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怎么配制
氢氧化钠的分子量是40,0.1摩尔就是4克,所以配制0.1mol/L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就是准确称取4克氢氧化钠溶于乙醇中,在1000毫升容量瓶中定容至刻线,摇匀就好了.如果氢氧化钠含量不纯,可以按含量计算一下称量质量.
1、用烧杯甲称量10克的氢氧化钠,用少量的乙醇溶解
2、再放好烧杯乙,用天平调100克,将1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乙中,再用乙醇涮洗烧杯甲,将涮洗液也倒入烧杯乙中,注意不能超过100克
最后得到的溶液为100克,其中含10克的氢氧化钠,因此质量分数为10%
需要氢氧化钾的质量是56×0.01=0.56克
如果是氢氧化钠,质量是40×0.01=0.4克
称取0.56克氢氧化钾(或0.4克氢氧化钠)与乙醇(95%)配制成1升溶液即可。
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时应注意:
1.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不能在称盘或称量纸上直接称量,需放在已知质量的小烧杯内或表面皿上称量;若用表面皿称量,需先将氢氧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再溶解。
2.应选用无二氧化碳水配制,溶解后应立即转入聚乙烯瓶中。
3.冷却后必须用装有碱石灰管的橡皮塞子塞紧。
4.静置24小时后,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定容。
5.必须移入聚乙烯瓶内保存。
氢氧化钠简介: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179。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计算公式为:
MNaOH=W×1000/(V×204.2)
其中:W为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
V为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钠待标定溶液的毫升数
204.2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
扩展资料
氢氧化钠在很早以前就以碱性物质为人们熟知。
1787年,医生Nicolas Leblanc(1762-1806)发明了用食盐制取氢氧化钠的合适工艺,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了酸碱电离理论(即水溶液酸碱理论),他提出酸即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物质,碱即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从此氢氧化钠的碱性得到了明确的定义。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氢氧化钠
配制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步骤:
1 称取4克氢氧化钠固体,用少量蒸馏水溶于小烧杯中
2 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
3 用蒸馏水润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润洗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4 用洗瓶给容量瓶加蒸馏水,直到离刻度线2-3厘米
5 用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液面到达刻度线
6 盖好塞子,上下颠倒摇匀
7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拓展资料
关于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法
1、钠盐与氧化钙反应
可以用一些碳酸氢钠(小苏打)和一些氧化钙(生石灰)。把生石灰放于水中,反应后变为石灰浆(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把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固体颗粒(浓溶液也行)加入石灰浆中,为保证产物氢氧化钠的纯度,需使石灰浆过。原因:参考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搅拌加快其反应,待其反应一会儿后,静置片刻,随着碳酸钙的沉淀,上层清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小心倒出即可。(切记倒出后称量时不能放在滤纸上!)
CaO + H₂O =Ca(OH)₂
NaHCO₃+ Ca(OH)₂=CaCO₃↓+ NaOH + H₂O(推荐)
Ca(OH)₂+Na₂CO₃ =CaCO₃↓+2NaOH
2、钠与水反应
取一块金属钠,擦去表面煤油,刮去表面氧化层,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Na+2H₂O=2NaOH+H₂↑
现象:(浮、熔、游、响)
浮:钠浮在水面上;
熔:钠熔化成小球;
游:钠在水面上游动,因为有氢气生成;
响:钠咝咝作响,因为有氢气生成 。
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三种。
1、苛化法
将纯碱、石灰分别经化碱制成纯碱溶液、石灰制成石灰乳,于99~101℃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40%以上,制得液体烧碱。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固化,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化碱。
Na2CO3+Ca(OH)2= 2NaOH+CaCO3↓
2、隔膜电解法
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纯碱、烧碱、氯化钡精制剂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再于澄清槽中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苛化麸皮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烧碱,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烧碱成品。盐泥洗水用于化盐。
2NaCl+2H2O[电解] = 2NaOH+Cl2↑+H2↑
3、离子交换膜法
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OH生成氢氧化钠,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在阴极室生成的高纯烧碱浓度为30%~32%(质量),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
2NaCl+2H₂O= 2NaOH+H₂↑+Cl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