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加稀盐酸溶解多菌灵
先加稀盐酸溶解多菌灵会有催化作用。多菌灵中含有-NHCOO-结构,易于酸碱发生反应。生产中加入酸是催化的作用,因为生产多菌灵的过程是一个生成酯的过程(多菌灵的化学名: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需要酸或碱来催化。
多菌灵中含有-NHCOO-结构,易于酸碱发生反应。个人认为,生产中加入酸是催化的作用,因为生产多菌灵的过程是一个生成酯的过程(多菌灵的化学名: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需要酸或碱来催化。
一,白粉病,治疗建议醚菌酯或者乙嘧酚或者乙嘧酚磺酸酯或者肟菌酯选择一个,交替使用。这些产品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高点,预防的时候可以减少用量。喷雾要打遍打透。(四氟醚唑,几丁聚糖,大黄素甲醚等等成分相当安全,但是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早期预防使用或者治疗时候混合上述治疗型产品使用)
也可以用三唑类农药治疗如丙环唑或者氟硅唑或者腈菌唑或者氟菌唑或者戊唑醇或者己唑醇等等,这些产品成本低,但是注意用量多了或者使用次数多了累积会抑制生长或者烧花或者畸形果或者叶片发硬(开花结果后不建议使用)。
二,
提示一下☞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治疗白粉病效果不好,预防可以。
如果是大棚要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发展。
一定要慎用十三吗啉,烯唑醇,氟环唑,三唑酮粉锈宁等等厉害的三唑类农药以及硫磺,粉必清多硫胶悬剂,石硫合剂等等成分,副作用相当大。☞得不偿失啊,切记!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二,晚疫病,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恶唑菌酮霜脲氰,氟吗啉锰锌,氰霜唑,氟醚菌酰胺等等成分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严重的情况下),交替使用。
( 如果是保护地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蔓部如有严重的情况的,可以同时使用一个上述产品加一点水涂抹病部。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病害用量减一减)。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辣椒整棵死,凭着我多年种植辣椒的经验辣椒可能患了立枯病(真菌性病害)、青枯病(细菌性病害)、枯萎病(真菌性病害)、根腐病(真菌性病害)。
一、辣椒立枯病。
辣椒患立枯病后幼茎或者茎的基部(茎和根的接触位置)会出现褐色的病斑,当病斑环绕茎的一周时,辣椒苗会逐渐的枯死。
在高温天气下辣椒容易患立枯病。可在发病的初期喷90%恶霉灵1500倍液,或者10%苯醚甲环唑3000倍液或者60%多菌灵盐酸水溶性粉剂800倍液。
二、辣椒青枯病
辣椒苗患了青枯病后,病菌会堵塞辣椒的输导系统,使水分不能辣椒的茎和叶,最终导致辣椒的青枯。
辣椒患了青枯病后也要尽早治疗。在患病初期可以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连续喷3次,间隔5~7天。辣椒患青枯病的时候一般伴有虫害发生,同时要进行杀虫处理。湿度大的土壤易患此病。
三、辣椒枯萎病
辣椒患了枯萎病后,辣椒的叶子从下到上会逐渐变黄,在茎的基部会呈水浸状腐烂,辣椒会迅速枯萎死亡。患病后可喷洒高锰酸钾800倍液,或者铜氨液700倍液,连续喷2~3次。
四、辣椒根腐病
辣椒患病后枝条会出现萎缩,根茎部腐烂,导致辣椒苗矮化或者枯死。辣椒根腐病发病时要及早治疗,用40%氟硅唑乳油8000液或者25%丙环唑乳油2500倍液对辣椒根腐病治疗效果良好,使用的时候可配合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在辣椒种植的时候要提前深耕土壤,翻土暴晒,可以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病菌。辣椒不要进行连作,轮作的前茬土壤不能是茄科植物。同时育苗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20分钟,可以消灭种子上的病菌。辣椒患病要及早治疗,喷药的时候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进行,喷药的6小时以内下雨要重新喷药。
总之辣椒整棵死,辣椒有很大的可能是患了病害,辣椒患了病害一定要及早治疗,有些病害到了后期很难根治,如辣椒青枯病到后期就很难清除,一定要早治疗。把损失降到最低。
苯菌灵施于植物体后也可转化成多菌灵,同时还产生另一种杀菌物质异氰酸丁酯,另外·苯菌灵的亲油性比多菌灵强,更容易渗入植物体内,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苯菌灵的防病效果往往是高于多菌灵。但苯菌灵价格高于多菌灵,因而国内大量生产和使用的仍是多菌灵。
噻菌灵、麦穗宁施用于植物后,不转化成多菌灵,故其杀菌作用不属于多菌灵类。
丙硫多菌灵原为医用药,由贵州道元科技有限公司将其开发成用于农业的杀菌剂,又名施宝灵。
上述杀菌剂品种有许多共同特点,在此集中介绍,在具体品种中就不再重复。
(1)广谱这些品种的杀菌谱超过其他类杀菌剂,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三大类中的许多属、种,且多是植物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因而适用于多种经济作物,禾谷类、果树、蔬菜、园林植物、花卉等。
(2)内吸能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不能向基部运转,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3)使用方法多样,可田问喷雾、拌种、加工成种衣剂、浸秧苗等。
(4)价格优势大,农民易接受。
(5)抗药风险在内吸杀菌中不算严重。但多菌灵、苯菌灵能诱发某些病原菌产生抗性,且同类品种间有正交互抗性,应注意与其他类型杀菌剂混用或轮换使用,也已加工成多种混剂可以选用,不在同一种作物的一个生育期内连续单用。
通常所说的消毒是指经过高压或常压灭菌后,菌种瓶冷却至室温,为了将纯菌种接入菌种瓶内,就必须创造局部相对无菌的接种空间,为此就得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局部空间进行消毒,使飘浮的大部分微生物致死。换句话说,就是净化接种的空间。此外,栽培前为了改善菌种培养及菌棒栽培环境,尤其是老菇棚、菌种场的空间及卫生条件等,统称为消毒。消毒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巴氏消毒
在60~66℃的温度下,可以把大部分营养菌杀死,如双孢菇培养料的后发酵过程,能杀死有害于蘑菇的杂菌和害虫。
(2)沸水消毒
主要用于金属器具、针筒等的消毒。在沸水中烧煮20~30分钟,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细胞芽孢则需1~2小时才能杀死。若在水中加入2%~5%的碳酸溶液少许,可大大缩短消毒时间;加入1%碳酸氢钠可提高水的沸点,加速芽孢死亡,并能防止金属器械因烧煮而生锈。
(3)干燥消毒
利用物质干燥使微生物失水,以达到杀菌或抑菌的目的。微生物细胞含有70%~90%的水分,微生物失水后就会趋向死亡。人们常利用这一特性来对食品(如干香菇、木耳)、药品等作较长期的保存。
(4)渗透压消毒
利用高渗透压或低渗透压杀菌或抑菌的方法称渗透压消毒。通常用的盐溶液浓度为20%左右,糖溶液浓度为50%~70%。
(5)化学药剂消毒
这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菌或抑菌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类主要消毒药剂:
石灰:有生石灰与熟石灰之分。其机理是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酶系统受破坏,并能分解菌体中的糖类。1%~3%的石灰水可起到很强的杀菌作用。在菇房及其周围环境,须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因为熟石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没有杀菌作用的碳酸钙。
石硫合剂:与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常用作菇房及床架的消毒。波尔多液是以硫酸铜石灰等量式100~200倍的配合式,即硫酸铜1千克,石灰1千克,水100~200升。配制时先将硫酸铜、石灰分别在水中溶化,同时倒入另一只木桶或大缸内,边倒边搅拌,即成天蓝色的波尔多液。配制要用木桶或陶瓷的盛器,随配随用,不宜久贮。使用时用喷雾器喷洒。
煤酚皂液(C6H4CH3OH):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消毒剂,又称来苏尔,为含50%煤酚的肥皂溶液。它的杀菌机制与石炭酸相同,杀菌效力比苯酚大4倍,且对皮肤的刺激比碳酸小,常用浓度2%~4%,用于皮肤、接种室(箱)、培养室台面、地面、工具等的消毒,常安排在熏蒸后、接种前使用。煤酚皂液除本身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外,还具有沉降尘埃、菌体和中和甲醛气体作用,使空间更洁净、舒适。
乙醇(C2H5OH):又称酒精。是良好的脱水剂、蛋白质变性剂及脂溶剂,70%~75%乙醇杀菌效果最好。无水酒精及95%酒精杀菌力很低,其原因是高浓度的酒精具有很强的脱水作用,与杂菌菌体接触后,会立即引起菌体表层蛋白质的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酒精分子无法进一步渗入菌体细胞内。
甲醛(CH2O):有辛辣臭味,易溶于水,对人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甲醛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含甲醛37%~40%,有较强的腐蚀性与刺激性,是一种强还原剂。它的杀菌机理是:与微生物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达到杀菌的目的。0.1%~0.25%的甲醛溶液,在6~12小时内能杀灭细菌、芽孢及病毒。对使用时间较长、污染较重的接种室(箱)或培养室,可采用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的方法进行彻底灭菌。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6~10毫升甲醛溶液与半量至等量的高锰酸钾混合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使甲醛沸腾挥发。接种室一般熏蒸12小时,接种箱熏蒸0.5小时。另一种方法是将甲醛溶液直接置小电炉或火盆上加热蒸发。此法需人看管,但效果好。因为甲醛挥发过程中水分也因加热而蒸发,提高了空间湿度,增强了消毒灭菌效果。消毒后的接种室应在12小时后,加热蒸发等量氨水或喷入3%煤酚皂液进行中和,再待6~10小时才能进入操作。
5%甲醛溶液还常用于防腐及作物种子表面消毒;用于器械消毒,浸泡1~2小时。
高锰酸钾:紫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强氧化剂。稀释1000倍到125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都具有杀菌作用,0.5%~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在5分钟内可杀死大多数细菌;5%的水溶液1小时内可杀死细菌芽孢,但对霉菌的杀伤力较弱;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常用于皮肤、玻璃器皿的消毒,但要随用随配。因高锰酸钾可以和培养料内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被还原成无杀菌作用的二氧化锰,故不能直接用于拌料灭菌。
新洁尔灭: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强力杀菌剂,具有芳香气味,极苦,易溶于水。对无芽孢病原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效果为碳酸的10倍。消毒特点:快速、彻底、高效。原液浓度5%,常用浓度为0.1%,用作皮肤、金属器械的消毒。注意应现配现用。对人体无刺激性,对器械也无腐蚀性,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杀菌消毒抑制剂。
硫磺:常用于培养室及菇房等空间的熏蒸消毒,还可用于杀虫、杀螨。使用剂量是15~20克/米3。由于熏蒸产生的SO2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下沉,熏蒸时,应注意将装有硫磺的容器放在空间较高的位置。为了提高杀菌效果,熏蒸前向墙壁和空间喷少量水,促使产生更多的亚硫酸,提高灭菌效果。
多菌灵:多菌灵为广谱高效内吸氨甲基酸酯类杀真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有效期长等特点,对人、畜低毒,残效期10天左右,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一种常用的理想杀菌剂。但在使用中,由于菇农缺乏农药常识,操作不当,导致效果下降。现就多菌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①市售的多菌灵多为50%可湿性粉剂和40%胶悬剂,前者使用更为普遍。无论选用哪一种剂型,都应购买质量可靠、信誉好的正规产品,且出厂后一年内使用为佳。超过一年且仍在有效期内的,可酌情加大剂量。
②拌料时,要严格控制药液浓度,50%可湿性粉剂的一般用量是占干料重量的0.1%,如果用量过大,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影响菌丝生长。
③溶解粉剂时,应注意水量充足、搅拌均匀、溶解完全;拌料时料、药搅拌均匀。
④多菌灵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失效,因此拌料时避免同时使用石灰,更不能把多菌灵、石灰制成混合液使用。
⑤多菌灵耐高温,在发酵、高压灭菌过程中,不受影响。
⑥多菌灵易使杂菌产生抗药性,故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增强杀菌效果。
⑦多菌灵对毛霉、根霉的防治效果较差,在使用时应适当提高培养料pH,抑制毛霉、根霉的生长。
⑧银耳、木耳、猴头菇对多菌灵特别敏感,栽培中应避免使用。
近年来,随着各地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消毒剂的研制与生产方面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出现,大有替代这些传统的消毒药剂之势,如克霉王、必洁士、净霉灵等,在此不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