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有绦虫,安乐士甲苯咪唑片能彻底驱除吗?
安乐士甲苯咪唑片驱虫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用在猫猫的身上,用量是儿童用量的一半,一天两次,每次半片,连续吃三天就可以了。
安乐士甲苯咪唑片驱虫药按照剂量服用的话,十天左右是不会再次出现虫子的,但是因为绦虫是属于比较顽固的寄生虫,因此一定要连续服用三天,中间不能断,否则不能彻底杀死绦虫,很快就会看到绦虫节片再现。这样对猫猫也不太好,因为你看到有虫,就让他吃药,如果每次都不能彻底将绦虫杀死的话,吃药的间距就会越来越小,长期下去,容易引起抗药性。
所有的驱虫药都是将猫肚子里现有的寄生虫杀死,不能够长期地预防寄生虫再生,由于猫一直在地上走,而且要舔毛,不可避免地会将虫卵再次吃下,因此一般驱虫都需要三四个月进行一次。
蛔虫和蛲虫的效果明显,其他的一般,它的原理不是毒死而是能直接抑制肠道寄生虫对葡萄糖的摄入,导致虫体内糖原耗竭,使其无法生存而死亡。
与西咪替丁同用时可使效果更加明显,但同时也会伴随其副作用也就是可能的不良反应:极少数病人有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尚可发生乏力、皮疹,罕见剥脱性皮炎、全身脱毛症、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于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间隔时间过短时。
孕妇、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幼儿禁用。
少数病人特别是蛔虫感染较严重的病人,服药后可引起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虫,甚至引起窒息,此时应立即就医。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除习惯性便秘者外,不需服泻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微头昏,腹泻,腹部不适,偶有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吐蛔现象(与小剂量噻嘧啶合并应用后可避免发生),但均不影响治疗。
(2)除习惯性便秘者外,不需服泻药。
(3)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可致畸胎,故孕妇忌用。
(4)严重的副作用多发生于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间隔时间过短或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列,应引起注意。
吃了蛔虫药有什么反应
蛔虫药就是一种可以起到祛除或杀灭人体肠道中的寄生虫的药物。吃过蛔虫药之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吃过蛔虫药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发热、头痛、口干、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停药之后都可以自行消失,如果停药后不良反应没有消失,需要立即就医。
2、吃过蛔虫药之后,蛔虫可能会出现在大便里,也可能会口吐蛔虫。
蛔虫药是一种药物,它对人体是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服用的时候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不可随意服用。蛔虫药一般是在饭前服用,如饭前半小时或者是15分钟,胃里没有了食物,蛔虫药的药效可以直接作用到肠胃中的蛔虫上。蛔虫药也可以在晚上睡前服用,经过几个小时的消化,胃里面已经没有食物了,可以让蛔虫药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且晚上也是蛔虫比较活跃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吃蛔虫药能起到较好的杀虫效果。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
(一)苯咪唑类化合物 为广谱驱虫剂,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为药物对虫体有选择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与生殖,最终死亡。常用的药物有: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 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 成人每公斤体重25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过3g,此药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二)噻嘧啶(Pyrantel) (商品名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引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等,对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热病人应暂缓给药。
(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 成人每次3-4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g(最高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服2天,便秘者加服泻剂。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四)苦栋皮 有效成分为川栋素。实验证明它能麻痹猪蛔虫头部,故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用量大时,有毒性作用。成品为川栋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顿服,此药目前较少用。