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均三甲苯结构简式以及有几种氢 峰面积比为多少

发嗲的夏天
畅快的白昼
2023-01-01 06:20:11

均三甲苯结构简式以及有几种氢 峰面积比为多少

最佳答案
幽默的芝麻
无心的蛋挞
2025-07-10 07:35:27

A.乙酸异丙酯的结构简式为:CH 3 COOCH(CH 3 ) 2 ,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三组峰,其峰面积之比是6:3:1,故A错误;

B.乙酸叔丁酯的结构简式为CH 3 COOC(CH 3 ) 3 ,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其峰面积之比是3:1,故B正确;

C.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其峰面积之比是3:2,故C错误;

D.均三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该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其面积之比是3:1,故D正确;

故选BD.

最新回答
单身的钢笔
虚拟的母鸡
2025-07-10 07:35:27

在6.8ppm附近。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液相均三甲苯出峰位置是核磁共振氢谱中6.8ppm附近。均三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9H12,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原料,用于制取均苯三甲酸,以及用作抗氧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酯树脂稳定剂、醇酸树脂增塑剂。

单身的黑米
坚定的爆米花
2025-07-10 07:35:27
你是制1,3,5-三甲苯,1,2,4-三甲苯,还是1,2,3-三甲苯呢?

用甲苯和一氯甲烷在三氯化铝或其他刘易斯酸的催化下,控制不同的温度都可以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而生成以上三种物质的混合物

友好的音响
壮观的小蘑菇
2025-07-10 07:35:27
均三甲苯的去除方法有:

1、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利用专门的活性炭来吸附均三甲苯。当活性炭吸附达到一定量时,其吸附容量开始下降,这时需要更换活性炭。

2、采用低温等离子方法: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第4形态,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低温等离子体有机气体净化器是利用等离子体。以每秒800万次到5000万次的速度反复轰击异味气体的分子,去激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种成份,从而发生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再经过多级净化,将有害物转化为洁净的空气释放到大自然。

踏实的百褶裙
聪慧的酒窝
2025-07-10 07:35:27
三甲苯的三种分别是连三甲苯 1,2.3-三甲苯;偏三甲苯 1,2,4-三甲苯;均三甲苯 1,3,5-三甲苯

二甲苯的三种分别是邻二甲苯 1,2-二甲苯;间二甲苯 1,3-二甲苯;对二甲苯 1,4-二甲苯

百度百科应该是给错了

健康的手链
机智的诺言
2025-07-10 07:35:27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3 常见的烃

第二节 芳香烃

1.什么叫芳香烃

分子中含有苯环的一类烃属于芳香烃

第二单元 芳香烃

概念辨析

2.最简单的芳香烃是

1. 异构现象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1,2-二甲苯

1,3-二甲苯

1,4-二甲苯

一,苯同系物的异构现象和命名法

二烷基苯

三烷基苯

连三甲苯

偏三甲苯

均三甲苯

1,2,3-三甲苯

1,2,4-三甲苯

1,3,5-三甲苯

2. 命名法

常见基团

芳基 aryl Ar-

苄基 (苯甲基) benzyl

苯基 phenyl Ph- C6H5-

苯,甲苯作母体

1

3

2

4

5

6

1-甲基-5-(正)丁基-2-异丙基苯

1-甲基-3-丙烯基苯

将连有最简单烷基的C作为第1位取

代基位次总和最小优先基团后列出.

注 意

硝基(-NO2)或卤素(-X)一般只作取代

基不作母体-SO3H,-COOH或 -CHO

肯定作母体,编号为1.

3-硝基苯甲酸

4-甲基-1-苯基-2-戊烯

苯环作取代基

苯乙炔

二,苯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特殊气味

状态

液态

熔点

5.5℃

沸点

80.1℃

密度

比水小

毒性

有毒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

三,苯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1)结构式

2)结构简式

3)结构特点:

(1)苯分子是平面六边形的稳定结构

(2)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3)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

1,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C6H6

思考:哪些事实支持上述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观点

思考:哪些事实支持上述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观点

说明什么

6个H原子完成相同

事实

事实

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二取代物共有两种.

推论: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是完成等同的.

苯的氢化热比1,3-环己二烯还小.

推论:苯环相当稳定.

苯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推论: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C=C或碳碳三键C≡C.

三,苯的化学性质

总体印象: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等反应.

1.苯的化学性质和烷烃,烯烃,炔烃有何异同点 为什么

2. 分别写出苯与氧气反应,与氢气加成,与溴和硝酸发生取代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交流

1)苯的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

2C6H6+15O2 12CO2+ 6H2O

点燃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产生浓烟

2)苯的加成反应 :(与H2,Cl2)

+ H2

Ni

环己烷

+ 3Cl2

催化剂

Cl

Cl

Cl

Cl

Cl

Cl

H

H

H

H

H

H

3)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

+ Br2

Br

+ HBr

FeBr3

实验设计

1.根据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反应的条件,请你设计制备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方案(注意仪器的选择和试剂的加入顺序)

①卤代

2Fe + 3Br2 = 2FeBr3

+ Br2

Br

+ HBr

FeBr3

AgNO3 +HBr = AgBr↓ +HNO3

实验步骤:按左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把少量苯和液态溴放在烧瓶里.同时加入少量铁粉.在常温下,很快就会看到实验现象.

请比较两个装置.

实验思考题:

1.实验开始后,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2.Fe屑的作用是什么

3.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

5.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6.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所得溴苯为褐色 怎样使之恢复本来的面目

与溴反应生成催化剂

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用于导气和冷凝回流

溴化氢易溶于水,防止倒吸.

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因加成反应不会生成溴化氢.

因为未发生反应的溴和反应中的催化剂FeBr3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用水和碱溶液反复洗涤可以使褐色褪去,还溴苯以本来的面目.

+ HNO3(浓)

NO2

+ H2O

浓H2SO4

50~60℃

②硝化

玻璃管

实验步骤:①先将1.5mL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再慢慢注入2mL浓硫酸,并及时摇匀和冷却.

②向冷却后的酸中逐滴加入1mL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

③将混合物控制在50-60℃的条件下约10min,实验装置如左图.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到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生成,经过分离得到粗硝基苯.

⑤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实验装置图

1.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是否可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 为什么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5.敞口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思考题:

四,苯的同系物

1.定义:

通式:

结构特点:

只含有一个苯环,苯环上连结烷基.

对比思考:

1.比较苯和甲苯结构的异同点,推测甲苯的化学性质.

2.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CnH2n-6(n≥6)

实验探究:

1.取苯,甲苯各2分别注入2支试管中,各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结论: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OOH

KMnO4

H+

C

H

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P51,53的内容

思考:1.甲苯与硝酸的反应和苯与硝酸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2.比较苯和甲苯与KMnO4溶液的作用,以及硝化 反应的条件产物等,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可与卤素,硝酸,硫酸等反应)

—CH3对苯环的影响使取代反应更易进行

淡黄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不稳定,易爆炸

2)氧化反应

⑴可燃性

⑵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鉴别苯和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浓硫酸

+ 3HNO3

+ 3H2O

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加成反应

催化剂

+ 3H2

五,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来源: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催化重整

2,应用:简单的芳香烃是基本的有机 化工原料.

稠环芳香烃

苯环间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形成的一类芳香烃

C10H8

C14H10

苯并芘

A

B

C

致癌物

A,B,C的分子式分别是什么 一样吗

多环芳烃苯环的连接方式.

绿色化学

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提倡绿色化学

http://new.qzyz.com/ct/fjuc/lai/Files/20082188373981280.ppt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4 烃的衍生物

第一单元 卤代烃

卤代烃

一.卤代烃

1.定义:

2.通式: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饱和一卤代烃

CnH2n+1X

3.分类

卤代烃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的不同,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2),根据卤代烃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不同

一卤代烃

二卤代烃

多卤代烃

(3),根据分子中烃基结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卤代芳烃.

饱和卤代烃

不饱和卤代烃

卤代芳烃

4.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熔沸点大于同碳个数的烃

少数是气体,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卤代烃的用途

溶剂

卤代烃

致冷剂

医用

灭火剂

麻醉剂

农药

卤代烃的危害

氟氯烃随大气流上升,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发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起催化剂的作用,数量虽少,危害却大.

氟利昂(freon),有CCl3F,CCl2F2等,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二,卤代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

卤代烃的命名一般采用系统命名法,取最长碳链为主链,把卤素原子做为取代基,编号的规则与烷烃一样.

练习:用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1-氯丙烷

2-氯丙烷

1,2-二氯丙烷

1,3-二氯丙烷

2,2-二氯丙烷

1,2,3-三氯丙烷

卤代烷的同分异构体

1,烃基的碳干异构.

2,卤素原子的位置异构.

例如:C4H9Cl的同分异构体.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三 ,溴乙烷

C2H5Br 或

CH3CH2Br

(1).分子式

(2).电子式

(3).结构式

(4).结构简式

C2H5Br

四种表示形式

1.分子组成和结构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

C—Br键为极性键,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 C—Br键易断裂,使溴原子易被取代.由于官能团(-Br)的作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2.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难溶于水, 可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沸点38.4℃

乙烷为无色气体,沸点-88.6 ℃,不溶于水

与乙烷比较:

沸点比乙烷要高得多.

3,溴乙烷化学性质

⑴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溴乙烷中不存在溴离子,溴乙烷是非电解质,

不能电离.

实验1.取溴乙烷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析出.

证明

实验2.取溴乙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加热完毕,取上层清夜,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析出.

CH3CH2Br + HOH ____________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HBr

CH3CH2OH + NaBr

NaOH△

NaOH+HBr=NaBr+H2O

现象描述:

有浅黄色沉淀析出

解释:

AgNO3+NaBr=AgBr↓+NaNO3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共热实验的注意事项:

1.反应物:

2.反应条件:

3.产物检验步骤

4.此反应

溴乙烷+氢氧化钠溶液

共热

叫做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①取水解后上层清液少许加入稀硝酸至酸性

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③因为Ag++OH—=AgOH(白色)↓

2AgOH=Ag2O(褐色)+H2O

褐色掩蔽AgBr的浅黄色,使产物检验实验失败.所以必须用硝酸酸化!

⑵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

实验3.取溴乙烷加入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CH2=CH2↑+ HBr

醇,NaOH

NaOH+HBr=NaBr+H2O

现象描述:

解释:

_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思考与交流

1.生成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前要先通入盛水的试管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乙烯,这一方法还需要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盛水的试管中吗

C2H5Br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实验的注意事项:

1.反应物:

2.反应条件:

3.产物检验

溴乙烷+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共热

CH2=CH2+Br2→CH2BrCH2Br

KMnO4 褪色

CH2=CH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均褪色.

不饱和烃

像这样,有机化合物(醇/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代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叫消去反应.

Ⅲ.消去反应的产物特征: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

发生在同一个分子内

不饱和烃+小分子(H2O或HX)

Ⅰ.卤代烃消去反应发生条件:

Ⅱ.反应特点:

对消去反应的理解

紧扣概念

CH2—(CH2)4—CH2

H

Br

催化剂

属消去反应吗

CH3CH2CH2Br能否发生消去反应

能否通过消去反应制备乙炔 用什么卤代烃

概念延伸

注重对比,归纳

满足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发生

能否都发生消去反应

, ,

与卤原子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

水解反应有无这要求

思考与交流

结论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物

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

CH3CH2Br

CH3CH2Br

NaOH水溶液,加热

NaOH醇溶液,加热

CH3CH2OH NaBr

CH2=CH2 NaBr H2O

溴乙烷与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

卤代烃化学性质小结

消去反应(醇解):

取代反应(水解):

练习

1,下列物质与NaOH醇溶液共热可制得烯烃的是:

C6H5CH2Cl B. (CH3) 3CBr

C. CH3CHBr CH3 D. CH3 Cl

2,写出由CH2BrCH2Br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3.以CH3CH2Br 为主要原料制备CH2BrCH2Br

4.怎样由乙烯为主要原料来制CH2OHCH2OH(乙二醇)

CH3CH2Br CH2=CH2+HBr

NaOH,△

CH3CH2OH

CH2=CH2+Br2→CH2BrCH2Br

CH2=CH2+Br2→CH2BrCH2Br

CH2BrCH2Br

CH2OHCH2OH

NaOH

H2O △

5,在实验室里鉴定氯酸钾晶体里和1-氯丙烷分子中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成AgCl白色沉淀来进行的,操作程序应有下列哪些步聚(用序号按一定顺序排列):

A.滴加AgNO3溶液B.加NaOH溶液C.加热D.加催化剂MnO2E.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F.过滤后取滤渣 G.用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聚是

(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聚是

BCGA

DCEGA

6.(2003年上海市理科综合测试)四十四年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在五里河体育场喊出了"世界杯,我们来了!"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反应

氯乙烷沸点低,挥发时吸热.

7,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③ ④

A,①②③⑤ B, ②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B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卤素原子的有机物称为卤

代烃

B,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

能发生取代反应

C,卤代烃包括卤代烷烃,卤代烯

烃,卤代炔烃和卤代芳香烃

D,乙醇分子内脱水也属于消去反应( )

CD

http://qzyz.com/ct/fjuc/lai/Files/2008221158839546.ppt

健忘的凉面
迷路的招牌
2025-07-10 07:35:27
有三种三甲苯,我只找到2个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3,5-三甲基苯;均三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3,5-Trimethylbenzene;Mesityl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108-67-8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 [%(V/V)]:

爆炸上限 [%(V/V)]:

最小点火能 (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 (MPa):

建规火险分级:乙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后淋浴。在通风良好处操作。搬运物品时容器要固定。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着。不要吸入粉尘、蒸汽、烟雾。空容器要清除残余。禁止挤压、切割、焊接、钻孔、打磨用过的空容器。远离火种和热源。避免食入和吸入。保持容器密封。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露天贮罐要有夏季降温措施。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 25ppm,123mg/

前苏联 Mac:

美国TLV—TWA: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pH:

熔点(℃):-44.8

沸点(℃):164.7

相对密度(水=1):0.86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4.1

饱和蒸气压(kPa):1.33/48.2℃

燃烧热 (kJ / mol):5198.2

临界温度 (℃):368

临界压力 (MPa):3.3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44

引燃温度(℃):531

爆炸上限% (V / V):无资料

爆炸下限% (V / V):无资料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属微毒类

LD50:

LC50:24000mg/m3 4小时(大鼠吸入)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或地方法规。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6

UN编号:2325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3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OX6825000

IMDG规则页码:3389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1

MSDS修改日期:

填写人编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2,3-三甲基苯;连三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2,3-Trimethylbenz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526-73-8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麻醉作用。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 [%(V/V)]:

爆炸上限 [%(V/V)]:

最小点火能 (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 (MPa):

建规火险分级:乙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 25ppm,123mg/

前苏联 Mac:

美国TLV—TWA: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25.5

沸点(℃):176.1

相对密度(水=1):0.89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4.15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 (kJ / mol):

临界温度 (℃):395

临界压力 (MPa):3.1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48

引燃温度(℃):470

爆炸上限% (V / V):无资料

爆炸下限% (V / V):无资料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四氯化碳、石油醚等。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分析试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属微毒类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6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3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安瓿瓶外木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DC3300000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1

MSDS修改日期:

填写人编号:

威武的老鼠
羞涩的万宝路
2025-07-10 07:35:27
首先,你得知道苯环是一个规则的六边形,内角120°,变长相等,每个点上有一个碳原子,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在苯环中,每个碳原子拿出三个键用以形成苯环,剩余的还可以连接一个氢原子,苯环的化学式可以写为C6H6,而1,2,3—三甲苯则是苯环上六个氢原子中的三个相隔地被甲基取代,故其化学式可写为(CH3)C6H3.你现在应该是高二吧,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这是化学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我认为这是理论性和系统性最强的一门,好好学,多花些心思,会学好的,你和同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甜蜜的帆布鞋
危机的爆米花
2025-07-10 07:35:27
甲苯的排放标准在国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可以找到。

GB16297-1996中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中甲苯的排放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①二级3.1~30;3.6~36;

②三级4.7~46;5.5~54。

知识点延伸:

甲苯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甲苯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员,它的很多性质与苯很相像,常常替代有相当毒性的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还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同时它也是汽油的一个组成成分。

称心的大炮
会撒娇的棒棒糖
2025-07-10 07:35:27
三甲苯有三种:

(1).品名:1,3,5-三甲基苯

别名:均三甲苯

分子式:C6H3(CH3)3

(2).品名:1,2,3-三甲基苯

别名:连三甲苯

分子式:C6H3(CH3)3

(3).品名:1,2,4-三甲基苯

别名:假茴香质、假枯烯

分子式:C6H3(CH3)3

因为是结构不同,即甲基在苯环上的位置相对地不同,所以分子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