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中是否含有盐酸? 具体点
(1)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长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现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马铃薯、马铃薯干等代用。原料先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2)以含糖质原料酿醋,可使用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酿制各种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为原料。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
(3)以乙醇为原料,加醋酸菌只经醋酸发酵一个生化阶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冲淡为原料,应用速酿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制成白醋,再加调味料、香料、色料等物,使之成为具有近似酿造醋的风味的食醋。
食醋大致可分为3种,即酿造醋、合成醋、白醋。我国最多的是酿造醋。科学分析表明,酿造醋除含有5%-20%的醋酸外,还含有氨基酸和乳酸、琥珀酸、草酸、烟酸等多种有机酸,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I丰日B2、糖分以及芳香性物质醋酸乙醋。而以米为原料酿成的米醋,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最高。
自古以来,人们就已懂得酒在空气中自然氧化“酸败而成醋”的道理。实质上这个过程就是发酵作用。用发酵法制醋,其基本原理和酿酒大致相似,只需将糖化、酒化后得到的未经蒸馏的含酒产物,再和麸皮、谷糠、醋酸菌等混合后进行发酵,控制前期温度为40℃,后期为36℃,约经四十天之后,醋酸含量达5%以上,并不再上升时,即为成熟。这时,乙醇在醋酸菌的催化氧化下,便变成了醋酸:
醋酸菌
C2H5OH+O2=====CH3COOH+H2O
食用醋含醋酸约在5~6%左右,成醋发酵一般只能在黄酒、葡萄酒等酒类里进行,因为醋酸菌需要氮和磷作为养料。烧酒或纯酒精溶液一般都不可能通过发酵而制得醋酸。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多种多样生产食用醋的方法,我国醋的品种堪称世界第一,其中以山西成醋、广东白醋最为有名。
醋已成了我国人民独特口味的调制品,它还可以用来帮助消化食物、防止风寒感冒。但是醋中所含有的醋酸就远远不止于这些功能了。
醋酸又名乙酸,简写为Hac,Ac入表示醋酸根,是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液体(这里指的是含水很少的浓醋酸,我们食用醋只含约5~6%的醋酸,所以不具有上述特点),比重为1.049,沸点118℃,熔点16.5℃。当室温低于16.5℃时,醋酸就冰状结晶,因此6%以上的醋酸又叫冰醋酸。冰醋酸极易吸湿,能灼伤皮肤,造成皮肤脱水。
一般,我们发酵法得到的是较稀的醋酸溶液,只适于食用。要想得到浓度较大的乙酸,就要用到木材干馏或者有机合成的方法了。
用木材干馏的方法制取乙酸,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是一种综合利用的方法。它采用山区的树皮、枝丫、树根或者木材厂的劈头、锯末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里加热,使之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最后得到固、液、气态三种产物。固体就是木炭,气体是木煤气(主要是CO、CO2、CH4组成),液体产物叫做馏液,其中含有木焦油和木醋酸,很容易澄清并加以分离。
分离出来的木酸中含有醋酸、甲醇、丙酮,再加入石灰后,醋酸便被中和为醋酸钙,由于甲醇、丙酮的沸点较低,所以加热后很容易被分离掉,留下的CaAc2再加浓硫酸蒸馏,即可获得浓度为60%的醋酸。
合成法是近代大量生产醋酸的主要方法。将乙醛在催化剂醋酸锰存在下,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即得:
从石油化工中人们也已经找到了生产醋酸的工业方法,用石油等化工的重要产物烃类进行氧化是目前工业上合成醋酸的重要方向。
近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甲醇与CO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于175~254℃及低压下进行羰基化反应合成醋酸,也是值得注意的新工艺。
我们了解了醋酸的许多工业制成法,可别忘了它那数不清的工业用途,它在我们现代工业生产中也是一支重要的化工原料生力军。它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维纶)、醋酸纤维素(作为照相底片、人造丝的原料)、药物(如阿司匹林)、染料(靛蓝)、农药(2,4一滴等)等多种化工产品。另外,醋酸的酯类可作为喷漆的溶剂。醋酸和醋酸钠的缓冲溶液在农业上也有一定的运用(如进行土壤分析、农用微生物的培育等)。
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学名乙酸,也是酸性物质。一般含有百分之五,可以除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它们可以和酸起化学变化。在水壶里倒些食醋(主要成分CH3COOH,有机酸-醋酸),在火上温热一下,只见水垢上放出密密麻麻的小气泡,水垢便粉碎了
根据生活常识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可知: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中都含有酸.如: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化学式为HCl;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化学式为H 2 SO 4 ;食醋中含有醋酸,其化学式是CH 3 COOH;请你再举出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酸的名称和化学式:硝酸、HNO 3 .
答案;盐,HCl;硫,H 2 SO 4 ;醋,CH 3 COOH;硝酸、HNO 3 .
至于食醋。。。它是乙酸(醋酸)加点水再加什么乱七八糟的混合起来的,毫无疑问的混合物。
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不一定所有的酸都是混合物,100%纯的浓硫酸就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
向食醋中加入鸡蛋壳有气泡冒出,但是很少(观察要仔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原因为氢离子和碳酸根反应生成CO2。说明食醋中有氢离子。同时由食醋的气味知道含有醋酸!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盐酸(hydrochloric acid [1] )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 [2] ,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质量分数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使瓶口上方出现酸雾。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够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醋是碱性。
醋的学名叫乙酸在被人体吸收代谢之前,它是不折不扣的酸性物质。然而自然界的造化是神奇的。当醋从化学领域步入食物营养领域之后,醋成了碱性食品。食物可分为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两个大类,人们进食必须酸碱食物搭配才能维持体内血液酸碱度即PH值的平衡。所谓酸性和碱性食物,并非由口感或味觉来识别,主要是看食物被机体吸收氧化后所蕴含的化学元素来作为鉴别的依据。
扩展资料:
酸碱物质和酸碱性食品是两对不同的概念。酸性/碱性食品的酸碱度与进入人体之前的物质酸碱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判断食物的酸性和碱性,主要看食物中所含的碱性元素、酸性元素和有机酸在人体内代谢后的结果。通常,简单的判定方法为:凡含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较高的食物,因其被摄入人体后最终的代谢产物呈酸性,多为酸性食物; 含钙、钾、钠、镁等金属元素较高的食物。
因其被摄入人体后最终代谢产物呈碱性,多为碱性食物。比如醋是酸的,柑、梅、杏等水果也是酸的,但它们非但不是酸性食品,恰恰相反,却是典型的碱性食品。又如粮食、糖果、糕点、鱼、猪肉及其他动物肉类等,则不是碱性食品,全都属于酸性食品。醋是一种酸味食品而非酸性食品,其实醋和苹果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参考资料:食醋的酸碱功效——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