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溴水分别加入到乙酸,乙醇,苯,氢氧化钡中的现象
碳酸钠溶液
乙酸:生成CO2气泡;
乙醇:互溶,无明显现象;
苯:分层;
氢氧化钡: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溶液混浊
溴水无法全部鉴别乙酸和乙醇,均是互溶,无明显现象
题目中如果有现象,应该是这样想:溴水Br2+H2O=HBr+HBrO,其中,HBr是强酸,提供H离子作为催化剂,然后乙酸乙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带有芳香气味,另外由于不溶于水,会发生分层,结果橙色的液体和无色胶状液体发生分层现象
和溴水:颜色褪去
乙醇:和碳酸钠:有少量气泡、钠沉在底部、并上下浮动
和溴水:颜色到下层去、是萃取
如果和液溴、则颜色褪去(是加成反应、区别于乙酸)
苯:和碳酸钠:无反应
和溴水:颜色褪去(是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氢溴酸、区别于乙醇)
乙酸中有一个不饱和度那是碳氧形成的双键(羰基).
羧酸(除甲酸可以加成外)类和酯类的羰基在高中课本范畴中不发生加成反应.
而醛类和酮类中的羰基都可加成.
至于乙酸的化学性质
楼上的说的很全面了.
我再补充下乙酸的物理性质:
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是16.6℃,*沸点是117.9℃,密度1.0492g/cm3,当室温低于16.6℃时,无水乙酸就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故通称冰醋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普通食醋中含有3%~5%乙酸,所以乙酸俗称醋酸。与水互溶并易溶于有机溶剂。
*乙酸的沸点高是因为乙酸分子间能以氢键相互结合成双分子缔合的二聚体。
下面连接有双分子缔合的二聚体的结构简式
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能萃取溴,所以现象是:分层,下层为橙红色的有机层,上层无色。
乙醇能被溴氧化,所以能使溴水褪色。
和溴水:颜色褪去
和石蕊:颜色变红
乙醇:和钠:有少量气泡、钠沉在底部、并上下浮动
和溴水:颜色到下层去、是萃取
如果和液溴、则颜色褪去(是加成反应、区别于乙酸)
和石蕊:颜色变蓝
苯:和钠:无反应
和溴水:颜色褪去(是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氢溴酸、区别于乙醇)
和石蕊::无明显变化
反应最终产物是:
乙酰乙酸乙酯易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醇、醚。与乙醇、丙二醇及油类可互溶。沸点较高,180.4摄氏度,但是乙酰乙酸乙酯在受热的温度超过95摄氏度时就会分解,所以采取减压蒸馏来提纯(靠蒸馏出来提纯)。
扩展资料:
溴单质与水的混合物。溴单质微溶于水,80%以上的溴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与次溴酸,但仍然会有少量溴单质溶解在水中,所以溴水呈橙黄色。
新制溴水可以看成是溴的水溶液,进行与溴单质有关的化学反应,但时间较长的溴水中溴分子也会分解,溴水逐渐褪色。久置的溴水中只含有氢溴酸。次溴酸会在光照下分解成氢溴酸和氧气。
在农药生产上乙酰乙酸乙酯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蝇毒磷的中间体α-氯代乙酰乙酸乙酯、嘧啶氧磷的中间体,杀菌剂恶霉灵,除草剂味唑乙烟酸,杀鼠剂杀鼠醚、杀鼠灵等,也是杀菌剂新品种嘧菌环胺、氟嘧菌胺、呋吡菌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雄啉的中间体。
此外,乙酰乙酸乙酯也广泛用于医药、塑料、染料、香料、清漆及添加剂等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酰乙酸乙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