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盐酸 > 正文

丙三醇简介

傻傻的冥王星
甜美的刺猬
2023-01-01 06:03:25

丙三醇简介

最佳答案
优秀的小笼包
虚幻的蜜蜂
2025-07-09 14:11:26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甘油概述 3.1 中文名称3.2 英文名称3.3 CAS3.4 分子式3.5 分子质量3.6 结构式3.7 沸点3.8 熔点3.9 性状描述3.10 生产方法 3.10.1 天然甘油的生产3.10.2 合成甘油的生产 3.11 用途 4 甘油药典标准 4.1 品名 4.1.1 中文名4.1.2 汉语拼音4.1.3 英文名 4.2 结构式4.3 分子式与分子量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4.5 性状 4.5.1 相对密度 4.6 鉴别4.7 检查 4.7.1 颜色4.7.2 氯化物4.7.3 脂肪酸与酯类4.7.4 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4.7.5 二甘醇、乙二醇与其他杂质4.7.6 炽灼残渣4.7.7 铁盐4.7.8 重金属 4.8 含量测定4.9 类别4.10 贮藏4.11 制剂4.12 版本 5 甘油说明书 5.1 药品名称5.2 英文名称5.3 丙三醇的别名5.4 分类5.5 剂型5.6 甘油的药理作用5.7 甘油的药代动力学5.8 甘油的适应证5.9 甘油的禁忌证5.10 注意事项5.11 甘油的不良反应5.12 甘油的用法用量5.13 丙三醇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5.14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甘油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甘油 已经自动替换为 丙三醇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bǐng sān chún

2 英文参考

propariol

3 丙三醇概述

丙三醇即1,2,3三羟基丙烷或甘油,是许多脂质的重要成分。丙三醇为无色无臭有甜味的粘稠液体,比重1.2613(20/4°),沸点290℃。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有极大的吸湿性,稍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氯仿。丙三醇可用于制造硝化丙三醇,醇酸树脂等。也可用作飞机和汽车液体燃料的抗冻剂,玻璃,纸的增塑剂以及化妆品、皮革、烟草、纺织品等的吸湿剂。在实验室中可用以保存标本。以油脂为原料制取肥皂时可得到丙三醇。也可用发酵或人工合成法制取。

3.1 中文名称

丙三醇、甘油、1,2,3甘油、丙三醇酯

3.2 英文名称

Glycerin;Glycerol;1,2,3trihydroxypropane;technical glycerine;glycerin mist;glycerin, anhydrous

3.3 CAS

56815

3.4 分子式

C3H8O3

3.5 分子质量

92.09

3.6 结构式

3.7 沸点

290℃

3.8 熔点

18183℃

3.9 性状描述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可燃。熔点17.8℃(18.17℃,20℃)。沸点290℃(分解),263.0℃(53.2kPa),240.0℃(26.6kPa)167.2℃(1.33kPa)153.8℃(0.665kPa),125.5℃(0.133kPa),闪点(开杯)177℃,相对密度1.26362(20/20℃),自燃点392.8℃,折射率1.4746,粘度(20℃)1499mPa·s,蒸气压(100℃)26Pa,表面张力(20℃)63.4mN/m。

丙三醇能与水和乙醇混溶,水溶液为中性。1份丙三醇能溶解在500份乙醚或11份乙酸乙酯中。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无气味。纯丙三醇外置于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的有光泽斜方晶体,含少量水即妨碍结晶。

不同浓度(重量%)的丙三醇水溶液的冰点为:10%,1.6℃;30%,9.5℃;50%,23.0℃;66.7%,46.5℃;80%,20.3℃;90%,1.6℃。在自然界中,丙三醇主要以丙三醇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3.10 生产方法

丙三醇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丙三醇俗称天然丙三醇;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丙三醇俗称合成丙三醇。

3.10.1 天然丙三醇的生产

1984年以前,丙三醇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直到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丙三醇的主要原料,基中约42%的天然丙三醇得自制皂副产,58%得自脂肪酸生产。制皂工业中油脂的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产物分成两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丙三醇,下层是废堿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丙三醇稀溶液,一般含丙三醇916%,无机盐820%。油脂反应。油脂水解得到的丙三醇水(也称甜水),其丙三醇含量比制皂废液高,约为1420%,无机盐00.2%。

近年来已普遍采用连续高压水解法,反应不使用催化剂,所得甜水中一般不含无机酸,净化方法比废堿液简单。无论是制皂废液,还是油脂水解得到的丙三醇水所含的丙三醇量都不高,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丙三醇的生产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丙三醇,以及粗丙三醇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这一过程在一些书刊中有详细介绍。

3.10.2 合成丙三醇的生产

从丙烯合成丙三醇的多种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氯化和氧化。现在工业上仍在使用丙烯氯化法及丙烯不定期乙酸氧化法。

(1)丙烯氯化法 这是合成丙三醇中最重要的生产方法,共包括四个步骤,即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二氯丙醇皂化以及环氧氯丙烷的水解。环氧氯丙烷水解制丙三醇是在150℃、1.37MPa二氧化碳压力下,在10%氢氧化和1%碳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生成丙三醇含量为520%的含氯化钠的丙三醇水溶液,经浓缩、脱盐、蒸馏,得纯度为98%以上的丙三醇。

(2)丙烯过乙酸氧化法 丙烯与过乙酸作用合成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异构化为烯为丙醇。后者再与过乙酸反应生成环氧丙醇(即缩水丙三醇),最后水解为丙三醇。

过乙酸的生产不需要催剂,乙醛与氧气气相氧化,在常压、150160℃、接触时间24s的条件下,乙醛转化率11%,过乙酸选择性83%。上述后两步反应在特殊结构的反应精馏塔中连续进行。原料烯丙醇和含有过乙酸的乙酸乙酯溶液送入塔后,塔釜控制在6070℃、1320kPa。塔顶蒸出乙酸乙酯溶剂和水,塔釜得至丙三醇水溶液。此法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采用过乙酸为氧化剂,可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简化了流程。

生产1t丙三醇消耗烯丙醇1.001t,过乙酸1.184t,副产乙酸0.947t。

目前,天然丙三醇和合成丙三醇的产量几乎各占50%,而丙烯氯化法约占合志丙三醇产量的80%。我国天然丙三醇占总产量90%以上。

3.11 用途

丙三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醇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等领域的丙三醇耗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将继续增长。

我国前几年丙三醇的消费构成为涂料35.7%,牙膏32.6%,化妆品4.8%,卷烟6%,医药5.9%,聚醚4.8%,其它10.2%。在药物和化妆品制造中,丙三醇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甜味剂,广泛用。

丙三醇与对硝基苯胺环合,可得到是间体6硝基喹啉。丙三醇与硬脂酸化得到的单硬酯是一种赋形剂,用作亲水性软膏的基质。

丙三醇经消除反应得到丙烯醛,曾用于生产蛋氨酸和戊二醛。

以丙三醇和磷酸为原料制得的丙三醇磷酸钾、丙三醇磷酸钠、丙三醇磷酸钙都用作营养药。丙三醇氯化可得到中间体一氯丙二醇,用于丙羟茶堿和愈创木酚丙三醇醚的生产。

丙三醇参加对羟基苯甲醛和,4,6三羟基3,5二甲基苯惭酮的环合、缩合,得到祛痰止咳药杜鹃素。丙三醇与丙酮缩合生成1,2异丙叉丙三醇醚。用于升高白血球药鲨肝醇的制造。丙三醇硝化得到三硝酸丙三醇酯,即血管扩张药硝化丙三醇。

丙三醇与2,5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环合,可得到中间体6甲氧基4,7二氮杂菲。丙三醇也是中音标体6甲氧基7硝基喹啉的原料。上述由丙三醇和芳香伯胺得到了几个喹啉衍生物,这类反应称斯克劳普(Skraup)反应。

丙三醇的另一大用途是制取醇酸树脂。目前世界涂料所用的树脂以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占的比例最大,其中,醇酸树脂涂料在美国和日本都占第一位。在醇酸树脂所用的多元醇中丙三醇占用量的42%。

丙三醇易于消化而无毒,可用作食品工业的溶剂、吸湿剂和载色剂。在调味和着色食品中,由于丙三醇具有粘性而有助于食品成型。在食品的快速冷冻中,丙三醇可用作与食品直接接角的传热介质。丙三醇还是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的润滑剂。此外,聚丙三醇和聚丙三醇和聚丙三醇酯在制造松脆食品和人造奶油方面的应用正逐年增加。

丙三醇在烟草中(主要是雪茄烟)用作湿润剂以保持烟草的湿润,防止脆化,增加烟草的甜味。在雪茄烟纸和过滤纸中,以三乙酸丙三醇酯的形式用作增塑剂。三乙酸丙三醇酯在烟草工业中占丙三醇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19701986年间我国丙三醇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3%,但同期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19831986年我国共进口甘油5.24万吨,平均年进口1.31万吨,占年消量的1/4。丙三醇已被公认为是无毒的安全的物质,人或动物口服大剂量天然或全成丙三醇不出现有害影响,人体静脉注射5%丙三醇溶液也示发生中毒现象。

美国全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NIOSH)规定水中丙三醇含量在1000mg/L以上对人体无害。

4 丙三醇药典标准4.1 品名4.1.1 中文名

丙三醇

4.1.2 汉语拼音

Ganyou

4.1.3 英文名

Glycerol

4.2 结构式

4.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3H8O3    92.09

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1,2,3甘油。含C3H8O3不得少于95.0%。

4.5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

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

4.5.1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A),在25℃时不小于1.2569。

4.6 鉴别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77图)一致。

4.7 检查4.7.1 颜色

取本品5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与对照液(取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加水稀释至50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4.7.2 氯化物

取本品5.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硫酸盐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

4.7.3 脂肪酸与酯类

取本品40g,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10ml,摇匀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数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4.0ml。

4.7.4 丙烯醛、葡萄糖与铵盐

取本品4.0g,加10%氢氧化钾溶液5ml,混匀,在60℃放置5分钟,不得显黄色或发生氨臭。易炭化物  取本品4.0g,照易炭化物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O)项下方法检查,静置时间为1小时,如显色,与对照溶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溶液0.2ml、比色用重铬酸钾溶液1.6ml与水8.2ml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4.7.5 二甘醇、乙二醇与其他杂质

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每1ml中含0.5mg正己醇的甲醇溶液)5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二甘醇、乙二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二甘醇、乙二醇各0.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和丙三醇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有丙三醇400mg,二甘醇、乙二醇、正己醇各0.1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E)试验,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00℃,维持4分钟,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5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6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各组分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二甘醇和乙二醇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得大于5%。依次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含二甘醇与乙二醇均不得过0.025%;如有其他杂质峰,扣除内标峰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量(包含二甘醇、乙二醇)不得过1.0%。

4.7.6 炽灼残渣

取本品20.0g,加热至发火,停止加热,使自然燃烧后,放冷,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2mg。

4.7.7 铁盐

取本品10.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2%)。

4.7.8 重金属

取本品5.0g,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4.8 含量测定

取本品0.20g,精密称定,加水90ml,混匀,精密加入2.14% (g/ml)高碘酸钠溶液50ml,摇匀,暗处放置15分钟后,加50%(g/ml)乙二醇溶液10ml,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加酚酞指示液0.5ml,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红色,30秒内不褪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21mg的C3H8O3。

4.9 类别

润滑性泻药。

4.10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4.11 制剂

丙三醇栓

4.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丙三醇说明书5.1 药品名称

丙三醇

5.2 英文名称

Glycerol

5.3 丙三醇的别名

甘油;洁达;Glycerin

5.4 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 >促泻药物

5.5 剂型

1.栓剂:1.5g,3g,各含丙三醇约90%;

2.溶液:10%丙三醇生理盐水溶液、10%丙三醇葡萄葡萄糖溶液、10%丙三醇、10%甘露醇复方溶液、50%丙三醇盐水溶液、丙三醇维生素维生素C钠注射剂。

5.6 丙三醇的药理作用

1.软化、润滑大便,使之易于排出,便秘时可用丙三醇栓剂或50%溶液 *** 。另外,丙三醇还 *** 直肠收缩,引起排便反射。

2.脱水:丙三醇为强力高渗性溶液。口服或注射给药后,丙三醇可升高血浆渗透压,渗透作用使水从血管外流向血浆,故可降低颅内压。据推测,丙三醇降低颅内压还有其他机制,如增加缺血区血流量,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并增加丙三醇酯合成(实验动物中,自由脂肪酸能够导致昏迷、升高颅内压、浮肿、线粒体肿大,还会引起Reye’s综合征)。同样,丙三醇升高血浆渗透压也可引起眼压降低。丙三醇降低眼压也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如减少房水等。

3.吸湿作用:丙三醇外用能使局部组织软化。丙三醇与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具有明显协同作用。降压作用机制与甘露醇相同。但眼部有炎症时,血房水屏障崩溃,眼内丙三醇浓度升高,渗透压差降低,因此降压作用明显减弱。

5.7 丙三醇的药代动力学

甘丙三醇口服给药后吸收良好,并迅速代谢。用于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时,口服10~30min起效,1h后降低眼压的作用达最大效应,作用持续5h。静脉给药用于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时亦为10~30min起效(丙三醇起效时间比尿素和甘露醇慢)。口服和静脉给药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持续2~4h。直肠给药用于软化大便时15~30min起效。80%的丙三醇在肝脏中代谢为葡萄糖或糖原,并氧化为水和二氧化化碳,10%~20%在肾脏中代谢。丙三醇可被肾小球滤过,在浓度达到0.15mg/ml时,完全由肾小管重吸收。但在浓度更高时,丙三醇可在尿中出现并导致渗透性利尿。丙三醇的清除半衰期为30~45min。

5.8 丙三醇的适应证

1.丙三醇栓剂用于便秘。尤其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能润滑并 *** 肠壁,软化大便。

2.溶液用于降低颅内压和眼压。

3.溶液外用可防治冬季皮肤干燥皲裂。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严重恶心、呕吐病例,口服用药困难,不宜用丙三醇口服。

5.9 丙三醇的禁忌证

1.糖尿病。

2.颅内活动性出血。

3.头痛、恶心、呕吐患者。

4.对丙三醇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5.完全无尿者。

6.严重脱水者。

7.急性肺水肿或即将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

8.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5.10 注意事项

1.(1)心、肝、肾病患者;(2)溶血性贫血患者。

2.严禁同氧化剂配伍。

5.11 丙三醇的不良反应

口服有轻微不良反应,如头痛,咽部不适、口渴、恶心、呕吐、腹泻及血压轻微下降等。空腹服用较明显。丙三醇高浓度(30%以上)静脉滴注可引起溶血和血红蛋白尿,浓度不超过10%则不会引起此种不良反应。

5.12 丙三醇的用法用量

1.降低眼压和颅内压:口服50%丙三醇溶液(含0.9%氧化钠),每次200ml,每天1次。必要时每天2次,但要间隔6~8h。

2.直肠给药:便秘:使用栓剂,每次1粒(大号栓)塞入 *** 。

3.外用:10%~20%丙三醇溶液涂搽。

4.静脉注射:30%丙三醇(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但可引起血尿,系肾动脉损伤所致。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3 药物相互作用

1.高效、低毒、剂量小和用药时间短,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

2.20%丙三醇和33.3%山梨醇混合液联用具有相加作用。静脉注射25ml/kg,具有作用显著,溶液性质稳定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适用于各型青光眼和内眼手术术前准备。

3.丙三醇与维生素C或山梨醇混合液同时静脉注射,可避免血尿,并取得良好的降眼压效应。

5.14 专家点评

最新回答
动听的路人
清爽的乌龟
2025-07-09 14:11:26

丙三醇与什么物质反应变成氯丙醇

【用丙三醇生成氯丙醇的反应】而丙三醇(甘油)在强酸或高温条件下与氯化氢(盐酸)发生反应,氯化氢取代醇羟基而生成氯丙醇,以3-氯-1,2-丙二醇为主。

呆萌的铃铛
自觉的黄豆
2025-07-09 14:11:26
酸水解植物蛋白(HVP),配制酱油在生产时会添加一定量的酸水解植物蛋白,酸水解植物蛋白是由大豆经酸水解得来,而大豆等原料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在强酸作用下脂肪断裂水解产生丙三醇(甘油),丙三醇被盐酸(HCL)取代醇羟基而生成氯丙醇.

苹果身影
怡然的茉莉
2025-07-09 14:11:26
丙三醇是多羟基化合物,可以和Cu2+生成绛蓝色溶液;1-丙醇、2-丁醇不能;分别向1-丙醇、2-丁醇中加入浓盐酸和氯化锌的混合物(卢卡氏试剂),1-丙醇出现白色浑浊较慢、2-丁醇较快.

繁荣的水池
甜美的草莓
2025-07-09 14:11:26
四、焊剂含量测定(焊丝)

实验方法:减量法

1.试剂: 丙三醇、异丙醇(无水乙醇或95乙醇)

实验步骤:

1.取样:取焊丝10~20g,并准确称至0.001g,质量为m1。

2.熔样:取大约60g丙三醇于烧杯中,加热至冒白烟,用长镊夹取样品,轻轻放入溶液中

继续加热至微沸。

3.洗样:待样品冷却,凝固后取出,用水冲净,再用异丙醇将表面擦净。

4.称样:准确称量上述样品,质量为m2,

焊剂含量% = (m1 - m2)/m1× 100

五、锡含量测定

实验方法:滴定法

1.试剂: (1)浓硫酸H2SO4

(2)浓盐酸HCl

(3)KIO3标准溶液(0.004000g/ml,需标定)

(4)Al片、锡粒(99.99%以上)

(5)碳酸氢钠饱和溶液、1%的淀粉溶液

2.仪器:酸式滴定管、玻璃弯管(带胶塞)、锥形瓶

3.实验准备

(1)KI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A:配制:称5.2gKIO3、26gKI、0.9gNaOH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 加热

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于20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线,混匀备用。

注: 1.若溶液不澄清,应先过滤后稀释。

2.此溶液应避光保存,每次标定后使用。

B:标定:

1.准确称取0.100g纯锡,质量为m,置于锥形瓶中。

2.加入20ml浓硫酸,加热,至冒白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加入70ml纯水,沿壁缓慢加入,摇匀,静置。

4.加入50mlHCL后,再加入1.5~2gAl片,迅速塞紧瓶口,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加热, 且胶管一端插入NaHCO3饱和液中,反应至冒大泡,迅速用水冲冷。

5.加入5ml淀粉溶液,快速用KIO3溶液滴定, 至溶液由无色变成淡兰紫色,持续15S即可。消耗KIO3溶液体积为V3溶液体积为V3溶液体积为V

滴定度T = m/v (g/ml)

(2)饱和NaHCO3溶液配制3溶液配制3溶液配制

取与所需溶液等体积的纯水,然后慢慢加入NaHCO3,边加边搅拌,至固体溶解。

(3)1%的淀粉溶液配制

取30ml纯水加热至沸,溶入1.0g淀粉,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9ml纯水,备用。

4.锡含量测定

A:试样制备

取20~30g焊丝,用甘油加热熔化,以除去焊剂,冷却后,用镊子夹出后, 用水洗再用异丙醇将表面擦净,备用。

B:测定

将A所得试样锯末,准确称取约0.150g,加入H2SO4等,其余步骤同KIO3溶液标定。

原始记录模式:

硫酸纸重:

TKIO3×V

Sn%= ——————— ×100

至于反应如下:

1.10-2氯化亚锡甘油溶液:称取1.5g分析纯氯化亚锡于烧杯中,加20mL浓盐酸,加热溶解后,再加80mL纯甘油(丙三醇),搅匀后将此溶液转入塑料壶中密封备用。此溶液易受氧化而失效,需及时更换。

动人的哈密瓜,数据线
玩命的秀发
2025-07-09 14:11:26
丙酮,CH3COCH3,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丙三醇

产品英文名 GlycerineGlycerol

产品别名 甘油(1,2,3-)丙三醇

分子式 CH2(OH)CH(OH)CH2(OH)

产品用途 用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学、纺织、造纸、油漆等行业

CAS号 56-81-5

毒性防护 无毒。即使饮入总量达100g的稀溶液也无害,在机体内水解后氧化而成为营养源。在动物实验中,如使之饮用极大量时,具有与醇相同的麻醉作用。

包装储运 采用铝桶或镀锌铁桶包装或用酚醛树脂衬里的贮槽贮存。贮运中要防潮、防热、防水。禁止将甘油与强氧化剂(如硝酸、高锰酸钾等)放在一起。按一般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可燃,低毒。熔点18.17℃。沸点290℃(分解)。闪点(开杯)177℃。密度1.261g/cm3。自燃点392.8℃。折射率nD(20℃)1.474。粘度(20℃)1499mPa·s。蒸气压(100℃)26Pa。表面张力(20℃)63.4mN/m。与水和乙醇混溶,水溶液为中性。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约500倍的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

质量标准 GB 687-77

分子量

结构式

消耗定额 原料名称 规格 消耗,kg/t

1、天然油脂水解法 肥皂废液 1080

三氯化铁 95% 16

盐酸 35% 110

液碱 95% 300

纯碱 98% 50

2、环氧氯丙烷法 环氧氯丙烷 93% 1200

纯碱 42% 90

烧碱 98% 600

狂野的音响
传统的板栗
2025-07-09 14:11:26

晚上好,要看具体是哪一种强酸,丙三醇在常温条件下能溶于30%浓盐酸并无限被水溶液部分稀释兼容,也能溶于浓硝酸有催化条件存在时能生成三硝酸甘油酯,和98%浓硫酸和发烟硫酸无法兼容脱水生成缩水甘油醚,没有试过磷酸是什么情况估计应该能互溶。有机强酸中甲酸和乙酸都能任意比例溶解,但是像是对甲苯磺酸和氨基磺酸(固体硫酸)不溶于丙三醇会直接沉淀。

体贴的方盒
悦耳的月饼
2025-07-09 14:11:26
不加其它试剂就无法鉴别的一组无色溶液是:

A.NH4NO3、Na2SO4、CuSO4、MgCl2

B.MgCl2、BaCl2、NaOH、H2SO4

C.NaBr、AgNO3、HCl、KI

D.NaNO3、BaCl2、Na2CO3、H2SO4。

选B

A. CuSO4为蓝色溶液,虽然其他三组不能鉴别,但不符合题目中的一组“无色溶液”。

B.BaCl2+H2SO4生成BaSO4沉淀,加入另外两种溶液沉淀都不溶。MgCl2+NaOH生成Mg(OH)2沉淀,加入另外两种溶液,沉淀溶解的那一种为H2SO4,另一种为BaCl2。但MgCl2和NaOH无法区分。

C. 分别与其他三种溶液产生白色、淡黄色、黄色沉淀的是AgNO3,与AgNO3产生白色沉淀的是HCl,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NaBr,产生黄色沉淀的是KI。

D.与其他三组无明显现象的是NaNO3,剩下三组中,与另外两组都有沉淀生成的是BaCl2,设剩下的Na2CO3、H2SO4分别为A、B,向BaCl2与A生成沉淀的滤液中加B有气泡生成,则A为H2SO4,B为Na2CO3。

CO2和NO组成的混和气体VL,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L):

A.V/2 B.V/3 C.5V/6 D.V。

2CO2+2Na2O2=2Na2CO3+O2

2NO+O2=2NO2

设CO2体积x,NO体积(V-x)

若上面两个反应都恰好发生,2CO2---O2---2NO---2NO2

则x=V-x

x=V/2,剩余的就是NO2

若x>V/2,即CO2更多,则生成氧气x/2,与NO反应时,氧气过量

2NO+O2=2NO2

2--1

V-x

剩余气体为NO2(V-x),过量O2为(x/2)-(V-x)/2=x-V/2

剩余气体共=(V-x)+(x-V/2)=V/2

若x<V/2,则CO2更少,则生成氧气在与NO反应时不足量,

剩余气体为NO和NO2,据N元素守恒,体积就是(V-x)

但由于x<V/2

则V-x>V/2

所以,剩余气体体积为,[V/2,V)

因此B不可能

将a mol/L 的盐酸和x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列出求混合溶液PH的计算式。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是 D 并写出各物质反应化学方程式

A苯酚 B甲醇C 甲酸 D甲醛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是 D

A苯酚 2C6H5-OH + Na -→ 2C6H5-ONa + H2↑

B甲醇 2CH3OH + Na --→ 2CH3ONa + H2↑

C甲酸 2HCOOH + Na --→ 2HCOONa + H2↑

D甲醛 不反应

某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 NA2CO3溶液中加入mgNA2CO3·5H2O固体,或加入ng五水NA2CO3粉末 保持温度不变 充分搅拌后 结果析出 相同质量的 NA2CO3·10H2O晶体 则m与n的关系?

A m>n

Bm<n

Cm=n

D 无法比较

ng“五水NA2CO3”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吧?

ng“五水NA2CO3”粉末是“无水碳酸钠”,那么。相同质量的 NA2CO3·10H2O晶体中含有的水的量也是相等的。那么,其中来自加五个结晶水的饱和溶液的水(设定为a)肯定也就少于来自加没有结晶水的饱和溶液中的水(设定为b)。保持温度不变,所以浓度是没有变化的。所以,扣除加的固体,还应该是饱和溶液。这一点很关键。要注意“析出的固体扣除加的固体,还应该是饱和溶液”。那么同样是饱和溶液a的水少,b的水多,相应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应该也是加五个结晶水的饱和溶液析出的“溶液”比加没有结晶水的饱和溶液析出的“溶液”少。

已知4种强电解质的溶液,分别含有下列阴,阳离子中的各一种,并且互不重复:NH4+,Ba2+,Na+,H+,SO4 2-,NO3-,OH-,CO3 2-.将这4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B,C,D,进行如下实验

1.在A或D中滴入C,均有沉淀生成:

2.D和B 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A吸收:

3.A和D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B吸收

问A B C D是什么?

条件1说明C中有一种离子使A,D中的另两种离子产生沉淀。题中的任何一种阴离子均不能遇两种阳离子都产生沉淀。阳离子中只有Ba2+可以。所以C中有钡离子。综合看条件2,3,这八种离子能产生的气体只有氨气和CO2,又因为两次产生气体时都有D参与反应,所以D有铵根离子或氢离子,并且有氢氧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都不能共存,最后可推出D中有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即D是碳酸铵。氨气能被含氢离子的溶液吸收,CO2能被含氢氧根离子的溶液吸收。所以A,B其中一个含氢离子,另一个含氢氧根离子,所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C只剩下硝酸根离子,所以C是硝酸钡。再看条件1,A中有能使钡离子沉淀的离子,所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

现正开始使用一种安全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意外。这种气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0~5%NaNO3、0~5%陶土、23~28%Fe2O3粉、1~2%SiO2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撞车时,约在10毫秒(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2NaN3=2Na+3N2(365℃分解)反应在约30毫秒内完成,袋内充满N2气而胀大,阻止人体前冲。在以后的100~200毫秒内气体“消失”,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氧化钠。

(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失”、Na变成Na2O过程各需什么物质。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

(2)若气袋内放300g NaN3,在充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大气压,300K)气体。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4大气压(此时为350K)。问袋的体积有多大?

(3)配方中Fe2O3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

(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键等长(116pm)。写出其电子结构式;

(5)怎样做到既使混合物在30毫秒内迅速分解,但又不燃烧、爆炸?

单质A和单质丁加热生成黑色固体F

黑色固体F加试剂乙变为溶液G

溶液G加试剂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H

无色溶液H加AgNO3过滤得到某无色溶液

这种无色溶液加试剂丙可产生白色沉淀E

单质A又与氧化物C反应成物质B

物质B加试剂甲产生白色沉淀C

白色沉淀C加试剂乙变成无色溶液D

无色溶液D加试剂丙也生成白色沉淀E

问 A.B.C.D.E.F.G.H.M.甲.乙.丙.丁各是什么?

A丁中应该有一个是铁一个是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乙可能是某酸溶液,四氧化三铁溶了

G溶液中就应该有Fe3+离子

G和H反应要生成沉淀吧?可能是

H和Ag+相遇生成沉淀吧,那么H里就得有CL+离子

从镁铝合金上剪下一小片(约2g),立刻投入盛有20ml 50mol/L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1)由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2)反应开始时,合金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相当快,原因是:

(4)写出合金片与溶液反应时,可能形成的微电池,负极材料是:

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工业上以Ca(OH)2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8%。为什么?请帮助回答!

配平:Ca(OH)2+2HNO3+2H2O=Ca(NO3)2.4H2O

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以左式中的水份就是所用硝酸溶液中的水溶液,不多不少,则看配平式有:硝酸与水之比63:18,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3/(63+18)=78%

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一: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二:当有1mol的I2生成时,有( )mol还原剂被氧化

三:当有1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一: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KIO3 ),还原剂是( KI )

二:当有1mol的I2生成时,有( 5/3 )mol还原剂被氧化

三:当有1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

有两种白色粉末A、B,分别与H2SO4反应都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物质C,同时生成无色气体分别为D与E.D、E分别通入品红溶液,D褪色而E不能D能使溴水褪色而E不能.试确定:

A____ B____C____D_____E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五个)

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常见离子组成A,B,C,D四种物质,分别溶于水,已知A,C焰色反应成黄色,往A,B中分别加入氯化钡,均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A中沉淀溶解,生成可使石灰水变浊的气体而B中沉淀不溶,在D中加入硝酸银与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在D中滴入C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C,沉淀溶解。当A,B以物质的量比为1:2混合时,生成无色气体,B,C以物质的量比为1:2混合时,也生成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红色石蕊变蓝,但如果均以1:1混合,则上述均不出现气体

A,B,C,D各为何物质?

写出向D中加入过量C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2CO3 NH4HSO4 NaOH AlCl3�

(2)Al3++3OH-===Al(OH)3↓ Al(OH)3+OH-===AlO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