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会有沉淀产生
实际上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因为氢氧化铁胶粒吸附是的氢离子,所以加入稀硫酸后,总的来讲,并不能破坏氢氧化铁胶体的稳定性。但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硫酸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而硫酸铁具有破坏胶体稳定的作用,所以会发生氢氧化铁聚沉的现象。但由于溶液酸性的增强,沉淀的氢氧化铁再次吸附氢离子,成为胶粒,所以最后沉淀消失。
在加入稀硫酸量不多的时候是会有沉淀,原理是: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氢氧化铁胶体靠着静电排斥力保证胶体粒子不增大而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后,会有电荷的离子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电荷,是的静电排斥力减小,胶体粒子聚集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这叫胶体的聚沉。
应为氢氧化铁和硫酸会反映生成硫酸铁,沉淀本应该消失
但是硫酸铁是强酸弱碱盐,少数会发生水解,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氢离子,此时溶液中会有少量沉淀并且溶液呈酸性
提纲写的不严谨:
严格意义上讲:
可溶性钡盐 及 氢氧化钡 都可以 与 稀硫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
可溶性银盐(AgNO3、AgF) 都可以 与 盐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变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看到红褐色沉淀。再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铁沉淀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沉淀又溶解
你将稀硫酸加入酚酞试液中,由于稀硫酸含水较多,水将酚酞试液的酒精稀释了,导致酚酞的溶解度下降,从而析出白色沉淀!!!
加碱变红是酚酞与碱作用的结果!!!
先2NaAlO2+H2SO4+2H2O=2Al(OH)3↓+2Na2SO4 白色沉淀了
然后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沉淀溶解
B、BaCl2与H2SO4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溶于硫酸,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不溶解,故B错误;
C、FeCl3与H2SO4不反应,不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故C错误;
D、NaAlO2与H2SO4反应:2NaAlO2+H2SO4+2H2O=2Al(OH)3↓+Na2SO4,生成Al(OH)3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
Al(OH)3又与H2SO4反应:2Al(OH)3+3H2SO4=Al2(SO4)3+6H2O,沉淀溶解,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