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墙上流出来的像盐酸一样,
污水或者是与这个部位的其它管、线相关所产生的物质。
建议仔细检查这个部位的墙体、管、线,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管线出现 问题的可能性最大,比如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凝露水,电气线路局部氧化腐蚀,亦或者是楼板本身的渗漏液体,如楼上的污水等等。
新建房顶层楼板底面有盐霜:
(1)由能溶于水的碱金属盐类(如Na2S04、K2S04、K2C0a、Na2C03等)组成的白霜,可直接用水冲刷除去。
(2) 由CaCO3沉淀形成的白霜,无法用水立即洗掉,小面积可用细砂纸磨去,大面积起霜可采用喷砂法,用喷砂机向起霜表面喷射干燥细砂。清水墙或彩色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3) 如上述方法无效,则可采取酸洗法。易起霜的建筑材料都是碱性的,用酸洗法会腐蚀建筑物表面,因此不到万不得巳不采用这种方法。酸的浓度应尽量低,一般用草酸或1:1的稀盐酸。清洗前,先将建筑物表面润湿,使其表面孔隙吸水饱和(防止酸液进入孔中,以可溶性盐的形式再产生起霜现象,或渗入内部加速钢筋锈蚀),然后用稀酸清洗。除去白霜后,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表面,防止酸液留在表面孔中。
(4) 处理后最好再用有机硅对表面做憎水处理。
还有你们房屋是否装修过,地面如何处理的。
1.如果你们地面是铺砖。那么必然找平过,也代表你们和楼下相互间除了楼层本身的构架外还有最少3 cm的砂浆层和地板砖。如果这种厚度也能被稀释盐酸侵蚀的话,你们可以考虑找质监部门来对楼房做点必要的功课。
2.如果你们地面是木地板。同上。只是少了砂浆层和地板砖,最少还有20cm的楼层构架板。
3.漏水的是卫生间。卫生间一般在下水位置都有回填层,做为专门的放漏水工程,然后才是在上面做防水涂料或者其他防水工艺。如果是这么的话,你可以去了解两个问题,第一是你们房屋是否有回填层;第二漏水的是否是管道附近。
回填层厚度一般几乎高于楼层板本身厚度,而且其中大量炭灰等吸附力强的物质,即使你倒王水只要份量不高,也不可能拿穿它。如果是管道附近的话到是正常,重新在管道附近做下防水处理就好。
一般防水处理不管是涂料还是防水纤维布,都要做到厨房和卫生间离地30cm高度,卫生间洗澡方向高度为180cm。下水管道附近一般也要做到高于地面30cm,防止缝隙漏水。
4.漏水的是厨房。同上。但是可能有些楼层厨房不带回填层(考虑层高问题)。
如果这些地方都检查了,你大体也能找到是哪里漏水了。按我的理解,稀释的盐酸基本不可能侵蚀穿地板的,除非是拿来当测防水时泡的水一样大量倾倒。
水泥地出白霜的原因:低温:返碱一般出现在地下室或者一层地面,一部分是由于底层防水层没有做好,另一部分是因为面层材料不具备防潮性质。材料比不合理:水泥地面地坪在调配配方时未考虑到返碱问题,结构不合理。造成内部在低温湿度大的情况下,自身渗出碱来。另外水泥地面地坪的空隙大也会造成携带氢氧化钙的水分子通过空隙到达地坪表面生成碳酸钙。环境因素:一般来说返碱是季节性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在冬季出现,水越多,返碱的几率和程度就越严重。另外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常见于冬春交替季节的南方沿海城市,这种气候条件也很容易引起返碱的发生。
水泥地出白霜解决方法:小范围的碱块,先用干刷子用力刷除,再用高压水或者碎沙轻喷后再次用清水清洗。对于不溶于水的返碱物质,可以用稀释后的弱酸中和清洗。比如5%~10%的盐酸溶液10%的磷酸溶液5%的磷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为防止水泥地面地坪返碱现象再次发生,清洗过后,可以使用水泥地面硬化剂,来强化提升水泥地面性能,提高水泥地面的使用寿命。
传统实心红砖的优点是耐久性好,缺点是大量使用粘土破坏环境、价格高且货源紧张。
承重,主要指楼板/梁的承重和自承重,但现在的建筑以墙体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越来越少。所以,在承重能力稍差但满足自承重要求的非烧结砖完全可以替代烧结砖。
施工,由于红砖为小块材料,必须要在现场湿作业,而且工序繁复,操作人员要求高,这已成为其一大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