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甲苯 > 正文

白石花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感动的雪碧
傻傻的蜻蜓
2023-01-01 06:10:53

白石花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最佳答案
健康的季节
优美的战斗机
2025-07-09 23:12:29

白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

【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用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菜油调匀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石花 《中华本草》

【拼音名】 Bai Shi Huā

【别名】石花、石衣、蛤蟆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梅衣科植物梅衣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melia tinctorum Despr.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呈大型叶状,平铺着生,由中央向周围扩散呈放射状分瓣,裂片宽大,末端呈钝圆形。上表面灰绿色、国画染料石青色。表面有时密布小瘤状至短棒状粉芽堆。边缘光滑,近全缘。下表面黑色,中央具黑色假根,边缘褐色而 *** 。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树干上和岩石表面。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河南、陕西、台湾、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

1.性状鉴别 地衣体近圆形或呈不规则形,直径14-29cm,裂片宽0.5-3cm,边缘近圆形,全缘或稍具缺刻,波状起伏,彼此相接和重叠。上表面灰绿色、灰白色,中部密生灰褐色、短棒状裂芽;下表面黑色,周边淡栗色,有稀疏的黑色假根。

2.理化鉴别 皮层加5%-10%氢氧化钾试液呈黄色,髓层加新制漂白粉试液显红色。

【化学成份】地衣体含有黑茶渍素(atranorin),红粉苔酸(lecanoric acid),异红粉苔酸(isolecanoric acid),苔黑酚(orcinol,即3,5-二羟基甲苯)及多糖。

【药理作用】

1.杀 *** 、抗菌作用 梅衣水煎液中分得的主要成分苔黑酚及一系列半合成苔色酯,可抑制 *** 活动。苔黑酚抑 *** 最低浓度为4mg/ml,低于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规定的最低浓度。苔黑酚(即3,5-二羟基甲苯)在试管内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孢子丝菌等真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2.抗辐射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小鼠用9Gy(900rad)60 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前腹腔注射石花粗多糖水溶液150mg/kg,能提高小鼠存活率22.5%-55%,是一种兼有速效和缓效特点的长效辐射防护剂,其抗辐射作用较苔黑酚强。苔黑酚体外试验有明显清除羟(OH)自由基效应,其效应分别是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OH清除剂甘露醇4.9和22.5倍。

【性味】甘;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益精;明目;凉血;解毒。主治目暗不明;崩漏;外伤出血;疮毒;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水煎液涂搽;或晒干研末撒敷或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最新回答
现代的月饼
务实的砖头
2025-07-09 23:12:29

英文名:dibutyl hydroxy toluene,BHT,又名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 Hydroxy Toluene (Butylated Hydoxy Toluene) 别名 2,6-二叔丁基对甲酚、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分子式为C15H240,相对分子质量220.35,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味或。

热心的大船
淡定的小蜜蜂
2025-07-09 23:12:29
苯的同系物像甲苯,可以增强苯环2,4,6位活跃性,二丁基羟基甲苯也一样,甲苯(C6H5代表苯环)C6H5-CH3 然后按瞬时或逆时针在其它五个顶点标上23456,2和6上连丁基(-CH49) ,4上连羟基(-OH)。就OK了

大力的飞机
会撒娇的白昼
2025-07-09 23:12:29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5-溴-1,3-二羟基甲苯

英文名称

[3-bromo-5-(hydroxymethyl)phenyl]methanol

英文别名

(5-Bromo-1,3-phenylene)dimethanol5-Bromo-1,3-dihydroxymethylbenzene1,3-Benzenedimethanol,5-bromo

CAS号

51760-22-6

韩国海关编码(HS-code):2906299000

概述(Summary):2906299000.

Other

Aromatic

alcohols.

General

tariff:5.5%.

虚幻的招牌
调皮的春天
2025-07-09 23:12:29

药名:鹿蹄草

汉语拼音:Lù Tí Cǎo

英文名:wintergreenPyrola rotundifolia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yrola deco-rata H.Andr.

2、Pyrola calliantha H. Andr.[P.Rotundifolia L.Subsp.Chinensis H. Andr.」

3、Py-rola japonica Klenze exAlef.

4、Pyrola incarnata Fisch.ex Dc.

别名:鹿含草、鹿衔草、破血丹、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鹿安茶、鹿含草、薇衔。

性味:甘苦,温。

归经:入肺经、胃经、肝经、肾经。

功能:能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补肾强骨、止咳、止血。

主治: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研末,6-9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撒;或煎水洗。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红花鹿蹄草的全草。

采收储藏:栽后3~4年采收,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又可采收1次,除去杂草,晒至发软,堆积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变紫红或紫褐色后,晒或炕干。 干燥全草,茎紫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扁平而中央凹下,两边呈膜质状、常弯曲、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上面紫红色、少有呈棕绿色者、光滑,下面紫红色、无毛、叶脉微突;纸质,易碎。有时可见花茎,上有数朵小花或扁球形棕色蒴果。气无,味微苦。以紫红色或紫褐色、无杂质者为佳。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余朵;花半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

主产于浙江、安徽、贵州、陕西。此外,黑龙扛、四川、云南及海南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浙江、安徽产者质量为佳。云南以鹿衔草全草熬膏,商品为棕色方块状的固体,气清香,味甜,名鹿衔草膏,功能补气补血。 叶的横切面

1.鹿蹄草

主脉向叶的两面同样凸出,主脉上下方的表皮细胞较叶肉部分的表皮细胞大得多,且呈方形,角质层较厚,上表皮下具厚角细胞1~3列,下表皮内具厚角细胞5~7列,再向内为薄壁组织。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状,韧皮部狭。叶肉部分的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可见气孔横切面,栅状组织不明显,海绵组织及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6~26μm。

2.普通鹿蹄草

与上种主要区别为叶片厚约为上种的2倍左右,主脉向下方显著凸出,向叶表面仅微隆起,主脉上下方表皮细胞为长方形,角质层厚,簇晶大多数较上种为大,直径20~57μm。

茎的横切面

1.鹿蹄草(直径1.5mm)横切面

类圆形,具1~3棱,表皮细胞近方形,角质层薄,皮层最外方为2~3列厚角细胞,细胞内含叶绿体,向内为6~8列薄壁细胞常含淀粉粒,单粒,圆形,脐点和层纹不明显,直径3~7μm;内皮层细胞较明显,长圆形,连成一圈。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连成一圈,髓线由1~2列细胞组成。髓部较大,边缘的薄壁细胞略木化,个别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25~33μm。 2.圆叶鹿蹄草(直径1.7mm)横切面与上种很相似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单粒,圆形,脐点层纹也不明显,较大,直径6~17μm。草酸钙簇晶也较大,直径33~50μm。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粗粉各1克,加乙醇15毫升,水浴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乙醇至成1ml,溶解后点样,以高熊果甙及异高熊果甙为对照品。

吸附剂:硅胶H(青岛)加0.5%CMC铺板,110℃活化半小时。

展开剂:乙酸乙酯。展距15ml。

显色剂:1%Gibbs乙醇液溶,喷雾后以氨水熏蒸。高熊果甙及异高熊果甙呈蓝色。

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肺虚咳嗽,劳伤出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蛇咬伤。用量9~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或研末敷患处。

现代研究 圆叶鹿蹄草

全草含熊果酚甙7.93%,鞣质18%,及肾叶鹿蹄草甙、挥发油,还含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

干叶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全草含高熊果甙、梅笠草素、N-苯基-2-萘胺、鹿蹄草素(甲基氢醌)、槲皮素、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另报道叶含熊果甙,含量可达4.8%-7.93%,以9-10月含量较高。此外,尚含异高熊果甙、氢醌及鞣质等。也有报道含熊果酸、蔗糖、苦杏仁酶、挥发油及苦味质等。

普通鹿蹄草

含鹿蹄草素即2,5-二羟基甲苯,山奈酚-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

鹿蹄草

含N-苯基-2-萘胺,伞形梅笠草素,高熊果酚甙,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鹿蹄草素,槲皮素,没食子鞣质,肾叶鹿蹄草甙,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甙,金丝桃甙,没食子酰金丝桃甙。

日本鹿蹄草

含鹿蹄草甙,高熊果酚甙,熊果酚甙,甲基熊果酚甙以及槲皮素,十一烷,β-谷甾醇,α3-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

红花鹿蹄草

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甙,右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原矢车菊素B1及B3,原矢车菊素B2-3’-O-没食子酸酯,原矢车菊素B2-3,3’-O-没食子酸酯,金丝桃甙,金丝桃甙-2”-O-没食子酸酯。

性味

甘苦,温。

《滇南本草》:性温平,味辛。

《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山西中草药》:甘,温。 对心血管的作用

鹿蹄草浸剂对衰弱的蛙心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心律不齐的作用,但对正常离体蛙心作用不显著。它还可使犬、兔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显著扩张,血压下降,叶的作用比根、茎强。用鹿蹄草的注射剂(0.25g/ml)灌注离体兔耳、前后肢及心脏,都可增加心流量,其中对兔心冠状血管的扩张作用强于对兔耳及前后肢血管的作用。鹿蹄草的注射剂灌注还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使之扩张。以小鼠心肌摄取86Rb多少为指标,观察到鹿蹄草醚提液、醇提液、醚提液Ⅲ号结晶和醚提液Ⅴ及Ⅵ号液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鼠心肌86Rb摄取量,有改善心肌营养性血流的作用。另外,鹿衔草水煎液也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组织(肝、肾、脾、脑)血流量,并能明显升高血浆cAMP含量。

抗菌作用

鹿衔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也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2.5、12.5-50、20-50、50和100mcg/ml。

抗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鹿衔草煎剂共10天,第5天起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与卵巢萎缩。

免疫促进作用

鹿衔草50%水煎液能提高活性E一玫瑰花结形成,1:20时的玫瑰花结形成率为34.5±1.48%,正常对照的花结形成率为21.8±2.15%。鹿衔草水煎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20时的转化率达65.0±0.5%,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转化率为1.0±0.5%,PHA对照组(50个血凝单位)的转化率为76.0±1.O%。

其它作用

熊果甙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生氢酮,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游离出氢醌而有杀菌作用。但治疗尿路感染效力不强。在田鼠和小鸡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及葡萄糖的共同主动转运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Na+增强,K+抑制。 临床用于咯血、衄血、子宫功能性出血,产后瘀滞腹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痢疾、过敏性皮炎和稻田皮炎等。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