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塑板上用的改苯料是用什么塑料做的
挤塑板用的塑料很多,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还有你上面说的聚笨乙烯(PS)等等。如果是改性的,就是在原料里添加相关的“小料”和助剂(例如添加发泡剂等),先通过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改性造粒,然后用这种粒子在单螺杆或锥双上挤出板材。
改苯就是“抗冲击级聚苯乙烯”(HIPS、俗称改苯)。
改苯塑料:
1、概念:改苯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2、分类:改苯塑料产品主要种类有阻燃树脂类、增强增韧树脂类、塑料合金类、功能色母类等。
塑料原料即PV塑料:
1、概念:塑胶原料一词的英文“plastic”原意为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的材料或可塑材料。而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可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型,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2、分类:(1)按受热冷却时树脂呈现的特性分类:一、热固性塑料,二、热塑性塑
(2)按塑料的用途分类: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原料
3、区别:改性塑料原则上是应该用石化大厂生产的塑胶原料为母体,通过添加塑胶助剂以达到增强其硬度,防火度,耐高温或低温,耐候,抗紫外线等要求。所以,改性塑料是通过塑胶原料加工而成的,是源与流的关系。
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或
聚氯乙烯
,改性的塑料应该是
在里面
加入了硫或者其他
非金属
如硅,来改变塑料的性能。
改苯就是
改性塑料
的一种,具体说改性塑料包括改苯塑料,他们是一个
包含关系
,就是一个大概念和一个小概念的关系,并不是同一类事物中的两种。
改苯和改性塑料可能是同一种东西,也就是说该本塑料是改性塑料,但是改性塑料不一定是改苯塑料。明白了吧。不同的改性塑料都用不同的
用途
和性能,你要比较他们的不同点那是要改苯塑料和哪一种改性塑料比较呢?还应该更明确的说明。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普通的塑料往往会有它自身的特性和缺陷,改性塑料就是给塑料改变一下性质,基本的技术包括:
1、增强:将玻璃纤维等与塑料共混以增加塑料的机械强度。
2、填充:将矿物等填充物与塑料共混,使塑料的收缩率、硬度、强度等性质得到改变。
3、增韧:通过给普通塑料加入增韧剂共混以提高塑料的韧性,增韧改性后的产品:铁轨垫片。
4、阻燃:给普通塑料树脂里面添加阻燃剂,即可使塑料具有阻燃特性,阻燃剂可以是一种或者是几种阻燃剂的复合体系,如溴+锑系,磷系,氮系,硅系,以及其他无机阻燃体系。
5、耐寒:增加塑料在低温下的强度和韧性,一般塑料在低温下固有的低温脆性,使得在低温环境中应用受限,需要添加一些耐低温增韧剂改变塑料在低温下的脆性,例如汽车保险杠等塑件,一般要求耐寒。
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因此目前“以塑代钢”的趋势在很多行业都显现出来,而现阶段要找出一种大规模替代塑料制品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展现状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改性塑料是典型的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受益行业,得益于全球家电、电脑、电动工具和玩具等产能加速向中国转移,凭借在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成本优势,我国已成为这些领域的制造业大国,并籍此推动了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消费升级使中国的汽车、建筑等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正成为全球改性塑料最大的潜在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动力。
近年来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迅猛,产量、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15%。目前国内改性塑料年总需求在500万吨左右,约占全部塑料消费量的10%左右,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此外,目前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塑钢比,我国仅为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50:50,更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70:30和德国的63:3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国内“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将成为一种趋势。改性塑料行业作为塑料加工行业大类中发展较快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子类行业,预计在未来的5年,其总的市场需求量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
我国的改性塑料行业目前总体的发展水平较低,行业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的市场状况也呈现出初级产品多,中级产品质量不稳定,高级产品缺乏的特点,远不能满足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性塑料作为化工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自2007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各项政策推进改性塑料行业发展。
改性塑料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自2007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各项政策推进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改性塑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汽车和家电行业是改性塑料发展的热点,两者占比超过50%。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汽车向轻量、节能方向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1kg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更重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所以增加改性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可以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
我国家电用改性塑料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国内改性塑料企业才占有不到1/3的市场份额。由于国内企业的产品大多局限于低技术含量、低标准的层面,对那些具有高性能需求的领域开拓能力明显不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改性塑料行业作为塑料加工行业大类中发展较快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子类行业,预计在未来5年,其总的市场需求量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
改性塑料下游主要为汽车和家电行业,两者占比超过50%。而2008年以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以及汽车优惠政策的推出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另外,节能减排政策导向也推动汽车企业减轻汽车重量进而实现节能减排,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
特点
改性塑料凭借优越的性价比在越来越多的下游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改性塑料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而这种趋势背后隐含了如下五种因素:
高性能:改性塑料不仅具备传统塑料的优势,如密度小、耐腐蚀等,同时物理、机械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如高强度、高韧度、高抗冲性、耐磨抗震,此外塑料综合性能的提高为其下游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低成本:与其他材料相比,塑料得益于生产效率高、密度低等优势,具有更低的成本,单位体积塑料的成本仅为金属的十分之一左右。
政府政策:中国推行的“3C”强制认证制度,对目录内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从而推动了阻燃塑料在家用电器、IT、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消费升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卓越的产品性能,要求家电等产品更加美观、安全、耐用,从而对上游的塑料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因素: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1000多种聚合物,但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只有几十种,开发新的聚合物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应用前景不明朗;相反,改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聚合物的性能以适应产业的需求,同时可以降低一些高价工程塑料的成本,成为发展塑料工业的有效途径。
从我国的情况看,目前中国汽车、家电、通信、高档工具等对改性塑料的需求量非常大。首先是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对塑料专用料的需求较大。以2004年为例,我国汽车总产量达400万辆,对改性塑料的需求量为30万吨。其次是家电行业。目前,各种家电产品中都使用塑料专用料,预计对各种塑料的年需求量为70万吨,其中对改性塑料的需求量为20万吨。第三,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目前,移动电话和家用电脑的用户急剧增加。以2004年为例,当年手机消费量为1.5亿部,需要用改性塑料6万吨;各种电脑对改性塑料的需求达10万吨。第四,各种电动工具的生产也需要大量改性塑料,2004年该行业对改性塑料的需求为5万吨。第五,2004年其他行业对改性塑料的需求量也在15万吨以上。由于下游对改性塑料有大量需求的行业大多属于消费性行业,随着消费升级、内需启动,这些行业都会高速增长,从而带动对改性塑料的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对改性塑料的年需求量已超过100万吨。
除市场看好外,国家对改性塑料产业的发展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和科学技术部颁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1年度)》中均指出:“工程塑料及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生产”是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化领域,近期的产业化重点是“对PP、PE、ABS、PS、PVC等通用塑料进行改性,建设万吨级专用材料生产线等”。另外,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也在“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一栏中列举多种改性塑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