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中编码小类代表绿色的是?
E142。
欧盟食用色素编号:
E140- Chlorophylis, Chlorophyllins 叶绿素、叶绿酸。
E141- Copper complexes of chloropyll and chlorophyllins 叶绿素铜钠盐。
E142- Green S 绿色。
靛蓝
dianlan
开放分类: 植物、有机化学、染料、酮
靛蓝
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已逐渐摸索出制取靛蓝的关键技术,从而打破了蓝草染色的季节限制。古人的造靛方法如下:先将刈蓝倒竖于坑中,加水过滤,将滤液置于瓮中,按比例加入石灰,再用木棍急剧击水,加快溶解于水中的靛甙与空中氧气的接触,使之氧化成为靛蓝,沉淀后,将水除去,等靛蓝的水分完全蒸发,则可将其盛到容器内,制成蓝靛。这种造靛和染色的技术,与现代合成靛蓝染色的机理是完全一致的。
与红花一样,蓝草也可制成固体染料:先制成泥状的靛蓝,待染色时,先用酒糟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二氧化碳可将靛蓝还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的白布,经空气氧化,又可显现出蓝色。靛蓝的这种发酵还原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而且该种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约公元前100年,印度始制成靛蓝,与中国人不同,他们采用尿发酵法染蓝。
制靛蓝的蓝草之一种-板兰根(图)
系统命名:2-(1,3-二氢-3-氧代-2H-吲哚-2-亚基)-1,2-二氢-3H-吲哚-3-酮
分子式:C16H10N2O2
分子量:262.27
CAS号:482-89-3
性质:熔点390-392°C (dec.)。水溶性<0.1 g/100 mL。
性质:蓝色粉末。1g可溶于约100ml,25℃水,对水的溶解度较其他食用合成色素低,0.05%水溶液呈蓝色。溶于甘油,丙二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遇浓硫酸呈深蓝色,稀释后呈蓝色,它的水溶液加氢氧化钠呈绿至黄绿色。耐光性耐热性差,对柠檬酸、酒石酸和碱不稳定。
制备方法:由靛蓝粉经浓硫酸磺化后,加水稀释,用碳酸钠中和,再经盐析,精制而得。每吨产品消耗靛蓝粉(100%)210kg。
用途:用于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妆品的着色。食用靛蓝为食用合成色素。食用色素是用于食品着色的一类添加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总数逾60种。
分子量:792.860
CAS号:3844-45-9
性质:具有金属光泽的红紫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可溶于甘油,乙醇及丙二醇。耐光性,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均好,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
用途:该品是蓝色食用色素中使用较多的品种,用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着色剂。适用于糕点,糖果,清凉饮料及豆酱等的着色,使用时可单独或与其他色素配合成黑色,小豆色,巧克力色等应用。
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深红色,单色品种。该色素稳定性优良,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
英文名:ALLURA RED
产品国家标准编号:GB 17511.1
染料索引名称:C.I. Food Red 17
染料索引编号:C.I.16035
美国FD&C编号:FD&C Red No.40
欧共体食用色素编号:E-129
日本食用色素编号:食用赤色40号
美国化学文摘号:CAS 25956-17-6
EINECS编号:EC247-368-0
分子式:C18H14N2O8S2Na2
化学名称:6-羟基-5-[(2-甲氧基-4-磺酸-5-甲苯基)偶氮萘]-2-磺酸二钠盐
食用色素——胭脂红
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黄光红色,单色品种。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
英文名:PONCEAU 4R
产品国家标准编号:GB4480.1
染料索引名称:C.I. Food Red 7
染料索引编号:C.I. 16255
欧共体食用色素编号:E124
日本食用色素编号:食用赤色102号
美国化学文摘号:CAS 2611-82-7
EINECS编号:EC220-036-2
分子式:C20H11N2O10S3Na3
化学名称:1-(4-磺酸-1-萘偶氮)-2-羟基-6,8-萘二磺酸三钠盐
食品色素有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素、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红米红、萝卜红、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等。
1、姜黄素
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肠类制品、罐头、酱卤制品等产品的着色。
2、红花黄
红花黄主要用于果味型饮料(固体、液体)、果汁型饮料、汽水、各类果酒、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妆、红绿丝、果酱、水果罐头、冰制品、浓缩果汁、青梅、冰淇淋、冰棍、蜜饯和果冻,最大使用量为0.2g/kg。也可用于菜肴、烹调食品的着色。
3、紫胶红
紫胶红又称虫胶红,着色成分是由紫胶酸A、紫胶酸B、紫胶酸C、紫胶酸D、紫胶酸E五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紫胶酸A占85%。紫胶红安全性高,适用于不含蛋白质、淀粉的饮料、糖果及果冻类、糕点面类等。
4、苋菜红
苋菜红,又名食用赤色2号(日本)、食用红色9号、酸性红、杨梅红、鸡冠花红、蓝光酸性红,为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苋菜红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色素解释:
色素是赋予一定颜色的原料,人们选择商品往往凭视、触、嗅等感觉,而色素是视觉方面的重要一环,因此色素用得是否适当对制品好坏也起决定作用。
1、合成色素食用色素从化工合成制得的色素称合成色素。
2、无机色素常用的无机色素有氧化铁、碳黑、氧化铬绿等,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光性,不溶于水。
3、天然色素常用的天然色素有胭脂树红、胭脂虫红、叶绿素、姜黄素和叶红素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食用色素
yān zhī hóng
2 水果胭脂红
胭脂红是广州市郊主栽品种。又名大塘番石榴等,可分宫粉红、全红、出世红、大叶红4个品系,以宫粉红、全红为佳。宫粉红果梨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82克,肉质滑,味清甜,成熟果皮有一半变粉红,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熟。全红果梨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78克,果皮中等厚,成熟时全果深红色有光泽,肉质粗,风味中等,果实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熟。宫粉红和全红均宜发展。
胭脂红番石榴,本地群众称之为鸡屎果,该品种色泽鲜红,果肉厚,爽脆嫩滑,营养丰富,是以鲜食为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水果品种。
胭脂红番石榴在石楼镇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主要集中在茭塘和胜洲村。该品种适应性强,粗生,易管,生长快,一般种植两年可收获,且没有大小年的现象。由于胭脂红番石榴品质优良,除部分本地区销售外,并大批量远销港澳及邻近县市。价格是其它番石榴的4—5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3 食用色素胭脂红
水溶性合成色素,鲜艳的黄光红色,单色品种。可安全地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
英文名:PONCEAU 4R
产品国家标准编号:GB4480.1
染料索引名称:C.I. Food Red 7
染料索引编号:C.I. 16255
欧共体食用色素编号:E124
日本食用色素编号:食用赤色102号
美国化学文摘号:CAS 2611827
EINECS编号:EC2200362
分子式:C20H11N2O10S3N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