应激状态下,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很快耗竭。当肠道缺乏食物、消化液等刺激或缺乏谷氨酰胺时,肠道粘膜萎缩、绒毛变稀、变短甚至脱落,隐窝变浅,肠粘膜通透性增加,肠道免疫功能受损。临床实践证明,肠外途径提供谷氨酰胺均可有效地防止肠道粘膜萎缩,保持正常肠道粘膜重量、结构及蛋白质含量,增强肠道细胞活性,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易位。
6.改善脑机能。
7.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补充谷氨酰胺,可通过保持和增加组织细胞内的GSH的储备,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稳定细胞膜和蛋白质结构,保护肝、肺、肠道等重要器官及免疫细胞的功能,维持肾脏、胰腺、胆囊和肝脏的正常功能。
8.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支持具有改善机体代谢、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淋巴细胞总数的功能。
改善机体代谢状况:谷氨酰胺在促进蛋白质代谢中有积极作用。
9.谷氨酰胺可维持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肠道通透性,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10.及时适量地补充谷氨酰胺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蛋白的分解,并可通过细胞的水合作用,增加细胞的体积,促进肌肉增长。谷氨酰胺还是少数几种能促进生长激素释放的氨基酸之一。研究表明,口服2克谷氨酰胺就能使生长激素的水平提高4倍,使胰岛素和睾酮分泌增加,从而增强肌肉的合成作用。
研究显示,及时适量地补充谷氨酸胺,譬如说优恩谷氨酰胺,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蛋白的分解。
另有研究认为,谷氨酰胺有使肌肉糖元聚集的作用。
11.生化研究,细菌培养基。
12.控制食欲,减少脂肪,改善身体比例
透过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和谷氨酰胺(glutamine)来减去脂肪并改善身体比例。研究指出,无论进食乳清蛋白或谷氨酰胺,都可以减少对食物的渴望和减低能量摄入。
举例说,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测试了正常体重的大学生对于四种不同剂量的乳清蛋白(10克、20克、30克或40克),在进食一顿意中利薄饼餐后摄取能量的不同反应。另外还有一个对照组。结果指出,乳清显著减低测试者的卡路里消耗,剂量及其反应的方式如下:
对照组吃了1,142卡路里的热量
10克那组在1,115卡路里中吃了 1,064卡路里的薄饼
20克那组在1,091 卡路里中吃了989卡路里的薄饼
30克那组在 1,136卡路里中吃了983卡路里的薄饼
40克那组在1,042卡路里中吃了837卡路里的薄饼
有一些事情是显而易见的:如要减去脂肪,你只需简单地避免进食意大利薄饼,因为它是一个最高热量的食物,但人们往往倾向进食大量薄饼。为控制食欲,最大剂量的40克乳清蛋白,能最大幅度减少透过进食薄饼所摄入的能量,并带来最少的进食总热量。
补充乳清的真正益处,会真正出现于进食动物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减肥饮食。开始在早餐中进食肉类和坚果肉以作实践,激活能量和燃烧脂肪的体内途径,而坚果提供“良好”的脂肪,可以设定控制食欲的阶段。
再者,每隔几个小时就进食蛋白质和绿色蔬菜,并于每天饮用一次40克的乳清蛋白奶昔,无论在运动后或你最容易对食物产生渴望的时间。乳清配以定时的肉类蛋白质饮食,能于消除脂肪时,改善蛋白质的合成,保持肌肉质量。
谷氨酰胺是另一个可以减去脂肪的超级工具。最令人振奋的是,你的身体可以使用谷氨酰胺作为脑部的能量来源,有效地抑制对糖粉的渴望。它也调节血糖和营养代谢,并已被证明能有效地控制对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强迫性渴望。
因为谷氨酰胺可以调节烦恼情绪,它亦可在排毒过程中被用于治疗酒精的渴求。如你觉得自己的意志力薄弱,可以用水冲服1至2克谷氨酰胺。
SAM是S-腺苷甲硫氨酸的缩写,全称是S-adenosyl methionine。
它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它是一种辅酶,带有一个活化的甲基,参与甲基转移反应。研究表明定期食用S-腺苷基蛋氨酸可抗抑郁,肝脏疾病,和关节炎/关节疼痛。在美国市场上用SAM-e的名字按营养补品销售,有改善情绪、保养肝脏和舒适关节的功效。
S-腺苷甲硫氨酸 ,即S-腺苷-L-蛋氨酸,又名腺苷甲硫氨酸,它是甲硫氨酸(Methionine, Met)的活性形式,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它是由底物L-甲硫氨酸和ATP经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etase, EC 2.5.1.6)酶促合成的。
甲硫键是高能键,另外其丙基胺部分也加入到多胺化合物中。当胆碱、肌酸及其它甲基化合物生成时它作为甲基供体而起作用。认为甲硫氨酸的分解也经过此物质。
扩展资料:
SAM在生物体所有细胞的代谢中均起重要作用,是体内100 多种不同的甲基转移酶催化反应的甲基供体;也是合成谷胱甘肽(GSH)的转硫过程和合成多胺的转氨丙基过程的前体分子,并且还与多种酶的活性相关。来源充足的SAM是维持这些代谢途径正常运转的前提,有转甲基作用、转氨丙基作用、转硫作用 。
S-腺苷甲硫氨酸是一种改善细胞代谢的生化药物,通过质膜磷脂和蛋白质的甲基化影响其流动性和微粘性,通过转硫基化增加肝内谷胱甘肽(gsh)、硫酸根及牛磺酸水平,对恶性营养不良、肝毒素及酒精性脂肪肝有效,可防止肝脏因胆汁郁积等导致的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
S-腺苷-L-蛋氨酸是一种良好的肝脏营养剂:可防止酒精、药物和细胞素对肝脏的损伤;防止胆汁积淤;预防慢性活动性肝炎以及其他因素而造成的肝损伤。预防由于缺氧而造成的神经细胞坏死即缺氧症;促进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组织再生。预防心脏疾病、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治疗关节炎等疾病。抗抑郁症,松果体素合成所必需的前提物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腺苷甲硫氨酸
硫酸与硝酸,盐酸,氢碘酸,氢溴酸并称为五大强酸
(一)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⑵吸水性是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
⑶浓硫酸不仅能吸收一般的气态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2CO3·10H2O)中的水。
(二)特性
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2SO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
1.脱水性
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
浓硫酸 如C + 2H2SO4(浓) ==== (加热)CO2↑ + 2SO2↑ + 2H2O
2.强氧化性
⑴跟金属反应
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与这些金属原子化合,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氢离子或硫酸分子继续与金属反应.
Fe+nH2SO4(浓)===Fe·nH2SO4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4Zn+5H2SO4(浓)==△==4ZnSO4 +H2S↑+4H2O (浓硫酸可被还原为硫化氢)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
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
3.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4.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NH3+H2SO4==(NH4)2SO4
Ca3(PO3)2+2H2SO4==2CaSO4+Ca(H2PO4)
5.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6吸水性:常做干燥剂
附言:浓硫酸的稀释
7.对于金属制换而言
对于金属制换而言,氢后金属不能与酸反应,但浓硫酸能够使一些金属反应,例如:
Cu+H2SO4(浓)==CuO+SO2↑+H2O
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个体防护:
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浓硫酸和稀硫酸
硫酸的浓稀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最高的发烟硫酸密度为1.96含游离的SO3 40%,含SO3总量达89%。一般来说密度为1.84的硫酸叫浓硫酸(注:我认为一般浓度75%以上的叫浓硫酸)其中含SO3的总量达到82%,含游离SO3 4%,它的浓度为18 mol/L,中等浓度的是指密度在1.5到1.8左右,它们的浓度分别是在9.2mol/L到16mol/L。那么稀硫酸是指密度在1.5以下,浓度在9.2mol/L以下。
浓硫酸和稀硫酸鉴别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在相同的体积下,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亚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工业用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工业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
硫酸的危害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硫酸的特性及安全使用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1.8,熔点10.4℃,沸点: 280℃。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二)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3
(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
(六)化学反应性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七)人身防护
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 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
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处理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8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H3SO4+……H2SO4……H2SO4
就是说H3SO4+把质子传递给以氢键相连的临近的硫酸分子
H2SO4……H3SO4+……H2SO4
羰基化合物的氧化态处于中不溜的位置,往上,可以再被氧化成羧酸;往下,又可以被还原成醇或者其它类型的分子。 涉及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数量也相对较多,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氧化反应
醛的氧化
对于醛酮两种羰基化合物而言,由于醛的羰基碳上连接有氢原子,氧化起来相对容易。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都没问题:
注意上面第二个反应,需要使用氧化能力稍弱一些的碱性高锰酸钾体系,若是酸性,则苯环旁侧侧链将连根被氧化为羧基生成苯甲酸。
当然,更稳妥的方式,是使用弱一些的,选择性更高的氧化剂,还可以进一步避免对其它一些官能团造成影响。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氧化银:
此外,Tollen或Fehling试剂也是一种选择。由于反应现象明显,这两种试剂其实更多地用于醛羰基的结构鉴定上。两种试剂存在些区别,如下表所示:
注意Tollen与Fehling试剂的氧化范围略有不同,前者各类醛基本均可氧化,后者则氧化性能稍差,无法氧化类似苯甲醛这样的芳香醛。 因此联合使用Tollen及Fehling试剂,也可以作为鉴定芳香醛的一种手段。
酮的氧化
对于羰基碳上无氢的酮,氧化起来就要困难多了,常规的高锰酸钾之类往往也拿它没办法。只有使用特定的强氧化剂长时间加热,才可能从羰基两侧断开 C-C键,形成多种小分子羧酸的混合物,合成上没有太大的价值。唯有一些结构对称的环酮,可以得到相对单一的产品,在合成中偶见使用:
但此条件较为苛刻,除羰基外亦会影响很多其它官能团,一般不宜多用。
还原反应
无论醛酮,都不难被还原。还原存在两条途径:羰基还原成羟基,或者还原成亚甲基。两条途径手段各有不同:
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一) 甲硫氮酸和转甲基作用
甲硫氨酸是体内重要的甲基供体,但必须先转变成它的活性形式SAM,才能供给甲基。已知体内约有50多种物质需要SAM提供甲基,生成甲基化合物,如;SAM在体内参与合成许多重要的甲基化合物肌酸、肾上腺素、胆碱等。核酸或蛋白质通过甲基化进行修饰,可以影响它们的功能。此外,一些活性物质经甲基化后,又可消除其活性或毒性,是生物转化的一种重要反应,因此,甲基化作用不仅是重要的代谢反应,更具有广泛的生理意义,而SAM则是体内最重要的甲基直接供体。
甲硫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如图9-16所示,虽然在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得到从N5—甲基FH4所携带的甲基后可以生成甲硫氨酸,但体内并不能合成同型半胱氨酸,它只能由甲硫氨酸转变而来,故甲硫氨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不过通过甲硫氨酸循环可以使甲硫氨酸在供给甲基时得以重复利用,起了节约一部分甲硫氨酸的作用。从甲硫氨酸循环可见,N5-甲基FH4可看成是体内甲基的间接供体。
甲硫氨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甲硫氨酸的再利用。在此反应中,因N5-甲基FH4同型半胱氨酸转甲基酶的辅酶是甲基维生素B12,故维生素B12缺乏时,N5-甲基FH4的甲基不能转移,不仅影响了甲硫氨酸的合成,同时由于已结合了甲基的FH4不能游离出来,无法重新利用以转运一碳单位,如此,可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细胞分裂,最终可能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在体内, 甲硫氨酸还参与了肌酸的合成, 后者和ATP反应生成的磷酸肌酸是体内ATP 的储存形式。
(二) 半胱氨酸及胱氨酸的代谢
半胱氨酸含巯基(-SH),胱氨酸含二硫键(-S-S-)。两分子半胱氨酸可氧化生成胱氨酸,胱氨酸亦可还原成半胱氨酸。两个半胱氨酸分子间所形成的二硫键在维持蛋白质构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蛋白质化学一章中已述及,体内许多重要的酶,如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等都有赖于分子中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以表现其活性,故有巯基酶之称,某些毒物,如重金属离子Pb2+、Hg2+等均能和酶分子上的巯基结合而抑制酶活性,从而发挥其毒性作用。二硫基丙醇可使已被毒物结合的巯基恢复原状,具有解毒功能。
2.半胱氨酸可经氧化、脱羧生成牛磺酸,是结合胆汁酸的组成成分(见前氨基酸的脱羧)。
3.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由谷氨酸分子中的g-羧基与半胱氨酸及甘氨酸在体内合成的三肽,它的活性基团是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GSH有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形式可以互变。
GSH在维持细胞内巯基酶的活性和使某些物质处于还原状态(例如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时本身被氧化成GS-SG,后者可由细胞内存在的谷胱甘肽还原酶使之再还原成GSH,NADPH为其辅酶。
此外,红细胞中的GSH还和维持红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若GSH显著降低则红细胞易破裂。
在细胞内,GSH/GS-SG的比例一般维持在100/1左右。
4.半胱氨酸在体内进行分解代谢可以直接脱去巯基和氨基,产生丙酮酸、氨和硫化氢,硫化氢被迅速氧化成硫酸根。在体内生成的硫酸根,一部分可以无机硫酸盐形式随尿排出,一小部分则可经活化转变成“活性硫酸根”,即3'-磷酸腺苷5'-磷(3'—phosphoadenosine-5'phosphosulfate,PAPS),这一转变过程需要ATP的参与。
PAPS性质活泼,可以提供硫酸根与某些物质合成硫酸酯,例如;类固醇激素可形成硫酸酯形式而被灭活。PAPS还可参与硫酸软骨素的合成。
三、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支链氨基酸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它们都是必需氨基酸,均主要在肌肉、脂肪、肾、脑等组织中降解。因为在这些肝外组织中有一种作用于此三个支链氨基酸的转氨酶,而肝中却缺乏。在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后,肌肉组织大量摄取氨基酸,最明显的就是摄取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在氮的代谢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在禁食状态下,它们可给大脑提供能源。支链氨基酸降解的第一步是转氨基,a-酮戊二酸是氨基的受体。缬、亮、异亮氨基酸转氨后各生成相应的a-酮酸,此后,在支链a-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各自相应的酰基CoA的衍生物,反应类似于丙酮酸和a-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图9-17)。
肌肉组织中的a-酮戊二酸在接受支链氨基酸的氨基后转变成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又可与肌肉中的丙酮酸经转氨作用又回复生成a-酮戊二酸和丙氨酸,丙氨酸经血液运送至肝脏参与尿素合成和糖异生作用,即参加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图9-18、9-10)。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芳香族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
(一)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代谢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结构相似。苯丙氨酸在体内经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催化生成酪氨酸,然后再生成一系列代谢产物。
苯丙氨酸羟化酶存在于肝脏,是一种混合功能氧化酶,该酶催化苯丙氨酸氧化生成酪氨酸,反应不可逆,亦即酪氨酸不能还原生成苯丙氨酸,因此,苯丙氨酸是必需氨基酸而酪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若苯丙氨酸羟化酶先天性缺失,则苯丙氨酸羟化生成酪氨酸这一主要代谢途径受阻,于是大量的苯丙氨酸走次要代谢途径,即转氨生成苯丙酮酸,导致血中苯丙酮酸含量增高,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这即是苯丙酮酸尿症(phenylketonuria,PKU),苯丙酮酸的堆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使患儿智力发育受障碍,这是氨基酸代谢中最常见的一种遗传疾病,其发病率约为8~10/10万,患儿应及早用低苯丙氨酸膳食治疗。PKU现在已可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酪氨酸的进一步代谢涉及到某些神经递质、激素及黑色素的合成。如酪氨酸是合成儿茶酚胺类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的原料。
酪氨酸在体内可以合成黑色素,若合成过程中的酶系先天性缺失则不能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albnism),发病率约为3/10万。
酪氨酸还可转氨生成对羟苯丙酮酸,再转变成尿黑酸,最后氧化分解生成乙酰乙酸和延胡索酸,所以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都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若有关尿黑酸氧化的酶系先天性缺失,则尿黑酸堆积,使排出的尿迅速变黑,出现尿黑酸症(alkaptonuria),此遗传疾病较罕见,发病率约仅为0.4/10万。
(二)色氮酸的代谢
色氨酸的降解途径是所有氨基酸中最复杂的。此外,它的某些降解中间产物又是合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的前身,如尼克酸(这是合成维生素的特例)、5-羟色胺等。
上述芳香族氨基酸降解的两种主要酶:苯丙氨酸羟化酶和色氨酸吡咯酶,都主要存在于肝脏,所以当患有肝脏严重疾病时,芳香族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受阻,使之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此时应严格限制食物或补液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且多补充支链氨基酸。
血液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浓度之比 (BCAA/ACAA)正常值应为3.0~3.5,肝脏严重疾病如肝昏迷时常可降至1.5-2.0,临床上此比值可作为衡量肝功能是否衰竭的一个指标。
一个带电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所带电荷的分布情况,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也是如此,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以下几种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为:
叔碳〉仲碳〉伯碳〉烷基正离子(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