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乙醇 > 正文

MonoTex是什么化学品

甜蜜的小海豚
认真的电脑
2023-01-01 06:22:32

MonoTex是什么化学品

最佳答案
舒服的朋友
文艺的西装
2025-07-10 10:19:48

您好:中英文名称: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乙醇胺Monothanola

mine/Ethanolamine、抑制剂Inhibitor、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化学式与含量%:二甲亚砜化学式为C2H6OS,含量25%;乙醇胺化学式为C2H7NO,含量70%;抑制剂含量5%。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二甲亚砜为-68-5,乙醇胺为-43-5。 危害物质分类及图式:8 腐蚀性物质;3 易燃液体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满意】O(∩_∩)O

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最新回答
结实的身影
安详的小伙
2025-07-10 10:19:48

(1)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而本题中的反应恰好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

(2)乙醇胺水溶液呈弱碱性是取代基氨基结合氢离子,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CH2CH2NH2+H2O?HOCH2CH2NH3++OH-;

故答案为:HOCH2CH2NH2+H2O?HOCH2CH2NH3++OH-;

(3)甲醇和氢气的燃烧热书写其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H1=-1451kJ/mol;

②2H2(g)+O2(g)=2H2O(l)△H2=-571.6KJ/mol,

根据盖斯定律,

3
2
②-
1
2
①得反应CO2(g)+3H2(g)═CH3OH(l)+H2O(l),所以△H=
3
2
×(-571.6KJ/mol)-
1
2
×(-1451kJ/mol)=-131.9KJ/mol,

故答案为:CO2(g)+3H2(g)═CH3OH(l)+H2O(l)△H=-131.9KJ/mol.

唠叨的衬衫
殷勤的舞蹈
2025-07-10 10:19:48

铝三角的具体化学方程式是:

Al3+和Al(OH)3的互转:

Al3+ + 3OH- = Al(OH)3 ↓ Al(OH)3 + 3H+ = Al3+ + 3H2O } 

Al(OH)3 和AlO2-的转化:

Al(OH)3+ OH- = AlO2- + 2 H2O AlO2- + H+ + H2O = Al(OH)3↓} 

Al3+和AlO2-的转化:

Al3+ + 4 OH- = AlO2- + 2 H2O AlO2- + 4 H+ = Al3++ 2 H2O } 

其反应式:

水铝氧有:

(1)在40~60℃,pH>12的条件下,向铝酸钠水溶液吹入二氧化碳;铝酸钠水溶液里不加或添加水铝氧晶种在常温下放置;

(2)Al(OC2H5)3和1%~20%乙醇胺NH2C2H4OH共存,于20~60℃水解,将生成的凝胶熟化几个月等方法。

三羟铝石有:

1、在常温下向铝酸钠水溶液吹入二氧化碳;

2、铝汞齐在常温下水解;

3、Al(OC2H5)3在70℃以下水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氢氧化铝

欢喜的老师
酷酷的歌曲
2025-07-10 10:19:48
第一步:溴乙烷消去生成乙烯:C2H5Br+NaOH→CH2=CH2↑+H2O+NaBr(条件:氢氧化钠的醇溶液,Δ) 第二步:乙烯与溴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 第三步:CH2Br-CH2Br水解:CH2Br-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条件:Δ)

魔幻的大白
坦率的长颈鹿
2025-07-10 10:19:48
(1)

(2)

(3)20mol    

(4)① CH 3 OCH 3 -12e - +3H 2 O=2CO 2 +12H +  

② 6.4g (每空2分)

试题分析:(1)已知:CH 3 0CH 3 (g)、H 2 (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H=-1455.OkJ?mol -1 、△H=-285.8kJ?mol -1 ,①CH 3 0CH 3 (g)+3O 2 (g)═2CO 2 (g)+3H 2 O(l)△H=-1455.0kJ?mol -1 ;

②H 2 (g)+1/2O 2 (g)═H 2 O(l)△H=-285.8kJ?mol -1 ,依据盖斯定律②×6-①得到:

2CO 2 (g)+6H 2 (g)?CH 3 OCH 3 (g)+3H 2 O(l)△H=-259.8kJ?mol? 1 ,写出以CO 2 、H 2 合成CH 3 OCH 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 2 (g)+6H 2 (g)?CH 3 OCH 3 (g)+3H 2 O(l)△H=-259.8kJ?mol? 1 。

(2)15~20%的乙醇胺.(HOCH 2 CH 2 NH 2 )水溶液具有弱碱性,上述合成线路中用作C0 2 吸收剂,乙醇胺水溶液呈弱碱性是取代基氨基结合氢离子,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OCH 2 CH 2 NH 2 +H 2 O+CO 2 ?(HOCH 2 CH 2 NH 3 ) 2 CO 3 。

(3)生产0.3mol二甲醚,理论上应生成二甲醚物质的量0.3mol÷5%=6mol,反应的反应的CO 2 的物质的量为12mol,实际通入的CO 2 的物质的量为12mol÷60%=20mol。

(4)①反应本质是二甲醚的燃烧,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二甲醚在负极放电,正极反应还原反应,氧气在正极放电.由图可知,a极为负极,b为正极,二甲醚放电生成二氧化碳与氢离子,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 3 OCH 3 -12e - +3H 2 O═2CO 2 +12H + 。

②若以1.12L?min -1 (标准状况)的速率向该电池中通入二甲醚,用该电池电解500mL 2mol?L -1  CuS0 4 溶液,通电0.50min后,通入二甲醚物质的量=1.12L/min×0.50min÷22.4L/mol

=0.025mol;依据电极反应电子守恒,CH 3 OCH 3 ~12e - ,n(e?)=0.025mol×12=0.3mol, 50mL2 mol·L -1 CuSO 4 溶液,Cu 2+ 共0.05mol×2mol?L? 1 =0.1mol,Cu 2+ 完全反应,所以m(Cu)=0.1mol×64g/mol=6.4g

碧蓝的酸奶
专一的巨人
2025-07-10 10:19:48
1 哌嗪合成工艺

1.1 由单乙醇胺(MEA)合成

该工艺以Fe-Ni(Co)为催化剂,压力5.OMPa,温度300℃,乙醇胺与液氨反应生成哌嗪。该路线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反应产物为哌嗪和乙二胺,但收率低,哌嗪的收率仅为25%,联产乙二胺的收率为45%。美为Texaco和UnionCarbide公司拥有该工艺专利。

早期工艺是以单乙醇胺为原料在氢气加压下与过量氨反应制取哌嗪,由于压力高,介质为易爆气体,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危险性,国外公司就有因爆炸而停产的先例。

目前世界上已首次开发成功以固体酸为催化剂的气相法新工艺,该新工艺使物科学单乙醇胺蒸气在减压下于350~400℃时通过固体酸催化剂,经分子内脱水反应合成哌嗪。与液相法相比,新工艺开发的催化剂是气化硅载碱性金属和微量酸性氧化物组成的固体酸,哌嗪收率高,催化剂寿命长。我国浙江大学报道了在15MPa下由乙醇胺与液氨气相合成哌嗪的研究,哌嗪收率仅为36%。

1.2 以环氧乙烷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

美国ICTA公司采用环氧乙烷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反应分三步进行。

乙二胺、环氧乙烷和溶剂按一定比例加入缩合反应器内,反应生成N-β-羟乙基乙二胺,N-β-羟乙基乙二胺和水在环化反应器中催化、脱水、环化,生成哌嗪。分离塔分离出六水哌嗪,萃取精馏脱水得到无水哌嗪。

该工艺路线优点是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82%),且每步反应的产物都可作为一个成品出售,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物。缺点是反应需三步完成,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设备投资费用高。陕西省就有一家企业曾计划引进该技术,但因种种原因而搁浅。

1.3 以乙二胺(EDA)为原料合成

选用的催化剂不同反应结果也不同。以KZSM-5沸石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40℃,在气相条件下经过3天以上的反应,乙二胺转化率由90%降为80%,生成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基本保持在95%以上;若以H型沸石作催化剂,在330℃、3×105 Pa条件下,40%的乙二胺溶液与催化剂接触发生反应,哌嗪收率为36.95%,选择性为57%;或者以CSZSM-5沸石作催化剂,在 340℃的条件下,乙二胺水溶液与催化剂接触反应乙二胺转化率为55%,生成哌嗪选择性为55%大连化物所与复旦大学进行了分子筛催化乙二胺制哌嗪的反应机理研究。

1.4 以β-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

该反应所使用催化剂是Cu-Cr-Fe氧化物,或Cu-Cr-Mn氧化物,压力8~26MPa,反应温度110~3O0℃,反应时间2~40h,哌嗪收率78%~98%。该方法的特点是副产物少,哌嗪收率高,缺点是液相间歇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与反应产物难以分离。天津大学在加压反应釜内由β-羟乙基乙二胺液相反应合成哌嗪,哌嗪的收率达87%。

1.5 以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

反应温度约175~225℃,压力为20.4~34.OMPa,若用Ni-Mgo为催化剂,无水哌嗪产率可达到81%,若用雷诺Ni作催化剂,哌嗪产率仅有50%左右。但是多胺类化合物价格较高,因此用该法生产无水哌嗪成本较高。

1.6 由二醇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

在Ru3(CO)12和Bu3P存在的条件下,乙二醇和乙二胺发生环化、缩合反应,生成哌嗪的收率为60%~90%,在该法催化剂为羟基化合物,较难实现工业化。

明理的哑铃
开朗的香水
2025-07-10 10:19:48
肥皂水化学式为C17H35COONa。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广义上,油脂、蜡、松香或脂肪酸等和碱类起皂化或中和反应所得的脂肪酸盐,皆可称为肥皂。

肥皂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肥皂的各类有香皂,又称盥洗皂、金属皂和复合皂。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数一般为10~18,金属主要是钠或钾等碱金属,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机碱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制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属皂、液体皂,还有相关产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的用途很广,除了大家熟悉的用来洗衣服之外,还广泛地用于纺织工业。通常以高级脂肪酸的钠盐用得最多,一般叫做硬肥皂;其钾盐叫做软肥皂,多用于洗发刮脸等。其铵盐则常用来做雪花膏。根据肥皂的成分,从脂肪酸部分来考虑,饱和度大的脂肪酸所制得的肥皂比较硬;反之,不饱和度较大的脂肪酸所制得的肥皂比较软。肥皂的主要原料是熔点较高的油脂。从碳链长短来考虑,一般说来,脂肪酸的碳链太短,所做成的肥皂在水中溶解度太大;碳链太长,则溶解度太小。因此,只有C10~C20的脂肪酸钾盐或钠盐才适于做肥皂,实际上,肥皂中含C16~C18脂肪酸的钠盐为最多。

天真的白开水
听话的乐曲
2025-07-10 10:19:48
磷脂

phospholipids

含磷酸的复合脂质。包括磷酸甘油酯(又称甘油磷酸酯)和鞘磷脂两类。生物体的重要组分,如动物的脑、肝、红细胞和卵黄等以及植物的种子含量较多,磷脂是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高尔基器、叶绿体等)膜的重要组分,几乎细胞所含有的全部磷脂都集中在生物膜中。生物膜的许多特性,如作为膜内外物质的通透性屏障,膜内外物质的交换,信息传递,神经脉冲的传导等都与磷脂和其他膜脂有关。磷酸甘油酯的主链是甘油,甘油的第三个羟基被磷酸酯化,另外两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磷酸基团又与各种结构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相连接。两个长碳氢链(脂肪酸链)具有非极性特性,甘油分子的第三个羟基与磷酸形成的酯键是有极性的;所以这类化合物是亲水脂两性分子。常见的磷酸甘油酯有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等。鞘磷脂的主链是鞘氨醇(含氨基的长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以酰胺键连接在它的氨基上,磷酸以酯键连接在它的1-羟基上。鞘磷脂也是亲水脂两性分子,是高等动物神经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鞘脂类(鞘氨醇是鞘磷脂的主要成分,故亦属于鞘脂类)。磷脂能在生物体内合成并快速地周转。

结构及命名 磷酸甘油酯 甘油分子的中央碳原子是不对称的。天然的磷酸甘油酯都具有相同的立体化学构型,属于L系(见图)。根据IUPAC-IUB国际委员会制定的脂质命名原则,磷酸甘油酯中:如X为胆碱,则应命名为:1,2-二酰基-sn-甘油-3-磷酰胆碱,亦称L-3-磷脂胆碱,俗名卵磷脂。图上构型中R1,R2代表脂肪酸链,X为连接在磷酸上的小分子化合物;名称中sn为立体化学专一编号。

磷酸甘油酯分子内部既含有强极性基团同时也含有强非极性基团。两个脂肪酸链形成非极性尾,而含磷酸的一端是极性头部。各种磷酸甘油酯的差别主要在于其极性头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的差异。L-磷脂酸是最简单的磷酸甘油酯,磷酸基团上不连接任何小分子化合物。它是各种磷酸甘油酯的母体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细胞内,但仅有痕量,因为周转率很快,是合成各种磷脂和脂肪的关键中间产物。

每一种磷酸甘油酯都不是单纯的化合物,如磷脂酰胆碱分子内脂肪酸组成就是多种多样的。绝大多数磷酸甘油酯C-1位上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而C-2位上不饱和脂肪酸居多。

磷酸甘油酯分子中的碳氢链并不是无例外地以酯键连接在甘油的羟基上。缩醛磷脂的甘油分子中第一个碳原子由顺式烯醚键连接碳氢链,第二个碳原子以酯键连接长链脂肪酸。极性头通常是乙醇胺。另外还有一种醚磷脂是缩醛磷脂的还原产物,甘油分子的C-1以醚的结构连接碳氢链,这种化合物比较罕见。

鞘磷脂 鞘磷脂与磷酸甘油酯的差别在于脂肪酸残基是连接在鞘氨醇的氨基上,“X”基团是通过磷酸连接到鞘氨醇的C-1羟基。“X”通常为胆碱或乙醇胺。鞘磷脂分子内的鞘氨醇碳链和脂肪酸碳链形成非极性尾,含“X”的磷酸端为极性头,也是亲水脂两性分子。神经组织鞘磷脂内的脂肪酸限于硬脂酸、廿四烷酸和神经酸。脾脏和肺脏鞘磷脂内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和廿四烷酸。长链鞘氨醇有两类:鞘氨醇型和4-羟基双氢鞘氨醇型(亦称植物鞘氨醇型)。各种不同的鞘氨醇的差别在于碳链长短(C14~C24)双键数目与构型碳链分支(异-和反异-)生物体含有各种不同的长链鞘氨醇,在高等动物中,依进化趋势其碳链加长,不饱和度增加;植物和真菌的长链鞘氨醇含有三个羟基;海洋无脊椎动物以双不饱和化合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