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有个参数是mpp效率,请问这个是什么效率?如何得出来的
应该是MPPT效率吧!
MPPT控制器的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太阳能控制器,是传统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的升级换代产品。所谓最大功率点跟踪,即是指控制器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高的效率对蓄电池充电。下面我们用一种机械模拟对比的方式来向大家解释MPPT太阳能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要想给蓄电池充电,太阳板的输出电压必须高于电池的当前电压,如果太阳能板的电压低于电池的电压,那么输出电流就会接近0。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太阳能板在制造出厂时,太阳能板的峰值电压(Vpp)大约在17V左右,这是以环境温度为25°C时的标准设定的。这样设定的原因,(有意思的是,不同于我们普通人的主观想象,下面的结论可能会让我们吃惊)在于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太阳能板的峰值电压Vpp会降到15V左右,但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太阳能的峰值电压Vpp可以达到18V!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对比MPPT太阳能控制器和传统太阳能控制器的区别。传统的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就有点象手动档的变速箱,当发动机的转速增高的时候,如果变速箱的档位不相应提高的话,势必会影响车速。但是对于传统控制器来说,充电参数都是在出厂之前就设定好的,这就像车的档位被固定设置在了1档。那么不管你怎样用力的踩油门,车的速度也是有限的。MPPT控制器就不同了,它是自动挡的。它会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自动调节档位,始终让汽车在最合理的效率水平运行。就是说,MPPT控制器会实时跟踪太阳能板中的最大的功率点,来发挥出太阳能板的最大功效。电压越高,通过最大功率跟踪,就可以输出更多的电量,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理论上讲,使用MPPT控制器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会比传统的效率提高50%,但是跟据我们的实际测试,由于周围环境影响与各种能量损失,最终的效率也可以提高 20%-30%。
从这个意义上讲,MPPT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势必会最终取代传统太阳能控制器
呵呵,你在期待我吗?
目前的光伏逆变器都要提供三个效率,分别为峰值效率,欧洲效率和CEC效率。什么是CEC,CEC指的是美国加州能源协会。用你的话来说,它是特定机构通过其特定方法测定出具的报告认证,所以你光提供数据时不够的,必须出具其机构给你的报告。
CEC效率的考核标准是严格和理性的,它分别取三个输入直流电压点,这三个点分别是该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电压窗口的最低值、平均值和最高值。然后这三个点再分别以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效率。所以CEC效率比欧洲效率还要低,但它更准确。
不知道我描述的请不清楚,有问题请提出。
最后补充一点,所谓CEC list不是这么好加入的,首先你要把逆变器拉到美国,还要经历对方机构的考量。CEC标准不是说你要销往加州才需要的,CEC是具备全球性的权威的,不管销往何处,CEC标准都是必须的。
系统效率 = 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X逆变器效率X系统损耗。
面积X转换效率X1000W/M2=功率。
即:
太阳电池组件的计算方法如下:组件STC状态下的标称功率/(组件面积*1000).
以标称功率为180Wp,组件外形尺寸为1580×808×50mm(长×宽×厚度),72块125×125mm的电池片串联封装成的组件为例,组件效率为:180/(1.58×0.808×1000)=0.1410=14.10%.
仪器:万用表、电流表、放电仪、温度计、示波器、计时器等。
我是专业销售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的,太阳能控制器、逆变器、电池组件、蓄电池等设备。如有需要可联系。
5%-0.03,10%-0.06,20%-0.13,50%-0.48,100%-0.2。
可以看到,六个系数的和是1,每个系数反映了欧洲光照条件下逆变器在各自功率点工作的概率,总体就反映了逆变器的效率。
那么,在我国和欧洲的光照条件不一样,沿用欧洲效率来评估光伏逆变器效率就是不合理的。
影响其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1)光伏温度因子: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晶体硅光伏电池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本项目所在地区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52.9°C,极端最高气温40.2°C,极端最低气温-12.1°C。全年平均气温15.9°C,计算得到当地的温度折减为2.5%。
2)组件匹配损失:组件串联因为电流不一致产生的效率降低,根据电池板出厂的标称偏差值,对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系统,约有3%的损失。为保证电池发电效率,将定期、及时对组件进行清洗,但组件上的灰尘或积雪造成的污染仍会对发电量造成影响,此项造成的年系统效率折减取3.2%。当辐照度过低时,会产生不可利用的低、弱太阳辐射损失。
3)直流线路损失:光伏组件产生电量输送至汇流箱、直流配电柜、逆变器时,存在直流电路的线损,按3%记取
4)电气设备造成的效率损失:逆变器转换过程中也存在电量损失,此项折减取2.5%。箱式变压器的升压过程中,也会存在能量损失。
5)光伏电站内线损等能量损失:电能由逆变器输出至箱变,再送至开关站,交流线路会存在线损。
6)系统的可利用率:虽然光伏组件的故障率极低,但定期检修及电网故障仍会造成损,按2%记取。
考虑以上各种因素,通过计算分析光伏电站系统发电总效率:
η=97.5%×96.8%×94.5%×97.2%×97%×97.5%×97.3%×=79.7%
1.NB/T32004-2013测试标准
根据NB/T32004-2013的要求,MPPT效率包括动态MPPT效率和静态MPPT效率,测量方法按EN50530-2010的要求进行或参见NB/T32004-2013附录K。
2.EN50530MPPT跟踪效率测试标准
根据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专门制定标准EN50530,给出了欧洲静态MPPT效率和欧洲静态转换效率的计算公式
3.具体测试可参照致远电子的光伏逆变器测试解决方案
1、额定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表示光伏逆变器向负载供电的能力。额定输出功率高的光伏逆变器可以带更多的用电负载。选用光伏逆变器时应首先考虑具有足够的额定功率,以满足最大负荷下设备对电功率的要求,以及系统的扩容及一些临时负载的接入。当用电设备以纯电阻性负载为生或功率因数大于0.9时,一般选取光伏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比用电设备总功率大10%`15%。
2、输出电压的调整性能
输出电压的调整性能表示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压能力。一般光伏逆变器产品都给出了当直流输入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变动时,该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波动偏差的百分率,通常称为电压调整率。高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应同时给出当负载由零向100%变化时,该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偏差百分率,通常称为负载调整率。性能优良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调整率应小于等于±3%,负载调整率就小于等于±6%。
3、整机效率
整机效率表示光伏逆变器自身功率损耗的大小。容量较大的光伏逆变器还要给出满负荷工作和低负荷工作下的效率值。一般KW级以下的逆变器的效率应为85%以上;10KW级的效率应为90%以上;更大功率的效率必须在95%以上。逆变器效率高低对光伏发电系统提高有效发电量和降低发电成本有重要影响,因此选用光伏逆变器要尽量进行比较,选择整机效率高一些的产品。
4、启动性能
光伏逆变器应保证在额定负载下可靠启动。高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可以做到连续多次满负荷启动而不损坏功率开关器件及其他电路。小型逆变器为了自身安全,有时采用软启动或限流启动措施或电路。
以上几条是作为光伏逆变器设计和选购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光伏逆变器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