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苯酚苯甲酸苄醇
你好!
用NaHCO3和浓溴水
1.用NaHCO3把四物质分为A甲酸,苯甲酸
B苄醇,苯酚
两组
(NaHCO3与A组都有气体产生,与B组都无明显现
象)
2.A
组.甲酸能使浓溴水腿色,
而苯甲酸不能使溴
水腿色
B
组.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苄醇与
浓溴水混合无明显现象
谢谢!
用NaHCO3和浓溴水
1.用NaHCO3把四物质分为A甲酸,苯甲酸
B苄醇,苯酚 两组
(NaHCO3与A组都有气体产生,与B组都无明显现
象)
2.A 组.甲酸能使浓溴水腿色, 而苯甲酸不能使溴
水腿色
B 组.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苄醇与
浓溴水混合无明显现象。
1、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2、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的是苯甲醛;
3、加入碳酸氢钠,有气泡的是苯甲酸;
4、剩下的一个即为苯甲醛,一般无法直接发生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将其分离出来,在加入氧化剂氧化成酸或醛,按照第二步或第三步的方法检验。此外,若不分离,可以采用红外光谱法等分析仪器直接测定溶液中含有的结构为苯甲醛。
扩展资料
化学鉴别题答题技巧:
1、熟悉各种有特殊现象的化学反应,把产生反应的物质和现象记住。
2、注意看官能团,找规律,而不要死记硬背化学名称,这题问苯甲酸,别的题就会问醋酸,官能团是一样的一般化学反应的现象也会比较类似。
3、不要局限于一步反应,有的反应一步没有明显现象,但将其氧化或还原后再反应又会有明显现象。
鉴别有两种方法
1、可以加钠,产生气体的是苯酚和苯甲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醚和苯甲醛.在加钠产生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加饱和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无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酸;在加钠没有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进行银镜反应,产生银镜的是苯甲醛,不产生银镜反应的是苯甲醚.。
2、先加碳酸氢钠,反应后分出水层加盐酸沉淀出苯甲酸,然后加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出水层,加酸沉淀出苯酚,剩余加亚硫酸氢钠溶液,分出沉淀,加酸,分出油层得苯甲醛,前面加亚硫酸氢钠后的溶液中油层为苯甲醇。
扩展资料:
四种化学原料的相关资料:
苯酚:
苯酚是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使苯酚首次声名远扬的应归功于英国著名的医生里斯特。
里斯特发现病人手术后死因多数是伤口化脓感染。偶然之下用苯酚稀溶液来喷洒手术的器械以及医生的双手,结果病人的感染情况显著减少。这一发现使苯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外科消毒剂。里斯特也因此被誉为“外科消毒之父”。
也可用于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处理,皮肤杀菌、止痒及中耳炎。熔点43℃,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苯酚有腐蚀性,接触后会使局部蛋白质变性,其溶液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醌而呈粉红色。遇三价铁离子变紫,通常用此方法来检验苯酚。
2、苯甲酸:
苯甲酸于16世纪被发现。
1556年,Nostradamus最早描述安息香胶的干馏作用;后由Alexius Pedemontanus和布莱斯德破译分别于1560年和1596年发现。
1875年,Salkowski发现苯甲酸的抗真菌药力,于是苯甲酸用于长期保存云莓。
3、苯甲醚,分子式C7H8O,相对分子量为108.13,无色液体,熔点-37~-38℃,沸点155℃,相对密度0.9980~1.0010,折光率1.5165~1.5175。
天然发现存在于龙蒿的油中,具有令人愉快的茴香样香气。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溶剂、香料和驱虫剂。由硫酸二甲酯与苯酚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得。在合成茴香醚时,一般需使用剧毒的硫酸二甲酯。
4、苯甲醇是最简单的芳香醇之一,可看作是苯基取代的甲醇。在自然界中多数以酯的形式存在于香精油中,例如茉莉花油、风信子油和秘鲁香脂中都含有此成分。
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芳香味。熔点(℃):-15.3
相对密度(水=1):1.04(25℃)
沸点(℃):205.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72
相对密度(水=1):1.0419
分子式:C7H8O
分子量:108.13
饱和蒸气压(kPa):0.13(58℃)
闪点(℃):100
引燃温度(℃):436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芳烃。
折光率:1.5396
CAS号:100-51-6
化学性质
经氧化或脱氢反应生成苯甲醛。加氢可生成甲苯、联苄或甲基环己烷、环己基甲醇。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在氯化锌、三氟化硼、无水硼酸或磷酸及硫酸存在下,缩合成树脂状物。
1、可以加钠,产生气体的是苯酚和苯甲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苯甲醇
和
苯甲醛
。在加钠产生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加饱和
溴水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无明显现象的是苯甲酸;在加钠没有气体的两种物质中分别进行
银镜
反应,产生银镜的是苯甲醛,不产生
银镜反应
的是苯甲酸。
2、先加
碳酸氢钠
,反应后分出水层加盐酸沉淀出苯甲酸,然后加
氢氧化钠
,反应后分出水层,加酸沉淀出苯酚,剩余加
亚硫酸氢钠
溶液,分出沉淀,加酸,分出油层得苯甲醛,前面加亚硫酸氢钠后的溶液中油层为苯甲醇。
扩展资料:
1、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几种物质
方法1:找出有特殊颜色或气味的一种物质,以之作为突破口,若它和其他物质混合,有一组有特殊现象的则可鉴别出第二种物质。再以第二种物质为试剂,若它和剩余的物质混合,又有一组有特殊现象的,则又可鉴别出第三种物质。依此类推,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方法2:从几种物质中选中一种物质,若它跟其他几种物质混合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现象,如一组有气体产生,一组有沉淀生成,一组无特殊变化等,从而可把各种物质区别出来。该方法的突破口往往是碳酸盐或酸。
2、只需要用水能就直接鉴别的几种物质
解题方法是根据水和不同物质混合时出现不同现象而把各种物质鉴别出来。
3、选用一种试剂把几种物质鉴别出来
解题方法:若这几种物质在溶液中的
酸碱性
各不相同,则可选用
紫色石蕊试液
或
pH试纸
。
苯酚
苯甲酸
苯甲醇
会产生氢气
苯和苯乙烯不反应,即分成两组
2.在不反应的两种中加入溴水
褪色的是苯乙烯(因为有双键)不反应的是苯
3.在产生气体的三种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产生紫色的是苯酚(显色反应)
4.向最后两种中加入碳酸氢钠,产生气体的是苯甲酸(气体是二氧化碳),没有反应的是苯甲醇。
1.用NaHCO3把四物质分为A甲酸,苯甲酸
B苄醇,苯酚 两组
(NaHCO3与A组都有气体产生,与B组都无明显现
象)
2.A 组.甲酸能使浓溴水腿色, 而苯甲酸不能使溴
水腿色
B 组.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苄醇与
浓溴水混合无明显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的为苯酚,
其余不反应
剩余三种加入少量金属钠,
产生气饱的为环己醇和苄醇,
不反应的是苯
环己醇和苄醇用高锰酸钾氧化,
环己醇得环己酮,
苄醇得苯甲酸,
分别用碳酸氢钠处理,
冒气泡得是苯甲酸(前身是苄醇),
不冒气泡得是环己酮(前身为环己醇)
有腐蚀性和毒性,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或甲苯、乙醇等有机溶剂,能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无色结晶块状物,有苯酚气味。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
氯化苄
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但可以与水蒸气一起挥发。水解生成苯甲醇。在铁存在下加热迅速分解。氯化苄与乙醇及水三相混合后,颜色呈白色浑浊液。
苯甲醇
以氯化苄为原料,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水解而得。经氧化或脱氢反应生成苯甲醛。加氢可生成甲苯、联苄或甲基环己烷、环己基甲醇。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在氯化锌、三氟化硼、无水硼酸或磷酸及硫酸存在下,缩合成树脂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