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涨了为何乙二醇反而跌
中国市场还不够成熟,石油股主要跟随大盘。此外,我们的石油有保护政策。当国际原油低于40美元/桶时,我们国内的油价将受到保护,因此不会再下调。所以其实国际原油在20-40美元之间折腾的时候,对我们国内的汽柴油价格是没有影响的。
当然,如果油价长期保持在低位,我们大的石油公司进口原油会更便宜,但节省下来的成本在这部分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当外围油价在20-40美元之间波动时,其实对我们国内石油股影响不大,所以我们国内石油股主要跟随a股的大趋势。
在煤化工行业,乙二醇无疑是最近几个月的主角。从前些年开始,煤制乙二醇项目启动,今年2月,化纤巨头表示不会考虑采用煤制乙二醇。在成本优势和质量过程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它似乎已经进入低谷。
所以在本期中,让我们详细梳理一下煤基乙二醇的风波。
什么是乙二醇?
1.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下游,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剂,也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炸药等。
2.世界上一半的乙二醇(约占中国乙二醇的90%)用于中国的聚酯生产。在中国,85%的聚酯用于化纤行业的聚酯纤维生产。聚酯作为化学纤维中最重要的产品,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已基本实现同比增长。化纤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而恒易、荣盛等大型化纤企业都位于此,因此需要大量的乙二醇来满足聚酯纤维的生产。
3.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石油路线,即以乙烯为原料,通过环氧乙烷生产乙二醇;此外,还有从煤和天然气制备乙二醇的生产技术。然而,目标油路的能力不能满足缺口,乙二醇曾经是中国进口的最大的化工产品。
在前几年需求量大、工艺路线成本低、油价高的背景下,与传统的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相比,煤制乙二醇工艺可以充分发挥其成本优势。因此,一批项目相继启动。
煤制乙二醇项目是十一五期间的示范项目。第一个年产20万吨的项目于2009年底投产。
2014年
中国有25家主要的乙二醇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为583.3万吨。其中,石油乙烯法约占64.9%,合成气制乙二醇(包括煤制乙二醇)占26.6%。
2016-2016年
井喷阶段。
如果以上信息不完整或不正确,请你的朋友纠正我
2017
如果以上信息不完整或不正确,请你的朋友纠正我
据悉,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41个煤基乙二醇项目,总生产能力为1026万吨。前景似乎是光明的.
但是.化纤巨头企业说:我不需要煤乙二醇企业说我质量好,如果价格合理,其他企业会用。
那么谁是对的,支持他们态度的因素是什么?
煤制乙二醇的分析
技术是帮凶吗?
乙二醇下游企业习惯于使用石油路线产品,但他们对煤制乙二醇产品的质量稍有评论。主要原因是石油路线工艺在国内外已运行多年,且工艺中产生的杂质很少。分离杂质的工艺成熟,产品能满足聚酯聚合的要求。在化学工业中,聚合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它要求严格的操作条件,尤其是原料的纯度。
据有关专家介绍,乙二醇工艺包括两个部分:乙二醇的合成和分离。起初,科学研究更注重综合而忽视分离。示范项目建立时,分离过程并不完善,因为科研深度不够,科研没有进行到底,没有进行严格的聚合实验。虽然该产品符合目前的工业乙二醇标准,但不符合聚乙二醇的要求。
目前,聚酯企业在实际使用煤制乙二醇时存在掺混现象,掺混比例一般为20-30%。
煤制乙二醇的分析
还是因为价格?
八家聚酯企业(同坤、恒易石化、江苏洪升、新凤鸣、江苏项英、浙江双吐、东南新材料和浙江嘉宝)联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一封信,信中称
乙二醇期货上市引发动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下游企业担心乙二醇价格飙升。当乙二醇期货即将上市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国内供应商开始大量囤积,国外供应商也纷纷增加库存,从而减少了市场供应量。由此可见,一旦上市,价格将不再对下游企业有吸引力。
煤制乙二醇的分析
兴趣因素是关键?
从乙二醇厂建设权限分散的地方来看,新项目不需要国家发改委的批准,煤基乙二醇项目建设蓬勃发展。只要一个项目是好的,它很快就会导致供需失衡。这是没有统一规划和无序竞争的结果。煤中大量的乙二醇与低煤价有关。当煤炭价格较低时,煤炭的深加工变得更加重要。技术成熟度不再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目标。
作为一条新的路线,技术水平、设备安全、环境保护和产品纯度等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来源:欢迎分享,欢迎分享这篇文章!
一、石油燃料
二、润滑油和润滑脂
三、蜡、沥青和石油焦
这个问题细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原油与下游化工品的关系。首先,原油是化工品的原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工品,都是用以原油来生产的。譬如,甲醇国内的生产工艺70%是煤炭法生产,而PVC国内的生产工艺大部分是电石。国外的甲醇生产工艺也是天然气法,并不需要原油。国外的PVC生产工艺很大一部分来自气体化工,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原油法生产。所以,原油的上涨与下游的化工品并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
第二个方面,即使是原油法生产的化工品,原油的价格也与下游的化工品传导并不是同步的。每个商品自身的基本面矛盾大于成本的推动力量的时,供需的矛盾驱动力更强。我们应该以化工品自身的基本面矛盾为主,原油的成本推动看作一个是次要矛盾。
二、哪些化工品是原油法生产的,哪些是煤炭法生产的,哪些又是气体化工法生产的?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原油法生产的化工品大部分是芳烃类,譬如PTA,涤纶短纤,苯乙烯,还有沥青,燃料油是由原油生产的。煤炭法的下游产品比较多,如尿素,甲醇,还有一部分PP,塑料L,还有PVC也是煤炭法生产的。气体化工法生产的产品的有PP,LPG,乙二醇,塑料L等。
很多化工品的来源比较多,譬如乙二醇可以用原油法生产,直接用石脑油合成,也可以用煤炭法生产,还可以用气体法生产。而PVC可以用原油法生产,也可以用煤炭法生产,国外也是气体化工合成。LPG大部分是直接气体化工开采,我们国内是炼厂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所以也是比较复杂一些。如果一个产品的成本来源比较广,譬如PVC与PP受原油的影响就小一些,国内的产品价格更多还是看煤炭的成本。原油一个成本变量不足以引发这样多工艺产品的成本,所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原油的价格上涨,即使是原油法生产的PTA,沥青等价格也是在下跌,这又如何解释呢?
2021年春节之后,由于美国的严寒天气的影响,美国及欧洲很多的化工装置被迫停产,我们看到国内的化工品大幅上涨,但是原油在3月份波动并不是很大。下游化工品上涨的幅度小于原油上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原油要向下游的化工品加工,中间需要一个环节,也就是石化炼厂,当中间的石化炼厂停产的时候,原油不能通过炼厂变成下游的化工品,自然下游的化工品会暴涨了,因为缺货。现在,刚好相反,国外装置从6月份开始陆续恢复了,我们看到外盘的商品乙二醇,苯乙烯,PVC,PP,塑料L都在下跌,说明国外的供应恢复了。国外供应恢复,必然是炼厂的开工率上去了,炼厂需求采购原油,然后生产下游化工品。所以原油紧张,下游化工品供应增加,这种情况下两者也是会背离的。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
白油通常是指经过开采和初加工的原油(或石油),是埋藏于地下的天然矿产物。经过勘探、开采出的未经炼制的石油也叫做原油。
2、用途上的区别
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主要用作柴油机的液体燃料,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等。
白油用于制造洗衣粉、合成洗涤剂、合成石油蛋白、农药乳化剂、液压系统、在食品工业可用作被膜剂。
3、性质上的区别
柴油是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沸点范围和黏度介于煤油与润滑油之间的液态石油馏分。易燃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沸点范围有 180℃ ~370℃ 和 350℃ ~410℃ 两类。
白油液体石蜡性状,日光下观察不显荧光。室温下无嗅无味,加热后略有石油臭。 密度比重 0.86-0.905(25度) ,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挥发油,混溶于多数非挥发性油,对光、热、酸等稳定,但长时间接触光和热会慢慢氧化。
环氧乙烷。
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石油路线,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为工业规模生产乙二醇较成熟的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在加压(2.23MPa)和190~200℃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同时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多缩聚乙二醇。
乙二醇的应用
乙二醇为无色、无臭、有甜味的粘稠液体,可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炸药、溶剂、抗冻剂等。乙二醇具有醇类的化学性质,如能生成醚、酯,能被氧化,能缩合。它与硝酸反应生成乙二醇二硝酸酯(一种炸药)。
乙二醇主要用作汽车抗冻剂和飞机发动机致冷剂,另外,还可合成涤纶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乙二醇二硝酸酯与硝化甘油联合使用可使炸药的冻点降低。乙二醇还可作为药品和塑料的原料及高沸点溶剂。
石油为一级;第二级为:分馏产物、裂解产物、重整产物;第三级为:(分馏产物)汽油、柴油、沥青;(裂解产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等;(重整产物)苯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第四级为;(乙烯)聚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丙烯)聚丙烯、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丁二烯)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异丁烯)丁基橡胶、MTBE、甲基丙烯酸等
汽油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205°C,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喷气燃料
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煤油沸点范围为180~310℃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
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
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润滑油
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否则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
润滑脂
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
石蜡油
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沥青
主要供道路、建筑用。
石油焦
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各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同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目前,原油因高温结焦严重,还不能直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最后应当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剂以改进使用、储存性能。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标准加入添加剂和不同装置的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效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应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