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能不能作防腐剂?拜托各位大神
苯酚是有毒性,但是当溶液中苯酚浓度很低时,本分可以作为消毒剂和防腐剂使用,所谓以毒攻毒嘛。医院里好像会用聚甲基苯酚(苯酚跟甲醛的加聚产物)来消毒。老师有讲啊。。。 苯酚能不能作防腐剂? 生活是种艺术·总在学习中成长·· [ciros.fr答]
苯酚钠这种东西溶于水。
苯酚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Na,为白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溶于水、乙醇。可以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但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苯酚钠的操作注意事项:
存放苯酚钠隔离泄漏污染区的周围要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苯酚钠
国标编号 83013
CAS号 139-02-6
【钠与苯酚反应的实验】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不难顺利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苯酚易被氧化,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分子式 C6H5ONa
分子量 116.10
无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蒸汽压熔 点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 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溅入眼内,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造成灼伤。口服腐蚀消化道,造成严重灼伤,出现腹痛、呕吐、血样便。中毒后可继发肾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钠。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EPA方法 8040、604)
色谱/质谱法(EPA方法 8250、8270、625)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干粉。
目前广泛使用的都是毒性较低的有机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去水醋酸钠。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食品中苯甲酸的限量为0.1%,去水醋酸钠每公斤食品用量0.5公克以下。
如果想要更详细了解,请访问这个网页
http://translate.google.cn/translate?hl=zh-CN&sl=zh-TW&u=http://hababycats.pixnet.net/blog/post/16841174&sa=X&oi=translate&resnum=3&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9%25A3%259F%25E7%2594%25A8%25E9%2598%25B2%25E8%2585%2590%25E5%2589%2582%26hl%3Dzh-CN%26newwindow%3D1
CAS号 139-02-6
分子式 C6H5ONa
分子量 116.10
无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蒸汽压熔 点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 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溅入眼内,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造成灼伤。口服腐蚀消化道,造成严重灼伤,出现腹痛、呕吐、血样便。中毒后可继发肾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钠。
http://www.chemyq.com/xz/xz1/2387roshu.htm
中文名称:苯酚钠
中文别名:苯氧化钠
英文名称:Sodium phenoxide
英文别名:SodiumphenoxideanhydrousSodiumphenoxidesodium phenolate
CAS:139-02-6
EINECS:205-347-3
化学式:C6H5ONa
分子量:116.0931
实验
苯酚在通常温度下是固体,与钠较难发生反应,如果采用加热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属钠的方法进行实验,
苯酚钠结构式
苯酚易被氧化,在加热时苯酚颜色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下面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毫升无水乙醚,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钠不与乙醚发生反应。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荡,这时可观察到钠在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一实验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与钠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分子式 C6H5ONa
分子量 116.10
无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蒸汽压熔 点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密 度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20(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苯酚、苯酚钠与碳酸、碳酸钠的反应】
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苯酚的Ka大于碳酸的Ka2),所以苯酚可以溶解于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钠,而碳酸氢钠溶解度在同等温度下小于苯酚钠,因为可用重结晶法将苯酚钠与碳酸氢钠分离。
而苯酚的酸性又小于碳酸(苯酚的Ka小于碳酸的Ka1),所以往苯酚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又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和苯酚,苯酚在65度以下溶解度极小,所以溶液变浑浊。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危险类别码: R34:会导致灼伤。
储存条件
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职业接触限值(中国)未制定标准职业接触限值(美国)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原因:苯酚钠属于极性分子,溶于水、乙醇等极性分子;苯属于非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苯酚钠不溶于苯。
相似相溶(like dissolves like)原理: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除甘油,乙二醇等多元醇外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除碘和硫稍溶解外,无机物在苯中不溶解。
扩展资料
1、苯酚钠的相关性质:
别名苯氧基钠,是一种白色易潮解的针状结晶。溶于水、乙醇。可由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可以用作防腐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气。
2、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
3、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独特的键);一种是普遍的燃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似相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酚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