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叔丁基醚的用途和主要销售方向
1、用作油漆、油墨的溶剂、金属清洗剂组分及染料分散剂的原料
2、用作硝酸纤维素、合成树脂、喷漆、快干漆、清漆、搪瓷、脂类和脱漆剂的溶剂。还可作纤维润湿剂、农药分散剂、树脂增塑剂、有机合成中间体。测定铁和钼的试剂。改进乳化性能和将矿物油溶解在皂液中的辅助溶剂。
3、用作测定铁和钼的试剂及溶剂,也用于分离硝酸盐中的钙和锶
4、用作胶黏剂的非活性稀释剂、金属洗涤剂、脱漆剂、纤维润湿剂、农药分散剂、药物萃取剂、树脂增塑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等。
5,用作油漆特别是硝基喷漆的高沸点溶剂,可以防雾、防皱,提高漆膜的光泽性、流动性
6,用作涂料、印刷油墨用作乳胶漆的稳定剂、飞机涂料的蒸发抑制剂、高温烘烤瓷漆的表面加工
目前我国乙二醇醚市场需求发展较快,有一定的缺口,2016年中国乙二醇丁醚表观需求量近20万吨,其中国产货占比仅27%,因低价成本优势,大量欧美远洋货流入中国市场,另外韩国近洋货及马石油货源也在中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2016年乙二醇丁醚进口依存度仍达73%之高。涂料市场产量近几年稳步增长。涂料市场的稳步增速一方面表明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逐渐改善,另一方面对乙二醇丁醚的需求量同步增长,且伴随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乙二醇醚溶剂属于相对环保的溶剂产品,且在添加量方面较一般油性涂料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丁醚作为助溶剂及成膜助剂等辅助原料,整体添加量一般在1%-2%。所以未来乙二醇丁醚用于水性涂料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用途:主要用于涂料工业中乳胶水分散涂料,因本溶剂的HLB值接近9.0, 其在分散体系中的功能起着分散剂/乳化剂/流变剂/助溶剂的作用.
提高水分散涂料的干燥速度,平整度,光亮度,附着牢度.由于其叔丁基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光化学稳定性及安全性。用本溶剂制成的水分散涂料,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特别是冬季低温的条件下.
用ETB为溶剂制成的油墨,或作为稀释剂用于印刷油墨中,可大大提高油墨的流变性,提高高速印刷的质量及光泽度,附着牢度.
1、性能指标参照水基油墨清洗剂。N-甲基吡咯烷酮的替代品是乙二醇单丁醚,所以乙二醇单丁醚对油墨的清洗效果更好。
2、乙二醇单丁醚可将UV固化印刷油墨中的树脂溶解掉。
二乙二醇丁醚跟异丙醇那个去色油
乖乖的rather
贡献了超过181个回答
关注
成为第1位粉丝
二乙二醇丁醚在清洗剂中是作为表面渗透剂和桥架剂来使用的,它和乙二醇丁醚一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以及可作为油脂与不相容极性溶剂比如水和异丙醇的混溶桥架作用。
比如,异丙醇和白电油,你直接倒在一起会发现它们互不相溶清晰分层的,但加入乙二醇丁醚BCS或者二乙二醇丁醚DBES后,分层消失两者互溶为清澈溶液。
乙二醇丁基醚类属于很稀有的两相桥架剂之一,它和乙醇水溶液加入二甲苯后乙醇二甲苯互溶而把水分离出来不一样的,也和加入THF互溶但表面张力增大不同,属于既能互溶又能降低表面张力还可以有极佳消泡作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二乙二醇丁醚在清洗油污方面效果非常好,又没有乙二醇丁醚的刺激性气味和高度易燃危险
目录
声明: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详情
二甲基叔丁基醚
化学物质
二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5H12O。
中文名
二甲基叔丁基醚
分子量
88.15
CAS
1634-04-4
分子式
C5H12O
CAS: 1634-04-4
分子式: C5H12O
分子量: 88.15
沸点: 55.3℃
熔点: -109℃
中文名称: 甲基叔丁基醚;甲基特丁基醚;2-甲氧基-甲基丙烷;叔丁基甲基醚;2-甲基-2-甲氧基丙烷
英文名称: 2-methoxy-2-methyl-Propane;MTBE;Methyl-tert-butyl ether;tert-Butyl methyl ether;ether, tert-butyl methyl
性质描述: 无色低粘度液体。熔点-109℃,沸点55.3℃,凝固点-108.6℃,相对密度0.7407(20/4℃),折射率1.3694。闪点(闭杯)-28℃,燃点460℃,爆炸极限(空气中)1.65%-8.4%(体积),蒸气压(25℃)32.664kPa,临界压力3.43MPa,临界温度223.95℃,粘度(20℃)0.36mPa·s。能与汽油及许多有机溶剂互溶,微溶于水,与某些极性溶剂如水、甲醇、乙醇可形成共沸混合物。具有类似萜烯的气味。
生产方法: 以混合丁烯和甲醇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放热反应而得。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是德国赫斯和意大利斯纳姆普罗吉蒂法。美国化学研究、许可证公司和新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催化精馏新工艺已于1981年开始应用。此法把催化固定床反应器与蒸馏塔合于同一设备内,利用反应的释热于甲基叔丁基醚的蒸馏提纯,使过程的能耗降低。
原料消耗定额:甲醇361kg/t、异丁烯(100%)650kg/t。
用途: 该品主要用作汽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爆性。它与汽油的混溶性好,吸水少,对环境无污染。MTBE能改善汽油的冷起动特性和加速性能,对气阻没有不良影响。虽然甲基叔丁基醚热值低,但行车试验证明使用含10%MTBE的汽油能使燃料消耗下降7%,并使废气中含铅量、CO量特别是致癌多环芳烃的排放物明显降低。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可制高纯度的异丁烯。还可用于生产2-甲基丙烯醛、甲基丙烯酸及异戊二烯等。另外,还可用作分析溶剂、萃取剂。
脂肪醚及其衍生物
详情
乙醚
乙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5OC2H5,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极易挥发。其蒸汽重于空气。在
二甲醚
二甲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标准状态下为无色有气味的易燃气体,化学式是C2H6O。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
甲基叔丁基醚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2O,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是一种优良
甲乙醚
甲乙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常温常压下为有药味的无色气体,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主要用作麻醉剂。
二异丙基醚
二异丙基醚,又名异丙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4O,主要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溶剂及萃取剂,也可用于有机合成
丁醚
丁醚,又名二丁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8O,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丙酮、二氯丙烷、汽油,可混溶于乙醇
乙二醇一丁醚
乙二醇一丁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6H14O2,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丙酮、苯、乙醚、甲醇、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和
丙二醇甲醚
丙二醇醚与乙二醇醚同属二元醇醚类溶剂,丙二醇醚对人体的毒性低于乙二醇醚类产品,属低毒醚类。丙二醇甲醚有微弱的醚味,但没有
乙二醇二甲醚
乙二醇二甲醚,又名1,2-二甲氧基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O2,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乙醇、烃类,主
二甘醇
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一种多元醇类,化学式C4H10O3,无色、无臭、透明、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
丙二醇正丁醚
丙二醇正丁醚是一种化学品,分子式是C4H9OCH2CH(CH3)OH。
辛醚
辛醚,也成正辛基醚,CAS号629-82-3,由辛烷脱水而得,用作塑料加工润滑剂、抗静电剂,也作防水剂和中间体使用。
乙二醇一丁醚
乙二醇一丁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6H14O2,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丙酮、苯、乙醚、甲醇、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和
二乙二醇丁醚
二乙二醇丁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8O3,HO(CH2)2O(CH2)2O(CH2)3CH3,能与水以任何比
2-丙二醇
2-丙二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H8O2,分子量76.09。有两种构型,为R和S。两种构型通常对水是不危害的,若
查看更多
百科繁星团
阅读 10.72万
点赞 11
Hot来YY,超多颜值主播,精彩视频看个够!
百度百科吧 意见反馈 权威合作 百科协议
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 详情
词条目录
百科名片
⑵拟在广西再建大型炼厂
记者另悉,中石化在华南区域扩张成品油产能的并不限于广州石化一家,事实上旗下第二大的茂名炼油厂同样在实施扩建工程,茂名炼油厂的产量拟从年产1350万吨增长至年产1750万吨。业内人士透露,中石化还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在广西兴建年产800万吨的炼油厂计划。
中石化还从长远考虑,正在建设一条1691公里的输油管,将广东炼油厂的剩余产量送到西南地区,以便应对西南区可能的市场缺口。目前,输油管正在铺设中,计划明年完工。
⑶广州石化为中石化下属炼厂,是华南地区重要炼厂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为770万吨,全部加工进口原油。目前炼厂加工的原油品种多为中东原油,炼厂生产的汽柴油全部供应广东市场。2003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广州石化炼油1000万吨改扩建项目可研报告。该项目在改造广州石化现有5套装置的基础上再新建5套装置,总投资超过30亿元,使广州石化的炼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为了与炼油装置扩建工程配套,广州石化旗下的广州乙烯新一轮80万吨/年规模的扩产改造工程即将启动。
目前炼厂正在进行千万吨级改扩建,预计下半年竣工。届时,广州石化将继浙江镇海、广东茂名、南京金陵等地之后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1000万吨大炼厂。
⑷茂名石化
茂名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其原油年加工能力为1350万吨,为华南地区第一大炼厂,主要加工进口中东高硫原油,成功首炼科威特原油,加工原油种类达到85种,居国内首位。其成品油主要销往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茂名石化2005年原油的实际加工量排名全国第二。1#催化装置(100万吨/年),2号常减压装置(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设计能力为2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切换装置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17.5万吨/年增加到27万吨/年。23.1万吨/年苯、甲苯和混合二甲苯(BTX)、10万吨/年苯乙烯单体(SM)、10万吨/年乙二醇(MEG)、1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16万吨/年聚丙烯(PP)、5万吨/年丁苯橡胶(SBR)和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
⑸东兴炼厂隶属中石化,地处广东湛江,前身是一家合资企业,2002年3月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收购,成为其直属管理的炼油企业。原有原油加工能力为200万吨/年,于2005年初扩建后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年,几乎全部加工进口原油。
中山天乙目前拥有一套120万吨/年减压蒸馏装置和一套50万吨/吨焦化装置。该厂一套5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和一套8万吨/年的气体分离装置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管道吹扫,预计5月初有望开车投产。业内人士指出,中山天乙即将完工的催化裂化装置在广东小炼厂中尚属首例。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国际直馏油原料价格上涨、燃料油消费税新政等冲击接踵而至,广东部分小炼厂为增加出率和收益,不约而同地进行深加工装置投资,如佛山华鸿、东莞华阳等已建成的焦化装置,佛山瑞丰拟建加氢精制等等。
⑹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炼化)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各出资50%合资建设的石化企业,福建炼化目前的原油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以加工进口中东原油为主。15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是福建炼化唯一的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福建炼化隶属中石化,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炼厂,目前正进行炼油乙烯一体化改扩建项目工程,建成以后综合加工能力将达到1200万吨/年。该一体化项目由福建炼化公司、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268.21亿元。项目兴建完成后,福建炼厂将把其炼油能力由目前的400万吨/年扩至1200万吨/年,并新建年产80万吨乙烯工程,建成东南沿海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
⑺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浙江宁波镇海区,目前其原油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左右,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850万吨/年,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年,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炼厂,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镇海炼化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年设计能力为180万吨/年。炼厂一号常减压蒸馏装置年设计能力为500万吨/年。镇海炼化的9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1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和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
⑻高桥石化
高桥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上海浦东,目前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130万吨,为国内少数千万吨炼厂之一,主要加工进口中轻质油,国内油主要加工大庆油和海洋油。高桥石化是目前中石化下属炼厂中批量生产清洁柴油和98#汽油的少数几家炼厂之一。高桥石化3号常减压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800万吨/年。1号催化装置的加工能力为90万吨/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该炼厂2004年的液化气产量为41万吨,名列全国第七,在华东仅次于镇海炼化和扬子石化。高桥石化拥有处理能力30万吨/年的润滑油加氢装置,于2004年11月底建成投产。
⑼上海石化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上海市西南部的金山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炼化一体型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油、化、塑、纤为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目前年原油加工能力为1680万吨,全部加工进口原油。该厂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商,乙烯年加工能力为95万吨。上海石化是化工型炼厂,而且其合资的上海赛科乙烯项目已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其沥青装置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2号常减压装置设计能力为560万吨/年。280万吨/年的1号常减压装置。
⑽金陵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江苏省南京,目前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1300万吨(现综合配套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其中含硫原油的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进口原油占原油加工量的2/3,是国家指定的加工含硫原油的基地之一。3#常减压装置能力为800万吨/年,1#加氢裂化装置能力为100万吨/年。
⑾扬子石化隶属中石化,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为800万吨,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炼化一体型企业。
⑿江苏泰州炼厂新建的150万吨/年CDU因技术原因将推迟至9月份投产。该炼厂在泰州县高港区投资建设年加工能力为300万吨的燃料油生产项目,一期工程一套150万吨/年的原油蒸馏装置(CDU)原计划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新建的位于高港区的一套150万吨/粘的重油加工装置将于11月25日投入生产。
新装置由中石化和中海油合资建设,主要以海洋原油为原料,投产以后该厂每个月的燃料油产量将有望增加大约7万吨。泰州炼厂隶属中石化,泰州石化全称江苏泰州石油化工总厂,属于江苏陵光集团。现有原油加工能力350万吨/年,主产重交沥青、燃料油和甲乙酮等,与中国海洋石油合作,成立中海沥青(泰州)有限公司,加工中海油产自渤海湾的海洋重质原油,如秦皇岛32-6、蓬莱19-3等,因海洋重质原油为低硫原油,因此利用其生产的燃料油质量较好,产出的燃料油含硫小于1.00%,密度在0.97-0.98之间,为低硫环保型燃料。
⒀位于江苏淮安的清江石化隶属于中石化集团,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10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60万吨/年。
⒁荆门石化隶属中石化,地处湖北中部的荆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00万吨/年,加工进口原油和国产原油,为长江沿线主要炼厂之一。国内炼厂液化气产量排名第十五位。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是在原先6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基础上扩建而成,2005年10月中旬投产。
延迟焦化装置是以重油为生产原料,进一步深加工,出产汽油、煤油和柴油,同时副产石油焦,延迟焦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油的收率。
⒂九江石化隶属中石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炼厂,为中石化长江沿江主要炼厂之一,也是江西省境内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拥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主要加工国内的胜利油和部分海洋油。国内主要炼厂液化气产量排名第二十六位。
⒃长岭炼厂隶属中石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为中石化华中地区主要炼厂之一。目前,其原油年加工能力为500万吨,主要加工胜利油田原油和进口原油,同时具备聚丙烯生产能力7万吨/年。
⒄目前,巴陵石化公司在建的国内首套年产万吨级SEBS(氢化SBS)新装置即将全线开车。这套装置,是同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和总部“十条龙”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设这项工程,是巴陵石化公司调整产业结构,做精做强锂系聚合物、环氧有机氯等核心业务,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举措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巴陵石化公司可谓典型的“小而全”,共有各类装置54套,能生产10大类48个产品,平均每套装置年生产能力仅5000吨。装置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大路货”、竞争力差、亏损严重。
通过缩短战线,凸显主业,形成了以一个基础(化工原料型原油加工装置)、三大拳头(锂系聚合物、商品环己酮、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为核心的产品格局。巴陵石化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锂系聚合物、最大的商品环己酮以及惟一成龙配套的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生产企业。
隔膜碱装置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安全隐患多,一度被列入停产“黑名单”。去年,他们筹资900万元对装置进行技术升级,全部采用DCS系统控制,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提高了装置安全系数,烧碱年产能可达4万吨。
年产过万吨的环氧树脂装置是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的“精品”。通过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优化和技术创新,实现了产能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成本下降,赢利空间得到拓展,年增销售收入近2亿元,增效近1000万元。
该公司全套引进的年产2.4万吨环氧氯丙烷装置含氯丙烷和氯丙烯两个单元,其生产的氯丙烯占据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去年,通过对装置进行改造,巴陵牌氯丙烯总产能超过5.3万吨,产品质量能全面满足农药、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及医药等各行业的要求,装置改造直接增效逾千万元,企业在国内同行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通过结构调整,巴陵石化公司的环氧树脂专用化、系列化、功能化生产技术和环氧氯丙烷清洁生产技术等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出的光固化涂料专用环氧树脂,可完全顶替同类进口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仅半年时间就新增利润115万元。同时,自主开发的高附加值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新产品质量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完全能顶替进口,市场前景看好,去年创效1000万元。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BS装置,近年在结构调整中,成功实现了产量“五级跳”:1万吨、3万吨、5万吨、7万吨、12万吨。该公司每次对装置的动态结构调整,都有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技术支持,技术进步对效益的贡献率逐步增加。目前,他们已实现了5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不同牌号SBS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段里对不同牌号产品的需求,装置生产完全走上了市场化轨道。
巴陵石化把持续提高SBS质量的方向定位在与世界同类优质产品媲美上,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瓶颈”问题进行招标攻关,解决了产品“黄变”和熔融指数难以控制等国际性难题,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国内道路沥青特点研制开发出针对性强、用量少、成本低的多个牌号的SBS专用道路沥青改性料,在多个重点道路建设项目中得以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
在呈多元化、辐射式发展的产品结构调整中,巴陵牌SBS用途也得到广泛拓展,至今已衍生出40多个牌号的混合粒料系列产品,产品应用覆盖了制鞋行业、道路沥青改性、塑料改性、防水卷材、黏合剂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巴陵石化公司还自主开发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更高的SIS(苯乙烯—异戊二烯)新产品和更适宜聚合物改性的SEBS新产品工业化生产成套技术。
在持续创新这一巨大“引擎”的拉动下,巴陵石化已成为国内SBS生产线最多、能力最大、品种和牌号最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系聚合物生产企业,拥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锂系聚合物及其催化剂综合技术。去年,巴陵牌SBS总产量达14.4万吨以上,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科腾聚合物厂(18万吨/年),位居世界第二。
⒅武汉石化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为沿江5家炼厂之一,目前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拥有2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一套、150万吨/年常压和80万吨/年催化裂化联合装置一套、1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一套,30万吨/年的催化重整装置一套,新建的15万吨/年的芳烃抽提装置已经竣工,目前进入油联运测试阶段。在2005年下班年启动其800万吨/年一次产能扩建项目和与之相配套的7套二次深加工设备建设。
⒆安庆石化提炼油种以中原、胜利油为主,进口油种约占原油总加工量的3成左右。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3年安庆石化实际加工原油330.96万吨。
⒇洛阳石化是河南省内最大的炼厂,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国有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一体化的石化企业,是我国中部地区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企业始建于1978年,1984年开工投产之后,边生产边建设,最终于1993年全面完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单系列500万吨/年的炼油工程建设。2000年9月,总投资64亿元的洛阳化纤工程也全面建成投产。目前该炼厂现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以加工中原原油、塔里木原油、吐哈原油及进口原油为主,但之前因二次装置配套不足,实际综合加工能力仅约500万吨/年左右。洛阳石化新建的一套延迟焦化装置已于日前正式动工,该套装置的年加工能力为140万吨,预计在2007年第2季度将建成投产。
延迟焦化装置是以常压渣油为原料,深加工得到液化气、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的一种炼厂常用生产装置,可以大幅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
前不久,洛阳石化聚丙烯公司生产的“五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平膜(BOPP平膜)”被认定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荣获了河南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洛阳石化2万吨/年BOPP薄膜装置主生产线全套工艺设备从法国DMT公司引进。该生产线采用“五层共挤”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可生产包装膜、烟膜、电容膜等多种高档薄膜产品,最高生产车速可达到450米/分钟,薄膜厚度范围为12微米~80微米。五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平膜是以该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薄膜JF300为原料,紧密结合市场需要而研发生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洛阳石化聚丙烯公司生产的BOPP平膜产品,现已销往全国9个省、市,用户反映良好。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填补了河南省薄膜市场同类产品空白,缩小了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了装置国产化水平和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得以改善,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21)济南炼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隶属于中石化,该厂始建于1971年,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500万吨/年;该炼厂主要加工胜利原油,而进口原油在其石油需求中的比例为20%左右。但其配套设施有所不足,二次加工能力只有350万吨/年。
(21)中国蓝星集团石化公司济南长城炼油厂(简称长城炼油厂)原属国家保留的82家地方炼油企业之一,始建于1972年,曾隶属于济南军区以及济南市石油化学工业局。后在2002年底被中国化工集团公司(ChemChina)下属的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收购。现有主要生产装置有: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15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4万吨/年的沥青装置。油库方面,该厂有原油罐4万立方米,成品油罐3.4万立方米,以及50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从2月底开始,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计划性停产检修。据称,此次检修是为了配合装置的改建,期间该厂将对原有15万吨/年的催化装置改扩建,加工能力提升至17万吨/年。
早上好,两者可以用于乳液体系树脂的成膜,醇酯-12用于流平,乙二醇叔丁醚和BCS、DBES一样是渗透剂,有利于你的成膜树脂与底面增强附着力。前者有必要加,后者没必要用叔丁醚,BCS(乙二醇丁醚)或者PM(丙二醇甲醚)都可以而且更廉价,PM和DPM还有水溶性偶联剂的附加增效,请参考,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用的比较多。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可以用来生产甲醛、二甲醚、醋酸、甲基叔丁基醚(MTBE)、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胺、氯甲烷、对苯二甲酸二甲脂、甲基丙烯酸甲脂、合成橡胶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甲醇不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是优良的能源和车用燃料,可以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动力燃料近年来甲醇制烯烃技术正日益受到重视甲醇也是生产敌百虫、甲基对硫磷、多菌灵等农药的原料甲醇经生物发酵可生产甲醇蛋白,用作饲料添加剂。此外,C1化学的发展,由甲醇出发合成乙二醇、乙醛、乙醇等工艺路线(现多由乙烯出发制得)正日益受到关注。
郑商所于2011年10月27日发布了甲醇期货合约上市挂牌基准价。甲醇期货合约ME203、ME204、ME205、ME206、ME207、ME208、ME209、ME210合约的挂牌基准价均为3050元/吨。甲醇期货正式挂牌交易。对此,众多贸易商都表示了浓厚的参与兴趣。业内人士认为,甲醇期货的上市有利于形成国内权威的基准价格,但不会完全取代当前的现货电子盘市场,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甲醇期货的介绍及交易细则)
二、甲醇期货交易所及交易代码
甲醇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代码:ME。
三、甲醇期货标准合约
四、甲醇期货价格有哪些影响因素
1、国家政策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随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甲醇产量的不断增长,甲醇作为替代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甲醇替代能源的目标主要是: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民用液化石油气和替代柴油,甲醇燃料替代汽油,甲醇制烯烃替代传统的石化原料。
为指导甲醇及相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2006年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煤制甲醇替代能源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
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以民用燃料和油品市场为导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先进煤气化(7.64,-0.06,-0.78%)技术和二步法二甲醚合成技术,建设大型甲醇和二甲醚生产基地,认真做好新型民用燃料和车用燃料使用试验和示范工作。
2007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正式颁布实施,规定对已建用气项目,维持供气现状。在建或已核准的用气项目,若供需双方已签署长期供用气合同,按合同执行,未落实用气来源的应在限定时间内予以落实。这使得部分拥有天然气资源优势的地区不能再新建、改扩建甲醇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甲醇行业产能扩张的步伐。
2007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11月10日起,全国陆上各油气田供工业用户天然气的出厂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400元,此举直接导致天然气制甲醇生产成本随之大幅上涨400元/吨左右。
2008年6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二甲醚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的通知》,将二甲醚适用增值税税率自2008年7月1日起下调4%,按13%的增值税税率征收增值税,此举对于上游原料甲醇的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2009年11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实施。同时,《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标准于12月1日开始实施。两个标准规范了车用甲醇燃油的使用,甲醇也由此“名正言顺”地成为汽车替代能源中的一员。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其中对合成氨和甲醇实施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提出了抑制过剩产能的总体要求。
2011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禁止建设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等煤化工项目。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其中将天然气制甲醇、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列为限制类,严格限制甲醇产能的无序扩张与盲目建设。
2011年7月1日起实施的《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明确了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料的使用规范,解决了流通以及消费领域的标准问题,长期看有利于促进二甲醚的消费增长。
2、国际能源价格
由于国际甲醇生产装置中90%以上采用天然气作原料,因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必将影响国际甲醇价格的波动。例如,2008年国际天然气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以美国HenryHub的天然气价格为例,2007年末为7.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08年5月底价格达到11.3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涨了57.9%。受成本推动的影响,国际甲醇价格持续上涨,也带动了国内甲醇价格出现大幅上涨。2009年国际天然气价格维持低位徘徊,仍以美国HenryHub的天然气价格为例,3-7月份的天然气价格在3.52-3.9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低位徘徊,带动了国际和国内甲醇价格大幅回落。2010年以来,除在低温支撑的冬季,天然气价格有所反弹外,国际天然气价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降低了国际甲醇生产成本及价格。
原油是与天然气、煤炭并列的基础性能源,是国际能源价格变动的风向标,而天然气、煤炭均是甲醇的重要原料,因而油价的变动及传导对甲醇价格也有着重要影响。1998-1999年国际油价较低,甲醇价格也较低。自2000年起,国际油价稳步攀升,甲醇价格也随之走高,油价居高不下,甲醇价格也难以下调。2008年国际油价大跌,国内外甲醇价格也纷纷回落。近年来油价在高位宽幅震荡,甲醇价格也波动频繁。
3、国内外新增产能
甲醇燃料、二甲醚和甲醇制烯烃的预期消费刺激了甲醇的大规模建设。国际方面,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特别在中东、拉美和北非地区,由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据预测,未来5年,世界净增甲醇装置产能将达1100-1300万吨,而世界主要甲醇进口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和欧洲,进口总量仅净增277万吨,其他如中东和中南美洲地区的甲醇市场容量有限,消费量极少。因此,世界甲醇生产企业必须寻找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去消化上千万吨多余的产能,其目标市场首选亚洲,尤其是中国。国际上大型甲醇生产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和储运设施,以便将生产的甲醇运往世界各地销售。因此,未来国际市场上的新增产能将对我国甲醇市场造成巨大的外部冲击。
从国内来看,2002年3月以来,受甲醇下游产品需求的强劲拉动,国内甲醇价格呈现稳步上扬态势,甲醇企业生产利润较为可观,同时,基于对甲醇燃料和甲醇制烯烃前景的良好预期,相关企业大量扩张和新建甲醇生产装置。2008年我国甲醇产能2338万吨2009年增加379万吨,产能达到2717万吨2010年增加1040万吨,产能大幅增至3757万吨。,2011年我国甲醇产能将再增加1110万吨,届时甲醇总产能超过4800万吨。我国甲醇行业释放的大量产能,与国外巨大的甲醇产能“迎头相撞”,必将对未来的甲醇价格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国内外大型装置减停产
由于甲醇装置日趋大型化,年产百万吨级装置已投入运行,这些大型或超大型装置一旦检修或意外停车均会影响市场供应而引起价格波动。
例如,2002年末,马来西亚纳闽岛(Labuan)的66万吨/年装置因故障处于低负荷运行,印尼Kaltin甲醇公司66万吨/年装置因天然气供应不足而以75%负荷运行,导致东南亚市场甲醇价格上涨至210-220美元/吨,国内甲醇也上涨到2130-2200元/吨。
再如,2006年8月下旬开始,两个月的时间内,国内甲醇市场价格上涨5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受海外装置集中停产,国际市场甲醇供应骤减,价格暴涨的影响。2006年7-8月份,国际上一些大的甲醇装置相继停产或检修。8月中旬,大西洋(9.02,0.12,1.35%)甲醇生产公司(AMPCO)在赤道几内亚的110万吨/年甲醇装置,由于事故造成完全停工,而其在特立尼达的189万吨/年装置也在7月中旬进行非计划停工检修,直到9月初才重新开车委内瑞拉Super Metanol公司78万吨/年甲醇装置7月29日出现故障停车印尼PT Medco公司8月22日关闭了其一套35万吨/年甲醇装置,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计划内检修伊朗国家石化产品公司延迟了其在Assaluyeh的170万吨/年甲醇装置生产,直至年底开车。受此影响,美国甲醇现货市场价格在8月底和9月初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欧洲本地甲醇装置正处于年度计划检修期,也推动了欧洲甲醇价格的上涨。资料显示,美国市场甲醇价格从8月中旬开始上涨,最高达783美元/吨,比年初上涨145%欧洲市场甲醇价格最高也达540美元/吨,比年初上涨77%。欧美甲醇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拉动了国际市场整体行情的上升。8月末,Methanex公司甲醇对亚洲10月份的合同价格涨至550美元/吨(CFR),比9月份上涨了130美元/吨。
5、下游需求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我国是除乙烯、丙烯、苯之后的第四大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
未来5年全球甲醇需求的主要增长来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除了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拉动外,醇醚替代能源的发展以及甲醇制烯烃的产业化推进,都将进一步增加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的需求。
甲醛是甲醇的传统下游产品,多年来稳居甲醇消费的首位,2010年占我国甲醇消费的27%,未来我国甲醛消费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醋酸是甲醇的另一种传统下游产品,2010年占我国甲醇消费的11%,从总体形势看,我国醋酸产量仍将保持逐年上升趋势。
至于甲醇的三大潜在市场(二甲醚、甲醇汽油、甲醇制烯烃),在2010年前属于示范期,甲醇用量不会太大2010-2015年是成长期,用量较快增长2015-2020年则是高速发展期,用量高速增长2020年以后将步入稳步发展期,届时若用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甲醇需求量为3000万吨/年若用甲醇生产1000万吨烯烃,甲醇需求量为3000万吨/年再加上甲醇汽油及甲醇传统用途,甲醇总需求量将达8000万吨/年。尽管我国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等新兴消费领域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6、生产成本
我国的甲醇生产以煤炭、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其中以煤炭为主导,天然气次之,焦炉气所占比例近两年有所增加。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以煤炭为原料的甲醇生产装置最多,其中西北、华中、华北地区所占比例较大。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天然气制甲醇装置较多,分别占当地总产能的35%、51.1%和82.3%。以焦炉气为原料的装置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产能约255万吨,西北及东北地区各有约88-110万吨/年的焦炉气制甲醇装置。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甲醇生产装置呈现出分散化、小型化的特点,以年产20-50万吨的为主,约占总量的40%。由于规模小,产能低,又多以煤炭为原料,使得我国的甲醇整体生产成本偏高。2005年以来煤炭供应紧张,价格大幅度提升,致使甲醇生产成本至少提高了200元/吨。从种种迹象看,预计未来我国煤炭供应偏紧局面仍将维持,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天然气方面,根据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天然气制甲醇生产成本随之大幅上涨400元/吨左右。国内天然气消费与生产的缺口日益扩大,而进口天然气远高于国内市场价格,导致进口天然气亏损,为此,中石油(7.83,-0.02,-0.25%)、中石化和中海油对天然气涨价的呼声越发高涨,并于2006年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涨价方案。2007年初国家发改委已经与部分省市达成一致,计划天然气价格每年上浮5%-8%,直至与国际价格水平接轨为止。2010年以来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完全成本超过2400元/吨,以烟煤为原料的超过2200元/吨,以无烟煤为原料的超过2500元/吨。国内甲醇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将使甲醇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7、进出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甲醇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际上一些大的甲醇生产和贸易企业都将目标对准了中国市场。总体来看,我国甲醇进口经历了平稳运行、逐渐减少、急剧增加三个阶段。2001-2005年,我国每年进口甲醇在130万吨以上,之后有所减少。2009年以来,国外甲醇凭借低廉的成本优势打入国内市场,致使我国甲醇年进口量急增至500万吨以上。
进口甲醇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前些年国内价格基本以进口甲醇到岸价为基准,然后加价30%(含关税、商检费、仓储费、短途运输费、经销商利润等)形成国内市场价格。随着近年来我国甲醇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自给能力不断增强,国产甲醇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进口甲醇影响国产甲醇价格的局面。2009年以来,甲醇国际市场受中东地区低成本天然气装置大规模投产的影响,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导致我国进口量增长较快,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如果国内甲醇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将继续导致国外甲醇冲击国内市场。
2010年国内甲醇总产能达到3757万吨,且国内扩建、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我国的贸易角色在随后几年可能将由原来的甲醇进口国向出口国转变。我国甲醇价格逐渐与国际接轨,并可能产生倒挂致使进口量逐年减少,这是国内甲醇市场与国际甲醇市场之间正在发生的转变。
8、运输成本
我国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消费地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当前,我国大部分在建、拟建甲醇项目处在内蒙古、陕西、宁夏等西北地区,而当地的甲醇生产企业拥有铁路专线的为数不多,多数企业外销甲醇仍以汽运为主。总体而言,西部地区铁路运力紧张状况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仍将维持,运费也将呈上涨态势,而甲醇品种特性要求使用专用槽车运输,容易造成空返浪费运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铁路运输的紧张局面,致使甲醇从产区运往销区的稳定性、灵活性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甲醇的价格产生影响。
9、国内外价格联动程度
我国甲醇的进口依存度大体呈逐年提高的趋势,2007年仅为2.71%,2008年达8.76%,2009年猛增至31.96%,2010年下降至24.73%。我国甲醇市场与国际甲醇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甲醇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甲醇市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国外甲醇价格过低而国内甲醇价格过高,势必导致国外甲醇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将拉低国内甲醇价格反之,如果国外价格过高而国内甲醇价格过低,进口甲醇就会明显减少,同时国内甲醇生产企业还会想方设法增加出口,从而抬高国内甲醇价格。
我国甲醇进口量在2009-2010年猛增至500万吨/年以上,主要原因是国外甲醇低廉的价格。进口甲醇主要来自中东地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近年来致力于向下游延伸石化产业链,不断投资建设大型石化生产装置。据不完全统计,2007-2009年伊朗、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投产的甲醇产能就超过900万吨,加之中东地区的甲醇消费量很少,大部分以外销为主,中国成为他们主要的目标市场。国外生产1吨甲醇大约用1000立方米天然气,按当地天然气价格,甲醇完全生产成本只有1100~1200元/吨。相比之下,我国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其次是天然气和焦炉气,煤制甲醇占总产能的60%以上。按每吨甲醇需用煤1.4~1.6吨计算,根据同期市场的煤炭价格以及其他加工成本,国内煤制甲醇的完全生产成本大于2200元/吨。大量低价甲醇涌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甲醇市场的供求矛盾,拖累国内甲醇价格难以随成本增加而上扬。
10、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对甲醇价格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天气因素导致甲醇下游产品主要是甲醛的生产变化,从而引发甲醇的价格变化。例如:我国南方地区6至8月份,潮湿炎热的天气使得板材生产企业开工率降低,进入传统的淡季,甲醛生产企业由于下游板材需求下降,也纷纷减少生产,带动甲醇的需求进入淡季。
另一方面,恶劣的天气或天灾等不可抗力常常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输,导致甲醇供求失衡,引发价格变化。
例如,2006年7月,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华南地区甲醇货源紧张,进口货贸易商惜售心态强烈,不断抬高报价,当地行情也随之上涨,从月初的2600元/吨逐级攀升至2750元/吨。
再如,2009年11月上旬中国北方地区普降大雪,河北、山西、河南的降雪程度为六十年一遇,局部地区甚至为百年一遇。暴风雪影响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物流运输,干扰了诸多行业的正常生产。公路、铁路运输受阻或中断,造成资源紧缺、原料紧张、运输困难,山东、河北等地区甲醇供应紧张,加之当地企业减产或检修,更加剧了甲醇供应紧张局面,企业大幅上调出厂价格,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华东、华南地区价格涨至2800-2850元/吨,华北地区涨至2300-2800元/吨,华中地区涨至2600-2800元/吨,西南、西北等地区价格上涨300-400元/吨不等。
11、库存因素
甲醇的仓储需要依托专业的液体化工仓库进行,在当前我国甲醇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并受相关运输条件影响较大的背景下,甲醇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价格与当地库存水平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表现为:库存水平较高,价格走低库存水平较低,价格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